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含答题卡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含答题卡和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22:09:56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


四、连线题(共5分)
湘乡毛田镇贝壳化石群 喜马拉雅山脉以前可能处于海底
地热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地壳岩层
地震 地球内部有液体状态的岩浆
火山 地球内部温度很高
鱼龙化石 很多年前湘中一带是一片浅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五、简答题(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0分)
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
4. [ A ] [ B ] [ C ] 5. [ A ] [ B ] [ C ] 6 [ A ] [ B ] [ C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 D ]
六、实验题(10分)
(1)[ A ] [ B ] [ C ] (2)[ A ] [ B ] [ C ] (3)[ A ] [ B ] [ C ] (4)[ A ] [ B ] [ C ]
(5)[ A ] [ B ] [ C ]
三、判断题(10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七、综合题(10分)
1.(1)①萝卜( ) ②铜钥匙( ) ③一次性餐盒( ) ④小石子( )
⑤橡皮( ) ⑥螺丝钉( ) ⑦乒乓球( ) ⑧1角硬币( )
(2)[ A ] [ B ] [ C ] [ D ]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18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
一、填空题(18分)
1.(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地震和火山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大部分的地震都发生在___________内。
2.(24-25五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人的大脑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人的不同活动。通常大脑分成___________、感觉中枢、___________、听觉中枢等区域。
3.(24-25五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小明的妹妹想让毛绒娃娃陪她一起洗澡,小明想了一个方法让毛绒娃娃一直浮在水面上,不被浸湿。科学可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22-23五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中)变化物体的___________可以使下沉的物体上浮。
5.(23-24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航道左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___________。航道右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___________。
6.(23-24五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___________大板块,它们漂浮在软流层之上。
二、选择题(40分)
1.(22-23五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当我们从黑暗的环境突然进入明亮的环境,瞳孔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22-23五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下列属于正确用眼的是( )。
A. B. C.
3.(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看到红灯亮,我们的反应应该是( )。
A.继续过马路 B.边看车边过马路
C.停下来等待绿灯亮再过马路
4.(23-24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 )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5.(23-24五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足球快速朝你飞过来,你把球接住,这是( )在指挥你作出反应。
A.大脑 B.手 C.眼
6.(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以下( )行为有利于我们的听力。
A.经常大声喧哗 B.生活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
C.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7.(22-23五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保护我们的大脑,下面行为正确的是( )。
A.课间休息仍在学习 B.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C.坐摩托车不带头盔 D.按时睡觉,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
8.(23-24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下列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
A.硬币 B.铁钉 C.木块
9.(23-24五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 )。
A.体积小的容易浮,体积大的容易沉
B.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C.无法判断
10.(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浮在水面、体积不变的物体,要让它沉下去,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自重 B.减轻自重 C.无法改变
11.(22-23五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矿泉水瓶,甲瓶装有少量的水,把它放入水中时,它会漂浮在水面上;乙瓶装满了水,把它放入水中时,它会沉入到水里面。下列物件在工作中运用了与以上实验相同原理的是( )。
A.汽车 B.飞机 C.潜水艇
12.(23-24五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航道浮标为什么能保持在水面漂浮不倒却又不被水流冲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标外形上轻下重,水面以上部分才会直立
B.金属材料用中空结构制作,既耐用又能漂浮在水面
C.没有锚系部分连接浮标,浮标也不会被水流冲走
13.(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14.(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它的高度每年都在(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15.(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假如地震来了,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高空跳窗逃走 B.躲在桌子底下 C.躲在卫生间墙角
16.(23-24五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地震灾害发生时,不能采取的做法是( )。
A.远离门窗、玻璃制品和其它可能坠落的物体
B.上课期间可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迅速有序撤离至空旷场地
C.赶快跑出去坐电梯逃生
17.(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 )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A.风的力量 B.水的力量 C.温度的变化
18.(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如果我们看到河床上堆满卵石,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19.(23-24五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下列( )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A.围湖造田 B.植树造林 C.过度开垦
20.(20-21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下面哪些是森林具有的作用( )。
A.制造氧气 B.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 D.防风护沙
三、判断题(10分)
1.(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长时间注视强光会伤眼睛。( )
2.(23-24五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指挥、加工、判断和控制的功能。( )
3.(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健康。( )
4.(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物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
5.(23-24五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通过一些方法,可以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也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 )
6.(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在大自然中只有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才能改变地表的形态。( )
7.(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对预报地震有一定的作用。( )
8.(23-24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不会带来好处。( )
9.(22-23五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为地壳、地核、地幔三部分。( )
10.(23-24五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中)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对岩石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
四、连线题(5分)
(22-23五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将下面的自然现象、科学发现与对应的推测连线。
湘乡毛田镇贝壳化石群 喜马拉雅山脉以前可能处于海底
地热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地壳岩层
地震 地球内部有液体状态的岩浆
火山 地球内部温度很高
鱼龙化石 很多年前湘中一带是一片浅海
五、简答题(7分)
1.(23-24五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你知道是哪些力量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22-23五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怎样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写出3点)
六、实验题(10分)
(24-25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一般情况下,有些火山的喷发可以被预测到。通常用于预测火山喷发的主要方法是研究地震活动,或者利用仪器测量气体、观察地面变形以及磁性变化等。
乐乐对火山喷发的成因充满好奇,于是和小组成员
共同设计了模拟实验(如下图),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小组的实验吧。 实验问题: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锥形瓶、带玻璃管软木塞、黏土、陶泥、番茄酱、三角架、酒精灯 实验步骤:①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的番茄酱,用带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瓶口。
②用陶泥裹住锥形瓶模拟山体,在玻璃管上放一小块超轻黏土。
③把锥形瓶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1)阅读材料后,结合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乐乐猜测火山的喷发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2)实验中用到的番茄酱模拟的是( )。
A.火山口 B.火山的山体 C.火山内部的岩浆
(3)用酒精灯加热锥形瓶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先后看到了不同 的现象。有关实验现象排序正确的是( )。
①番茄酱从玻璃管溢出 ②有白气冒出
③番茄酱产生气泡并上升 ④玻璃管顶端黏土被顶起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4)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认为火山喷发的原因主要是( )。
A.火山长期受太阳照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的
B.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地壳向上隆起形成的
C.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岩浆从板块交界处的薄弱地带喷涌出来形成的
(5)关于火山与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原因不同 B.危害方式相同
C.都能被准确预测
七、综合题(10分)
1.(24-25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并回答问题。
(1)将下面这些物品轻轻放在水面上,会浮的画“√”,会沉的画“×”。
①萝卜( ) ②铜钥匙( ) ③一次性餐盒( ) ④小石子( )
⑤橡皮( ) ⑥螺丝钉( ) ⑦乒乓球( ) ⑧1角硬币( )
(2)分析你选择的物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主要和( )有关。
A.材质 B.颜色 C.轻重 D.大小
2.(24-25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下图示意正在发生地震,请你识别图中的震源和震中位置。
下图中震源位置是( )点。下图中震中位置是( )点。
参考解析
一、
1.地球内部运动 地壳
【解析】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如地震、火山。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2.运动中枢 视觉中枢
【解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人的不同活动。通常大脑分成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区域。
3.把毛绒娃娃放在泡沫塑料板上,或者是将毛绒娃娃放入一个塑料袋中,然后向袋内吹入一些空气,使袋子膨胀起来,最后扎紧袋口。
【解析】将毛绒娃娃放在一块泡沫塑料板上,可以让毛绒娃娃一直浮在水面上,不被浸湿。泡沫塑料的密度小于水,因此能浮在水面上。毛绒娃娃放在泡沫塑料板上后,不直接接触水,从而不会被浸湿。
或者将毛绒娃娃放入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然后向袋内吹入足量的空气,使袋子膨胀成一个气垫状,最后扎紧袋口。这样,塑料袋内的空气提供了足够的浮力,使袋子浮在水面上,同时塑料袋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水进入,从而保护毛绒娃娃不被浸湿。
4.形状
【解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受物体重量、体积和形状影响。改变物体形状可以使本来下沉的物体上浮。
5.红色 绿色
【解析】航道浮标浮于水面,锚定在指定水域,用以标示浅滩及障碍物等。《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规定:航道左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红色,航道右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绿色。
6.六大
【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二、
1.B
【解析】我们的眼睛里有一个能控制光线进入眼睛的器官,它的名字叫瞳孔。光线强时,瞳孔会自动收缩;光线弱时,瞳孔会自动放大。所以人从黑暗的环境走到明亮的环境,光线强时,瞳孔会自动变小。
2.C
【解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做眼保健操、保持书本与眼睛之间的距离,都属于良好用眼习惯,C是正确的做法;侧躺着玩手机、走路看手机属于不正确用眼。
3.C
【解析】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或变化就是反应。看到红灯亮,我们的反应应该是停下来等待绿灯亮再过马路。
4.B
【解析】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脑干控制呼吸和心跳。
5.A
【解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大脑接受和传出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与神经传递过程的长短有关。所以足球快速朝我们飞过来,你把球接住,这是大脑在指挥我们作出反应。
6.B
【分析】保护耳朵的措施:尽量避开噪声,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解析】经常大声喧哗、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对听力健康不利,生活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有利于保护听力。
7.D
【解析】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脑是柔软而脆弱的,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但是受到剧烈撞击也会影响脑健康,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分析选项可知,按时睡觉,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D符合题意;课间休息仍在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坐摩托车不带头盔,不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
8.C
【解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同体积的硬币、铁钉比水重,在水中下沉;同体积的木块比水轻,所以浮在水面。
9.B
【解析】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10.A
【解析】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让一个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可以在物体里增加它的重量。减轻自重,浮沉状态不会改变,还是浮的,A符合题意。
11.C
【解析】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量实现上浮和下潜。当潜水艇水舱进水时,潜艇自身重量增加,浮力小于重力,于是就下潜。反之,水舱中水排出艇外,潜水艇重量减轻,浮力大于重力,于是就上浮。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潜艇的自身重量达到改变沉浮的。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沉,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所以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与装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的矿泉水瓶放入水中沉到水里面的原理是一样的,故C正确,AB错误。
12.C
【解析】浮标是一种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密闭筒,一般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浮标外形上轻下重,水面以上部分才会直立不倒,与不倒翁的原理类似,金属做的浮标能漂浮在水面上与其内部空心结构有关,金属材料用中空结构制作,既耐用又能漂浮在水面,浮标需要锚系部分连接才不会被水流冲走,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13.A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14.A
【解析】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其高度在不断升高,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峰的新高度为8848.86米。所以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它的高度每年都在升高。
15.A
【解析】当地震突然来临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避开高大建筑物。高空跳窗逃生是错误的做法。
16.C
【解析】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们应学会地震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躲后逃”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在震中区,迅速撤离到开阔地带,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承重墙的角落里和坚固的家具下面,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其他物体护住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不能赶快跑出去坐电梯逃生,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17.C
【解析】岩石加热后浸入冷水中,反复多次,结果是岩石破碎,原因是当岩石整体受热膨胀后,外部的遇到冷水急剧降温并收缩,可是岩石内部短时间内并未遇水降温并收缩,保持膨胀的体积,于是把收缩的外部岩石撑破。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就采用这种方法破除河道中挡道岩石的。
18.B
【解析】河流上游一般都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许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19.B
【解析】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利于保护地表,如: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护地表,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
20.ABCD
【解析】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森林还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还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能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三、
1.√
【解析】长时间注视强光,对眼睛不好,为了保护眼睛,注意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我们既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也不要在弱光下看书,保证充足的睡眠,每20-40分钟远眺片刻,有利于保护眼睛。
2.√
【解析】大脑控制着人的肌肉运动、感觉、语言,甚至食欲,脑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记忆事情的器官,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有指挥、加工、判断和控制的功能,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3.√
【解析】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睡眠不足会导致影响大脑的健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时间长了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4.√
【解析】浸入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有的材料比水轻,容易漂浮;有的物体比水重,容易下沉。如木头会浮在水面,铁块在水中会下沉。故题目说法正确。
5.√
【解析】通过一些方法,可以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能够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有很多,如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的重量,往水里加盐等。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向上做加速运动让物体与水接触的面积减小往或者物体上加东西。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6.×
【解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比如人类修路架桥。
7.√
【解析】发生地震前常伴有一些异常现象,这叫做地震前兆,如出现地光、地下水位突然上升、鸡飞狗跳、马不进圈等。所以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对预报地震有一定的作用。题目说法正确。
8.×
【解析】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引起海啸,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9.×
【解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10.×
【解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会影响岩石,比如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会使岩石破裂。
四、
【解析】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它们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风的作用和水的作用等也能引起地形的变化,它们属于地球外部的力量。湘乡毛田镇贝壳化石群,体现了很多年前湘中一带是一片浅海;地热表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地震表明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地壳岩层;火山表明地球内部有液体状态的岩浆;鱼龙化石体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以前可能处于海底。
五、
1.(1)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地震、火山;
(2)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流水、风、温度、植物、人类等的活动。
【解析】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地球表面形态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人类的各种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2.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坚持做眼保健操;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解析】研究表示 90% 的知觉来自眼睛。为了保护眼睛,我们既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也不要在弱光下看书。强光下,拉上窗帘或带上墨镜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要重视眼保健操,多眺望远处。
六、
(1)B (2)C (3)C (4)C (5)A
【解析】(1)科学探究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六个环节,乐乐猜测火山的喷发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的作出假设,故选B;
(2)实验中用到的番茄酱模拟的是火山内部的岩浆,故选C;
(3)用酒精灯加热锥形瓶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先后看到了不同的现象。随着加热的进行,番茄酱产生气泡并上升,然后,番茄酱从玻璃管溢出,黏土上开始有白气冒出,最后,玻璃管顶端黏土被顶起,所以,有关实验现象排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选C;
(4)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内部温度和压力升高,番茄酱模拟的内部的岩浆开始上涌,最后冲破薄弱地带,发生火山喷发。所以,火山喷发的原因主要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岩浆从板块交界处的薄弱地带喷涌出来形成的,故选C;
(5)虽然火山活动和地震都与地壳活动有关,但它们的成因不完全相同。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而火山活动则是由地幔中的岩浆活动引起的,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地震与火山的危害方式不同,地震:会引发暴雨、泥石流、滑坡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造成板块移动,瘟疫等疾病肆虐;火山:影响空气质量,影响动植物生长生活等,所以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目前,地震和火山无法被准确预测,C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七、
1.(1)√ × √ × × × √ × (2)A
【解析】(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主要和材质有关。物体比等体积的水重则下沉,比等体积的水轻则上浮。
萝卜和一次性餐盒会浮在水面上;铜钥匙、小石子、橡皮、螺丝钉和1角硬币会沉入水中;乒乓球由于内部是空心的,比等体积的水轻,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主要和材质有关。物体比等体积的水重则下沉,比等体积的水轻则上浮。
2.C A
【解析】震源是地震波发出的起点,通常位于地下某一深度处,图中标记为C点。震中是地震波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通常位于地表,图中标记为A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