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伤仲永[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3-05 19: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伤仲永 王安石,宋 代 改 革 家、 思 想 家 和 文 学 家。 字 介 甫, 号 半 山。他 的 文 章 以 论 说 见 长, 列 于 唐 宋 八 大 家。 他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
 在游记这一最具辞采和情趣的文体里,王安石也常将极富哲理的主题引入,如《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性居多。他较少注意文章气氛的酝酿,从感情上打动人,而是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主张。因此,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炼、朴素,立意非凡。 掌握下列词语解释:
(1)父异焉(对……感到诧异,形容词作动词)
(2)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3)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4)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拜访)(6)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名词作 动词)
(7)泯然众人(完全)
(8)受之天(承受)
(9)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掌握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设疑 找出文中“之”“于”的不同用法。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之之①环谒于邑人: 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 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于一、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二、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三、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设疑讨论、探究一、课文的两部分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部分?
二、叙事部分有详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能 初露写得这样详细?
三、作者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作业:
将叙事部分改编成故事,题目为《仲永才尽》。保持原有情节线索,通过联想和想像,大胆地进行创作,内容生动有趣,并表现鲜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