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培优)
一、单选题
1.已知a﹣b=b﹣c=2,a2+b2+c2=11,则ab+bc+ac=( )
A.﹣22 B.﹣1 C.7 D.11
2.如图,已知AD为△ABC的高线,AD=BC,以AB为底边作等腰Rt△ABE,连接ED,EC,延长CE交AD于F点,下列结论:①△ADE≌△BCE;②CE⊥DE;③BD=AF;④S△BDE=S△ACE,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发现了(,1,2,3,…)展开式系数的规律:
以上系数三角表称为“杨辉三角”,根据上述规律,展开式的系数和是( )
A.64 B.128 C.256 D.612
4.如图,在中,,于点,平分,且于点,与相交于点,于点,交于点.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是上的动点,若,当的值最小时,的度数为( )
A. B. C. D.
6.不论x、y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2+y2+2x﹣4y+7的值( )
A.总不小于2 B.总不小于7
C.可为任何实数 D.可能为负数
二、填空题
7.如图,中,,,,点M从A点出发沿A→C→B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N从B点出发沿B→C→A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M和N分别以每秒2cm和3cm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两点都要到达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动,分别过M和N作于E,于F设运动时间为t秒,要使以点M,E,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N,F,C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则t的值为 .
8.若多项式可化为的形式,则单项式可以是 .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角三角形的顶点放在P(5,5)处,两直角边与坐标轴交点为A,B,则OA+OB的长是 .
10.如图,中,,,.点P从A点出发沿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Q从B点出发沿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P和Q分别以每秒1和3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两点都要到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和Q作于E、作于F,当点P运动 秒时,以P、E、C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Q、F、C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
11.已知a2+ab+b2=7,a2-ab+b2=9,则(a+b)2= .
12.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的度数是 .
三、计算题
13.阅读下列解答过程:已知:,且满足.求:的值.
解:,
,即.
.
请通过阅读以上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且满足,求:
(1)的值;
(2)的值.
14.若|a+b-6|+(ab-4)2=0,求-a3b-2a2b2-ab3的值.
15.探索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
………
(2)根据规律,若 ;求 的值.
(3)拓展:若 ;求 的值.
16.结合图形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面积,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
(1)如图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的数学等式是______;
(2)我们可以利用(1)中的关系进行求值,例如,若x满足,可设,,则,.则______.
(3)若x满足,则的值为______;
(4)小玲想利用图2中x张A纸片,y张B纸片,z张C纸片拼出一个面积为的大长方形,则______;
(5)如图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x,E,F分别是、上的点,且,,长方形的面积是24,分别以、为边作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四、解答题
17.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按图方式摆放,其中,,点落在上,所在直线交所在直线于点.
(1)求证:.
(2)如图,若将图中的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且,其他条件不变,证明:.
(3)若将图中的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且,其他条件不变,如图你认为(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此时、与之间的关系.
18.若满足,求的值:
解:设,则
所以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求解下面的问题
(1)若满足,求的值;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分别是上的点,且,长方形的面积是28,分别以为边作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9.甲、乙、丙、丁、戊五人各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小说,约定读完后互相交换5本书的厚度与5个人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5个人总是同时交换书.经4次交换后,每个人都读完了这5本书.已知:
( 1 )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
( 2 )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书.
( 3 )丙读的第二本书是甲读的第一本书.
( 4 )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书.
( 5 )乙读的第四本书是戊读的第三本书.
( 6 )丁读的第三本书是丙读的第一本书.
问丁读的第二本书是谁最先读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因式分解的应用
2.【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答案】C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
4.【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5.【答案】C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及其应用;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6.【答案】A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7.【答案】或7或8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8.【答案】或或或
【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
9.【答案】10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0.【答案】1或或12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11.【答案】6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12.【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13.【答案】(1)6
(2)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14.【答案】解:∵|a+b-6|+(ab-4)2=0,
∴a+b-6=0且ab﹣4=0,
则a+b=6,ab=4.
∴-a3b-2a2b2-ab3
=-ab(a2+2ab+b2)
=-ab(a+b)2
=-4×62
=-144.
即:-a3b-2a2b2-ab3=-144
【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15.【答案】(1)解:
…
由上式可得规律: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平方的和再加2与这两个数的乘积,
;
(2)解:∵ ,
∴ ,
又∵ ,
∴ =4,
∴ ;
(3)解:∵由(1)得: ,
∴ =14,
∴( )2= +2+=16,
∴( )2=16,
又∵x>0,
∴ = 4 .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
16.【答案】(1)
(2)
(3)
(4)
(5)
【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17.【答案】(1)解:如图,连接,
≌,
,
,
在和中,
,
≌,
;
(2)解:如图,连接,
≌,
,
,
在和中,
,
≌,
,
;
(3)解:不成立,关系式为: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
≌,
,
,
和是直角三角形,
在和中,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旋转的性质
18.【答案】(1)19;(2)33.
【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19.【答案】解:设甲、乙、丙、丁、戍最后读的书的名称依次为A、B、C、D、E,
①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得出乙读的第二本是A,第四本是C,丙读的第三本是D;戊读的第三本是C;在图表中表示为:
②在上述推理的基础上,使用排除法依次填满空白处,先填已知条件多的.
乙第3次只能读D和E,但D在同一时间被丙所读,故乙第3次只能读E,第1次读的是D;同理可推出甲第三次读的书是B;由此依此类推即可得出:
答:从上述推理可以得出:丁读的第二本书是戊最先读.
【知识点】推理与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