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11: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江苏南京期末)2024年12月5日,以“长庚星”姿态现身的金星与一弯蛾眉月近距离相伴夜空(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从天体类型看,“长庚星”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2.“长庚星”与蛾眉月能够相伴是因为两天体
A.都位于地月系 B.都为远日行星
C.都绕太阳公转 D.公转周期不同
(2024·青海西宁期末)“十字连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如图示意“十字连星”。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行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B.③行星体积巨大,称为巨行星
C.④行星体积质量小,表面温度低
D.⑤行星距地球较近,又称类地行星
4.如果把地球和行星③的位置互换,则地球上
A.地震现象增多 B.四季现象消失
C.大气不复存在 D.地表温度升高
(2024·陕西西安五校联考)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等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母星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哈雷彗星
6.天文学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2025·天津滨海新区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进行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月表岩石和土壤样品。据此完成7~8题。
7.嫦娥六号的探测对象
A.属于类地行星 B.属于地月系
C.属于人造天体 D.外部有厚厚的大气层
8.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公转速度快 B.离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层
(2025·江苏扬州期末)2024年9月8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土星冲日现象,此时土星、地球、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如图为“该日太阳系部分天体及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土星冲日时土星位于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据图可推断
A.图中的天体系统一共有4个级别
B.土星绕太阳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
C.土星在八颗行星中质量体积最小
D.土星表面大气平均温度低于地球
(2025·重庆江北期中)太阳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我们民族为此创作了不少谚语,例如“日出红云升,劝你别远行”“日是黄金雨是宝,五谷丰登少不了”。据此完成11~12题。
11.谚语“日是黄金雨是宝,五谷丰登少不了”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A.大气循环的原动力 B.极端的天气变化
C.光热资源 D.水循环的原动力
12.西藏拉萨地区太阳辐射量高于海南海口地区,原因不可能是
A.拉萨地区空气中尘埃颗粒少,洁净度高
B.拉萨地区纬度低于海口地区
C.拉萨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拉萨地区晴天多,日照充足
(2025·江苏南京期末)2024年5月6日14时35分,位于太阳西北方的活动区爆发X 4.5级大耀斑,如图为此次耀斑发生时卫星拍摄到的明亮闪光。据此完成13~14题。
13.此次耀斑爆发于太阳大气的
A.色球层 B.日冕层
C.臭氧层 D.光球层
14.此次耀斑活动造成我国无线电短波通信质量下降,主要是因为
A.扰动地球磁场 B.改变大气成分
C.太阳辐射增强 D.电离层受干扰
强太阳风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A处和C处
16.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是
A.英国 B.芬兰
C.泰国 D.印度
17.太阳活动达到低峰时地球受到的影响最可能是
A.全球农业倾向歉收 B.宇航器运行趋于危险
C.流星现象频繁 D.上层大气温度变高
(2024·四川成都开学考试)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18~20题。
18.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减少 B.分布较均衡
C.东多西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9.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生长 B.水的运动
C.大气的运动 D.火山的喷发
20.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拉萨②新疆③哈尔滨④成都,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5·陕西渭南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中,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合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高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更远的两大行星的表面温度都在-200 ℃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按照距日远近,依次写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4)如果地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22.(2024·山东德州开学考试)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h 地理纬度
南京 2 182.4 32°04′N
上海 1 986.1 31°09′N
杭州 1 902.1 30°20′N
重庆 1 211.3 30°00′N
宁波 2 019.7 29°54′N
拉萨 3 005.1 29°43′N
(1)描述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4 186 J·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精析
1.B 2.D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太阳系中绕太阳公转的八颗行星,A、C、D错误,故选B。第2题,月球位于地月系,金星不属于地月系的范畴,A错误;天王星和海王星为远日行星,金星为类地行星,月球为地球的卫星,B错误;金星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C错误;金星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两天体公转周期不同,所以能够相伴,D正确。故选D。]
3.A 4.D [第3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天王星,②为火星,③为金星,④为水星,⑤为土星。火星(②)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A正确;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金星(③)为类地行星,土星(⑤)为巨行星,B、D错误;水星(④)离太阳最近,表面温度高,C错误;故选A。第4题,读图可知,行星③与地球相比,距离太阳更近,接受的太阳辐射更强,地表温度更高,故若把地球和行星③位置互换,地球上地表温度会升高,D正确;地震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地球的大气层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有关,四季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都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无关,A、B、C错误。故选D。]
5.C 6.D [第5题,据材料“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可知,绕橙矮星运行的是行星,因此橙矮星为恒星。太阳是恒星,故选C。第6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厚度和成分适宜的大气层。由材料可知,天文学家新发现的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等成分的大气,所以极有可能存在生命,D正确。]
7.B 8.D [第7题,由材料可知,嫦娥六号的探测对象是月球,月球属于地月系,B正确;月球属于卫星,不是行星,A错误;月球属于自然天体,不是人造天体,C错误;月球外部没有大气层,D错误。故选B。第8题,大气层可以减缓陨石降落速度或燃烧掉进入其范围内的较小陨石,从而大大减少到达地表的陨石数量,而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陨石可以毫无阻碍地撞击其表面,因此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D正确;公转速度主要影响天体围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快慢,而与遭受陨石袭击的频率无关,A错误;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月球离小行星带的距离与地球相差不大,B错误;月球和地球都具备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C错误。故选D。]
9.C 10.D [第9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土星冲日现象发生时土星、地球、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此时土星和太阳应位于地球两侧,③处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0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天体系统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A错误;土星绕太阳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均为自西向东,B错误;在八颗行星中质量体积最小的为水星,C错误;土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远,因此表面大气平均温度低于地球,D正确。故选D。]
11.C 12.B [第11题,谚语“日是黄金雨是宝,五谷丰登少不了”说明阳光雨露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C正确;谚语中未体现太阳辐射对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直接影响,A、D错误;太阳辐射较为稳定,不会导致极端的天气变化,B错误。故选C。第12题,海口地区位于20°N附近,拉萨地区位于30°N附近,拉萨地区纬度高于海口地区,B不可能;拉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充足,空气中尘埃颗粒少,大气洁净度高,从而导致太阳辐射强,A、C、D可能。本题要求选择原因不可能的选项,故选B。]
13.A 14.D [第13题,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太阳大气不存在臭氧层,在地球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4题,耀斑发生时会扰乱地球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从而导致我国无线电短波通信质量下降,D正确;扰动地球磁场,会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但不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A错误;耀斑活动不会使太阳辐射增强,也不会改变大气成分,B、C错误。故选D。]
15.C 16.B 17.A [第15题,带电粒子流来自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发生在日冕层。读图可知,图中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故选C。第16题,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能够观测到极光的地区纬度较高,选项中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纬度高,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故选B。第17题,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时,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低峰时,全球农业歉收的概率较高,A对。太阳活动低峰时,有利于宇航器运行,上层大气温度变低,B、D错。流星现象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摩擦而形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
18.D 19.D 20.A [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总体上看,西北多,东南少,D正确。第19题,太阳辐射是引起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的主要条件,因此生物的生长、水的运动、大气的运动都与太阳辐射相关;而火山的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第20题,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年总发电量的多少与太阳辐射的丰富程度有关,四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拉萨(海拔高,大气稀薄),其次是新疆(晴天多),然后是哈尔滨(晴天较多),最少的是成都(阴雨天气较多),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①②③④,A正确。]
21.(1)0 100
(2)主要与它们到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具有适宜的温度。
(4)地球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22.(1)东部地区呈东西走向,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而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
(2)西侧高于东侧。西侧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辐射总量多;东侧反之。
(3)拉萨。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较多。
[方法技巧]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