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8-25 21: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生命进化的长河
§23.3生物进化的原因
【考点】
1.知道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了解英国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知道什么是自然选择。
3.能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进化观点解释生物进化的事实。
【学习重难点】
自然选择学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物为什么能不断进化呢?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________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践,提出了解释生物进化的理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人工选择的启示
1.根据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发生的______进化不断的________,从而形成了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_______选择。
2.现在人们培育的月季就有几十种,这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活动二:自然选择
3.阅读课本英国小山村发生的故事回答:由于黑烟的污染,
色桦尺蛾易被鸟类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
色桦尺蛾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所以,在工业污染区,
色的桦尺蛾占多数,这是
的结果。
4.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
生存,
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5.讨论::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药效会越来越差。尝试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
【课堂小结】
1.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化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2.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3.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变异
前提:过度繁殖
手段:生存竞争
结果:适者生存
4.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
【检测反馈】
1.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孟德尔
B.达尔文
C.米勒
D.林奈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指(
)
A.生物同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生物界具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D.自然界中找不出两株完全相同的植物
3.生活在绿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达尔文的


A.定向变异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过度繁殖
4.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某种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
B.抗菌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
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D.抗菌素的药理作用逐年降低
5.用达尔文观点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变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都产生了定向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长期使用有毒农药,结果是农药使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6.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
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C.遗传变异的结果
D.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7.某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占的比例大,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占的比例大。请回答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是由
物质决定的。
(2)在工业污染区,黑色的桦尺蛾占多数,,浅色的桦尺蛾数量较少,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叫
。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

(3)桦尺蛾的生活环境中,影响其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和
等。
(4)在食物链:植物→桦尺蛾→鸟中,桦尺蛾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5)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6)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