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4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4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教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11: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4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阶段练习)如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a、b曲线表示等压面)”。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③
2.图中气流运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②→① B.①→④ C.③→④ D.③→②
(2025·山西太原阶段练习)如图为“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
③此时风由Q吹向P ④此时风由P吹向Q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晴朗的夜晚,该山谷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A.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山谷,山谷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
B.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
C.山顶离太阳近,山谷离太阳远
D.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024·江苏学业考试)城市的市区与郊区气温存在差异,进而形成热力环流。如图为“上海市区、郊区夏季午后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上海城市中心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6.能正确表示上海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读“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地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下列关于该地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④时段,风从绿洲吹向沙漠
B.①~③时段,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C.①~③时段,风从绿洲吹向沙漠
D.②~④时段,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8.图中实线和虚线还可以分别用于表示
A.平原和高原 B.山顶和山麓
C.郊区和城市 D.海洋和陆地
(2024·山东烟台期末)如图为“莱芜雪野湖沿湖区域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处右侧彩旗随风飘扬。据此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观测时为夜晚
B.②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C.①处为湖风,观测时为夜晚
D.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10.对①③两处风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风力大,因为①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B.①处风力大,因为①处摩擦力小
C.③处风力大,因为③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D.③处风力大,因为③处摩擦力小
(2025·广东揭阳阶段练习)如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丙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25·福建南平期中)如图示意南半球某海岸线附近某时刻等压线分布(此刻甲处海陆风的风向和风力如下图所示,箭头长短表示风力大小,乙、丙两处代表风向和风力的箭头只有一个正确,海洋上风的摩擦力小于陆地上风的摩擦力)。完成13~15题。
13.甲处气流此刻受到的地转偏向力指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4.与甲处相比,此刻乙处
A.气温更高
B.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C.气压更高
D.地表摩擦力更大
15.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此刻风向和风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此时,下列四地中吹东北风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下列四地中,风速最大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如图为“某时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此时图中风速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甲地区气压可能是
A.1 024 hPa B.1 022 hPa C.1 018 hPa D.1 014 hPa
20.此时在北京放飞的探空气球将飘向
A.西南方 B.东南方 C.正西方 D.正东方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所在地某湖泊周边三处位置(图甲)的湖陆风进行研究,并选取了其中一处进行一天中风速变化(图乙)的记录。
(1)若此时为白天,用箭头补全下图中湖陆间环流模式。
(2)结合图乙指出一天中湖陆间温差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并说出依据。
(3)判断图乙选取①②③中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2.(2025·安徽阶段练习)图甲为“南半球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单位:百帕)”,图乙为“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甲中a、b、c、d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气压场位于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A、B、C、D四个箭头表示最终风向的是________。
(4)若下图虚线表示图乙①②两地在理想状态下的近地面等压面,请在此基础上用实线绘制出该地实际的近地面等压面。
答案精析
1.B 2.C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等压面在②地向上弯曲,是因为②地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②地不断堆积,使气压升高;而③地等压面向下弯曲,是因为③地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根据等压面判读规则,等压面向上凸的地区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区为低压区,因此②地气压高于③地,B正确。在b等压面处,根据等压面判读规则可知,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即①地为低压区,④地为高压区,因此④地气压高于①地,C错误;根据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的规律,①④两地气压低于②③两地气压,A、D错误。故选B。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度高的区域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温度低的区域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图中③地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在高空处④不断堆积,C正确;④地的空气向四周扩散,部分空气向①地运动,B错误;在①地近地面受低温影响,空气冷却下沉,并在②地不断堆积,A错误;而②地的空气在近地面又向四周扩散,部分空气向③地运动,D错误。故选C。]
3.D 4.A [第3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P位于山谷,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此时山谷气压高于山坡,气流自山谷流向山坡,所以此时风由P吹向Q,④正确,③错误;白天山谷气温上升慢,近地面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气压,所以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②正确,①错误。故选D。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山谷,山谷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使山谷上空的大气温度高于山谷下部,形成逆温层,A正确;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B、C错误;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其不利于逆温层的形成,D错误。故选A。]
5.B 6.C [第5题,市中心人口密集,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温度较高。图中乙处温度最高,应为上海城市中心,故选B。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位于市中心,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甲和丁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故近地面风从甲、丁吹向乙,高空风从乙吹向甲、丁。故选C。]
7.A 8.D [第7题,绿洲比附近沙漠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气温日变化较小。由此判断,图中虚线表示的气温日变化大,应为沙漠,实线表示的气温日变化较小,应为绿洲。②~④时段,沙漠的气温高于绿洲,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沙漠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绿洲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A项正确,D项错误。图中显示,①~③时段前段绿洲气温高于沙漠,后段绿洲气温低于沙漠,因此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风从沙漠吹向绿洲转为从绿洲吹向沙漠,B、C项错误。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实线表示比热容较大的绿洲气温日变化,虚线表示比热容较小的沙漠气温日变化,白天大多数时间绿洲气温比沙漠低,夜晚相反。与陆地相比,海洋气温日变化较小,而陆地气温日变化较大,白天大多数时间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夜晚相反,分别与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特征相似,因此D项符合题意。]
9.D 10.D [第9题,根据图中彩旗随风飘扬的方向可知,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应为白天,白天陆地增温快,近地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可能为阴雨天气;白天湖面增温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可能为晴天。故选D。第10题,①③是同一地点的近地面和高空,①是近地面,风力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从而减小风速,而③是高空,风力受摩擦力影响小,所以③处风力大,图中无法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D正确。]
11.B 12.B [第1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2题,由图可知,丙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南半球的风向向左偏,故丙地吹东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A 14.C 15.B [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向与地转偏向力呈垂直关系,甲处位于南半球,风向指向西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与风向垂直,故其指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14题,根据图中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可知,此时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压比陆地上的更高,故海洋上的气温较低,A错误,C正确。图示等压线分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B错误。海洋上的摩擦力比陆地上的更小,D错误。故选C。第15题,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时,与陆地甲处相比,海面摩擦力较小,风力更大;摩擦力越小,水平气流偏转角度越大。故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此刻风向和风力的是②,B正确。与②相比,④的风力较小,①③的偏转角度较小,A、C、D错误。故选B。]
16.A 17.B [第16题,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A地附近气压值北高南低,且等压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再加上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知A地的风向为东北风,A正确,故选A。第17题,读图可知在A、B、C、D四个地点中,B地的等压线最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故选B。]
18.C 19.B 20.B [第18题,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风速越大。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处等压线最密集,因此丙处此时风速最大,故选C。第19题,据图可知,相邻两条等压线的等值距为4 hPa,因此甲地区气压为1 020-1 024 hPa之间,结合选项可知,可能是1 022 hPa,故选B。第20题,此时北京的西北侧气压较高,东南侧气压较低,在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转,大致吹西北风,因此放飞的探空气球将飘向东南方,故选B。]
21.(1)湖陆间环流模式如下图:
(2)时间:14时前后。依据:湖陆间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风速则越大;图中14时前后的风速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因此可推知14时前后湖陆间温差最大。
(3)③。理由:白天时,陆地温度高于湖泊,风从湖泊吹向陆地,夜晚时,陆地温度低于湖泊,风从陆地吹向湖泊;选取地白天吹偏东风(湖泊吹向陆地),夜晚吹偏西风(陆地吹向湖泊),结合昼夜湖陆风风向变化,可知选取的是③地。
22.(1)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2)近地面 气压值较高;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有摩擦力的存在
(3)B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