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地理”一词的来源是什么?地理与生产建设有何关系?地理环境造就了怎样的风土人情?某校七年级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入地理课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与“地理”关系不大的是( )
A.小红正在教室里上课 B.干旱地区难以种植水稻
C.冬天湖南昼短夜长 D.乳产品加工厂多靠近奶牛场
2.在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场景是( )
A.因纽特人质朴粗犷的传统舞蹈
B.欧洲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情
C.非洲足球比赛和狂欢节的热烈气氛
D.南美洲土著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小明同学进入初中后,对地理学科特别感兴趣。让我们跟随他一起来了解地理世界的精彩。
3.小明所在学校地理教室的门口有一副对联:看风水,乐道山川湖海玄机;察日月,巧解雪雨冰霜奥秘。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和现象与地理相关。下列活动属于探究地理问题的是( )
①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
②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③认识《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点;
④考察第3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的风土人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小明想起《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做事要遵循地理规律,地理对我们如此重要,下列关于地理这门学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地理可以培养我们全面、综合地认识世界的能力
B.地理这门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是单一性,只研究地球表层
C.学习地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D.地理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瑞雪兆丰年”“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 )
A.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B.地理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C.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D.地理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6.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个人的博学。下列学好地理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熟练使用地图 B.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C.死记硬背 D.学会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
7.(跨学科·地理与历史)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书写材料的一次进步,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读造纸生产相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纸张生产中需要利用的资源有 。
(2)除森林之外,可以造纸的原料还包括 。(任举一例)
(3)纸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任答一点)
(4)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请你从日常生活纸张使用的角度给出更好的建议: 。(任答一点)
(5)环保人士针对森林保护准备加大宣传力度,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条宣传语。
地理实践力我们身边的地理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流传着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近乎领土面积1/4的土地,也就没有当地奶酪的盛名和郁金香的芬芳。
材料二:太平洋中的岛国瑙鲁,平均海拔不足1米,因大量采挖地面的鸟粪,全国面临灭顶之灾,计划举国搬迁。
(1)材料一说明,荷兰现有的国土中有一部分是从 中获得的,其中对于陆地的增加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2)材料二说明,瑙鲁面临的灭顶之灾是 。荷兰式的抽水造陆对瑙鲁 (填“有用”或“无用”)。
(3)两则材料都反映出人类活动受 的制约和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1.小红在教室上课属于普通的日常活动,与地理问题关联较小,A项符合题意;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限制水稻种植,涉及地理中的气候与农业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湖南冬季昼短夜长是地球公转导致的地理现象,C项不符合题意;乳品厂靠近奶牛场反映工业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地理联系,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
2.质朴粗犷的传统舞蹈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很常见,而因纽特人居住在北冰洋沿岸,习惯在冰天雪地中捕鱼,A项错误;威尼斯“水城”是意大利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与当地水文环境密切相关,B项符合题意;南美洲的巴西人民热情、奔放,喜欢足球比赛,喜爱跳桑巴舞,狂欢节是巴西重要的节日,C项错误;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冰天雪地捕鱼场景不符合实际地理环境,D项错误,故本题选B项。
3.D 4.B
【解析】3.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地球表层形态的变化”、“考察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均属于地理问题,①④正确。“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属于历史问题,“认识《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点”属于语文问题,②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学习地理可以培养我们全面、综合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学习地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地理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ACD不符合题意; 地理学科其实是综合性的,不仅研究地球表层,还涉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相互作用,B符合题意;故选B。
5.C
【解析】谚语表达了农业种植,秋分在高山种,寒露在平原种等信息,故主要反映地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C正确;日常生活,城市建设主要是衣食住行等方面,材料并未涉及,AB错误;谚语中没有涉及工业生产,D错误。故选C。
6.C
【解析】熟练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灵魂,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理解记忆、培养学习兴趣等等,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切记不能死记硬背。故选C。
7.【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第(1)题,由图可知,纸张生产中需要利用的资源有水、土地、森林、煤炭。第(2)题,除森林之外,可以造纸的原料还有小麦、玉米秸秆或者芦苇等。第(3)题,纸张生产需要砍伐森林,获取原料等,会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第(4)题,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倡节约用纸(双面用纸),纸张回收重复利用,无纸化办公等,从而做到“绿色环保”。第(5)题,人人当好护林员,建设绿色大家园;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造林爱林护林,重现碧水蓝天等都是较好的宣传语。
答案:(1)水、土地、森林、煤炭
(2)小麦、玉米秸秆、芦苇等
(3)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等
(4)节约用纸(双面用纸);纸张回收重复利用;无纸化办公等
(5)人人当好护林员,建设绿色大家园;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造林爱林护林,重现碧水蓝天等。
8.(1) 海洋 抽水风车
(2) 国土被海洋淹没 无用
(3)地理环境
【解析】1.根据题中“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近乎领土面积1/4的土地”等可以分析出荷兰国土一部分是从海洋中得到的,抽水风车起到重要作用。
2.瑙鲁海拔低且过度采挖鸟粪,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土地资源枯竭,面临国土被海洋淹没的灭顶之灾。荷兰通过风车抽水造陆需要浅滩和持续填海条件,而瑙鲁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海拔极低且无浅滩资源,故荷兰的方法对瑙鲁无用。
3.两则材料均体现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制约和影响。荷兰需依赖地形和技术对抗海洋,瑙鲁因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崩溃,说明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 5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