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含答题卡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含答题卡和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22:15:30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


四、连线题(共4分)
奔跑的野马
压缩的弹簧 动能
行驶的小汽车 势能
房顶的石子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五、简答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40分)
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
4. [ A ] [ B ] [ C ] 5. [ A ] [ B ] [ C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六、实验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七、综合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 A ] [ B ] [ C ]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18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湖南专用)
一、填空题(18分)
1.(23-24六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电铃中有个重要的部件是电磁铁,它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
2.(24-25六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电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广泛使用的___________。电灯亮了,它把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
3.(24-25六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把橡皮筋先碰一下自己的额头,快速来回拉几十次橡皮筋,再将它碰一下自己的额头,感觉比第一次___________些。
4.(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___________能,由于运动而具有___________能。
5.(24-25六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中)将生态瓶中的水倒去一半后,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___(选填“不变”“减少”或“增加”)。
6.(24-25六年级上·湖南娄底·期中)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片海洋等。
二、选择题(40分)
1.(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 )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A.二歧分类法 B.三歧分类法 C.一歧分类法
2(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2022年秋冬季节,我市县遭受特大干旱,造成山上相当多的树木因缺水死亡。这一现象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靠水分,这与下面哪个人在“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实验中提出的观点相符合?( )
A.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B.英国的普利斯特 C.荷兰的英根豪斯
3.(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图中草原上有青草、兔子和狼三种生物,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 )。
A.兔子→青草→狼 B.狼→青草→兔子 C.青草→兔子→狼
4.(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青菜→野兔→狐狸→狼 B.狼→狐狸→野兔→青菜 C.青菜→狼→狐狸→野兔
5.(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为了保护生物圈,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盲目引起外来物种 B.不捕猎小动物 C.开垦树林后种庄稼
6.(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下面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是( )。
A. B.
C. D.
7.(23-24六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我们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
A.黑暗处 B.室外阳光下 C.室内明亮处
8.(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步骤是( )。
A.洗手,确认口罩内外,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B.确认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C.确认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
D.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9.(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如图所示,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可看见杯口处有“白气”产生。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下列哪种自然现象?( )。
A.初春冰雪融化
B.冬天下雪
C.秋冬的早晨,出现大雾
10.(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的小水珠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
C.冰雹是一些小如黄豆,大似鸡蛋的冰粒,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
D.雪是云中的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向下降落的
11.(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水在地球上的( ),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A.降水 B.蒸发 C.循环
12.(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我们用天然气灶炒菜时是把( )转换为热能。
A.化学能 B.电能 C.光能
13.(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太阳能的是( )。
A.稻谷晾晒变干 B.弹奏钢琴 C.云飘在空中
14.(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在株洲湘江风光带,可以看见很多如图所示的路灯,你认为该路灯是利用( )来实现照明的。
A.风能 B.太阳能 C.势能
15.(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有个成语叫“风吹草动”,这个成语体现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
A.风的动能转换为草的动能
B.风的电能转换为草的动能
C.风的化学能转化为草的动能
16.(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下面的野外生火图示中的能量转换,( )是光能转换成热能。

A.用电池和锡箔纸生火 B.用太阳光和水生火 C.让木棍尖在木板坑转动生火
17.(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子萱发现电脑能播放出图像和声音,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_____能和_____能;她又听见机箱内有风扇在转动,把手放在通风孔能感觉到吹出的风,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风扇的_______能。
A.光能、声能、动能
B.化学能、声能、热能
C.化学能、光能、势能
18.(23-24六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将磁铁的S极和N极靠在一起时,它们会(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既不相互吸引也不相互排斥
19.(23-24六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小浩同学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中,用不同的绕线圈数和不同的电池节数多次尝试,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你认为下列电磁铁中,吸起的回形针个数最多的是( )。
A.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10的电磁铁
B.电池节数为2、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
C.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
20.(23-24六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中)下图的操作,模拟了一种能量转换现象,你认为模拟的是( )。
A.热能转换 B.风能转换 C.电磁转换
三、判断题(10分)
1.(23-24六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
2.(24-25六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非生物没有生命,所以在生态系统中没有任何作用。( )
3.(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恒定不变的。( )
4.(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树林里的桃树枝繁叶茂,没有空气和水照样能茁壮成长。( )
5.(23-24六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做一个生态瓶,先装好水,再把田螺、小鱼、小虾等放进去就可以了。( )
6.(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冰雹是在特别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 ( )
7.(24-25六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无论什么天气条件,只要向天空发射催雨弹,就能形成人工降雨。( )
8.(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在自然界里,水是循环的,所以我们可以随便浪费用水。( )
9.(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高处的物体没有运动,不具有能量。( )
10.(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摩擦点燃火柴,是把热能转换为动能。( )
四、连线题(4分)
(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连线。
奔跑的野马
压缩的弹簧 动能
行驶的小汽车 势能
房顶的石子
五、简答题(8分)
1(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写出3点)
2.(24-25六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利用所学能量知识分析电铃敲响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如图所示)
六、实验题(10分)
(23-24六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研究。
科学兴趣小组制作了3组不同的电磁铁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装置A和实验装置B进行对比实验,可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 )因素有关,通过对比,实验装置( )产生的磁力较大。
(2)通过装置( )和( )进行对比实验,可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发现电池数量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 )。
(3)电磁铁是将( )能转化成( )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4)生活中的很多设备都用到了电磁铁,请你举出生活中使用电磁铁的2例实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0分)
(24-25六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能量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是将 能和 能转换成电能。
(2)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燃油汽车 B.电饭煲 C.太阳能计算器
(3)关于节约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电视、电脑关机后要及时拔下插头
②夏天空调调温最好不要低于26摄氏度
③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寒冬时教室空调开启后要整天打开门窗
④为了使用方便,洗衣机、热水器等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4)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来: 。
参考解析
一、
1.线圈 铁芯
【解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当在通电线圈内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线圈的磁场磁化,变成了一个磁体。所以,电铃中有个重要的部件就是电磁铁,它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
2.能量 热能和光能
【解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电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量。电灯亮了,它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3.热
【解析】皮筋在快速来回拉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和橡皮筋自身的弹性形变,会产生热量。再次碰触额头时,橡皮筋的温度会比第一次高,因此会感觉更热。
4.势 动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能量转化是指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增加
【解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瓶可以模拟生态系统,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儿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因为水中的氧气少了。
6.生态系统
【解析】群落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各种生物(如动物、植物等)。环境中的非生物包括水、空气、土壤、阳光等非生命因素。这些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例如:一片树林:包含树木、动物、昆虫等生物,以及土壤、空气等非生物。
二、
1.A
【解析】物质的分类是指根据对象的性质、特征等对其进行分类。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是常见的植物分类的方法。
2.A
【解析】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为了弄清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从哪里来,做了一个实验:他向大木桶中装入100千克烘干的土壤,栽种上一棵2.5千克的柳树,只给它浇雨水(雨水中几乎不含任何营养)。5年以后,柳树长大了,体重增加了82千克。这时他把桶里的泥土烘干后再称,比原来只减少0.1千克。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获得的养分只是来源于水。
17世纪早期,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发现植物生长靠水分;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779年,荷兰的英根豪斯,发现植物的绿叶在阳光下能更新空气。所以2022年秋、冬季节,我县遭受特大干旱,造成山上相当多的树木因缺水死亡。这一现象说明了植物的生长靠水分,在“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的实验中提出的观点相符合是比利时的海尔蒙特。
3.C
【解析】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箭头指向吃的一方。青草、兔子和狼三种生物,兔子吃青草,狼吃兔子,形成的食物链表示为青草→兔子→狼。
4.A
【解析】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吃的一方。青菜能够自己制造食物,属于生产者,能够作为食物链的起点,野兔吃青菜,狐狸吃野兔,狼吃狐狸,正确的食物链为青菜→野兔→狐狸→狼。
5.B
【解析】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圈我们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不捕猎小动物等,盲目引诱外来物种、开垦树林后种庄稼不利于保护生物圈,B符合题意。
6.C
【解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灾害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分析选项可知,A属于居民区生态系统,B属于沙漠生态系统,C属于农田生态系统,D属于森林生态系统。故选C。
7.C
【解析】生态瓶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需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维持瓶内生态平衡。黑暗处缺乏光照,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氧气耗尽后会导致生物死亡。室外阳光下可能导致温度过高或水分蒸发过快,破坏生态瓶的稳定性。室内明亮处既能提供足够光照支持光合作用,又能避免温度剧烈变化,是最合适的位置。故选C。
8.A
【解析】口罩不仅能及时隔离细菌,空气中的灰尘,雾霾,而且能更好地保护呼吸道,和面部皮肤。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加强个人防护,有效阻断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保护自身安全。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步骤是洗手,确诊口罩内外,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A是正确的选项。
9.C
【解析】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便形成云。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会出现的现象是出现白雾或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许多小水珠,飘浮在空中。由此判断,该实验是在模拟秋冬季节大雾形成的过程。故C选项正确。
10.D
【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的小水珠,选项观点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选项观点正确;
C.冰雹是一些小如黄豆,大似鸡蛋的冰粒,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选项观点正确;
D.雨和雪的形成与气温有关系,雨是小水珠,雪是小冰晶,下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当温度达到零下温度时才会形成,雨是云中的小水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的时候向下降落的,选项观点错误。
11.C
【解析】地球表面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雾或云。有的云在当地上空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有的云飘到其他地方形成雨或雪。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汇聚成江河,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12.A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用天然气灶炒菜时是把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13.A
【解析】太阳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晾晒稻谷直接利用了太阳能;弹奏钢琴利用了物体振动的动能;云飘在空中利用的是风能。
14.B
【解析】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人们现在对其正在大力开发和利用。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路灯工作时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再转换成光能。
15.A
【解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有个成语叫“风吹草动”,这个成语体现的能量转换过程是风的动能转换为草的动能。
16.B
【解析】能量有电能、光能、声能、磁能、风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热能等,不同能量间可以相互转换。上面的野外生火图示中的能量转换,用太阳光和水生火是光能转换成热能。B符合题意;A用电池和锡箔纸生火是电能转换成热能,不符合题意;C让木棍尖在木板坑转动生火是机械能转换成热,不符合题意。
17.A
【解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子萱发现电脑能播放出图像和声音,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声能;她又听见机箱内有风扇在转动,把手放在通风孔能感觉到吹出的风,这说明电脑将电能转换为风扇的动能。
18.A
【解析】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区域称为磁极,一端称为北极(N极),一端称为南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将磁铁的S极和N极靠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吸引。故A选项正确。
19.B
【解析】电磁铁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流一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线圈圈数一定,电流越大,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电磁铁磁力越小。由此判断,与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10的电磁铁和电池节数为1、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相比,电池节数为2、线圈匝数为20的电磁铁磁力最强,吸起的回形针个数最多。
20.C
【解析】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作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有:模拟雨的形成。模拟昼夜的形成,模拟火山爆发,模拟气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模拟地球内部构造。模拟地震的产生。模拟流水对地貌的侵蚀。上图的操作,模拟了一种能量转换现象,模拟的是电磁转换。
三、
1.√
【解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题目说法正确。
2.×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共同组成。非生物如阳光、水、空气等为生物提供生存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例如植物依赖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动物需要水和空气维持生命。因此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题目说法错误。
3.×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在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题干错误。
4.×
【解析】影响植物成长的气候因素有很多,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没有空气和水,桃树将无法生长。
5.×
【解析】该说法不完全正确。制作生态瓶需要遵循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正确顺序:应先铺设底砂/水草泥→种植水生植物→静置1~2天待水质稳定→最后引进生物(田螺、小鱼等),避免直接冲击生物;
生态平衡:需控制生物数量,并搭配生产者(水草)、消费者(鱼虾)和分解者(螺类);
关键遗漏:未提及光照、换水频率等维持条件,可能导致瓶内生态系统快速崩溃。
故本题题干错误。
6.×
【解析】冰雹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是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形成的。春末夏初季节,气温回升快,气温高,空气对流作用强,水蒸气随着上升气流迅速升高,遇冷快速凝华成冰晶,一些小如黄豆,大似鸡蛋的冰粒,当空气托不住较大的冰粒时,降落到地面,形成冰雹天气。
7.×
【解析】人工降雨需在特定云层条件下进行。催雨弹中的催化剂(如干冰、碘化银)需云中已有足够水汽且未自然降水时,才能促使水滴凝结增大形成降雨。若云层稀薄或无云,发射催雨弹无法产生降水。题目中“无论什么天气”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科学原理。
8.×
【解析】饮用水的循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且这时间要以它被污染的程度而定,尽管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所以必须节约用水。
9.×
【解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高处不动的物体,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具有重力势能,题目说法错误。
10.×
【解析】能量表现形式有很多种类型,能量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摩擦点燃火柴,是把动能转换为热能。
四、
【解析】房顶的石子、压缩的弹簧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行驶的汽车、奔跑的野马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五、
1.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保护森林,不滥砍滥伐。
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解析】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热爱大自然,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后机械能转化为声能。
【解析】电铃敲响的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当电流通过电铃的电磁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场。
磁场吸引铁锤(通常是电铃内的一个可动部件),使得铁锤获得动能并向上或向前移动,这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机械能转化为声能:
铁锤移动到一定程度后,会撞击电铃的铃片(通常是金属制的)。
撞击使得铃片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产生声波,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声能的过程。
六、
电池串联数量或电流大小 B B C 大 电 磁 电铃 电话
【分析】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圈数,二是线圈中电流的强度。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解析】(1)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实验装置A和实验装置B进行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是串联电池的节数,从而控制电路中电流,这两个装置可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电流因素有关,通过对比,串联两节电池的实验装置B产生的磁力较大。
(2)通过装置B和C进行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线圈匝数,可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发现电池数量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是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生活中的很多设备都用到了电磁铁,比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七、
(1) 风 太阳 (2)C (3)①② (4)电能→磁能→机械能
【解析】(1)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是将风能和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2)燃油汽车使用的是石油,电饭煲使用的是电,太阳能计算器使用的是太阳能,因此使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计算器。
(3)①电视、电脑关机后要及时拔下插头,正确;
②夏天空调调温最好不要低于26摄氏度,正确;
③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寒冬时教室空调开启后要整天打开门窗,错误;空调开启后就不要打开门窗了,这样可以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
④为了使用方便,洗衣机、热水器等一直处于待机状态,错误;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不用的话就关闭电源;
因此关于节约能源,说法正确的是①②。
(4)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的过程中,先是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然后将磁能转化为机械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