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6 模块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北京通州期中)2024年5月23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和《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的两项研究表明: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名为Gliese 12的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是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潜在宜居行星。据此完成1~2题。
1.该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推测该行星可能宜居的主要原因是
A.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
B.存在适宜的大气层
C.接收的能量来自太阳
D.表面温度比地球高
(2025·江苏扬州期末)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幅T型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黑色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乌”。据此完成3~4题。
3.画中的“乌鸦”实际上是指
A.色球层的耀斑 B.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C.日冕层的日珥 D.日冕层的太阳风
4.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贵州省可以看到极光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无线电通信可能出现短暂中断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2025·山东阶段练习)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天宫空间站工作了192天的3名宇航员顺利回家。运行期间天宫空间站距离地表约400 km,绕地球一圈时间大约为90分钟,空间站表面在太阳照射下(即白昼)最高温度可达150 ℃以上,而进入地球阴影里(即夜间),温度最低可达-100 ℃以下。据此完成5~6题。
5.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舱在最后10 km的着陆过程中
A.穿过电离层 B.穿过臭氧层
C.气压持续升高 D.温度持续降低
6.运行期间空间站表面的昼夜温差大,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②白天空间站吸收的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大气对空间站的保温作用强 ④夜晚空间站吸收的大气辐射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图,回答7~8题。
7.形成图中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冰川堆积 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 D.流水堆积
8.可以推断当地盛行风是
A.北风 B.西风 C.东风 D.南风
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处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图1),素有美国“风城”之称。图2示意某时刻芝加哥湖滨地区旗帜飘动方向。读图,完成9~10题。
9.芝加哥被称为“风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接近冷空气发源地 B.地势平坦,摩擦力小
C.靠近最大淡水湖群 D.地处飓风主要通道
10.若图2旗帜飘动方向反映了当地某时刻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此时为白天,吹湖风 B.此时为夜晚,吹陆风
C.此时为夜晚,吹湖风 D.此时为白天,吹陆风
(2024·江苏南京期中)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11~12题。
11.在M处最易看到的自然现象是
A.雾 B.云层 C.降水 D.海冰
12.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使该沿海地区
A.渔业资源增多 B.大气降水增加
C.洋流性质改变 D.海水温度升高
(2025·山东临沂期末)轿子雪山被誉为昆明的“绿色明珠、天然氧吧”,其相对高差达3 400米以上,形成了兼具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立体气候,生物多样性较好。如图所示的轿子雪山长苞冷杉林(生长于海拔3 000米左右)是滇中地区唯一一片原始冷杉林。据此完成13~14题。
13.长苞冷杉林所属的植被类型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14.下列属于轿子雪山长苞冷杉林主要生态功能的有
①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②吸烟滞尘,降低噪音 ③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④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如表示意黑龙江哈尔滨和湖南邵阳甲、乙两处土壤基本数据。据此完成15~16题。
地点 有机质 氮(g/kg) 磷(g/kg) 钾(g/kg) pH值(g/kg)
甲(哈尔滨) 24.90 1.50 1.47 23.40 7.50
乙(邵阳) 12.40 1.02 1.02 23.30 5.10
1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土壤剖面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土壤缺少母质层 B.乙地土壤淋溶层较厚
C.甲地土壤缺少腐殖质层 D.乙地土壤颜色为黑色
16.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的干扰强
B.成土母质矿物质含量低
C.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D.地表高大乔木数量较少
(2025·黑龙江阶段练习)2024年9月8日,越南老街省巴刹县山区发生山体滑坡,导致6人死亡,9人受伤。如图示意本次山体滑坡发生时局部区域影像。据此完成17~18题。
17.造成此次越南老街省巴刹县山区山体滑坡的主要诱因最可能是
A.暴雨集中 B.工程施工
C.植被稀少 D.海啸袭击
18.遭遇山体滑坡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A.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B.顺滑坡方向向低处跑
C.抓住漂浮物漂浮
D.向滑坡垂直方向的高处跑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是旱涝等灾害多发的国家。据此回答19~20题。
19.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温差大
C.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 D.冬季风的进退和强弱
20.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A.北旱南涝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地貌发育状况示意图,其中常见的河流地貌有山麓冲积扇、三角洲平原、河漫滩平原等。人们发现该三角洲上的辫状河流河道较浅。
(1)指出图示三角洲的主要特征。
(2)说明山麓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3)分析该处辫状河流河道较浅的原因。
22.(2025·河南信阳阶段练习)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表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的是________,温室大棚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________能够穿透玻璃,而玻璃对________能有效阻挡。(填字母)
(2)从辐射数量上看,A>D表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3)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哪个大?为什么?
(4)露或霜为什么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答案精析
1.C 2.B [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该行星在太阳系外,因此这颗行星不属于太阳系和太阳系中的地月系,排除A、B;材料信息表明,该行星距离地球40光年,而地球所在的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因此该行星应在银河系,而不在河外星系,C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第2题,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为充足的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存在适宜的大气层为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因此这是该行星可能宜居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吸引力会不足以形成适宜的大气层,不是该行星可能宜居的原因,排除A;该行星位于太阳系之外,接收的能量不可能来自太阳,应来自该行星环绕的恒星,排除C;地球表面具有适宜居住的温度,如果该行星表面温度比地球高,有可能不再宜居,排除D。故选B。]
3.B 4.C [第3题,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中的黑斑点,温度比周边略低,显得颜色较暗。由材料可知,T型彩绘帛画中的红色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黑色乌鸦,《淮南子》提到日中有踆乌,应该是指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中,B正确;该现象并非耀斑、日珥、太阳风,A、C、D错误。故选B。第4题,该现象剧烈爆发时,两极地区可以看到极光,贵州省纬度低,难以观测到极光,A错误;地震爆发一般与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有关,太阳活动不会造成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B错误;太阳黑子会扰动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可能出现短暂中断,C正确;云雨天气多发生在对流层,高层大气空气稀薄,难以出现云雨现象,D错误。故选C。]
5.C 6.C [第5题,根据题意可知,最后10 km时,返回舱已经进入对流层。结合对流层的特点可知,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和温度均升高,因此离地面越近,气压越高,电离层在高层大气,C对,A、D错;臭氧层在平流层,B错。故选C。第6题,空间站运行期间距离地面400 km。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空间站位于地球的外大气层,空气非常稀薄。由于空间站大气稀薄,因而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①正确;白天空间站主要吸收太阳辐射,②错误;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空间站的保温作用弱,空间站吸收的大气辐射少,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
7.B 8.C [第7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B项。第8题,沙丘的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故选C项。]
9.C 10.A [第9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歇根湖的西南岸,地势平坦,由于湖泊和陆地比热容差异较大,昼夜温差较大,盛行湖陆风。故芝加哥被称为“风城”的最主要原因是靠近最大淡水湖群,湖陆之间热力差异明显。第10题,图2显示,此时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说明湖面气压较高,气温较低,说明此时为白天,吹湖风。]
11.A 12.A [第11题,图示区域地处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海水整体蒸发量较大,海洋上空水汽较充足,图中近岸海水受离岸风的影响,盛行上升流(寒流),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水汽易凝结成雾,A正确;M处地处山地背风坡且受寒流的影响,降水少、云量少,且地处低纬地区,不会有海冰,B、C、D错。故选A。第12题,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则上升流增强,海底营养盐类上泛增多,渔业资源增多,A正确;上升流增强,寒流进一步增强,海水温度降低,区域气候进一步干旱,大气降水不会增加,且洋流的性质也不会发生改变,B、C、D错。故选A。]
13.D 14.D [第13题,结合材料可知,轿子雪山长苞冷杉林生长于海拔3 000米左右(海拔高,热量低),且图示树叶呈针状,可推断其所属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D正确;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其对热量的要求较高,A错误;落叶阔叶林的树叶较宽大,与图片信息不符,B错误;轿子雪山长苞冷杉林是滇中地区唯一一片原始冷杉林,说明该海拔附近区域均为冷杉,并无明显的阔叶林混交,C错误。故选D。第14题,轿子雪山长苞冷杉林在高山之上,被誉为昆明的“绿色明珠、天然氧吧”,其主要的生态功能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保持水土),③④正确。云南昆明气候湿润,没有显著的风沙问题,故防风固沙,减轻灾害不是其主要的生态功能,①错误。冷杉林在高山之上,烟尘、噪音较少,吸烟滞尘,降低噪音不是其主要的生态功能,②错误。故选D。]
15.B 16.C [第15题,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甲地位于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腐殖质层较厚,形成肥沃的黑土,A、C错误;乙地位于湖南,气温高,降水多,有机质分解速度快,且淋溶作用强,腐殖质层较薄,淋溶层较厚,形成土质黏重的酸性红壤,B正确,D错误。故选B。第16题,由表中哈尔滨和邵阳的土壤基本数据及所学知识可知,邵阳纬度低,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加之该区域降水较多,使得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正确;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矿物质成分,对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B错误;邵阳光热条件好,地表高大乔木数量多,D错误;从表格数据无法得出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A错误。故选C。]
17.A 18.D [第17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故此次山体滑坡的主要诱因最可能是暴雨集中,导致山体水分过度饱和,山体由于不堪重负,使其薄弱地带断开,整体下滑,形成滑坡,A正确;工程施工虽然也会造成山体滑坡,但是材料中并没有相关信息体现,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C错误;该地区并不临海,不易受海啸影响,D错误。故选A。第1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遇到滑坡或泥石流灾害时,向滑坡或沟谷垂直方向的高处跑,远离滑坡发生地,D正确;山体滑坡破坏力巨大,移动速度快,掩体处并不安全,同时顺滑坡方向向低处跑和抓住漂浮物漂浮都不安全,A、B、C错误。故选D。]
19.C 20.B [第19题,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来自海洋,为我国大陆带来降水。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会导致各地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C正确。水旱灾害属于气象灾害,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受地形影响较小,A错误。水旱灾害是降水异常导致,与温差关系不大,B错误。我国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与冬季风关系不大,D错误。第20题,在夏季风势力强盛的年份,雨带迅速北移,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北涝南旱。故选B。]
21.(1)一般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或河流入湖口处;多呈三角形,地势较平坦;沉积物颗粒很细;河网稠密等。
(2)山区地势陡峭(落差大或起伏大),河流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水流流出山口(峡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宽阔,流速减缓;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最终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冲积扇)。
(3)该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三角洲的前缘,该处地势较低平,落差小,河道宽阔,水流速度较缓和,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且经过多次改道,河道较宽、多分汊,因此河道较浅。
22.(1)E D E
(2)削弱
(3)晴天。原因: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散热快,温度低。因此,晴天昼夜温差更大。
(4)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散热快,气温低。?答案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