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6届高三友好学校第一次联合考试
历史试题
试卷共7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至第九单元。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吉林市西团山遗址出土的骨制品种类比较多,下层房址出土的一枚骨柄石刃刀骨柄长
11.2厘米,从侧面观察,很像两片骨板黏合在一起,有一道较明显的合缝,用以镶嵌细石
片,做复合工具之用。这种骨石复合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现较多,南方不见。这种工具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末期,使用方式多为刮削、切割,主要用来切割肉
食和皮革加工。这种工具的出现反映了()
A.原始人群时代的渔猎生活
B.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力进步
C.自然环境影响工具的演进
D.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
2.先秦诸子中除了农家、道家曾在某些方面、某种角度向君主专制提出疑问与挑战外,其
他各家几乎都把君主制度作为治理国家“当然”的前提。在崇尚君主至尊、独操权柄及决事
独断等方面,先秦诸子并没有原则上的区别。这说明()
A,思想局限性缘于认识水平与时代需求
B.诸子思想受奴隶主贵族阶级性主导
C.各学派均以维护君主专制为根本目标
D.思想争鸣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3.李开元在《秦期》中分析:“秦制设‘博士’七十人备顾问,看似延揽百家,实则‘非
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该策略的核心在于()
A,保留学术人才维护统治合法性
B.通过垫断解释权实现思想专制
C.平衡法家与儒家的政治影响力
D.建立以吏为师的知识传播体系
1/7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管在用的扫描APP
4.东晋时期,北方士族刁协“性刚悍,与物多忤,每崇上抑下,故为王氏所疾”。北方士
族刘隗动奏王氏王含,“文致甚苦,事虽被寝,王氏深忌疾之”。元帝司马睿任用刁协为尚
书令、刘隗为侍中,牵制、分化王氏的权力。这体现了晋元帝时期()
A.士族专权局面的结束
B.皇权势力仍较为软弱
C.中央集权的巩固强化
D.士族与庶族矛盾加剧
5.如图所示为重庆万州出土的唐代岳州窑青釉骆驼俑,青釉双峰骆驼俑塑造的骆驼呈直立
回首探望状,双眼圆睁、四肢健壮、体态肥硕,造型生动通真,生动再现了“沙漠之舟”稳
健机警的形象。这一形象折射出唐代()
A.民族交融推动了贸易兴盛
B.手工艺品大量出口西方
C.丝路贸易和对外开拓精神
D.与周边国家贸易的频繁
6.宋初,枢密院宣代表君主传达重要军政命令。随着枢密院外朝化的完成,枢密院宜在官
兵选任、军令传布方面应用愈广,但其重要性却趋于下降。宋太宗淳化元年,与中书门下札
子对应的枢密院札子开始使用。宋仁宗以后,枢密院札子成为枢密院最为重要的军政文书。
这一变化()
A.可确保枢密院奏令准确
B.提高了枢密院行政效率
C.加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D.有助于专制皇权的强化
7.如表所示为清代四项考课内容的标准。这一制度()
才(才干、能力)
分为长、平、短三类
守(操守、品德)
分为廉、平、贪三类
四格
政
(政绩、态度)
分为勤、平、怠三类
年(资历、岁数)
分为背、中、老三类
①试图激发官僚体系活力
②自在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2/7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管在用的扫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