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如图是一个地球仪演示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关于演示效果,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B.台灯围绕地球仪逆时针转动
C.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五带形成 D.一年中影子长短变化
3.图中P点地区,此时( )
A.处在正午时刻 B.处在半夜
C.早晨日出 D.正值日落
4.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加拿大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高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智能光伏太阳花”是一种昼开夜合、自动调整角度跟踪太阳的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比传统固定式光伏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提升40%。我国乌鲁木齐率先安装该设备,并成功并网发电。下图为乌鲁木齐某处的“智能光伏太阳花”照片。读图,完成5、6题。
5.从早到晚,“花盘”转动的总体方向大致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6.“智能光伏太阳花”发电效率更高的原因是能够( )
A.延长日照时间
B.增大正午太阳高度角
C.自动昼开夜合
D.保持“花盘”与阳光垂直
7.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向全球现场直播。北京的同学们在下午观看时,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华人中学生收看时间则在半夜。造成不同观看时间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所处南北半球差异
8.(地理实验)实验名称:模拟地球自转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地球同步静止卫星,进一步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经纬网分布。
实验用品:地球仪、金属丝、乒乓球、黏土。
背景知识:地球同步卫星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周期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因此卫星每天总是在地球上同一地区的上方。位于赤道上方的地球同步卫星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实验过程:分别在地球仪与乒乓球上用黏土固定金属丝两端,沿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工作原理(如下图)。
(1)【新考法·绘图】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示意图中画出同步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并说出运行周期。
(2)说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纬线的特点。
(3)【新考法开放性设问·列举类】请列举两例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轨航天器数量已达到7 218个。
(4)推测数量较多的卫星(航天器)在宇宙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自转。第1题,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实验过程中应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此时,光线直射南回归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所以灯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第2题,此实验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能较好地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形成、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现象。第3题,由图可知,图中P点地区,此时正处于白天进入黑夜即正值日落。第4题,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②我们吃早餐时,给加拿大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即地方时差异,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与地球的运动无关;④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高照,地方时差异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5.B 6.D 本题组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第5题,由材料“‘智能光伏太阳花’是一种昼开夜合、自动调整角度跟踪太阳的新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可知,花盘需要跟随太阳运动方向转动才能实现最大效率的太阳能吸收发电。受地球自转影响,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花盘转动方向应是自东向西。第6题,“智能太阳花”的花盘能够随太阳转动,使太阳能板与太阳光线垂直,与传统的固定式光伏发电板相比,吸收的太阳光热多,发电效率大幅提高;“智能太阳花”并不能延长日照时间,也不能增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智能光伏太阳花”自动昼夜开合与发电效率无关。
7.A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不同经度间的时间差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北京和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位于不同的经度,地球自转造成了时间上的差异;与地球公转、纬度差异、南北半球差异无关。
8.【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纬线特点、自转的意义、太空环境的保护等相关内容。第(1)题,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在自转,同步卫星也是自西向东绕着地球转,运行一周需要一天。画图如下:
第(2)题,读材料“位于赤道上方的地球同步卫星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对应纬线是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度约4万千米;赤道纬度为0°,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分界线。第(3)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使人们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由于不同地方存在地方时差,故各地人们使用的时间不同。第(4)题,数量较多的卫星(航天器)在宇宙中因使用期限或意外,可能导致破损或报废,形成太空垃圾。威胁其他卫星(航天器)的安全。优化措施: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及时回收废旧的卫星(航天器);增强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打造安全卫生的太空环境;加强太空垃圾循环利用的研究,提高利用率。
答案:(1)自西向东(画图略)。运行周期为一天。
(2)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昼夜交替使人们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时差使地球上不同时区的人们使用的时间不同等。
(4)问题:破损的航天器碎片或废弃的卫星(航天器)形成太空垃圾。
优化措施:及时回收废旧的卫星(航天器);增强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加强太空垃圾循环利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