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设计+同步基础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设计+同步基础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4 21:05:02

内容文字预览

人教版
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同步基础测试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有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由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纳税后农民剩余粮由国家统一支配
 
D.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粮食税
2.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

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
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  
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布尔什维克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B.布尔什维克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C.布尔什维克部分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4.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图是(

A.发展商品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B.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所有制
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D.加强国家垄断,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6.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尽量保留“自由企业制度”
C.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B.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C.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D.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9.阿拉木图协议的签署,表明(

A.在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
B.抛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
C.苏共党组织的瓦解
D.苏联实际上的解体
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邓小平认为后来的苏联模式比新经济政策退步了
B.邓小平认为中国比苏联先搞清楚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必须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这种模式
D.邓小平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建成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探索
11.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很大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1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剥夺农民过多,压抑生产积极性
C.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D.个人崇拜现象相当严重
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A
5.
C
6.
D
7.
D
8.
B
9.
D
10.D
11.A
12.
C人教版
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
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
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教学难点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情境导入
展示斯大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2.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形成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这种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国家不仅将大型企业,也将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
③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④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教材分析了它的弊端和效果;工业国有化政策,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作用及评价
①集中物力、财力,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的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在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区,农民暴动频繁发生。一直是布尔维克党可靠基地的喀琅施塔得驻军发生反政府兵变。叛乱虽然被平息,但形势的危急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思考克服危机的办法。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粮食税额比余粮收集额低,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还可把余粮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或换需要的工业品,允许农民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允许市场的存在,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项措施有利于苏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恢复和发展本国工业。列宁对美国青年企业家哈默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3)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
(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治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
=T9h7c
R,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
HMF2sc$N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4.作用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25年,苏俄的粮食作物产量超过战前(1913年)的水平。
(3)它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管理体制: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4.成就
(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5.弊端
(1)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三、合作探究
1.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形势严峻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时间
1918~1921
1921~20年代末
目的
最初: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后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内容
工业
工业全面国有化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
实行配给制
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其他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续上表
评价
①使国内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②但国内战争已结束,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②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及经验教训
(1)积极:①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①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与法制;②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3.
“斯大林模式”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要从国情出发;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④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斯大林模式”基本适应了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本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带来的弊端,“斯大林模式”后来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最大障碍。
四、实例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材料三:1922年4月,包括苏俄和德国在内的国际经济会议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根据列宁指示,苏俄代表团出席会议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会议期间,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但苏德双方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按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等。
——以上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三中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内外政策对苏俄(苏联)的重大意义。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2)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德国改善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苏俄的政策,提高了苏俄的国际地位。
(4)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五、教学资料
1.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
对其他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三分之一,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三分之二。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著作和他的合作社计划中,在阐明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时,都
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在苏联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必须把国家变为经济上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的迫切任务。他强调指出:“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力生产必需的装备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第十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批准了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
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规划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即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则增长130%,以后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产生各种错误和问题,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工业化开始的头两年,工业中的社会主义部分,从1924~1925年的81%增长到1926~1927年的86%。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到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同1913年相比增加近两倍,工业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五年计划初的
48%增加到1932年的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从1928年的43%上升到1932年的53.3%。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同样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2倍,比1913年几乎增加了五倍。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占57.8%。和资本主义世界相比,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则增长了7.5倍,
比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快了14.3倍。
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计划的实施,在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生铁已达到1
500万吨,钢达到1
830万吨,煤达到1亿6千万吨,石油达到3
100万吨,商品谷物达到3
830万吨,棉花则为270万吨。这就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前,苏联所拥有的物质基础。
当然,在苏联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过严重错误。由于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对于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2.
斯大林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在指称苏联形成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其社会全方位特征时,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模式这两个概念都广为运用。但与斯大林模式相比,后者涵盖的时空间太广阔,指称的对象前后有所变化,因此,用前一概念应该是更贴切的。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