周测1 走近细胞(教师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1 走近细胞(教师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09: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 走近细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几项中,最能体现细胞学说的是(  )
①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④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⑤一个细胞可以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①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这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③符合题意;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④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正确。
题点 细胞学说的内容
难度 基础题
2.细胞学说是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只有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表明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 C
解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细胞学说仅表明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而非所有生物,B错误;细胞学说只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D错误。
题点 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建立过程
难度 基础题
3.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B.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的提出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观点
答案 D
解析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罗伯特·胡克,B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C错误。
题点 细胞学说的综合
难度 基础题
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
C.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D.生态系统层次中不包括无机环境
答案 A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生命系统中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和系统,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故生命系统中包括无机环境,D错误。
5.从细胞到生物圈对应着从微观到宏观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构成一个种群
B.某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构成一个群落
C.草原上的所有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生命系统中最大的结构层次
答案 B
解析 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某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构成一个种群,A正确;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中所有生物的集合,某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不是全部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故草原上的所有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C正确。
题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内容及各层次的概念辨析
难度 基础题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塘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荷花和蜻蜓都含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结构层次
B.“蜻蜓立在小荷上”这一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荷花细胞中的化合物参与生命活动,这些化合物既是系统,也是生命系统
D.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小荷、蜻蜓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同形成了群落
答案 C
解析 荷花细胞中的化合物参与生命活动,这些化合物是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C错误。
题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内容及各层次的概念辨析
难度 基础题
7.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相关原理及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B.若要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C.对于藓类等大叶片材料,可不用低倍镜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从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范围变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
答案 A
解析 视野中的物像在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即同向移动),B错误;不论任何材料,用显微镜观察时都是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观察的原则,不能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C错误;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范围变小、亮度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D错误。
题点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难度 基础题
8.某同学使用具有如图所示的目镜和物镜的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②换成①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若①为5×、②为10×,将①换成②则细胞面积放大2倍
C.若用②④组合观察到的细胞较小,则可换用②③组合
D.将③换成④后,观察的视野变暗、细胞的体积变大
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可知,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将②换成①时,放大倍数变小,且不改变物镜,故不需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若①为5×、②为10×,将①换成②则细胞面积放大4倍,B错误;物镜③比④长,放大倍数大,②③组合比②④组合放大倍数更大,C正确;将③换成④后,放大倍数变小,观察的视野变亮、细胞的体积变小,D错误。
题点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难度 基础题
9.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组合是2、3、5
④若在甲中观察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后就可以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⑤由甲转换到乙观察时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
A.①④⑤ B.①⑤
C.④⑤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①正确;甲的放大倍数小于乙,则甲视野中的细胞更多,故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可能都被观察到,②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组合是2、3、6,③错误;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若在低倍镜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换成高倍镜后也可能看不到清晰的物像,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④错误;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由甲转换到乙观察时,视野变暗,物像模糊,应使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并调整光圈,调节视野亮度,⑤正确。
题点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难度 中档题
10.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真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
B.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C.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 A
解析 真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题点 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综合
难度 基础题
11.以下是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无细胞结构,仅含有核酸和蛋白质;②有细胞结构,有环状DNA但无核膜;③含有染色体和核糖体、线粒体等各种细胞器;④有核糖体、叶绿素,但无叶绿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对应①,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②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C.③对应的生物一般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④对应的生物可能还含有藻蓝素
答案 A
解析 ①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A错误;②有细胞结构,有环状DNA但无核膜,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③含有染色体和核糖体、线粒体等各种细胞器,属于真核生物,一般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④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如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D正确。
题点 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综合
难度 基础题
12.如图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小球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蓝细菌细胞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 D
解析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A错误;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而小球藻属于绿藻,B错误;蓝细菌细胞内也有核糖体,C错误。
题点 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综合
难度 基础题
13.以下有关HIV、破伤风杆菌、酵母菌和蓝细菌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HIV与其他三种生物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不具有细胞结构
B.破伤风杆菌能够独立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生长等
C.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酵母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D.蓝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答案 D
解析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拟核,D错误。
题点 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综合
难度 基础题
14.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体现细胞间具有统一性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有细胞壁
B.草履虫的纤毛和细菌细胞的鞭毛都与运动有关
C.植物的表皮细胞和蓝细菌中都有携带遗传信息的DNA
D.按照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答案 D
解析 按照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说明细胞间具有差异性,D符合题意。
题点 细胞的统一性
难度 基础题
15.美洲锥虫病潜伏患者体内初期没有病征,而一旦发病,可能导致心脏衰竭或其他致命疾病,故又称为“新艾滋病”。下列有关引起“新艾滋病”和艾滋病的病原体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前者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后者没有
B.前者具有核糖体,后者没有
C.前者有细胞核,后者无细胞核
D.两者证明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 D
解析 前者是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后者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前者有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后者无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B正确;前者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后者是病毒,无细胞结构,C正确;前者是细胞生物,后者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
题点 细胞与病毒综合
难度 基础题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6.据某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蛞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蛞蝓含有叶绿素
B.构成海蛞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这种海蛞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D.海蛞蝓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 ABC
解析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海蛞蝓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题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难度 基础题
17.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所看到的图像,在装片中实际是P
B.图②要变为图①图像,应先转换高倍镜头,再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图③看到的图像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图④图像再放大4倍则只能看到2个细胞
答案 B
解析 图②要变为图①图像,首先要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头,B错误。
题点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难度 中档题
18.下列有关①②③④四个框图中所包括的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中的生物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框图②中的生物不都含叶绿素,但都有细胞膜
C.框图③中的生物都具有细胞壁,但不都是真核生物
D.框图④中的生物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答案 CD
解析 框图①内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框图②内的蓝细菌含有叶绿素,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膜,B错误;框图③内的生物中酵母菌、蓝细菌、衣藻、水绵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框图④内的酵母菌是异养生物,蓝细菌是自养生物,D正确。
题点 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综合
难度 基础题
19.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描写了深秋暮景,情景交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地所有的鸟、蝉和树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蝉和树有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等结构层次
C.叶子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层次
D.叶绿素分子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答案 ABD
解析 此地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错误;多细胞动物与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多细胞植物无系统层次,B错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所以叶子属于器官层次,C正确;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叶绿素分子不能作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题点 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难度 中档题
20.如图甲、乙所示两种生物均可引起肺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甲引起的肺炎,效果显著
B.乙必须依赖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C.甲具有细胞结构,乙不具有细胞结构
D.甲无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
答案 AD
解析 据题图分析可知,甲是原核生物,乙是病毒,故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引起的肺炎,效果显著,A错误;乙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B正确;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D错误。
题点 细胞与病毒
难度 中档题
温馨提示:此系列题卡,非选择题每空2分,分值不同题空另行标注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5分。)
21.(每空1分,共5分)“趁时草木相添绿,随类珍禽自结邻”。介休绵山上植物茂盛,生活着豹、山猪、丹顶鹤等飞禽走兽,此外,山中溪流中还有鱼、虾,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榆是绵山上的主要树种之一,与豹相比,黄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____________。
(2)丹顶鹤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丹顶鹤,小丹顶鹤的各种生理活动以__________为基础。
(3)如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
(4)豹的皮肤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
(5)细胞学说的提出,运用了__________科学方法。
答案 (1)系统 (2)细胞代谢 (3)生态系统 (4)器官 (5)(不完全)归纳法
22.(15分)如图甲、乙、丙、丁是几种不同生物的结构示意图,序号①~⑤分别代表不同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中细胞生物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不同种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2)(3分)图乙是自养生物,因为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及有关的酶。当水体____________时,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
(3)(3分)图甲和图乙的遗传物质都储存在结构________(填序号)中。图丙细胞与图乙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4)(7分)图丁生物主要的化学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其生活方式为________。与动植物相比,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 (1)核糖体 遗传物质DNA (2)叶绿素 藻蓝素 富营养化 (3)④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蛋白质 核酸 不属于 寄生 无细胞结构
题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细胞的多样性的综合应用
难度 基础题
23.(15分)每年的冬季,流感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人们接种了流感疫苗后,相应的流感病毒就不再是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生命活动必须依赖__________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____________种观点。
(2)(5分)已知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增殖?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将装片向__________方移动可将图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答案 (1)活细胞 ② (2)不能 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不能抑制病毒的增殖 (3)①植物 右上 ②A
解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因此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顺序应该是先有细胞,后有病毒,即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观点合理。(2)根据题意可知,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因此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生长;而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3)①图示细胞呈正方形,表示细胞结构外有细胞壁,因此确定该细胞为植物细胞。由于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像,则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可将图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②酵母菌、水绵等材料由于是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因此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题点 病毒与显微镜的使用
难度 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