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3 流水地貌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4·广东汕头期末)来自新疆开都河的神奇之水在广袤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蜿蜒流过,形成九曲十八弯。如图示意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九曲十八弯。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河曲主要形成于河流的
A.上游 B.中下游 C.入海口 D.出山口
2.随着河曲发展,该地最容易形成的地貌是
A.牛轭湖 B.堰塞湖 C.冲积扇 D.沙丘链
下面图a为“某河流不同河段及其横剖面示意图”,图b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a中①~④处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4.图b所示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图a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图示意某河谷横剖面结构。完成5~6题。
5.阶地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6.阶地的特征是
A.常在水面以下 B.地形比较崎岖
C.组成物质颗粒较粗 D.土壤较为肥沃
(2024·广东湛江开学考试)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日州(洲)”。在江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如图为“长江下游某河段江心洲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下游河道狭窄 B.地势低平,流速慢
C.水位季节变化小,侵蚀弱 D.河道弯曲
8.图示沙洲近年来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上游修建水库 ②流域降水量减少 ③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④人们在沙洲上挖沙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9~10题。
9.以下对牛轭湖形成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10.导致①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024·江苏淮安期末)荆江河段地处江汉平原,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上荆江两岸发育众多的扇状地貌。下荆江属高弯曲河道“九曲回肠”,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后,形成众多的牛轭湖。如图为“荆江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扇状地貌的成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12.下荆江裁弯取直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了湿地面积 ②减少了泥沙淤积 ③增大了河流流量 ④改善了航运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年7月25日11时18分,咸丰县曲江镇春沟村1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致2栋民房3人被掩埋,1人失踪。恩施州、咸丰县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如图为“滑坡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与滑坡属同一种类型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洪涝
14.此次滑坡灾害引发的灾害链,正确的是
A.滑坡—河道淤塞—洪涝
B.滑坡—土层错动—地震
C.滑坡—植被破坏—旱灾
D.滑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风水学是中国古文化中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积极意义是引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选择一处适合生存的环境。古代将河流的凸岸称为讷位。如图为“某河流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古代居民多选择讷位(凸岸)作为居住场所,不正确的因素是
A.河流凸岸,不易坍塌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C.水流平缓,易于取水
D.水深,便于河运
16.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最适宜建筑港口的是
A.a B.b C.c D.d
(2024·湖南长沙期末)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②坡是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20.该沙波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4·甘肃兰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2021年10月27日,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的风暴系统带来了创纪录的降雨量。据萨克拉门托市中心报告,此次降雨创造了24小时总降雨量约138 mm的纪录,该暴雨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如图为泥石流形成示意图。
(1)推测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
(2)描述泥石流导致堰塞湖形成的过程。
(3)简述此次泥石流可能对北加利福尼亚州造成的危害。
(4)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请列举出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22.如图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分析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比较甲、乙洪积扇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判断甲洪积扇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答案精析
1.B 2.A [第1题,河曲指河道弯曲,形如蛇形的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加强,河流不断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B正确。第2题,随着河曲发育,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最终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A正确;堰塞湖是滑坡、泥石流等阻塞河道形成的,B错误;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沉积地貌,C错误;沙丘链是风力沉积形成的,D错误。故选A。]
3.B 4.A [第3题,图a中①~④处位于河流不同河段,上游到下游地势趋于平坦,河水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第4题,图b所示景观为瀑布,结合河段位置及河谷剖面形态推测瀑布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即图a中的①处。]
5.D 6.D [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②处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均有河水流经,属于河床,B错误;图中①③两处地势较高,在枯水期出露,洪水期会被淹没,说明两地是河漫滩,A、C错误;④地为河谷两侧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为河流阶地,D正确。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常在水面以下的是河床,A错误;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较为肥沃,B、C错误,D正确。]
7.C 8.A [第7题,沙洲是由泥沙淤积形成,河道弯曲,加上地势低平,使流速减慢,有利于泥沙淤积;下游河道狭窄导致上游流速减慢,利于上游泥沙淤积;该河段地处长江下游,为季风气候,水位季节变化大。故选C。第8题,沙洲面积减小,可能是因为长江上游地区植树造林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或上游水库拦水拦沙,使来沙量减少,①③正确。流域降水量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②错。近年来,在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沙洲上挖沙破坏沙洲的可能性不大,④错。故选A。]
9.B 10.A [第9题,据所学知识可知,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为河流摆动形成河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愈来愈弯曲;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道被废弃;泥沙堆积,原有河道与新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故形成顺序为③①④②。故选B。第10题,导致曲流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河流对两岸的冲刷侵蚀,即流水的侵蚀作用,A正确。]
11.B 12.D [第11题,读图可知,扇状地貌分布在河道两侧,应是河道在洪水期出现决口,河流挟带大量泥沙穿过决口处后,摆脱侧向约束,其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扇状沉积体,因此图中扇状地貌主要由流水沉积形成,与流水侵蚀关系不大,B正确,排除A;荆江河段位于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风力沉积、风力侵蚀较弱,与图中扇状地貌形成无关,排除C、D。故选B。第12题,下荆江裁弯取直前,河道弯曲且长,湿地面积大,流速慢,泥沙淤积较多,因此航道弯曲且较浅,航运条件差;裁弯取直后,河道变短,湿地面积减小,流速加快,会减少泥沙沉积,航道变直且变深,利于船舶通行,改善航运条件,②④正确,①错误;裁弯取直并不能增加河流径流量,③错误。故选D。]
13.C 14.A [第13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滑坡为地质灾害,台风、寒潮和洪涝为气象灾害,A、B、D错误;地震属于地质灾害,C正确。第14题,滑坡带来的土体或岩体,会淤塞河道,致使河流排水不畅,进一步产生洪涝灾害,A正确。]
15.D 16.B [第1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不易坍塌,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凸岸水流浅而平缓,易于取水,适合房屋建筑,A、B、C不符合题意;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与凹岸相比,凸岸水位较浅,D符合题意。故选D。第16题,港口建设需港阔水深、避风,结合图可知,港口适合建在凹岸,图中b处位于凹岸,水位较深,适合泊船,B正确。]
17.B 18.C [第17题,洪积扇是河流在出山口处形成的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者入湖口附近形成的流水堆积地貌,③④正确;二者既可以分布在干旱地区,也可以分布在湿润地区,①②错误。故选B。第18题,洪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附近,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入海口),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故选C。]
19.C 20.C [第19题,据材料可知,背水坡表现为流水侵蚀,说明水流速度快,图中②坡的泥沙被侵蚀,为背水坡。故选C。第20题,根据材料,迎水坡表现为流水沉积,背水坡表现为流水侵蚀。根据前后期沙波剖面可判断,②坡和④坡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①坡和③坡为迎水坡,水流在迎水坡向上流动,流速会减缓,主要以堆积作用为主,故选C。]
21.(1)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沟谷有大量松散的冲积物;出现暴雨级别的降水条件。
(2)泥石流通过流通区向下流动,形成堆积体;堆积体阻塞河道形成堰塞坝,阻碍水体下泄;河流来水不断在堰塞坝上游汇集,最终形成堰塞湖。
(3)泥石流摧毁当地村庄,威胁人们生命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破坏交通设施,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形成堰塞湖,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4)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开矿;工程建设等。
22.(1)地势西高东低,沟谷众多,河流发育;山前为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在河流流出山谷的谷口处发育多个洪积扇。
(2)差异:甲洪积扇面积大,乙洪积扇面积小;甲洪积扇堆积物颗粒小,乙洪积扇堆积物颗粒大。原因:甲洪积扇上游河流主要流经低山区,落差小,流速慢,侵蚀能力弱,流程长,支流多,水量大,搬运物质多,颗粒小,搬运的距离远;乙洪积扇上游河流主要流经中高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搬运物质颗粒大,搬运距离近。
(3)夏季。原因:贺兰山东坡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夏季降水多,补给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洪积扇堆积物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