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贵阳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9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一)(9.22-9.23)(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9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一)(9.22-9.23)(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10:09:42

文档简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題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0,其平均速率一定也为0
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量一定相同
2.如图1是一名同学在校运会时进行“急行跳远”项目时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关
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同学起跳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跳得
越远
B.落地时,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于该同
8
助跑
起跳腾空
落地
学对地面的压力
急行跳远动作
C.该同学在空中时速度不断改变,说明力是改
图1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该同学从左向右助跑的过程中,地面受到来自于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物理·第1页(共8页)

3.如图2,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登一质量为M的笔简,笔简中放置一根质量为m的铅笔,
简口光滑、铅笔与竖直筒壁夹角为日,与水平简底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山。此时铅笔与
笔筒恰好保持相对静止,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僚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整个笔筒对船笔的作用力大于mg
B,桌面对笔筒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桌面对笔简的支持力大于(M+m)g
7777717177T77
田2
D.由题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算出简底对铅笔的摩擦力大小
4.如图3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一定初速度垂直射人叠在一起的相同木板中,木板
的厚度均为d,子弹恰好穿过第10块木板,已知子弹在木板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子
弹穿过木板的过程可视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关于该子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的加速度大小为户
22d
B.子弹穿过第9块木板用的时间是2,5-@)I
10
11
C.子弹刚穿过第5块木板时的速度大小为105d
12
777777
T
图3
D.子弹穿过第10块与穿过第9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
5.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2-x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o2@la)2
25
x/m
图4
A.该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
B.0~8m的运动过程中,该物体运动了35
C.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8
D.物体经过x=4m时的速度为3m/8
物理·第2页(共8页)■
物理评分细则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BD
AD
BCD
【解析】
1.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
即物体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0,
其平均速率不一定为0,如进行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故C错误。匀变速直线运
动中,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
2.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起跳速度,不会增大惯性,故A错误。
落地时,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同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
错误。同学在空中时速度不断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该同
学从左向右助跑的过程中,地面受到来自于鞋底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
D错误。
3.对铅笔和笔筒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R!cos6=f、
R,m0+R。=m8:又有f=uK,联立可解得f=gcos日
usi8+cos日'故
D正确。整个笔简对铅笔的作用力,即筒口边缘对铅笔的作用力、简
底对铅笔的支持力、简底对铅笔的摩擦力三个力的合力,由于铅笔受
力平衡,故该合力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对笔简受力
分析可知,铅笔对筒底的摩擦力与铅笔对筒口边缘的作用力水平分力
恰好抵消,桌面对笔筒无摩擦力,故B错误。根据整体法,桌面对笔
77777777777777
简的支持力等于(M+)g,故C错误。
4。子弹恰好穿过第10块木板,根据逆向思维法,有10d=a,解得a=0,枚A错误
子弹穿过第9块木板所用的时间可用穿过最后两块木板所用的时间减去穿过最后一块木板
物理评分细则·第1页(共7页)
■■■■口■口口
所用的时间求得,根据逆向思维法,有2d=a;、d=二a
叫,41=4-i=25-i0r
10
故B错误。根据逆向思维法,刚穿过第5块木板时的速度大小即为反向恰好穿过第6块木
板时的速度大小0=2a·5d,解得D=10W24,故c正确。根据逆向思维法,子弹穿过第
T
10块与穿过第9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可看作初速度为0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
比,即1:√2-1,故D错误
5.v2-x图像中,图像斜率k=2a,所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大小为1.5m/s2,故A、
C错误。根据公式0=,+证可求得该段过程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故B正确。将x=4m
2
代入公式v2-6=2,可解得v=V13m/s,故D错误。
6.减速下行时,乘客所受的合力沿着斜面向上,根据力的合成可知缆车对乘客水平方向的分
力不为零,竖直方向的分力大于重力,故A错误。加速上行时,乘客所受的合力沿着斜面
向上,根据力的合成可知缆车对乘客水平方向的分力不为零,竖直方向的分力大于重力,
故B正确。匀速上行时,乘客的合力为零,不受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减速下行时,缆
车对乘客的摩擦力提供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根据同向性可知缆车对乘客的摩擦力平行于地
板向左,则该乘客对缆车的摩擦力平行于地板向右,故D错误。
7.对三个物块整体进行分析有N=(。++,)启,可知无论怎样移动,物块a所受AB杆
的弹力不变,故B错误。对物块b进行分析有Tcos=8,对物块c进行分析有
TosB=形g,解得0sC=;由于a、B均为锐角,且册大于m,可知,无论怎样
cos B IL
移动a,均有a力的水平分力小于右侧轻绳拉力的水平分力,所以α所受摩擦力水平
向左,故A错误。移动后静止时,α、B角均会发生变化(具体证明
过程见本题解析“附”部分),对物块c受力分析,可知物块c受到
的BD杆弹力N=gtanB,可知当B发生变化时,N'也会发生变
化,故C错误。
附:若要a、B角不变,当物块a右移静止时,必定如图中虚线db'c'd”
所示,因为绳长不变,但la=lab1、Icd曰c'd"1,而bd≠b'c1,导
致绳长改变,与题目相矛盾,所以、B角一定会变化。
物理评分细则·第2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