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风向标】1.基础知识-(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新考法(广东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风向标】1.基础知识-(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新考法(广东专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5 16: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基础知识
(2025-2023)三年中考真题
一、汉字
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恬静 显为人知 熏淘 不可救药
B.头衔 咄咄逼人 作揖 言外之义
C.安祥 慢不经心 嘱咐 花枝招展
D.崎岖 连绵不断 呢喃 平易近人
2.(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渊博/气势磅礴 将领/将心比心
B.彩绘/无精打采 调和/和颜悦色
C.粘贴/信手拈来 拮据/不足为据
D.峻峭/销声匿迹 分歧/入木三分
(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灿烂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所在,它起源于远古歌舞祭祀,发端于夏商周礼周易,①diàn jī( )于先秦诸子学说,丰富于楚辞汉赋,兴盛于唐诗宋词,繁华于元明清市井话本戏曲小说。深圳从2003年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至今,深圳市坚持把文化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让文化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②zhāng xiǎn( )了文化强市的担当。近年来深圳涌现出一批思想(③)、艺术(④)、制作(⑤)的文艺精品,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正汇聚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功能。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diàn jī( ) ②zhāng xiǎn( )
4.选词填空请将下列三个词语选择填入文段中③-⑤处。(填入字母代号)
A.精湛 B.精深 C.精良
5.(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宛如/蜿蜒 妥当/当之无愧
B.棱镜/棱角 雷霆/大相径庭
C.畸形/崎岖 钦差/参差不齐
D.重负/重叠 恳切/大彻大悟
6.(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朗润 格物致知 澎湃 白手起家
B.驰骋 翻来覆去 锁屑 意想天开
C.宽敞 穿流不息 维幕 郑重其事
D.教晦 前仆后继 瞻仰 纷至踏来
二、词语
(2025·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以下是小文在文化周启动仪式上的发言稿片段,请你审读。
书桌书桌,有书之桌。我们如能好读乐读,让书桌名副其实,常盘桓流lián于这小小天地,可在有限中建构无限。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却( ),说:“我何曾有意地糟tà你们,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作家冯骥才的书桌,三十年来一直放在主人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它的更深处似乎潜藏着丰富的思想。
7.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副其实fù 潜藏cáng B.名副其实fú 潜藏zàng
C.名副其实fù 潜藏zàng D.名副其实fú 潜藏cáng
8.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联/榻 B.联/蹋 C.连/榻 D.连/蹋
9.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求甚解 B.不足为据 C.不以为意 D.不言而喻
10.(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岭南非遗文化展演别具一格,满满都是湾区特色,处处尽显湾区风采。
B.经技术人员不断尝试,妙手偶得,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显著。
C.广府庙会这场民俗文化大联欢热闹非凡,舞龙灯表演洋溢着天伦之乐。
D.广佛南环、佛莞城际正式开通,与已有城际铁路不期而遇,贯通运营。
(2024·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有的像chì 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当然也有与此___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 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qū 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_。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ì rè( ) (2)yán wài zhī yì( ) (3)qū zhé( )
1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呼啸 天壤之别 意愿 B.呼啸 大相径庭 意蕴
C.呼唤 天壤之别 意蕴 D.呼唤 大相径庭 意愿
1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无论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B.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C.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D.作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14.(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以为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B.人工智能加速创新,日益融入各领域,给学校教育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
C.广东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其独特的粤式口味耐人寻味,受到人们追捧。
D.国庆节期间,前来广州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
三、句子
15.(2025·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以下是小文写的“我与书桌”文化周宣传海报,请你检查。
书桌,我的成长伙伴①家里的书桌、学校的课桌,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②让我们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使用它,发挥想象去设计它、打造它。③下周,大家期待已久的“我与书桌”文化周终于要来了。④活动丰富,快来参加吧!
海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16.(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创造了端午的浓厚氛围,让市民感受到岭南龙舟文化魅力。
B.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使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C.数字技术应用于广泛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高效管理。
D.专家指出,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17.(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判断下面两道题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打√,错误的打×。
(1)《庄子》是先秦诸子学说中道家学派的作品。( )
(2)上面文段划线句“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正汇聚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功能”的主语是“文化气质”。( )
18.(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广州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构建区域1小时生活圈。
B.为了防止风沙不进入封闭区,神舟十六号的每一层平台都加装了密封设备。
C.“广彩”是西关五宝之一,以色彩绚丽、工艺繁复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D.2023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提升了科学考察任务。
(2023·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 tiě mǎ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o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1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ōu xián( ) (2)jīn gē tiě mǎ( ) (3)piāo yì( )
20.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21.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四、语言表达与应用
22.(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请结合语境,按照括号中的提示补全对话。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正在播放,小文在看电视,爷爷在练书法。
【节目内容】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现场,荣获集体奖的是“银发知播”群体。这是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由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利用短视频,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他们阅历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对话内容】
小文:爷爷快看,“银发知播”获奖了!
爷爷:什么是“银发知播”啊?
小文:① 。(简单介绍“银发知播”)
爷爷:他们可真了不起!爷爷很爱书法,也能做“知播”吗?
小文:当然可以呀。② 。(多角度鼓励爷爷做“知播”)
(2023·广东·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是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来发射的首颗也是唯一一颗高轨备份卫星。据悉,该卫星“入列”后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
材料二
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①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②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难,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
③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3.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4.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例句:使命必达,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


中考新考法
1.(2025·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参加“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深度融入其中。
(1)【活动一:溯源探流】根据字形演变和字意解说,探究“和”的内涵及其字形演变规律。
字形演变
字意解说 许慎《说文解字》:“龢”由“龠”(yuè)和“禾”组成。“龠”,古代竹制吹奏乐器,用于调和声音;“禾”表声,兼含丰收和谐之意。
探究结果 内涵: 规律:
(2)【活动二:交流分享】活动中,同学们拟写了含“和”字的对联寄托情感与祝福。请从A、B、C中任选两副,根据下方提示,补充上联或下联。
选择 ,上联或下联为:
选择 ,上联或下联为:
(3)【活动三:辩驳明理】有同学提出当今时代张扬个性比追求和谐更重要,为此展开了一场微型辩论。辩题:(正方)追求和谐更重要VS(反方)张扬个性更重要。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张扬个性不仅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还能促进集体发展。例如小组合作时,只有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出个人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你们口口声声说张扬个性有利于集体,这完全是在为个人冒尖打掩护,哪是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和谐是意见的统一,步调的一致。
……
正方总结陈词:我方坚定地认为追求和谐比张扬个性更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指出正方三辩存在的问题。
(2)请将正方的总结陈词补充完整。
(2025·青海·中考真题)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2.美术社为毕业纪念册设计封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将主题“韶华筑梦·笃行致远”八个字用正楷或行书正确、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形成专属于你自己的纪念册封面。
3.在封面设计过程中,有同学认为毕业册主题中的“筑”应改为“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下图《现代汉语字典》中的释义说明理由。
4.(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的瑰宝,研究成语的字音字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成语。下面有关成语、字音、字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塞顿开”中的“塞”是“堵塞”的意思,应读为“sè”。
B.“自惭形秽”中的“秽”是一个形声字,声旁是“岁”,应读为“suì”。
C.“一筹莫展”中的“筹”是“计策”的意思,不能写成“愁”。
D.“再接再厉”中的“厉”同“砺”,是“磨”的意思,不要写成“励”。
5.(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象形”造字法是汉字中描画事物形象的方法。请仿照示例,从以下两个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解读。
示例
(1)看字形,“禾”就像成熟的谷穗; (2)因此“禾”的本义是谷子、庄稼; (3)以“禾”为偏旁的字有稻、秧; (4)含有“禾”字的成语有风禾尽起、禾黍之悲。
(1)看字形,“土”就像 ; (2)因此“土”的本义是 ; (3)以“土”为偏旁的字有 (列举两个); (4)含有“土”字的成语有 (列举两个)。
(1)看字形,“鸟”就像 ; (2)因此“鸟”的本义是 ; (3)以“鸟”为偏旁的字有 (列举两个); (4)含有“鸟”字的成语有 (列举两个)。
6.(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清朝文士王士禛为名画《寒江独钓图》(下图)写《题秋江独钓图》一诗,你认为写得如何?请结合画作简评,限80字内。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 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摘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材料二】“本末”词条。
【本末】běnmò名①树根和树梢,比喻事情从 头到尾的经过:详述~|纪事~。②比喻主要 的与次要的:不辨~|~颠倒。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三】现代人讲“聪”字:“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这样你就会变聪明。”“聪”字从耳总声,构型理据很清晰,之所以这样讲解,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们好好学习。
(摘自2024年2月18日《光明日报》)
(1)小江说:“要想学习好,提升课堂效率是关键,其他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句中“本末”二字从本义看同属 造字法。
(2)小江读了材料三,认为“聪”和“明”放在一起讲解,教育效果会更好,于是巧借“明”字的构字特点,加了一句话。请在横线上补写。
“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并且 ,这样你就会变聪明。”
(3)请在“忘”和“记”二字中选一字,巧用字形字义,就如何完成好“课文背诵”任务,帮小江写段50字以内的话,送给同学。
8.(2025·河北·中考真题)下面是小冀同学为介绍国宝级文物“十五连盏铜灯”写的文段。文段中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请你写出调整建议。
①十五连盏铜灯造型如茂盛的大树,枝头的十五只灯盘错落有致,枝干上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②这件器物工艺精湛,是泥范铸造,经铸接、榫卯接和焊接成形。③灯体结构科学,有利于保持灯的平衡与稳定。④总之,这件艺术瑰宝造型生动,结构科学,工艺精湛,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创造之光。
《1.基础知识-(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5 6 10 14 15 16 18
答案 D B B A A D B D C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显为人知——鲜为人知,熏淘——熏陶;
B.言外之义——言外之意;
C.安祥——安详,慢不经心——漫不经心;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bó/bó,jiàng/jiāng;
B.cǎi/cǎi,hé/hé;
C.zhān/niān,jū/jù;
D.qiào/xiāo, fēn/fēn;
故选B。
3. 奠基 彰显 4.③B ④A ⑤C
【解析】3.本题考查字形。
①奠基:diàn jī,打下基础,确定事物的根基。
②彰显:zhāng xiǎn,显著、鲜明,使人们更容易看到或理解。
4.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精深:表示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深奥性。文中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性和深奥性,能够引人深思。故③处应填B;
精湛:表示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艺。文中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技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故④处应填A;
精良:表示制作工艺上的精细优良。文中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在制作工艺上精细优良,体现了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品质。故⑤处应填C。
5.B
【详解】本题考查读音。
A.wǎn/wān,dàng/dāng;
B.都读léng,都读tíng;
C.jī/qí,chāi/cī;
D.zhòng/chóng,qiè/chè ;
故选B。
6.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锁屑——琐屑,意想天开——异想天开;
C.穿流不息——川流不息,维幕——帷幕;
D.教晦——教诲,纷至踏来——纷至沓来;
故选A。
7.A 8.D 9.C
【解析】7.本题考查字音。
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指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
潜藏(qián cáng):一指藏在隐蔽处,二指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
故选A。
8.本题考查字形。
流连(liú lián):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糟蹋(zāo tà):浪费或损坏;侮辱,蹂躏;
故选D。
9.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
B.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
C.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指对某人或某事不加重视,不认真对待;
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显明;
括号前强调“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括号后引用他的话“我何曾有意地糟蹋你们,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可见他对书桌的凌乱状态并不在意,因此需选择体现“不重视、不在意”的成语;
故选C。
10.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别具一格:意为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用来形容岭南非遗文化有独特的风格,使用恰当;
B.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也指巧妙地办成某事。本句中与“不断尝试”矛盾,使用错误;
C.天伦之乐:长辈和晚辈享受家庭中的温暖和乐趣。本句用来形容舞龙灯,对象不符,使用错误;
D.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本句中用来形容新开通的城际线与已有城际线相接通,对象不符,使用错误;
故选A。
11. 炽热 言外之意 曲折 12.B 13.C
【解析】11.本题考查读拼音写汉字。
炽热(chì rè):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
言外之意(yán wài zhī yì):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曲折(qū zhé):弯曲,情节复杂、多变化。
12.本题考查词语义的辨析和使用。
空一,呼啸:发出长长的、高亢的声音;呼唤:呼喊召唤(多用于抽象方面)。此处与“奔腾”一起修饰“大海”,用“呼啸”更合适;
空二,天壤之别:指高天和平地的区别,极言差别之大;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此处指与前文“耀眼的阳光”“奔腾的大海”“旋律优美的赞歌”完全不一样的优秀作品,故此处用“大相径庭”更合适;
空三,意愿:指个人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并因此而产生的个人主观性思维;意蕴:人在素材中所见到的意义,如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此处与“领悟”搭配,用“意蕴”更合适;
故选B。
1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一句成分残缺,主语是“作者”,“采取”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中心语“方式”,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此句可修改为: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故选C。
14.D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这里是说科技工作者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应该用“知难而上”或“千方百计”。
B.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这里是说人工智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应该用“翻天覆地”。
C.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这里是说粤式口味很独特,应该用“别有风味”。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很多,接连不断,与语意相符。
故选D。
15.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修改。
第②句“让我们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使用它,发挥想象去设计它、打造它”一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以文化的眼光”适合修饰“看待”,不适合修饰“使用”“设计”“打造”等具体行为。可以修改为:让我们以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它,用认真的态度去使用它,凭创意的思维去设计它、打造它;
故选B。
16.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A.搭配不当,可将“创造”改为“营造”;
B.成分残缺,可将“在”和“下”删去,或将“使”删去;
C.语序不当,可将“广泛的”的“的”删掉,并移到“应用于”前面;
故选D。
17. √ ×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文基础知识。
(1)《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先秦(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判断正确;
(2)“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正汇聚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功能”的主语是“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判断错误。
18.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删去“随着”;
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D.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提升”改为“完成”;
故选C。
19. 悠闲 金戈铁马 飘逸 20.B 21.D
【解析】19.本题考查字形。
悠闲,yōu xián,(形)闲暇安适。
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飘逸,piāo yì,解释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20.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获取,意思是获得,取得;得到,猎取
汲取的意思:吸取、吸收。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
结合语境“从古诗中______精神养分”分析,应用“汲取”,指吸收养分;
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分析,应用“与时俱进”,指一起进步;
迸发,意思是一起爆发出来,就好像是说力量似的一下子爆发出来,前所未有的,是内部力量。
焕发,①光彩四射;②振作。
结合横线后的宾语“蓬勃生机”可知应用“焕发”。
故选B。
2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语序不当,应该为“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故选D。
22. 示例:(银发知播)就是通过短视频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老年人(群体)。 示例:书法是很多人想学习的传统文化。您那么热爱书法,您做知播充实了自己,又传播了书法知识,多好啊!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补写要认真阅读材料,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从而把握思路。
①由“简单介绍‘银发知播’”的提示,结合【节目内容】中“这是一个平均年龄77岁的短视频博主群体,由老院士、老教授、中小学老教师组成。他们利用短视频,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可以概括出:“银发知播”是将知识与技能通过短视频传授给大众的老人博主群体。
②由“爷爷很爱书法”和“多角度鼓励爷爷做‘知播’”的提示,结合【节目内容】中“‘银发知播’群体……他们利用短视频,将拼音、电工、天文、物理、文学等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众”可以补写为:您那么爱书法,懂书法,您做知播能传播书法知识与技能,正好满足了那些想学书法的人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您的生活,我举双手赞成。
23.示例: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 24. 示例:从无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奋斗 航天强国,是北斗人永远的追求(答案不唯一)
【解析】2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结合材料一“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可知,主语是“中国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谓语是“在西昌成功发射”。可据此概括。
2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根据材料二“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示例:披荆斩棘,是北斗人拼搏的见证;航天强国,是北斗人远大的梦想。
《中考新考法》参考答案
题号 4
答案 B
1.(1) 调和声律、丰收兴旺、和谐共生的意思。 字形由复杂逐渐简化,从会意字演变为形声字。
(2) 示例:A 下联:家和万事兴 示例:B 上联:和风育桃李
示例:C,下联:协力共腾飞
(3) 正方三辩的问题: 他把“和谐”简单地等同于“意见统一、步调一致”,曲解了“和而不同”的内涵,也未充分回应对方“张扬个性可促进集体发展”的观点。 正方总结陈词补充: “我方坚定地认为追求和谐比张扬个性更重要。真正的和谐不是抹杀差异,而是尊重多元、包容个性,让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详解】(1)本题考查字义。
根据“字意解说”“‘龠’,古代竹制吹奏乐器,用于调和声音;‘禾’表声,兼含丰收和谐之意”分析,“和”字的“龠”具有表示调和声音的意思,“禾”是表示农作物丰收,人与人相处和谐,据此可知,“和”的内涵是表示调和声音、作物丰收以及和谐相处的意思。
根据字形演变分析,甲骨文的“和”字左边是“禾”和“口”字的图形,右边是一些竹管编织的笙一类的乐器,这表示调和声音,是一个会意字;金文和篆文的“和”左边是一个类似排箫的形状,代表“龠”。右边是一个类似于禾苗的形状,代表“禾”,这是一个会意字;隶书和楷书的“和”则演变为左边是“禾”,表示声旁,而“口”则是形旁,这是一个形声字。由此可知,“和”字的字形由原来的会意字演变成为形声字,字形的由复杂到简单,内容由具体到抽象。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本次拟写要求对联的上联或下联包含“和”字,体现“和”对家庭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
A.根据上联“人勤百业旺”分析,“人勤”是主谓短语,“百业旺”是主谓短语,其中“旺”为仄音。根据“家庭兴旺”的主题,可拟写:“家和万事兴”,其中“家和”是主谓短语,“万事兴”是主谓短语,其中“兴”为平音,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B.根据下联“细雨润芝兰”分析,“细雨”是偏正短语,“润芝兰”是动宾短语,其中“兰”为平音。根据“师恩难忘”的主题,可拟写:“和风拂桃李”,其中“和风”是偏正短语,“抚桃李”是动宾短语,其中“李”为仄音,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C.根据上联“和衷同奋进”分析,“和衷”是动宾短语,“同奋进”是偏正短语,其中“进”为仄音。根据“同窗情谊”的主题,可拟写:“共济自图强”,其中“共济”是动宾短语,“自图强”是偏正短语,其中“强”为平音,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3)本题考查辩论词。
(1)根据反方二辩“张扬个性不仅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还能促进集体发展”,正方三辩“真正的和谐是意见的统一,步调的一致”分析,反方二辩的观点是“张扬个性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和促进集体发展”,而正方的三辩只是将“和”简单归结为“和谐是意见的统一,步调的一致”,这忽略了可以包容多元、求同存异的本质;并且没有对反方二辩中的“张扬个性促进集体发展”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2)总结陈词不仅是对本方观点的总结,更是对整个辩论过程的升华和点睛之笔。拟写总结陈词时要注意,首先准确地再次陈述本方的主要观点和立场,然后强调本方观点的社会意义、实践价值或对特定问题的独到见解,最后向听众提出合理的建议、倡议或思考方向。
补写时要围绕“追求和谐更重要”的观点进行拟写总结陈词即可。
示例:
我方坚定地认为追求和谐比张扬个性更重要。只有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2.
3.示例:我不同意。“筑”有“建筑、修建”之意,“韶华筑梦”表达在美好的青春时光里一点一点构建自己的梦想,强调梦想构建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铸”主要是“铸造”的意思,通常用于金属器物,用“铸”来搭配“梦”,从语义和表达效果上看,不如“筑”字更能体现青春逐梦时那种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构建的过程感,所以不同意。
【解析】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作答时,首先要从给出的封面一、封面二、封面三中根据个人审美的喜好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接着,要用正楷或行书书写“韶华筑梦·笃行致远”八个字。正楷字体笔画规整、结构严谨;行书则相对流畅自然、书写速度稍快。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不写繁体字。注意“韶、笃”等易错字的书写。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
首先我们要比较这两个字的意思,从字典释义看,“筑”有“建筑;修建”之意,强调通过逐步积累、构建去达成;“铸”主要是“铸造”,侧重借助高温等方式将金属等制成器物,强调打造的过程。然后我们结合主题曲分析,毕业册主题是“韶华筑梦·笃行致远”,“筑梦”是说在青春韶华里,像修筑建筑一样,一步步构建、搭建梦想,契合青春逐梦时慢慢积累、持续努力的过程。而“铸梦”侧重用类似铸造金属的方式,且相对更强调“打造”的结果,不太能体现青春逐梦过程中点滴积累、逐步构建的动态感。据此概述即可。
示例:不同意。“筑”有“建筑、修建”之意,“筑梦”体现青春逐梦时像修筑建筑般逐步积累、构建的动态过程,契合毕业阶段点滴逐梦的内涵。而“铸”侧重“铸造”,适用对象不符合,而且强调打造结果,难体现逐梦的动态积累。故“筑”更贴合“韶华筑梦·笃行致远”主题,无需修改。
4.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
B.“自惭形秽”中的“秽”是一个形声字,声旁是“岁”,应读为“huì”,并非是“suì”;
故选B。
5. 地面上的土包 泥土、土壤 示例:地、埂 示例:积土成山、安土重迁 一只飞鸟 一种飞禽 示例:鹤、鹏; 示例:鸟语花香、小鸟依人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象形字。
汉字的构造可以简括为“六书”,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一般认为是造字法。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汉字表意,以象形为基础。
可仿照示例,从字形推字义,再分析结构,最后列举相关成语。
第一字:“土”字,从最左侧的图形可知,“土”就像地面上的一堆土丘,突出在平面上。因此“土”的本义是在地面上的土壤、泥土。以“土”为偏旁的字有址、堰等。含有“土”字的成语有土崩瓦解、卷土重来等;
第二字:“鸟”字,从最左侧的图形可知,“鸟”就像一只喜欢在天空飞翔的鸟。因此可推测出“鸟”的本义是一种天空的飞禽。以“鸟”为偏旁的字有鸥、鹦等。含有“鸟”字的成语有鸟尽弓藏、一石二鸟等。
据上分析,依次仿写答题即可。
6.示例:我认为好。本诗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一幅江天浩渺、寂寥萧瑟的秋江独钓图,与画中极简的构图与大面积留白形成呼应关系,诗中有“画”,并与画面中空灵深远的意境高度契合。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画关联的赏析。
这幅《寒江独钓图》,以极简构图呈现:江面辽阔,一扁舟静泊,一人独坐垂钓。大面积留白营造出空灵孤寂意境,尽显“独钓一江秋”的超脱与清寂。
王士禛此诗以“一”字连缀,极简意象勾勒出秋江独钓画面,孤寂中见超脱。诗画相融,意境悠远,尽显古典诗歌的简洁与深邃之美。
作答时,需先抓诗歌艺术手法(如白描、叠词),再关联画作元素(构图、意境),分析诗画如何呼应、营造统一意境,从内容契合度判断优劣。
示例:我认为好。诗中以“一”字反复的白描,绘出孤舟独钓画面,与画里扁舟、独人的极简构图呼应,留白般的意境也和画中江天浩渺相融,诗画共绘清寂悠远之境。
7.(1)指事
(2)本题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每一天每个月都做到(或“日积月累”)。(意思对即可)
示例:每天都做到。
示例:每月都做到。
(3)本题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一:要完成好背诵任务,自己一定要大声朗读课文,因为“记”字左边是“言”, 右边是“己”。(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亡”就是“丢”,背诵课文时如果用“心”,就不会“忘”。(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本末:树的下部和上部,东西和底部和顶部,比喻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结合材料一中“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可知,“本末”二字从本义看同属指事造字法。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材料三是在通过“聪”字的构造来教育学生们如何在学习上做到全面和专注。每个部分(耳、心、口、目)都对应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明”字由“日”和“月”组成,日代表白天,月代表夜晚,两者合在一起意味着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做到。
据此可补写为:每天都要坚持。
(3)本题考查字形字义和语言表达。解答时,需要理解题目中的要求,即选择“忘”或“记”中的一个字,通过其字形字义来阐述如何完成好“课文背诵”的任务。
对于“记”字,可以观察到它由“言”和“己”两部分组成。在这里,“言”可以理解为言语、说话,而“己”则代表自己。将这两个字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通过说话(朗读)来加深自己的记忆,从而帮助完成背诵任务。因此,可以构造出“要完成好背诵任务,自己一定要大声朗读课文,因为‘记’字左边是‘言’,右边是‘己’”这样的句子。
对于“忘”字,虽然题目中给出了这个字作为选项,但在这个语境下,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其反义词“记”来阐述如何避免忘记课文内容。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也可以从“忘”字的字形字义出发,进行反向思考。例如,“忘”字由“亡”和“心”组成,“亡”可以理解为丢失、失去,而“心”则代表心思、用心。因此,可以构造出“背诵课文时如果用‘心’,就不会‘忘’”这样的句子,强调用心背诵的重要性。
示例:要牢记课文内容,就得用心去体会,因为“记”字把“言”与“己”紧密相连,提醒自己多说多记,方能牢记于心。
8.示例:将②句和③句调换位置。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与衔接。
文段是对“十五连盏铜灯”的介绍,通常逻辑是先讲造型,再依次讲结构、工艺,最后总结。原句①介绍造型,③介绍结构,②介绍工艺,④总结。按照“造型—结构—工艺—总结”的合理顺序,应先讲完结构(③),再讲工艺(②),这样与④中“造型生动,结构科学,工艺精湛”的表述顺序对应,所以调整建议为将②句和③句调换位置,使文段逻辑更连贯,符合人们认知事物从外观到内部构造、制作工艺的顺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