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冀中的地道战
8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
侵略者的一种作战方式。
《冀中的地道战》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
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
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
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
侵略者的一种作战方式。
《冀中的地道战》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
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
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
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
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 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我国军民付出了重大牺牲,最终取得了胜利。
背景介绍
大扫荡 “大扫荡”是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的疯狂的围剿。扫荡中实施所谓的“烬灭作战”,其实就是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背景介绍
具体讲就是不问男女老幼,把人全部杀死;所有房屋一律烧毁;
所有粮食不能搬走的,一律烧毁或下毒。
背景介绍
地道战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作战方式。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
背景介绍
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冀中在哪里?
地道是什么样的?
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
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更多问题,可以带着新的问题读课文。
(1)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记下所用时间。
(2)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完成与课文相关的检测题。注意不可回读课文哦!
带着问题读课文,阅读后记录问题。
说说你是带着哪些问题去读课文的,是否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和同学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在小组中进行梳理,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最有价值的问题。
和课文内容有关的
地道战发生在什么时间?
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什么是地道战?
地道是什么样的?
在地道里是怎么打仗的?
和课文的主旨有关的
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地道战?
地道战在抗战历史上的意义有哪些?
为什么利用地道战可以打败敌人?
文章写法方面的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
课文首先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即为了反击敌人的大扫荡;接着分别从地道如何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如何打击敌人、如何防御敌人、如何传递信息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地道;最后总结全文,说明地道战的威力。
周而复(1914—2004),当代作家。代表作有《上海的早晨》,以抗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散文报告尔集《诺曼·白求恩》《晋察冀行》等。
我会写:
侵qīn(侵略、侵犯、侵占
略lüè(粗略、大略、略知一二)
筑zhù(建筑、修筑、筑路)
堡bǎo(碉堡、城堡、堡垒)
党dǎng(入党、党员、同党)
蔽bì(隐蔽、遮蔽、掩蔽)
陷xiàn(陷阱、沦陷、陷害)
拐guǎi(拐卖、拐弯、拐点
多音字:
种:zhòng (播种)zhǒng (种子)
钻:zuān(钻研)zuàn(钻石)
闷:mèn(沉闷)mēn(闷热)
任:rén(任丘) rèn(任务)
踏:tà(踏步) tā(踏实)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按照下面的小组顺序来进行汇报。
地道战资料组
地道生活组
地道战战斗组
地道战防御组
地道战通讯联络组
第二课时
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话讲了哪些内容?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对地道作用的总体介绍,概括地写出地道的构造和作用。
第3自然段: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第4自然段:
隐秘性强
较为舒适
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
上面种庄稼
四尺多高
离地面三四尺
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
句子解析:1.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
2.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铺垫。
3.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课文主题:
本课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