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高级中学教学笔记
年 月 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宁夏中考采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合卷,实行开卷考试,考生从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试题中选答一科试题,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⑷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⑸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重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本节知识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难度大;由于政治学科在高三教学中才涉及“邦联体制”与“联邦体制”,所以现在学生在理解这两个体制上略有难度。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播放:《大国崛起·新国新梦》片段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他们漂洋过海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宗教圣地。
1620年11月21日,经过66天的航行,承载着欧洲文明而来的“五月花号”到达了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船上的102名清教徒依照承诺,组成了普利茅斯殖民地自治团体。
今天,五月花号复制船静静地停泊在普利茅斯港湾,距它不远处,有一块刻着1620字样的石头,据史学家考证,这块石头是清教徒首次登上北美大陆的标志。
除了一批批怀揣好奇与梦想的清教徒,陆续来到北美大陆的,还有许多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冒险者和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奴隶。新大陆渐渐地热闹起来。在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的大西洋沿岸,相继出现了属于大英帝国的13个殖民地。
18世纪中叶,大英帝国进入扩张时期,他们先是打败了西班牙,又在北美与法国进行了七年的战争。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大英帝国的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增加税收,以化解财政危机。
当大英帝国自行决定增加税赋之后,殖民地抗税事件屡屡发生,矛盾开始激化,大量英军被派驻到新大陆,他们可以随意选择驻地,甚至私闯民宅,贸易被切断,殖民地议会也受到了限制。
北美英属殖民地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运行传统受到空前挑战,新大陆人在何去何从的选择面前,彰显出捍卫理想、反抗压迫的斗争性格。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这天,一支英国军队与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州列克星顿镇的民兵发生冲突,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组成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天,被确立为美国的独立日。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当北美的先民们怀着自由与民主的梦想来到新大陆后,他们日益遭受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统治。终于有一天,他们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投影:列克星顿镇的民兵塑像
列克星顿广场上的民兵雕像的手中拿着什么?
答:枪。
当时北美人民持枪意味着什么?
答: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权利。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得独立和自由,和这些拥有枪支的人们为信念挺身而出是分不开的。当时美国人的信念是什么呢?我们来认真剖析一下《独立宣言》。
投影: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大不列颠现任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一再侵夺的历史,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所说的建立政府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答:保护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当时,这些权利受到了什么政府的剥夺?
答:英国殖民政府。
对于北美人民来讲,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高压统治,是暴政。这种暴政使美国人对政府的权力产生什么态度?
答:会带来恐惧和不安。
说得不错。人民对于政府的权力过大,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
(板书)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一、探源美国宪法
⒈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暴政(对专制政府的恐惧)
正是基于对政府的不信任,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民构建了一个“奇怪”的政府。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第二段。
这是一个奇怪的政府,军队只有区区七百人,没有税收,没有钱,更没有权威。美国人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
答:害怕强大的政府会滥用手中的权力,损害人民的权利。
这样的政府,会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答:……
说得非常好!一方面,是政府无力维持社会的稳定,社会动荡;另一方面,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美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各州都有自己的关税壁垒。总之,美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美国人希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投影:
领导独立战争的英雄、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就清醒地认识到美国面临的窘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的“资料回放”。
既然要加强中央集权,同学们想一想: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往往跟什么联系在一起?
答:君主专制的强化。
那么,美国能不能通过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来加强中央集权呢?其实,当时的确有一批人主张在美国建立君主专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课前提示部分。
(板书)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一、探源美国宪法
⒈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暴政(对专制政府的恐惧)
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对社会秩序的向往)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美国人当时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心理上对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解决的思路应该是有限集权。为此,美国人准备制定一部新宪法。
投影:
在宣布独立11年后的1787年,来自各州的代表终于在费城坐在了一起。……参加的55名代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开国元勋,……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最终才形成了1787年的宪法草案。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开得并不顺利。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许多人最初的意见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会议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当时已经80多岁的富兰克林对此忧心忡忡,专门请了个牧师,每天开会之前让全体代表先做祷告,祈求全能的上帝保佑他们的会议能顺利进行。
为什么这次制宪会议进行得如此艰难?就是因为当时不同的利益集团有不同的考虑,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有矛盾、有冲突,怎么办?这些问题考验着费城制宪会议代表们的智慧。作为回答,他们经过几个月的激烈辩论,终于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板书)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一、探源美国宪法
二、解析美国宪法
我们不妨对美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做个深入的分析,看看美国人是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冲突、争论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1第二段。宪法对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
答:……
这样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各州有了相对独立性,从而也就有了政治生活的积极性。而且,州权和联邦权力的制约,使人民权利多了一道屏障。
(板书)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一、探源美国宪法
二、解析美国宪法
⒈联邦权与州权的平衡
但是,美国人始终放心不下的是政府的权力。为了防止专制,美国宪法中成功实践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按分权与制衡原则将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1最后一段,了解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如何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投影:
行政权归总统:⑴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⑵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⑶有权任命政府官员,但要经国会同意;⑷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美国总统强大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这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故称总统制共和制。美国总统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他的权力由宪法赋予。
投影:
国家立法权归国会:⑴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⑵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⑶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议。
最高司法权归联邦法院:⑴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⑵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⑶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我们一起来制作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
通过示意图,我想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三者之间制约和平衡,防止任何一权独大局面的出现。利益平衡利益,权力制衡权力。由此可见,美国宪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制衡。后来,随着民主实践的积累,制衡原则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出现了两党政治。
(板书)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
一、探源美国宪法
二、解析美国宪法
⒈联邦权与州权的平衡
原则:分权与制衡
⒉联邦政府:三权分立 延
伸
两党政治
投影:美国两党漫画
你知道为什么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分别把驴子与大象作为代表动物吗?请阅读课本P.42最后的小字部分。
美国两党制的关键在于轮流执政,任何一党如果犯了错误,那么人民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政党。人民多了选择的空间;而执政党为了保住执政地位,也会一定程度上多听取民众的声音。也就是说,两党之间也形成了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的关系。
投影:1787年宪法原稿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制定时,有序言和文本七条,全文不过7000余字,美国官方文件自称其为“简单明了又富于弹性”。
当然,美国宪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2“学思之窗”。早在美国联邦宪法起草之初,开国先贤们就清楚地意识到,无论宪法制定得多么完备,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宪法必然需要不断加以修正补充;但他们同时认为,宪法的修正不宜过于频繁。为了维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美国的开国先贤们设计了一套启动修宪的双重程序,也就是说,修正宪法的程序可以由国会发起,也可以由各州发起。美国宪法第五章就特别规定了修正美国宪法的程序。
如果是由国会发起修宪,必须由国会参众两院至少三分之二多数议员提出宪法修正案,也就是说,宪法修正案必须得到至少290名众议员和至少67名参议员的支持。假如在州一级发起修宪,则必须由至少三分之二的州议会要求国会召开修宪会议。到目前为止,美国宪法的历次修正都是通过第一种方式启动的。
宪法修正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还要经过批准的程序。修正案在国会或者修宪会议上获得通过之后,必须获得四分之三的州,也就是37个州的议会批准,才能生效。
自从头十个宪法修正案,也就是《权利法案》1789年获得批准之后,前后有一万多个宪法修正案曾被提交到国会,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进入送交各州议会批准的程序。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条修正案即1992年通过的第27条修正案。
正是由于美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权利而不懈斗争,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黑人、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才争取到了应有的民主权利,才有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可见,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美国是这样,我们中国也是如此。
回顾我们今天所学内容,基于对暴政的恐惧、对现实的需要,美国人经过充分的斗争和妥协,深思熟虑,设计出一整套非常复杂的、以“制约与平衡”为核心的政治制度。这种制约与平衡,由于兼顾了各种利益集团的需要,防范了政府权力的滥用,从而保证了美国宪法的生命力。美国宪法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被称为“活着的宪法”。虽然美国宪法有一定的问题,但它见证了美国的崛起,促进了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投影:
北美可以说是英国的“儿子”,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思路:一、确立比较项
二、归纳异同比较项
比较项如:背景、内容(国家元首、元首产生方式、任期、权利;政府首脑、政府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国家权力中心)、本质、作用……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⑴相同点:
(本质)都是资本主义政体;(核心特征)代议制民主;(背景)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⑵不同点: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民间接选举
世袭
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有无实权
掌握实权
“统而不治”虚君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政府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政府与议会关系
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国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关系
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对议会负责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参考了张轩老师的《1787年美国宪法》(人教版必修Ⅰ第8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10期)和何源才老师的《美国1787年宪法》(《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美国宪法的内容,授课时着重突出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还把两党制的内容作为制衡原则的延伸。
在讲述两党政治时,主要突出了两党轮流执政,形成了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的关系,有利于美国民主的发展。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43页“探究学习总结”一
答:相同点:都初步确立了法治的原则;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
不同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更为全面、充实、完善;如:确立美国联邦体制,划分了中央政府和各州的权力;明确地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指导,对国家权力进行了分配;而《权利法案》的重点在于制约王权。
课本第43页“探究学习总结”二
答: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相同,但政体有差异。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即有。但在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较大权力,但要受到政府中立法和司法分支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