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湖南省2025-2026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
生物练习卷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不属于大熊猫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 大熊猫的心脏 B. 大熊猫的血细胞
C. 大熊猫体内的蛋白质分子 D. 一只大熊猫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详解】A、大熊猫的心脏属于器官,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不符合题意;
B、大熊猫的血细胞属于细胞,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不符合题意;
C、大熊猫体内的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符合题意;
D、一只大熊猫属于个体,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关于蓝细菌与酵母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者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 蓝细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两者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 仅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蓝细菌与酵母菌两者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
B、蓝细菌无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蓝细菌与酵母菌都是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裹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B。
3.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鄱阳湖中的所有天鹅构成一个种群 B. 鄱阳湖中的所有候鸟构成一个群落
C. 整个鄱阳湖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鄱阳湖中的芦苇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等。稳定型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或者说在近期内相对稳定。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分层现象由食物和栖息场所决定。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鄱阳湖的所有天鹅属于某 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为一个种群,A正确;
B、鄱阳湖的所有候鸟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整个鄱阳湖区包括了其中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因此,为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
D、植物都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芦苇属于植物,因此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B。
【点睛】
4.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光圈及反光镜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 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乙,换到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d条件转变为b条件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
分析乙图: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
【详解】A、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 a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A 错误;
B、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 a 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 条件下小,B 错误;
C、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而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是低倍镜视野中央的一小部分,因此 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 正确;
D、由 d 条件转变为 b 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图乙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 错误。
故选C。
5. 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其选择性输送机制由中央运输蛋白决定(如图所示)。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会导致疾病,例如心房颤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心房颤动可能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 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均不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出细胞
C. 唾液腺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的数量比口腔上皮细胞核膜上的多
D. 核孔复合物中的中央运输蛋白的存在,说明核孔复合物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核膜上含有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会导致疾病,故心房颤动可能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A正确;
B、大分子物质蛋白质、RNA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出细胞核,B错误;
C、唾液腺细胞能分泌唾液淀粉酶,其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数量多于口腔上皮细胞,C正确;
D、由题意知,核孔复合物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的结构,说明核孔复合物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D正确。
故选B。
6. 近年来研究发现,原核细胞也存在细胞骨架,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FtsZ、MreB和CreS这3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菌合成FtsZ、MreB和CreS时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B. FtsZ、MreB和CreS等蛋白锚定并支撑着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C. 高温破坏FtsZ、MreB和CreS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不可逆地丧失
D.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细菌合成的蛋白质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加工,A正确;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原核细胞中的FtsZ、MreB和CreS等蛋白质上不会锚定并支撑着线粒体,B错误;
C、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导致蛋白质的功能不可逆地丧失,C正确;
D、细胞骨架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B。
7. 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③Mg2+是叶绿素、血红素等分子的组成成分
④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度关系不大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 五项 B. 四项 C. 三项 D. 两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自由水与结合水能够相互转化,细胞代谢增强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2、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Fe2+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有的无机盐离子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详解】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能够自由流动,属于自由水,①正确;
②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②正确;
③ Mg2+是叶绿素分子的组成成分,Fe2+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成分,③错误;
④有的无机盐离子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④正确;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⑤错误;
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缺碘会引起儿童患呆小症,缺钙会引起儿童患佝偻病,⑥错误。
综上所述,三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 奶茶,比如“茶颜悦色”,近年来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饮料,奶茶中既含有糖分如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质等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奶茶中的葡萄糖是人体细胞的能源物质
B. 在对奶茶提取物之一的脂肪进行检测时可以不使用显微镜
C. 可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区分葡萄糖和麦芽糖
D. 脂肪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糖类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葡萄糖是人体细胞的最主要的能源物质,A正确;
B、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可以直接向样液中滴加苏丹III进行鉴定,不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B正确;
C、葡萄糖和麦芽糖均为还原糖,两者均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故无法区分,C错误;
D、同质量的脂肪中氢的比例高于糖类,氧的比例低于糖类,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D正确。
故选C。
9.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只有一个装片,因此无对照实验
B. 图乙细胞的吸水能力比图甲细胞弱
C. 甲、乙、丙可以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D. 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到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到丙的过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详解】A、该实验虽只有一个装片,但滴加蔗糖溶液前后或滴加清水前后形成自身前后对照,A错误;
B、乙图所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故与甲图相比,图乙细胞的吸水能力比图甲细胞强,B错误;
C、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应为活的植物细胞,据图分析,甲到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到丙的过程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甲、乙、丙可以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正确;
D、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D错误。
故选C。
10. 请据下图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是对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等结构的膜的统称
B. 结构③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不变
C. 用差速离心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
D. 细胞的骨架系统和生物膜系统,两者都参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生理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为内质网,②为核糖体,③为细胞膜,④为线粒体,⑤为细胞核,⑥为高尔基体。
【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图中②为核糖体,无膜结构,不能构成生物膜系统,A错误;
B、结构⑥为高尔基体,虽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不断转化为高尔基体膜,但高尔基体也在不断形成囊泡转化为细胞膜,因此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而结构③细胞膜的面积会增大,B错误;
C、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得各种细胞器进行研究,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的骨架系统和生物膜系统,两者都参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生理活动,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有关水分子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进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是通过渗透作用
B.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
C. 水通道蛋白转运水分子时需要消耗细胞内放能反应所合成的ATP
D. 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协助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扩散至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但不耗能,转运速率受载体数量制约。
【详解】A、水进出细胞的原理都是通过渗透作用,A正确;
B、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B正确;
C、水通道蛋白转运水分子时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该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D正确
故选C。
12. “打假”顾名思义就是打击制假贩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下列“打假”正确的是( )
“打假”食品 检测试剂 检测方法及结果 结论
A 无糖雪碧 斐林试剂 使用现成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样品出现砖红色 含有葡萄糖,该雪碧不合格
B “无淀粉”火腿肠 碘液 直接观察,样品出现蓝色 含有淀粉,该火腿肠不合格
C “高蛋白”儿童奶片 双缩脲试剂 A、B液按1:1等量混匀后使用,样品呈紫色 蛋白含量丰富,该奶片合格
D 脱脂奶粉 苏丹Ⅲ 直接观察,检测样品显红色 含有脂肪,该奶粉不合格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均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两者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A错误;
B、检测淀粉可以加入遇碘,直接观察,样品出现蓝色,则含有淀粉,B正确;
C、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要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C错误;
D、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D错误。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有一种储存Pi的全新细胞器—PXo小体(一种具多层膜的椭圆形结构)。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PXo小体中的膜成分显著减少,最终PXo小体被降解,释放出磷酸盐供细胞使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PXo蛋白的合成起始于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 可用差速离心法将PXo小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
C. PXo小体的膜结构上可能含有催化磷酸盐转化为磷脂的酶
D. 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PXo小体的降解需要溶酶体的参与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当食物中的磷酸盐不足时,PXo小体中的膜成分显著减少,最终PXo 小体被降解并释放出磷酸盐供细胞使用。
【详解】A、据题意可知,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属于膜蛋白,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A错误;
B、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因此可用差速离心法将PXo 小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B正确;
C、由题意知,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因此PXo小体的膜结构上可能含有催化磷酸盐转化为磷脂的酶,C正确;
D、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因此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果蝇肠吸收细胞中 PXo小体的降解可能需要溶酶体的参与,D正确。
故选BCD。
14.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
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有些膜蛋白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膜蛋白的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答案】AC
【解析】
【分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蛋白质约占40%,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A、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能运输某些物质进出细胞,A正确;
B、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因为磷脂分子可以运动,大部分蛋白质可以运动,不是全部的蛋白质都能运动,B错误;
C、细胞内的生物膜为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可以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C正确;
D、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D错误。
故选AC。
15. 如图所示,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共有肽键71个
B.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C.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的数量为72和75
D. 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a-1264
【答案】BD
【解析】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中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非环肽) ;2、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非环肽);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失去的水分子数×18-形成二硫键个数×2。
【详解】A、该蛋白质合成时,共形成52-2+20=70个肽键,失去70个水分子,A错误;
B、一条肽链(非环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B正确;
C、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该蛋白质分子有72个氨基酸,至少含有72个N和144个O,脱去70分子水即减少了70个O原子,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的数量为72和74,C错误;
D、该蛋白质合成时,形成70个肽键即失去70个水分子,形成两个二硫键共失去4个氢原子,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a-18×70-4=72a-1264,D正确。
故选BD。
16.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冰和解冻两个过程均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B. 结冰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解冻恢复其正常功能
C. 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的能力
D. 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在高尔基体上形成
【答案】BD
【解析】
【分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由题干信息知,结冰时会增加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解冻会减少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结冰和解冻过程未涉及肽键的变化,A正确;
B、结冰和解冻两个过程都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因此结冰和解冻均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B错误;
C、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硫基氧化能力,C正确;
D、多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上,因此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在内质网上形成,D错误。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
17. 下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与抗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图二中能够吞噬衰老细胞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细菌与图二细胞都含有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细菌与该细胞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中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研究①时,一般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图二细胞不能达到吸水破裂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图二细胞有___________。
(4)图一中不含磷元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名称),图二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②③⑤⑦ ②. ②
(2) ①. ⑦ ②. 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
(3) ①. 磷脂和蛋白质 ②. 细胞壁
(4) ①. 中心体 ②. ③⑤⑧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一:细胞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其中结构①~⑦依次为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细胞核、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分析图二:图二细胞为植物细胞,其中结构①~⑧依次为细胞壁、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
【小问1详解】
分析图示一,因该细胞分泌了抗体,说明该细胞是浆细胞,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运至细胞膜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这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因此与抗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②(核糖体)、③(内质网)、⑤(线粒体)、⑦(高尔基体)。②为液泡,与溶酶体类似,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的细胞器。
【小问2详解】
细菌为原核细胞,图二细胞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⑦核糖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
【小问3详解】
①为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一般采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植物细胞由细胞壁,使得植物细胞不易吸水涨破。
【小问4详解】
不含磷元素的细胞器一般是不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同时核糖体虽然不含有膜结构,但含有RNA,RNA含有P,因此图一中不含磷元素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图二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③(线粒体)、⑤(细胞核)、⑧(叶绿体)。
18. 如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图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与名称,缺一不可)
(2)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与名称,缺一不可)。
(3)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特有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进行;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叶绿体、②线粒体 ②. ⑨核糖体
(2)①叶绿体、③液泡
(3) ①. 胞间连丝 ②. 糖蛋白##受体 ③.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4) ①. 差速离心法 ②.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 依次是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质基质、核液、核仁、核膜、核孔、核糖体、细胞膜、细胞壁、内质网、高尔基体、胞间连丝。
【小问1详解】
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①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②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图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⑨核糖体。
【小问2详解】
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①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和③液泡(含有花青素等色素)。
【小问3详解】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还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信息交流。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通常是糖蛋白)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4详解】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H对亮氨酸进行标记,追踪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途径,因此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9. 下图甲、乙分别是某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序号表示相关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结构[ 2 ]为____________,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它与新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3)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10 ]________。
(4)图乙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结构⑨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7 ]__________。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它与细胞膜和_________共同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_。
(6)如果甲图为大蒜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则应该没有[ 6 ]__________。
【答案】(1) ①. 叶绿体 ②.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高尔基体 (3)中心体
(4) ①. ②④⑤⑦ ②. 含有大量的水解酶
(5) ①. 内质网 ②. 核膜 ③. 生物膜系统
(6)叶绿体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①是细胞壁,②是高尔基体,③是核仁,④是核糖体,⑤是线粒体,⑥是叶绿体,⑦是内质网,⑧是液泡;分析乙图:图乙细胞具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不具有细胞壁,据此判断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②是高尔基体,③是细胞核,④是核糖体,⑤是线粒体,⑦是内质网,⑨是溶酶体,⑩是中心体。
【小问1详解】
光合合作用的场所是⑥叶绿体;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⑤线粒体。
【小问2详解】
结构[2]为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小问3详解】
[10]是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小问4详解】
图乙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②高尔基体、④核糖体、⑤线粒体、⑦内质网。⑨为溶酶体,由于⑨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因此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
【小问5详解】
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7]内质网,其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
【小问6详解】
大蒜根细胞不含[6]叶绿体。
34. 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则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李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写出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1)设计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2毫升;
②甲试管中加入1毫升__________,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③乙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2)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乙试管不出现紫色,则尿液中有葡萄糖,小李可能_______;
②若乙试管出现_______。则尿液中有蛋白质,小李可能患肾炎;
③若甲、乙试管均无明显现象,则小李________。
【答案】(1) ①. 斐林试剂 ②. 双缩脲试剂
(2) ①. 患糖尿病不患肾炎 ②. 紫色 ③. 既不患糖尿病也不患肾炎
【解析】
【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小问1详解】
②该实验需要水浴加热,说明甲试管加的是斐林试剂,检测的是还原性糖;
③乙试管无需加热,说明加的是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蛋白质。
【小问2详解】
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不出现紫色,说明尿液中含葡萄糖,不含蛋白质,则小李患糖尿病不患肾炎。
②若乙试管出现紫色,说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小李可能患肾炎。
③若甲、乙试管均无明显现象,则说明尿液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小李既不患糖尿病也不患肾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湖南省2025-2026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
生物练习卷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不属于大熊猫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
A. 大熊猫的心脏 B. 大熊猫的血细胞
C. 大熊猫体内的蛋白质分子 D. 一只大熊猫
2. 下列关于蓝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者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 蓝细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两者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 仅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3.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的越冬地。每年冬季,占全球总数98%的白鹤以及几十万只天鹅会来此越冬。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鄱阳湖中的所有天鹅构成一个种群 B. 鄱阳湖中的所有候鸟构成一个群落
C. 整个鄱阳湖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鄱阳湖中的芦苇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4.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光圈及反光镜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 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乙,换到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d条件转变为b条件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5. 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其选择性输送机制由中央运输蛋白决定(如图所示)。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会导致疾病,例如心房颤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心房颤动可能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 大分子物质如核酸、蛋白质均不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出细胞
C. 唾液腺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的数量比口腔上皮细胞核膜上的多
D. 核孔复合物中的中央运输蛋白的存在,说明核孔复合物对物质运输具有选择性
6. 近年来研究发现,原核细胞也存在细胞骨架,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FtsZ、MreB和CreS这3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菌合成FtsZ、MreB和CreS时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B. FtsZ、MreB和CreS等蛋白锚定并支撑着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C. 高温破坏FtsZ、MreB和CreS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不可逆地丧失
D.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7. 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③Mg2+是叶绿素、血红素等分子的组成成分
④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度关系不大
⑥缺碘会引起儿童佝偻病
A. 五项 B. 四项 C. 三项 D. 两项
8. 奶茶,比如“茶颜悦色”,近年来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饮料,奶茶中既含有糖分如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质等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奶茶中的葡萄糖是人体细胞的能源物质
B. 在对奶茶提取物之一的脂肪进行检测时可以不使用显微镜
C. 可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区分葡萄糖和麦芽糖
D. 脂肪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糖类多
9.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只有一个装片,因此无对照实验
B. 图乙细胞的吸水能力比图甲细胞弱
C. 甲、乙、丙可以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D. 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10. 请据下图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是对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等结构的膜的统称
B. 结构③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不变
C. 用差速离心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
D. 细胞的骨架系统和生物膜系统,两者都参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生理活动
11. 下列有关水分子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进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是通过渗透作用
B.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
C. 水通道蛋白转运水分子时需要消耗细胞内放能反应所合成的ATP
D. 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12. “打假”顾名思义就是打击制假贩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下列“打假”正确的是( )
“打假”食品 检测试剂 检测方法及结果 结论
A 无糖雪碧 斐林试剂 使用现成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样品出现砖红色 含有葡萄糖,该雪碧不合格
B “无淀粉”火腿肠 碘液 直接观察,样品出现蓝色 含有淀粉,该火腿肠不合格
C “高蛋白”儿童奶片 双缩脲试剂 A、B液按1:1等量混匀后使用,样品呈紫色 蛋白含量丰富,该奶片合格
D 脱脂奶粉 苏丹Ⅲ 直接观察,检测样品显红色 含有脂肪,该奶粉不合格
A. A B. B C. C D. 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有一种储存Pi的全新细胞器—PXo小体(一种具多层膜的椭圆形结构)。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PXo小体中的膜成分显著减少,最终PXo小体被降解,释放出磷酸盐供细胞使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PXo蛋白的合成起始于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 可用差速离心法将PXo小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
C. PXo小体的膜结构上可能含有催化磷酸盐转化为磷脂的酶
D. 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PXo小体的降解需要溶酶体的参与
14.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
B. 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有些膜蛋白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膜蛋白的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15. 如图所示,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共有肽键71个
B.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C.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的数量为72和75
D. 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a-1264
16.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冰和解冻两个过程均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B. 结冰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解冻恢复其正常功能
C. 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的能力
D. 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在高尔基体上形成
三、非选择题
17. 下图是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与抗体形成有关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图二中能够吞噬衰老细胞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细菌与图二细胞都含有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细菌与该细胞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中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研究①时,一般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图二细胞不能达到吸水破裂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图二细胞有___________。
(4)图一中不含磷元素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名称),图二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18. 如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图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与名称,缺一不可)
(2)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与名称,缺一不可)。
(3)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特有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进行;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常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9. 下图甲、乙分别是某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序号表示相关的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结构[ 2 ]为____________,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它与新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3)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结构是[ 10 ]________。
(4)图乙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结构⑨能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7 ]__________。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它与细胞膜和_________共同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_。
(6)如果甲图为大蒜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则应该没有[ 6 ]__________。
32. 下列A、B两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A是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至少答两点)。
(2)图A中⑥所示的结构是合成_________ 的场所。
(3)图B中⑤所示结构是细胞进行_________ 的主要场所。
(4)图A中的细胞不能用于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原因是_______。
33. “瘦素”是由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人体中的一种重要激素,又名肥胖荷尔蒙,亦称瘦蛋白、抗肥胖因子、苗条素,主要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能控制人的食欲。“瘦素”和胰岛素一样,需注射使用,能令人的食欲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瘦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1)瘦素对肥胖患者减肥有重要意义,肥胖患者不能通过口服瘦素的方法实施减肥的原因是 _______。
(2)由如图可知,该片段通过_________方式形成肽键连接而成。如果该片段的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就可能使瘦素改变其性质。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______。
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20. 已知糖尿病病人尿液含有葡萄糖,肾炎病人则肾小球部位通透性大为增加,尿液中会有蛋白质。检测病人的尿液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小李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或是肾炎。如何通过一定的检测确定是否患相应的疾病。请写出设计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及结论。
(1)设计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操作步骤:
①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2毫升;
②甲试管中加入1毫升__________,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③乙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2)现象及结论:
①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乙试管不出现紫色,则尿液中有葡萄糖,小李可能_______;
②若乙试管出现_______则尿液中有蛋白质,小李可能患肾炎;
③若甲、乙试管均无明显现象,则小李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