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周测11 第三、四章滚动练(教师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 ![]() | |
| 格式 | docx | ||
| 文件大小 | 378.5KB |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2019) | ||
| 科目 | 化学 | ||
| 更新时间 | 2025-10-28 16:04:25 | ||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Mg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O题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难度 基础题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Z位于同一主族且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Z的一半,X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Y和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Y)>r(Z)>r(W)>r(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C.由W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图示分子中Y和Z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 D
解析 W、X、Y、Z分别为O、Al、P、S,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关系为r(X)>r(Y)>r(Z)>r(W),故A不选;非金属性:S>P即Z>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故B不选;硫成2键,磷成3键,图示分子中Y和Z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选。
13.(2025·重庆高一期末)将a g镁铝合金投入到x mL 2 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y mL 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量最大,质量为(a+1.7)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取值范围为0.9B.x=2y
C.沉淀是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D.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1NA
答案 B
解析 向Mg、Al合金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沉淀是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沉淀混合物含有的OH-的质量为(a+1.7)g-a g=1.7 g,物质的量为=0.1 mol,当沉淀全为Al(OH)3时,Al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27 g·mol-1=0.9 g;当沉淀全为Mg(OH)2时,Mg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质量为0.05 mol×24 g·mol-1=1.2 g,故a的取值范围为0.9题点 镁铝性质及混合物的计算
难度 中档题
14.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Q、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总数的三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B.X、Y的氢化物分子中均只含有极性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
D.Q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 C
解析 由结构图可知,Y共用2对电子,达到稳定结构,Y最外层有6个电子,X共用4对电子,则X最外层有4个电子,Z共用1对电子,且Z不是1号元素,则Z最外层有7个电子,W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6个共价键,则W最外层有5个电子,又因Q、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Q为Li,X为C,Y为O,Z为F,W为P。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F>O,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故A错误;C的氢化物如乙烷CH3CH3分子存在C—H极性键、C—C非极性键,H的氢化物H2O2分子中含有H—O极性键、O—O非极性键,故B错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CO3,故C正确;Li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Li2O,具有弱氧化性,故D错误。
15.(2025·西安高一段考)利用黑铜矿(主要含有Cu2S,FeS和少量SiO2杂质)湿法炼铜并制取硫酸亚铁溶液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铜矿在“高温煅烧”前需要经过粉碎处理
B.“高温煅烧”时,每生成1 mol SO2,转移6 mol电子
C.酸浸时,应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提高浸出率
D.固体X可以为铁粉,试剂Y可以为CuSO4溶液
答案 B
解析 黑铜矿在“高温煅烧”前需要进行原料预处理,经过粉碎处理,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A项正确;“高温煅烧”时,除了硫元素被氧化外,Cu元素和Fe元素化合价均升高,每生成1 mol SO2,转移电子大于6 mol,B项错误;酸浸时,应加入稍过量的硫酸溶液,使原料充分反应,提高浸出率,C项正确;固体X为铁粉,氧化性:Fe3+>Cu2+>H+,铁粉先与浸出液中的Fe3+反应生成FeSO4,试剂Y为CuSO4溶液,CuSO4溶液可以除去过量的Fe,D项正确。
题点 工艺流程图题
难度 基础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6.(10分)近年来,科技人员研究得到一种新型材料——泡沫铝。它是把发泡剂加到熔融或固体粉末的铝合金中而制成的,其优点是硬度高、密度小(约为0.16~0.5 g·cm-3),比木材还轻,可浮于水面,又有很大刚性,且隔音、保温,是一种良好的建筑材料和轻质材料,可大批量投放市场。回答下列问题:
(1)铝制成铝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 (填字母)。
A.金属光泽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2)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对铝起保护作用,但这层氧化膜遇到强酸或强碱都会溶解,请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相同条件下所得H2的体积之比为 。
(4)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答案 (1)B (2)Al2O3+6H+===2A+3H2O Al2O3+2NaOH+3H2O===2Na[Al(OH)4] (3)1∶1 (4)3∶1
解析 (2)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可与强酸或强碱发生反应,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3H2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3H2O===2Na[Al(OH)4]。(3)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中铝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相同条件下生成H2的体积之比为1∶1。(4)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Al+6HCl===2AlCl3+3H2↑、2Al+2NaOH+6H2O===2Na[Al(OH)4]+3H2↑,因此当二者产生的H2相等时,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2=3∶1,盐酸和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故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
17.(16分)元素A、B、C、D、E、F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 其中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试回答:
(1)(2分)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 A、C、D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对应化学式回答) 。
(3)用电子式表示E2C的形成过程: 。
(4)写出单质F与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已知X是元素C同族的短周期元素:
①X与氢原子能形成一种强氧化性分子 H2X2,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
②试比较X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与C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 (用对应化学式回答),原因是 。
答案 (1)第二周期第ⅣA族 (2)HClO4>H2SO4>H2CO3
(3)
(4)2Al + 2OH-+6H2O===2[Al(OH)4]-+3H2↑
(5)①H—O—O—H ②H2O H2S H2O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解析 A、B、C、D、E、F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20号的元素,由图像中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可知,A为C、B为Na、C为S、D为Cl、E为K;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即F为Al;X是元素C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即X为O。(1)碳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非金属性:Cl>S>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O4 > H2SO4 > H2CO3。
(3)K2S是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为。(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 + 2OH- +6H2O===2[Al(OH)4]-+3H2↑。(5)①强氧化性分子 H2X2为过氧化氢,结构式为 H—O—O—H。②X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为 H2O,C 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为 H2S,沸点:H2O>H2S,因为 H2O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使其沸点高于 H2S 的沸点。
18.(14分)(2025·长沙高一期末)铁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3分)若服用的药物胶囊中铬(Cr)含量超标,则人体会受到巨大的伤害。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为+3价,则其中的铁元素为 价,Fe(CrO2)2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根据“价—类”二维图,Fe(CrO2)2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无法判断
(2)琥珀酸亚铁片(呈暗黄色,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是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补铁药物。
①服用维生素C片,可以使补铁药品中的Fe3+转化为Fe2+,说明维生素C具有 。
②证明在空气中久置的琥珀酸亚铁片药品已被氧化变质的方法为 。
(3)(7分)K2FeO4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水处理剂,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同时产生具有强吸附性的Fe(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细微的悬浮物,具有净水作用。
①根据上述“价—类”二维图,K2FeO4位于图中 (填字母)点。
②将K2Fe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K2FeO4+ H2O=== Fe(OH)3(胶体)+ O2↑+ KOH。
③每生成3.36 L(标准状况)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答案 (1)+2 盐 C
(2)①还原性 ②取在空气中久置的琥珀酸亚铁片药品少许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药品已被氧化变质
(3)①f
②4K2FeO4+10H2O===4Fe(OH)3(胶体)+3O2↑+8KOH
③0.6
解析 (1)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x+[3+(-2)×2]×2=0,即x=+2,故铁元素为+2价;Fe(CrO2)2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Fe(CrO2)2中铁元素为+2价,根据“价—类”二维图,处于中间价态,其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则Fe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故选C。
(2)①服用维生素C片,可以使补铁药品中的Fe3+转化为Fe2+,即Fe3+被维生素C还原为Fe2+,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②久置的琥珀酸亚铁片药品已被氧化变质,说明药品中Fe2+已被氧化为Fe3+,检验药品中是否含有Fe3+即可。(3)③每生成3.36 L(标准状况)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0.6 mol,即电子数为0.6NA。
题点 铁的“价—类”二维图
难度 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