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分)近年来,费阳市因夏季气候凉爽、城市环境优美、特色美食多等原因成为
周边省份游客自驾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某自驾车辆在进人市区后,遇到城市交通高
峰期,驾驶员手机导航APP提示“前方道路拥堵,长度800米,预计通行时间3分
钟”。已知该车辆在进人800长的拥堵路段时,车速刚好为0,随即从静止开始先
匀加速至车速为10m/s,随后保持10m/s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再匀减速至4m/s后,
并以4/s匀速通过剩余路段。整个过程用180s。设各段均为直线运动,已知匀加
速阶段用时10:,匀减速阶段用时8s,求:
(1)匀加速和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两个匀迎阶段各自所用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上述过程仅匀加速阶段保持不变,同时将匀减速阶段的末速度改为3/s,以
使车辆刀240s通过800m拥堵路段,则新的匀减速阶段加速度至少为多大(计算结
果保留两位小数)。
15、(18分)如图13所示,水平地面上的P点左侧光滑、右侧粗随。一质量分布均匀且
M=2m的术板静止于水平地面光滑段的某处。在P的正上方悬点0,用轻绳悬挂了
一质量为m的电磁铁(可视为质点,未通电),且电磁铁下端刚好跟木板上表面平
齐。现让质量为m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以,的初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带
动木板在地面上向右滑行,当铁块刚好滑到木板的右端时与木板相对静止,此后一
起运动到P点。铁块到达P点时和电磁铁相撞,碰撞瞬间电磁铁立即通电,碰后作
为整体向右摆动,由于摆动角度极小,其运动近似为简谐运动。而木板继续沿着水
平面滑行,当木板停止时,铁块和电磁铁的整体恰好运动到最高点。已知铁块和木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5,木板与水平地面PQ段间动摩擦因数为2=0.125,重
力加速度为g。求:
(1)铁块从滑上木板到与木板共速所经历的时间t1;
(2)木板的长度d以及铁块与电磁铁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E;
(3)若用木板从开始滑入PQ段到全部进入的过程中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
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细绳可能的长度L。
人%
图13
物理评分细侧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D
D
B
B
D
BD
AD
BCD
【解析】
1.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
即物体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减小,故B错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0,
其平均速率不一定为0,如进行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故C错误。匀变速直线运
动中,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
2.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起跳速度,不会增大惯性,故A错误。
落地时,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同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
错误。同学在空中时速度不断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该同
学从左向右助跑的过程中,地面受到来自于鞋底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
D错误。
3.对铅笔和笔筒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R,cos日=∫、
R,si血6+Ra=g:又有f=uR,联立可解得f=_co日
,故
sinB+cos日
D正确。整个笔筒对铅笔的作用力,即筒口边缘对铅笔的作用力、筒
底对铅笔的支持力、简底对铅笔的摩擦力三个力的合力,由于铅笔受
力平衡,故该合力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对笔筒受力
分析可知,铅笔对筒底的摩擦力与铅笔对筒口边缘的作用力水平分力
恰好抵消,桌面对笔筒无摩擦力,故B错误。根据整体法,桌面对笔
简的支持力等于(M+m)g,故C错误。
4.子弹恰好穿过第10块木板,根据逆向思维法,有10d=0,解得a=
产,故A错误。
20d
子弹穿过第9块木板所用的时间可用穿过最后两块木板所用的时间减去穿过最后一块木板
物理评分细则·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