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5 20:09:57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二)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坊。心题卡上
o
么回茶途择题时:选出小随容案6用铅笔记谷题干上对应超鸭餐老指子务多

改功,用株皮擦千净后再选涂来他各案标号·回多非选题楼百在多题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因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县区

1汉初对公肤文辞书写的要求相对宽松汉武高时期,公度文辞书写与创作则多立足于
衡学名理义理而展开。诏令在沿袭拳代凌峻雄大文风的同时:也维含温和冲读的

风格。这反映出汉代
A.严格遵循秦制
B.治国思想变化


C.文书管理严密
D.行政制度完善
2.北魏均田制根据国家规定的土地用途,将国家发授的土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宅地
学校留
等类型。露田和桑田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类田地。露田主要种植谷物,而桑田则主要种
植桑树。这体现出北魏
A.鼓励土地的私有化
B.百姓的赋税负担沉重
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
D.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
!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大量荒地被开垦,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如东晋时在曲阿(江苏丹
阳)立新丰堰,灌溉田地800多顷,南朝宋、齐、梁相继修复陂塘堰堤,溉田万顷。麦菽
正号
线
等北方作物开始在南方推广种植。由此可见,当时
A.南北经济处于平衡状态
B.南朝各政权重农抑商
C.江南农业有了显著发展
D.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4.唐初,政事堂位于门下省,仅是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以及门下侍中召集开会的场所。

到了贞观时期,唐太宗下令要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以及一些特别加衔的官员必须出
席政事堂的宰相会议,围绕重大政务展开讨论并形成决策。这说明唐代
A.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君主对朝政的控制加强
C.相权扩大威胁到君权
D.权力中心呈现下移趋势
5.清代学术笔记中记载:“明初学者崇尚程朱…自良知之说起,人于程朱敢为异论,或
以异教之言诠解《六经》。于是议论日新,文章日丽。”由此可见,明代后期
A.理学遭到朝廷摒弃
B.心学促进思想活跃
C.学术文化全面繁荣
D.早期启蒙思想萌发
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对是於园金胡号容暂普显
菌用司★密母
一我国专地为行意区到范恐于东秋腿国时湖,有清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发展的
程不新调整演变。下表为关于吉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观点。
观点一
行政区划的创设与变迁,随者中央与地方轻童关系的支化而不断调
整。政区层级最为明显地体现了中夹和地方关系的变化
:寒意出
观点二
行政区划变迁与边腰安全相关。为了应对边疆地区的安全威胁,一
些朝代会在边疆地区设置特殊的行政区划
观点三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或满足特定的政治需求,统治者往往对行政区划
进行调整
围绕“地方行政区划变迁”这一主题,就材料整体或部分观点,提出你的见解(赞成、质
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见解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的求度目醒合六显那
立明计 己件第女公,棋西希层好,州家饮酥永楚的年格文始公诗是,
的靠所时感含整由,讯同的风文大知态外奈终野金令野,氏项面照义,县多年圆
打班出期页间
交歌国常,
储茶新强路四
善采奥啸通育.
名里营计文
,四有,用示,团器议代此士m受安奈国脉,金氏做土的宝度发国陆郭体阳世班
件要的团交而,心谷计修要生用规以面类两的要生显中其员国象际和器是形
提出数立,斜桌
重量址项好州百
各婷血上时过
界贷整年口业分关
和型水小烈处贵理
门衣工可商的相音录位,月工件水速的滑火,里平婚的大南正根时南
旧#,梨划度划示所务,衣,米原南这2可器墨十港国
切华,级切h由,排所果式南查领开时补式到
商方亚好如洛德南日
体豫平可名是的,
的消9小重若茶0
烟数等显了业分南西,门
已鱼谷中买心中小时县小登可口工堂事爽心
出小路阳尽文小大大史大大要大他方气
即五英所并材开样业大亚,好会卧字的童电克部
能瑞的近状生年.a
的面俺职式储分主年,人
妹得度硬数大驻
装自可积导心中女财d
4民上学年人梦S取身自求尚数益学时阳理中容升
网后万阳,贝州由”,雨日单文,眉日斑县十。是大m名言二早则
来悬障性监学取202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二)
历史
参考答案
1.B【解析】材料显示,汉初对公牍文辞书写的要求
朱敢为异论,或以异教之言诠解《六经》。于是议论
相对宽松,汉武帝时期,公牍文辞书写与创作多立
日新,文章日丽”,由此可见,明代后期心学促进思
足于儒学名理、义理而展开,诏令也蕴含了温和谦
想活跃,故B项正确。材料未见理学遭到朝廷摒
冲的风格,这反映出汉初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期
弃,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思想学术的活跃,“学
治国崇尚儒学,体现了治国思想的变化,故B顶正
术文化全面繁荣”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
确。材料体现了汉代公文文书在秦制基础上的发
材料未涉及早期启蒙思想萌发的相关内容,排除D
展,并非严格遵循秦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
项。故选B项。
汉代文书管理严密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
6.C【解析】材料显示,英国观察者贝思福认为这些
看不出行政制度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维新者办事没有章法,急于求成:上海英国人办的
2.C【解析】材料显示,均田制下露田和桑田是其中
《字林西报》认为维新党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这可
最主要的两类田地。露田主要种植谷物,而桑田则
用于研究变法失败的原因,故C项正确。“封建顽
主要种植桑树,体现出政府重视耕织结合,发展小
固派阻挠变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
农经济,故C项正确。实际上均田制意图限制土
未见晚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材料未
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均田制加重百姓
见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排除D项。故选
赋税负担,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均田制关注农业
C项。
可持续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7.A【解析】材料显示,1916年至1924年间,黎元
3.C【解析】材料显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大量荒
洪、冯国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馄相继担任大总统
地被开垦,兴修很多水利工程,麦菽等北方作物开
或代总统,随后又出现了“临时执政”“自封为中华
始在南方推广种植,可见当时江南农业有了显著发
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而且这9年时间经历的内阁
展,故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南北经济平衡发展、
就有27个之多,可见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严重,
南朝各政权重农抑商,排除A、B两项。经济重心
甚至出现依靠武力夺取和控制北京政权的情祝,导
开始南移是在唐代中后期,排除D项。故选C项。
致政局混乱不堪,民主共和已流于形式,故A项正
4.B【解析】材料显示,贞观时期,唐太宗下令要求
确。材料未见国家分裂使政令不一,排除B项。材
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以及一些特别加衔的官员必
料看不出军阀彼此混战频繁,排除C项。材料未显
须出席政事堂的宰相会议,围绕重大政务展开讨论
示政党政治已难以延续,1912年宋教仁遇刺事件
并形成决策,此举扩大了参与决策的官员数量,既
就已表明政党政治难以成功,排除D项。故选
分化了传统宰相(三省长官)的权力,又使更多官员
A项.
直接对皇帝负责,这说明唐代君主对朝政的控制加
8.A【解析】材料显示,1917年,国内许多报刊除了
强,故B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
报道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外,还刊登有“苏维埃政
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项。材料未见相权扩大
府颁布重要法令”“外国对俄国革命的武装干涉”
威胁君权,排除C项。皇帝是封建国家的主宰和
“红军与敌作战”“白俄的溃败”等消息,这在当时助
权力中心,政事堂是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政事堂
推了国人了解十月革命,故A项正确。仅从报纸
会议体现皇帝意志,权力中心并未下移,排除D
报道十月革命看不出新文化运动进人新阶段,排除
项。故选B项。
B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排
5.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王阳明在南宋陆九渊思
除C项。“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材料主旨不符,
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排除D项。故选A项。
形成陆王心学。材料显示,“自良知之说起,人于程9.D【解析】材料中的两张图片为“一五”计划宣传
·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202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青桐鸣大联考(高二)
历史
评分细则
17.(12分)
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
【答案】
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反映出当
(1)针对时弊;依法推进改革;内容具体详实,可操
时抗日成为主要革命任务,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
作性强;执行严格,效果显著。(每点2分,任答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在边区进行民主政治
点得6分)
探索,有利于抗日形势好转。
选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
(2)改变了长期以来驿递管理混乱状态:为政府节
改造完成后,根据我国阶级状况发生的深刻变化,
省开支:有利于澄清吏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为正确处理党
负担。(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和非党关系提供正确方向,即实行“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的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
18.(14分)
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团结一切力量进
【答案】
行社会主义建设。(每条3分,共9分。史实正
(1)示例:
确,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选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苏维埃国家”“真正实
(2)适应形势变化;始终维护人民利益;赋予人民
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反映出国民大革命失败
民主权利;注意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注意调动人
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发展
民革命和建设的热情。(每点2分,任答3点得5
壮大农村根据地、巩固苏维埃政权是革命主要任
分)
务。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使根据地工农群众当家作主,推动革命形势
19.(14分)
发展。
【答案】
选2(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①工业发展基础不同:德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职
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是各
业教育均取得明显成就,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
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反映出新中国
职业教育明显落后。
成立前夕,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历史
②技术来源不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任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科技创新促进工业发展,而中国则是引进西方先
家制度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共同纲领》起到了临
进技术发展工业。
时宪法的作用,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
③侧重点不同:德国侧重于发展重工业,而中国则
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侧重于发展轻工业。
选3(解放战争时期):“宜布成立华北行政区,建
④发展速度不同:德国工业化发展迅速;而中国工
立华北人民政府”,1948年解放战争处于决战前
业发展缓慢。
夕,中央决定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一方面有利于恢
⑤工业发展程度不同:德国工业垄断组织在国内
复和发展华北地区经济,组织人力、物力等全面支
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世界工业强国,而中国近
援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准备;另一方面
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影响有限,工业落后。(每点
也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权建设提供经验,为中
2分,任答3点得6分。若有其他答案且言之成
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奠定基础。
理,也可酌情给分)
选4(全面抗战时期):“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
·历史评分细则(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