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素养评价试卷(第2课时)(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素养评价试卷(第2课时)(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22: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读下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图中②③④⑤四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②地 B.③地 C.④地 D.⑤地
  (跨学科·地理与语文)“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据此完成3、4题。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段话描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分布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地理与漫画)运动鞋废弃后几乎无法回收利用,需要千百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双运动鞋生命周期中会产生14千克碳排放,制鞋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
6 6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全球气候变暖正威胁着企鹅的家园。结合漫画,完成5~7题。
5.每年大量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必将( )
①污染大气 ②占用土地
③污染水源 ④引发洪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企鹅的家园气候严寒,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 D.人类活动
7.减少碳排放,保护企鹅的家园。日常生活中除少购买运动鞋外,还应( )
①少用清洁剂 ②少用一次性餐具
③使用自备购物袋 ④乘坐公共交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一组爬山运动员计划登上丙山峰和丁山峰后乘船离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从丙到丁,登山运动员感觉先变热,然后越来越冷,这是为什么
(2)如果岸边气温是20 ℃,此时丁处的气温约是 ℃。
(3)爬山运动员还有一件事感到迷惑:在乙坡时天气非常晴朗,很少有云雾,而到了甲坡云雾较大,而且遇上了一场大雨,这边植物也比乙坡茂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2024·河南模拟)下图为北美洲47°N附近西雅图—莱文沃思及其以东部分地区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两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9、10题。
9.西雅图与莱文沃思降水量差异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西雅图位于平原地区
B.西雅图处于湿润气流迎风坡
C.莱文沃思位于山地
D.莱文沃思距离东侧海岸较近
10.莱文沃思年平均气温低于西雅图,其影响因素除了海陆位置外,还有( )
A.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
C.地球自转 D.地形因素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搜集了某区域甲、乙、丙三个地点的数据如图一、图二所示。读图,回答11~13题。
11.造成图一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2.在图二的各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是该兴趣小组研究区域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3.在图二中,C与D相比年均温更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4.(地理实践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霞光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二氧化碳的瓶内温度较装空气的瓶内温度高,最大差值可达4 ℃。
(1)材料中实验模拟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此外,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发烧了”是指全球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大气中的 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造成的。
(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会引起什么后果 (写出两条)
(5)“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试说出两条生活中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
地理实践力主题学习
15.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显著。请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探究主题: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
探究方法:分析气候类型分布——归纳气候特征——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分析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探究材料:
材料一 世界气象组织整合6个主要国际温度数据集显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5℃,是全球年度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至少高出1℃的连续第八个年份。该研究报告又一次敲响了全球变暖的警钟。
材料二 图一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二为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探究过程:
(1)图一中①属于 气候,②属于 气候。
(2)据图一中丙地多年月平均气温与降水量资料,补画当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归纳丙地的气候特征。
(3)图二是图一中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积极研究,探求解决措施。下列关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后果的逻辑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沿海低地被淹没 ④冰川融化
⑤海平面上升 ⑥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⑦温室效应使气温增高
A.①②→⑥→⑦→④→⑤→③
B.①②→⑦→④→⑤→⑥→③
C.①②→⑤→⑥→③→⑦→④
D.①②→④→⑤→③→⑥→⑦
参考答案
1.B 2.A 本题组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题,从气温看,从①到②再到③纬度越来越高,年平均气温越来越低;从降水量看,从①到②再到③,纬度越来越高,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所以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第2题,②地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变化大;③地和④地全年降水稀少,⑤地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所以③④⑤地降水季节变化均不大。
3.A 4.C 本题组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第3题,根据桃树、杏树、梨树开花判断,材料描绘的是春季。第4题,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其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5.A 6.A 7.D 本题组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第5题,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焚烧会造成大气的污染,焚烧的灰烬也会污染水源,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不会引发洪涝。第6题,企鹅的家园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温低。第7题,企鹅家园所在的南极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这主要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使用清洁剂主要是污染水体,对碳排放影响小;少用一次性餐具和自备购物袋,可减少碳的排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乘坐私家车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8.【解析】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迎风坡降水多,水汽含量大,空气湿润;背风坡降水少,水汽含量少,空气较干燥。
答案:(1)地势先降低后升高(或先下坡,再上坡)。
(2)8
(3)乙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甲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更适宜植被生长。
9.B 10.D 本题组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题,西雅图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而莱文沃思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因此西雅图降水量远远多于莱文沃思,最主要的原因是西雅图处于湿润气流迎风坡。第10题,两城市基本位于同一纬度,莱文沃思地势较高,年平均气温低于西雅图,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
11.C 12.B 13.A 本题组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1题,图一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第12题,图一中所示甲、乙、丙三地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在7月,说明该地是南半球,最冷月7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位于温带地区,所以该兴趣小组的研究区域最有可能是图二中的B地。第13题,由图可知,图中C地纬度比D地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比D地少,所以年均温比D地低。
14.【解析】本题用实验模拟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第(1)题,实验中的两个烧瓶接受的红外光源相同,但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气温上升得快,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而人类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气温上升,这是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第(3)题,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第(4)题,气温上升首先会导致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冰川融化能导致海平面上升,部分极地动物生存空间缩小等现象。第(5)题,可以从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约资源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A
(2)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人类活动
(3)二氧化碳
(4)两极冰川融化,部分极地动物生存空间缩小;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干旱、洪水导致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威胁全球农业发展等。
(5)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多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夏季空调温度调高一些;少用一次性产品等。
15.【解析】本题涉及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判读、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第(1)题,据图中图例分布可得,①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分布范围最广,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位于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依据表中数据绘图,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第(3)题,读图二可得,甲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乙气候特点是全年寒冷少雨,属于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地地区;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第(4)题,人们由于大量燃烧煤、石油,且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使气温增高,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答案:(1)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2)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纬度位置
(4)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