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A(湖南专用)
一、填空题(18分)
1.(23-24四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课堂上,我们用___________集气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下面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的序号排列是___________。(参考选择:排水、排气)
2.(23-24四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早上物体的影子方向朝___________,到了傍晚影子方向朝___________。
3.(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___________变浑浊。
4.(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大,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其中的“高”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高。
5.(23-24四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___________传播的。
6.(23-24四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鼓面上放些泡沫粒,鼓发声时,观察到鼓面上的泡沫粒在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0分)
1.(23-24四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运动变化导致的现象是( )。
A.日食 B.月相 C.日食和月食
2.(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未点燃的蜡烛
3.(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 )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在北宋时已有演出,元代曾传到西亚和欧洲。
A.皮影戏 B.戏曲 C.泥塑
4.(23-24四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为了呵护我们的消化和呼吸器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多呼吸新鲜空气B.边吃饭边看书
C.疫情防控戴口罩 D.饭后刷牙
5.(23-24四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从呵护消化器官健康来说,正确的是( )。
A.四年级学习紧,边吃饭边看书,充分利用时间。
B.冬天太冷,我不吃早餐,中午暴食。
C.现在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所以每天我只吃牛肉,其余菜我不吃。
D.身体要全面营养,我们不能挑食、偏食。
6.(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会( )。
A.无任何变化 B.变成蓝色 C.变浑浊
7.(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 )。
A.吸气量 B.肺活量 C.排气量
8.(23-24四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长约1.5米,有一端与肛门相通的消化器官是( )。
A. B. C.
9.(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 )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A.口腔和胃 B.食管和胃 C.胃和肠
10.(23-24四年级上·湖南湘西·期中)下列方法不能减少噪声危害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春节放鞭炮时,用双手捂住耳朵
C.晚上看电视时,把电视音量调得很大
11.(23-24四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铁路巡道工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见远处火车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 B.地面 C.钢轨
12.(23-24四年级上·湖南株洲·期中)如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那么同学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他耳朵的,同学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她耳朵的。( )
A.固体;气体 B.气体;固体 C.固体;液体
13.(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在弹吉他时,吉他的弦越紧,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就( )。
A.越强 B.越低 C.越高
14.(23-24四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A.高、低 B.强、弱 C.多、少
15.(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A.移动 B.振动 C.发声源
16.(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在弹吉他时,吉他的琴弦越紧,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就( )。
A.越低 B.越高 C.越强
17.(23-24四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生活中,会发现男人说话的声音一般比女人沉闷、浑厚,即( )。
A.男人音调一般比女人低
B.女人音调一般比男人低
C.男人音量一般比女人低
18.(23-24四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A.音量 B.音高 C.音色 D.音调
19.(23-24四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 )。
A.方向完全不同 B.方向完全一致 C.有偏差
20.(23-24四年级上·湖南邵阳·期中)早晨的影子方向在( )。
A.东方 B.北方 C.西方
三、判断题(10分)
1.(24-25四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我们可以选用透明的物体来产生影子。( )
2.(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3.(23-24四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
4.(23-24四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阳光灿烂的一天里,影子变化方向是自东向南。( )
5.(23-24四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糖类对人体有利有弊,既不能绝对限制,也不能不节制地食用。( )
6.(23-24四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是肺活量。( )
7.(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胃里有酸性的胃液,可以消化食物。 ( )
8.(23-24四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中)植树只是为了绿化环境,对减少噪音没有明显的作用。( )
9.(23-24四年级上·湖南衡阳·期中)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
10.(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音量就越大。( )
四、连线题(5分)
(23-24四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连线魔方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继续混合并磨碎食物,把食物变成食糜
食管 磨碎、搅拌食物,并初步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吸收养料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五、简答题(6分)
1.(23-24四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古人在研究竖直立杆的日影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2.(23-24四年级上·湖南湘潭·期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
六、实验题(8分)
(23-24四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下面是关于光与影的实验:
(1)我们通过探究知道影子的产生需要的条件是( )、屏和遮挡物。
(2)通过探究观察,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是( )的。
(3)通过操场上“影子观察仪”的记录知道:早上的影子方向朝( ),长度到中午时越来越 ( )。
(4)在自制日晷时,晷针上端总是指向( )。
七、综合题(13分)
(24-25四年级上·湖南郴州·期中)探究:某实验小组用自制日晷探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如图是他们4 小时内记录的影子变化图。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1)日晷是古代用来 的仪器。(填“计量时间”或“区分方向”)
(2)实验小组利用简易日晷在室外探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 。(填序号)
①对准方向,平放记录影子变化的纸板
②在纸板中心立上短杆
③按照太阳或指南针确认方向
④在纸板上描绘出短杆的影子
(3)从上面记录图中我们可以推测,此时处于 。(填“上午”“中午”或“下午”)
(4)在使用简易日晷记录日影的实验中,能发现太阳的方向和短杆影子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5)一天中,影子处于最短的时间是 。(填“清晨”“中午”或“下午 ”)
(6)通过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可以发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填“高一低—高”或“低一高一低”)
(7)影子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皮影戏中的“影人”是 (填“光源”“遮挡物”或“屏”)。
(8)如图缺少第4次的记录,请在图中画线补充完整。
参考解析
一、
1.排水 ③①④②
【解析】课堂上,我们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如图,先收集一满瓶水,呼出气体,通过吸管,将瓶中的水挤压出去。再将瓶子倒立在水中,密封瓶盖,防止气体泄漏,最后将瓶子取出,气体就收集好了。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
2.西 东
【解析】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所以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所以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
3.石灰水
【解析】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响度 音调
【解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将生活中的一些说法与声音的特征结合起来。“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其中的“高”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5.四面八方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6.跳动
【解析】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也立即停止。所以敲鼓时在鼓面上放些泡沫粒,可观察到泡沫粒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鼓面振动引起的。
二、
1.C
【解析】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
2.A
【解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太阳属于光源,月亮和未点燃的蜡烛不属于光源。
3.A
【解析】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4.B
【解析】为了呵护我们的消化和呼吸器官,我们应做到:多呼吸新鲜空气;疫情防控戴口罩;饭后刷牙,经常用淡盐水漱口,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为了保护消化器官的健康,我们应该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不挑食,荦素结合,多吃水果,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每天刷牙等。B边吃饭边看书不利于呵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5.D
【解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细嚼慢咽,饮食有节制,身体要全面营养,我们不能挑食、偏食,有利于呵护消化器官健康,D是正确的选项;边吃饭边看书,不吃早餐,中午暴吃,每天我只吃牛肉,其余菜我不吃,都不利于呵护消化器官健康。
6.C
【解析】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普通空气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基本没有变化,说明我们吸进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少;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里二氧化碳含量多,C是正确的选项。
7.B
【解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8.B
【解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长约1.5米,有一端与肛门相通的消化器官是大肠,A是小肠,B是大肠,C是胃。
9.C
【解析】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胃和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10.C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正确;是在声源处减弱;B春节放鞭炮时,用双手捂住耳朵,正确;是在人耳处减弱;C晚上看电视时,把电视音量调得很大,错误;会增大噪音。
11.C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钢轨维修工人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处的火车在钢轨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钢轨传到他们耳朵里的。
12.A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且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读图可知,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耳朵贴在桌面上,同学丙写字的声音是通过桌面传到甲同学的耳朵的;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她耳朵的。故A选项正确。
13.C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弦的材料、粗细、长度、松紧程度有关。弦调得越紧,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14.C
【解析】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描述,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不能用多少来描述。
15.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它的主要指标,其中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反之越弱;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反之越低。
16.B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弦的材料、粗细、长度、松紧程度有关。弦调得越紧,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17.A
【解析】男士和女士唱歌时声带振动情况不一样,男的声带振动幅度大,振动慢,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低;女的声带振动快,振动幅度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响度小。
18.A
【解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9.C
【解析】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竖直立杆的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正北方向。但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偏差。日子相隔越多,偏差越大。
20.C
【解析】物体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所以,早晨影子指向西,影子长,中午影子指向正北,影子最短,傍晚影子指向东,影子长。故选C。
三、
1.×
【解析】影子形成需要物体阻挡光线,透明物体允许大部分光通过,无法有效阻挡光线,因此不能形成清晰影子。题目描述错误。
2.×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解析】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发现日晷的晷针需要向正北方向倾斜也就是指向北极星,那指向北极星的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刚好是当地的地球纬度。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是当地的地球纬度。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
【解析】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晨太阳在东边,影子指向西方,随着太阳向南运动,影子向北方移动,下午太阳在西边,影子指向东。
5.√
【解析】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对于人体有利有弊,既不能绝对限制也不能食入过多,摄入过多会导致儿童龋齿,体重过胖,糖尿病等。
6.√
【解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积极运动,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7.√
【解析】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8.×
【解析】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减少噪声等作用。
9.√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不同的乐器,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不同,因此声音的音调不同。
10.√
【解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分贝。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四、
【解析】根据对消化器官作用的认识,食物由口腔进入,经食道、咽,进入胃、小肠、大肠,被消化吸收,形成食物残渣,在肛门处排出体外,各个消化器官发挥作用,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
五、
1.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竖直立杆的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正北方向。但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偏差。日子相隔越多,偏差越大。
【解析】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上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渐变长。方向由西逐渐转向东。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竖直立杆的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正北方向。但在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正午以外),竖直立杆的日影会有偏差。日子相隔越多,偏差越大。
2.声音向各个方向(四面八方)传播
【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六、
光源 相反 西 短 北极星
【解析】探究影子的形成的实验设计了3个步骤,直接照射墙面,用杯子挡住光,关闭手电筒的光,观察有没有影子。通过实验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屏和遮挡物。
铅笔影子的变化实验,能观察到:(1)影子方向随手电筒光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手电筒光方向相反。(2)影子的长短随手电筒的位置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可得: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
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能看到:早上物体的影子方向朝西,每天早上到中午影子越来越短。
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七、
(1)计量时间 (2) ③ ① ② ④ (3)上午
(4)相反 (5)中午 (6)低一高一低 (7)遮挡物
(8)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解析】(1)日晷是通过太阳照射影子在刻度盘上的位置来显示时间的,所以是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仪器。
(2)首先要确认方向,然后放置纸板,接着立上短杆,最后描绘影子,所以顺序是③①②④。
(3)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子在逐渐变短,说明太阳高度在逐渐升高,所以此时处于上午。
(4)根据影子形成的原理,太阳的方向和短杆影子的方向是相反的。
(5)一天中,中午时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
(6)清晨太阳高度低,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高,影子短;下午太阳高度又逐渐降低,影子变长,所以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7)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始终出现在背光的一面。皮影戏中的“影人”是不透明的物体,能阻挡光线形成影子,属于遮挡物。
(8)影子在上午是逐渐缩短的,而且方向是逐渐向北的,因此第四次影子在第三次影子与正北中间的位置,且比第三次影子的长度要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A(湖南专用)
四、连线题(共5分)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继续混合并磨碎食物,把食物变成食糜
食管 磨碎、搅拌食物,并初步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进一步消化食物,并吸收养料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五、简答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40分)
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
4.[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六、实验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3分)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
(8)
三、判断题(10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18分)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