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欢乐颂》;
2.了解《欢乐颂》的来历及曲作者贝多芬;
3.结合手语学习,体会作品所表达的博爱、自由、平等、友爱、拼搏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欢乐颂》体现雄伟壮阔、热情高昂、情绪饱满、和谐庄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感受、表现与实践,引导学生充分感悟音乐家们艺术创造的感人力量,感受音乐作品对人类、对世界的关注和热爱;引导学生在旋律的流淌中徜徉博爱的世界,感受音乐作品在表达“关爱”“乐观”等情感态度上的鲜明取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学习他与社会与疾病与命运抗争到底的伟大人格;理解和诠释歌曲所表达的团结、博爱、平等精神。
教学难点:歌曲感情的理解和表达;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唱足时值,唱出重音,并控制好音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视听歌曲,导入新课
观看音乐视频《欢乐颂》,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提问一: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名是什么,作者是谁?(德国,《欢乐颂》,贝多芬)
提问二: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雄伟壮阔、热情高昂、情绪饱满、和谐庄重、富有宗教色彩)
活动2【讲授】二、介绍歌曲《欢乐颂》及其曲作者贝多芬
1.歌曲简介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他的大同理想:众人皆是兄弟(姊妹)。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第九交响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作品以磅礴的激情,赞颂欢乐,赞颂全人类团结如兄弟。如今,这首由贝多芬谱曲的名曲已经成为欧洲联盟的盟歌,代表了欧盟的理想——自由、和平、团结。
2.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波恩,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团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位厨娘。贝多芬4岁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8岁开始登台演出,13岁受雇于波恩剧场,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1796年双耳失聪,但并未辍笔。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活动3【讲授】三、学唱歌曲
导入语:如今距离1824年的首演盛况,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却成为了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在这两百年岁月中,几乎所有的后辈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业余的听众被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音乐哲理、音乐气氛所感染!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如今,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部作品,走进贝多芬的理想王国,去感受他的情感,去感受他那时的心情。
(一)欣赏《欢乐颂》,再次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
要求:感受歌曲的气质、形象,熟悉作品,注意声音的表达。
提问: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答:欢乐颂的主旋律贯穿始终。便是这部伟大的曲子所要歌颂的主题——欢乐,一个简单却又优美的旋律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学唱《欢乐颂》
1.试读乐谱,朗诵歌词,谱曲结合学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纠正错误唱法,节奏;
活动4【活动】四、学习手语
音乐活动——手语学习
(一)观看手语教学视频;
(二)学习手语。
活动5【活动】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贝多芬的人生是不幸的,但他却把欢乐奉献给了世人,他希望全世界人民团结成兄弟,我们要牢记这位伟人的嘱托,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一)请完成下列填空。
1.贝多芬是 国人,被称为 ,他是维也纳 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歌曲《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 交响乐,也称为 交响乐。作品 、 也是贝多芬的代表作。
(二)收集贝多芬的小故事。
课件20张PPT。
上课之前
请欣赏一段关于“爱”的音乐片段
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名是什么,作者是谁?
答:德国,《欢乐颂》,贝多芬
问: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
答:情绪饱满、热情高昂、和谐庄重、富有宗教色彩……——贝多芬
《欢乐颂简介》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他的大同理想:众人皆是兄弟姐妹。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第九交响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首演于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作品以磅礴的激情,赞颂欢乐,赞颂全人类团结如兄弟。如今,这首名曲已经成为欧洲联盟的盟歌,代表了欧盟的理想——自由、和平、团结。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波恩,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4岁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8岁开始登台演出,13岁受雇于波恩剧场,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1796年双耳失聪,但并未辍笔。他一共创作了80多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乐圣贝多芬乐圣作品 贝多芬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贝多芬家喻户晓的作品有:《英雄》、《命运》、《田园》、致爱丽丝、第七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利奥兰》、《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祖莫夫斯基》、《悲怆》、《月光》、《春天》等等。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账。侍者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 欣然忘食的晚餐《欢乐颂》演出场景《欢乐颂》演出场景《欢乐颂》演出场景《欢乐颂》演出场景 如今距离1824年的首演盛况,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却成为了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了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如今,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部作品,走进贝多芬的理想王国,去感受他的情感,去感受他那时的心情。同学们——欢乐颂节奏练习和练声曲节奏练习
4/4 × × × ×∣ × ×﹒ × ×‖
4/4 × × × ×∣× ×× × ×‖
练声曲
2/4 1 2 ∣3 4∣ 5 - ‖
4/4 1- 2-∣3- 4- ∣5- - - ‖
4/4 1 3 5 3∣1 3 5 3 ∣1- -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在你光辉照耀之下,人类团结成兄弟! 自由、平等、博爱
四海之内皆兄弟 亿万人民拥抱起来欢乐颂(合唱)(一)观看手语舞教学视频;
(二)请跟我学手语舞。
音乐活动——手语舞什么是手语舞?
手语舞是通过聋人手语演化成姿势优美的肢体语言,是通过手语和歌词含义演化成一个表示词的意思和肢体优美的动作。这只是个舞蹈,和手语没有太大的关系。通过手语舞的学习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歌曲《欢乐颂》的理解。1、这节课你了解了些什么?2、贝多芬的“欢乐颂”是全世界被压迫人民为之振奋的合唱,诗人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的平等的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他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和平的在一起,希望人类都能健康的在一起,希望我们都能健康的在一起。3、齐唱歌曲《当我们在一起》结束课程内容。课堂小结小测验1.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是 国人,
他是维也纳 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德国人,古典)
2.歌曲《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 交响曲,
也称为 交响曲。
(九,合唱)
3 .你还知道贝多芬的那些作品?请列举。
(月光曲、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春天、致爱丽丝、土尔其进行曲、春的召唤、小步舞曲……)再见!同学们:
本课程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