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0 等高线地形图 地貌的观察(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10 等高线地形图 地貌的观察(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11: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0 等高线地形图 地貌的观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面四个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河段。据此完成1~2题。
1.最适宜发展水上漂流运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吉林通化期中)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3~4题。
3.图示M、N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5米 B.75米 C.165米 D.200米
4.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西向东
如图是“地理观察小组绘制的某地形的立体图”。读图,回答5~6题。
5.A、B、C、D四名同学对该立体图转绘正确的是
A           B
C           D
6.①处地形为
A.火山锥 B.高原
C.山地的鞍部 D.盆地
(2025·安徽芜湖阶段练习)我国东部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郊区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如图是“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为
A.620米 B.580米
C.568米 D.557米
8.对图示区域的观察,描述正确的是
①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②甲处可以观赏到瀑布景观 ③河流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④乙地坡度较丙地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4·广东阳江期末)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据此完成9~10题。
9.在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③ B.④⑥ C.③④ D.①⑤
10.若⑥处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坝高度可能为8米 B.乙养殖场不会污染水库
C.坝顶长度约为300米 D.水库最深可能为20米
甲、乙两地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通过地貌观察,并测绘了下面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甲、乙两地间高差大致为
A.80 米 B.110 米 C.170 米 D.220 米
1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2025·辽宁沈阳期末)沈阳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开展野外地貌观察,并做了相应的观察记录。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地理学习小组想要观察山脊、山谷和鞍部等微地形,应选择的观察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小组的地貌观察记录书写正确的是
A.丁地为阳坡,乙地为阴坡
B.乙地海拔高于甲地约100 m
C.丙地坡度较大,地势陡峻
D.该地地势起伏大,属于山地
(2025·浙江宁波期末)某地理实习小组在暑假考察庐山三叠泉,请你参与其中,并主导该次考察实习活动。完成15~16题。
15.野外实地考察三叠泉瀑布的成因,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有
①瀑布位置 ②水潭深度 ③地质构造 ④瀑布流量 ⑤天气情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对庐山进行地貌观察过程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按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观察
B.要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
C.观察地貌特征时,重点观察土壤的质地
D.宜先描述河谷地貌,后描述河岸等地貌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一地区进行考察。如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读图完成17~18题。
17.在考察路线上,坡度最小的路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在考察路线上,位于阴坡的路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甘肃武威开学考试)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到图示区域进行研学。读“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相关警示牌,完成19~20题。
19.左图所示区域
A.河流a-b段比b-c段流速快
B.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小于50米
C.①地的地形部位为山谷
D.④地适合开发攀岩项目
20.经过研学考察,同学们一致认为右图的安全警示牌最适合安放在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5·云南保山阶段练习)读“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观察该地的地貌,写出图中序号①~⑥表示的地貌名称。
(2)从宏观角度看,该地主要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形为主。
(3)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并说明理由。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4年7月初,李老师带领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山区研学考察,如图为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1)研学小组在考察中发现,M坡植被长势比N坡好,分析此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
(2)研学小组选择甲处作为宿营地,说明其合理性。
(3)为解决图中村落用水问题,计划修建一条引水渠道。在①②两条引水线路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宜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答案精析
1.B 2.D [第1题,发展水上漂流运动要求河道较平直、河段落差较大但不能有陡崖,从等高线数值可知①河道落差小,③河道太弯曲,④河道有陡崖,只有②符合。B项正确。第2题,“白练垂空”形容峡谷中的溪流瀑布,④河段峡谷中有陡崖,有水流,易形成瀑布,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是④。D项正确。]
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 米,米位于鞍部,海拔为250~300 米,N位于山脊,海拔为350~400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150 米,结合选项,B正确,排除A、C、D。第4题,读图可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凹凸方向相反,依据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大致自北向南流,A正确,排除B、C、D。]
5.A 6.C [第5题,由立体图可知,该地为山地地形,闭合曲线内中心等高线数值应比周围大,排除B、C项。该山地南坡较陡,北坡较缓,故南坡的等高线分布密集,北坡的等高线分布稀疏。A正确,D错误。第6题,两个山顶的中间部位为鞍部,故C正确。]
7.B 8.A [第7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结合指向标可知,图示区域西侧海拔最高,为550~600米,东侧海拔最低,为0-50米,两地海拔相对高度范围为500~600米,且不能等于500米或600米,因此580米符合最大高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8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以低山丘陵为主,甲处河流流经陡崖,形成瀑布,①②正确;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乙地等高线较丙地密集,坡度较丙地大,③④错误。故选A。]
9.D 10.A [第9题,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以看到①⑤,看不到③;④地位于陡崖下方,在②地无法看到④地,D正确。第10题,据图可知,水坝的坝顶最高海拔为1 020 米,坝底海拔介于1 010-1 015 米,所以水坝高度为5~10 米,A正确;从地形相对位置看,乙养殖场位于水库集水范围内,且位置高于水库,因此乙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会直接或间接污染水库,B错误;据图中比例尺和图中距离推断,坝顶长度小于300 米,C错误;甲养殖场最低处靠近1 020 米等高线,所以将该等高线作为最高水位线,而水库最低点海拔介于1 005~1 010 米,因此水库水深为10~15 米,D错误。故选A。]
11.B 12.D [第1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高度分别为260 米和150 米,两地高差约是110 米。第12题,道路①的长度最大,若道路①为直线应该长度最短,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道路②沿线的最大高度不及道路③,不可能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道路③最短,C项错误。道路①②有一段起伏状况和相对高度一致,可能重合,故D项正确。]
13.C 14.C [第13题,读图可知,①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表示鞍部;②和④等高线闭合,中部高、四周低,表示山峰;③等高线向高处凸,表示山谷,山谷最高处为鞍部、两侧为山脊,故想要观察山脊、山谷和鞍部等微地形,应选择的观察点是③,C正确,排除A、B、D。故选C。第14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沈阳,丁地为阴坡(北坡),乙地为阳坡(南坡),A错误;图中等高距为50 米,乙地海拔为200~250 米,甲地海拔为300~350 米,故甲地海拔高于乙地,B错误;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地势陡峻,C正确;图中山峰海拔在500 米左右,以丘陵为主,D错误。故选C。]
15.B 16.C [第1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野外实地考察三叠泉瀑布的成因需要提前查询瀑布位置,所在地的地质构造,考察时间的天气情况,①③⑤正确;水潭深度和瀑布流量的信息需要在考察时获得,②④错误。故选B。第16题,地貌观察的顺序为: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A正确,不符合题意;要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B正确,不符合题意;野外对土壤进行观察时,要重点观察土壤的质地,但观察地貌特征时,观察土壤的质地不是重点,C错误,符合题意;观察地貌时,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故宜先描述河谷地貌,后描述河岸等地貌,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C 18.D [第17题,读图可知,①路段经过4条等高线,坡度大;②路段经过2条等高线,坡度较小;③路段是在两条等高线之间延伸,坡度最小;④路段经过3条等高线,坡度大。故C项正确。第18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读图可知,①②路段均位于山地南侧,③路段位于山地东南侧,为阳坡;④路段位于山地西北侧,为阴坡。]
19.A 20.B [第19题,读图可知,河流a-b段比b-c段距离短且高差大,因此河流比降大,水流速度快,A正确;根据图中标注的高程推断,甲山峰的海拔高度为300~350米,乙山峰的海拔高度为400~450米,因此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50~150米,大于50米,B错误;①地位于山岭之间的过渡地带,应为鞍部,C错误;④地没有陡崖地形,不适合开发攀岩项目,D错误。故选A。第20题,该安全警示牌提醒的是“小心落石”,应布局在可能出现落石的陡坡或陡崖下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②地附近有陡崖,因此安全警示牌最适合安放在图中的②地,故选B。]
21.(1)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峰;⑥鞍部。
(2)低山丘陵 平原
(3)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2.(1)与N坡相比,M坡坡度较缓,土壤物质的淋溶、侵蚀作用较弱,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高;M坡为阳坡,光照、热量条件较好。
(2)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宿营;与河流距离适中,取水方便且能避开突降暴雨引发的洪水。
(3)①线路水质好,(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或②线路水量大,距离短(建设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