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22:21:28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
1.结构 性质
2.(1)[实验1]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在温度和Na2S2O3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B试管中H2SO4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故先出现浑浊。
得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2] 在反应物浓度都相同的条件下,热水浴中反应液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故出现浑浊快。
得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3] 2H2O22H2O+O2↑
FeCl3对H2O2的分解反应起催化作用。
得出的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Zn+H2SO4ZnSO4+H2↑
(ⅰ)用到了变量控制的方法。
(ⅱ)按实验装置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8 g大小相同的锌粒,再分别加入40 mL 1 mol·L-1 和40 mL 4 mol·L-1的H2SO4溶液,测量并记录相同时间(如5 min)内收集到H2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剂 氢气的体积 反应速率
1 mol·L-1 H2SO4溶液
4 mol·L-1 H2SO4溶液
[问题思考] (1)提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2)提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A [解析] 0.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10 mL 1.0 mol·L-1硫酸溶液所含H+的物质的量为10×10-3 L×1.0 mol·L-1×2=0.02 mol,Zn+2H+Zn2++H2↑,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二者的量决定生成氢气的量。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而锌和酸的量均未改变,即H2的量不变,①符合题意;适当加热,加快反应速率,而锌和酸的量均未改变,即H2的量不变,②符合题意;滴入少量CuSO4溶液,虽然通过形成原电池反应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部分锌置换铜,即锌的量减小,则生成H2的量也减小,③不符合题意;用10 mL 98%硫酸代替10 mL 1.0 mol·L-1的稀硫酸,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而是生成SO2,④不符合题意;加入10 mL 2 mol·L-1盐酸,溶液中H+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⑤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结合H+生成CH3COOH,降低了H+的浓度,速度减慢,但产生H2总量不变,⑥不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①②符合题意。
例2 D [解析] 缩小容积,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容积不变,充入N2,N2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错误;容积不变,充入氦气,各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容器容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正确。
例3 D [解析] 实验Ⅱ硫酸的浓度大于实验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t1<10,故A错误;根据变量控制法,需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相等,所以实验Ⅲ中a=8,故B错误;对比实验Ⅰ、Ⅱ可得:温度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Ⅰ、Ⅳ对照,可以预测实验Ⅳ:t2<12,故D正确。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解析]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H2O2S+H++H2O,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本质是Zn+2H+Zn2++H2↑,加入稀K2SO4溶液,虽然不能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但稀溶液中的水能使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6)对于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2.D [解析] 水为纯液体,增加水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不生成氢气,B错误;反应没有气体参加,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3.B [解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需各组溶液混合后的总体积一定,则V1=10,V2=20,A正确;各组中,H2O2物质的量均过量,而反应产生的Mn2+会催化分解H2O2,标准状况下,产生的O2体积均大于0.112 L,B错误;Ⅰ和Ⅲ、Ⅱ和Ⅳ均只有温度不同,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t14.(1)Zn+2H+H2↑+Zn2+
(2)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5 浓度
(5)0.000 5 mol·L-1·s-1
(6)Mn2+的催化作用
[解析] (1)Zn与硫酸反应生成H2和ZnSO4,离子方程式为Zn+2H+H2↑+Zn2+。
(2)按照图中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根据此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各组溶液总体积应相等,V2=2+5+3-2-3=5;A和B实验中温度相同,反应物的浓度不同,通过实验A、B可探究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高锰酸钾与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5H2C2O4+6H+2Mn2++10CO2↑+8H2O,各组中,H2C2O4均过量,则KMnO4均完全参与反应,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溶液混合后KMnO4的起始浓度为
=0.004 mol·L-1,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0.000 5 mol·L-1·s-1。
(6)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催化作用,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Mn2+。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D [解析] 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加入的二氧化锰可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进行合成NH3反应时,增大气体压强,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Zn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几滴蒸馏水,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D符合题意。
2.B [解析] ①未增大c(H2SO4),反应速率不变;③18 mol·L-1的浓硫酸会使铝钝化;⑥在敞口容器中反应,H2逸出并不影响反应速率。
3.B [解析] 由于A的状态未知,增加A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反应速率一定加快,A错误;升高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增大体系压强,不能确定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是否含有气体,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C错误;降低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4.B [解析] C为固体,其浓度视为常数,增加C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A错误;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C错误;保持容积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Ne,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5.C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研究浓度、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和③应该是探究催化剂的影响,①和②则是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变量控制的要求,②的反应物应是10 mL 4% H2O2溶液,A、B正确,C错误;实验③与实验①相比,使用了催化剂,反应物浓度也增大了,故反应速率肯定比①的快,D正确。
6.C [解析] 由变量控制法知总体积为15 mL,实验③中,x=15-3.5-3.5=8,A正确;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Na2S2O3溶液浓度变化对Na2S2O3与H2SO4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③④⑤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H2SO4溶液浓度变化对Na2S2O3与H2SO4反应速率的影响, B正确;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反应速率加快,浑浊度增大需要时间更短,C错误;达到相同浑浊度时,实验①②③所需时间的改变量大于实验③④⑤所需时间的改变量,Na2S2O3溶液浓度的改变对速率影响更大,D正确。
7.D [解析] 实验1和实验2的c(H+)均为0.2 mol·L-1,无法说明H+浓度对生成CO2的速率有影响,A错误;实验1和实验4中固体状态不同且所用酸的种类不同,实验变量为固体的状态及阴离子种类,B错误;对比实验1和实验2、实验3和实验4,硫酸钙对大理石的包裹作用更强,C错误;由图可知,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及大理石、硫酸与碳酸钙粉末均可以用于制备CO2,则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反应也能用于制备CO2,D正确。
8.A [解析] 由反应结合表中数据知,实验①中丙酮过量,丙酮反应速率等于碘单质反应速率,以丙酮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A错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体积均为6 mL,则实验④中,a=1,B正确;实验①与实验③的变量是I2浓度,故可以研究I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变量为丙酮浓度,溶液褪色时间t19.(1)反应速率开始慢,之后先变快后变慢 (2)不是
(3)探究Cu(NO3)2、NO2、NO能否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
(4)①NO2 ②N
(5)在试管A、B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等体积5.6 mol·L-1硝酸,向B中再加入NaNO2固体,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快
[解析] (1)由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铜与5.6 mol·L-1硝酸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反应速率开始慢,之后先变快后变慢。
(2)由图甲可知,5~30 min时,反应温度不变,由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铜与5.6 mol·L-1硝酸反应的速率变快,说明温度升高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由题意可知,实验Ⅱ的目的是探究硝酸铜、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对铜与5.6 mol·L-1硝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4)由实验Ⅱ、Ⅲ可知,铜与5.6 mol·L-1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由图丙可知,二氧化氮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①为二氧化氮、②为亚硝酸根离子。
(5)若(4)中猜想正确,向铜与5.6 mol·L-1硝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亚硝酸钠,反应速率应会加快,则补充的实验为在试管A、B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等体积5.6 mol·L-1硝酸,向B中再加入亚硝酸钠固体,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快。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学习任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1.内部因素(决定性因素)
反应物的组成、    和    等因素。
2.外部因素
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定性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0.1 mol·L-1 Na2S2O3溶液分别与0.1 mol·L-1 H2SO4溶液、0.5 mol·L-1 H2SO4溶液反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           ;
实验中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出现浑浊,但B试管中首先出现浑浊,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2]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浓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5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5 m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 步骤
实验 条件 热水浴 冷水浴
实验中观察到热水浴中出现浑浊快,冷水浴中出现浑浊慢,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3]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5 mL 5%的H2O2溶液,向试管B中滴加几滴1 mol·L-1 FeCl3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           ;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A中无气泡产生,试管B中产生大量气泡,试管A、B中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定量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放入2 g锌粒,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1 mol·L-1 H2SO4溶液,测量并记录收集10 mL H2所用时间。
②用4 mol·L-1 H2SO4溶液代替1 mol·L-1 H2SO4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将测定结果填入下表。
试剂 所用时间 反应速率
1 mol·L-1 H2SO4溶液
4 mol·L-1 H2SO4溶液
(ⅰ)上述实验探究中,你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
(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并记录相同时间内收集H2的多少达到定量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的目的,请设计对比实验和数据记录表格。
[问题思考]
(1)针对氮气和氢气生成氨的反应体系,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Ar,化学反应速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若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呢
(2)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加入高效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核心知识讲解】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其物质的量改变时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固体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有关,固体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块状固体可以通过研细来增大表面积,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若某物质的浓度变化改变了其性质,反应实质可能发生改变,要具体分析反应速率的变化(如铁与稀硫酸反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但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改变→物质浓度改变→反应速率改变
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1)恒温时: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2)恒温恒容时
①充入反应气体,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②充入“惰性气体”(如He、Ne、Ar等不参与本反应也不干扰本反应的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任何反应,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都减小。
(2)大量实验证明,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该结论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均适用,且不受反应物状态的限制。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大,也更容易控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合适的催化剂只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也不能改变反应热的大小。
(2)催化剂有选择性,不同的化学反应,催化剂不同。
(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活化温度,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催化作用。
(4)同一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辽宁大连滨城联盟高二期中] 用0.65 g锌粒与10 mL 1.0 mol·L-1硫酸溶液反应制氢气,下列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氢气产量的操作有几项 ( )
①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
②适当加热
③滴入少量CuSO4溶液
④用10 mL 98%硫酸代替10 mL 1.0 mol·L-1的稀硫酸
⑤加入10 mL 2.0 mol·L-1盐酸
⑥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A.2 B.3 C.4 D.5
例2 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 )
A.缩小容积,使压强增大
B.容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D.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例3 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0.1 mol·L-1 H2SO4溶液为反应物,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
实验 序号 温度/℃ Na2S2O3 溶液/mL H2SO4 溶液/mL H2O/ mL 出现沉淀所 需的时间/s
Ⅰ 0 5 5 10 12
Ⅱ 0 5 10 5 t1
Ⅲ 0 5 7 a 10
Ⅳ 30 5 5 10 t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Ⅱ中10B.实验Ⅲ中a=5
C.对比实验Ⅰ、Ⅱ可得:温度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D.可以预测实验Ⅳ:t2<12
[归纳总结] 利用“变量控制法”的解题策略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增大压强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
(2)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且反应前后化学性质、质量不变 ( )
(3)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
(4)在锌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稀K2SO4溶液,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 )
(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过程中,再增加CaCO3固体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6)对于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 )
2.[2024·天津河西区高二期中] 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如下反应采取的措施能增大相应反应速率的是( )
A.Na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用量
B.常温下Fe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改用浓硫酸
C.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
3.[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二期中]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30 ℃及以下,双氧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编号 0.1 mol·L-1 酸性KMnO4 溶液体积/mL 1 mol·L-1 H2O2溶液体积/mL 水的 体积/mL 反应 温度/℃ 紫色褪去 所用的时间/s
Ⅰ 20 20 0 20 t1
Ⅱ 20 V1 10 20 t2
Ⅲ 20 V2 0 30 t3
Ⅳ 20 10 10 30 t4
A.V1=10,V2=20
B.各组实验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均为0.112 L(标准状况下)
C.实验Ⅰ和Ⅲ、Ⅱ和Ⅳ均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t14.[2025·广东三校高二联考] 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测定相同体积的1 mol·L-1的硫酸分别与足量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如图装置:
(1)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按照图中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则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             。
(3)根据此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          。
实验二: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表:
序号 温度 /K 0.02 mol·L-1 酸性KMnO4 溶液体积/mL 0.1 mol·L-1 H2C2O4 溶液体积/mL 水的 体积 /mL 溶液颜色 褪至无色时 所需时间/s
A 293 2 5 3 t1
B 293 V1 3 5 8
C 313 2 3 V2 t2
(4)V2=      ;通过实验A、B可探究      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
(6)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         。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学习任务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025·广东广州越秀区高二开学考]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加热分解KClO3时,添加少量MnO2
B.CaCO3与盐酸反应时,适当升高温度
C.进行合成NH3反应时,增大气体压强
D.Zn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几滴蒸馏水
2.用一质量为1.2 g的铝片与45 mL 4 mol·L-1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2,若要增大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①再加入20 mL 4 mol·L-1硫酸;②改用30 mL 6 mol·L-1的稀硫酸;③改用20 mL 18 mol·L-1浓硫酸;④改用1.2 g铝粉代替1.2 g铝片;⑤适当升高温度;⑥在敞口容器中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3.对于放热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降低体系温度
4.[2024·天津南开区高二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
A.增加C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降低温度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Ne使压强增大
◆ 学习任务二 变量控制法在化学反应速率中的
应用
5.[2024·天津河西区高二期中]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如下表所示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 mL 2% H2O2溶液 无
② 无
③ 10 mL 4% H2O2溶液 MnO2粉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和②对比研究的是H2O2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②和③对比研究的是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5 mL 2% H2O2溶液
D.实验③的反应速率应比实验①的快
6.[2024·北京海淀区高二期中] 室温下,用
0.1 mol·L-1 Na2S2O3溶液、0.1 mol·L-1H2SO4溶液和蒸馏水进行如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编 号 Na2S2O3 溶液 H2SO4 溶液 蒸馏水 浑浊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
V/mL V/mL V/mL
① 1.5 3.5 10
② 2.5 3.5 9
③ 3.5 3.5 x
④ 3.5 2.5 9
⑤ 3.5 1.5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③中x=8
B.实验①②③或③④⑤均可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该反应速率
C.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其浑浊度曲线应为a
D.降低Na2S2O3溶液浓度比降低H2SO4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更大
7.[2024·北京东城区高二期末] 某小组采用等质量的大理石和碳酸钙粉末、足量的0.2 mol·L-1稀盐酸和0.1 mol·L-1稀硫酸研究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中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会包裹在碳酸钙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以说明酸的c(H+)对生成CO2的速率有影响
B.比较实验1和实验4,可以说明生成CO2的速率和酸中阴离子的种类有关
C.实验结论:生成的CaSO4对碳酸钙粉末比对大理石的包裹作用更强
D.综合以上四个实验推断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反应能用于制备CO2
8.[2025·山东名校联盟高二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丙酮碘化反应中,丙酮、I2、H+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
编号 丙酮溶液 (4 mol·L-1)/mL I2溶液 (0.005 mol·L-1)/mL 盐酸 (2 mol·L-1)/mL 蒸馏水/mL 溶液 褪色时间/s
① 2 2 2 0 t1
② 1 2 2 1 t2
③ 2 1 2 1 t3
④ 2 2 a 1 t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①中,以丙酮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
B.实验④中,a=1
C.研究I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①和③
D.若t19.(16分)[2024·北京西城区育才学校高二月考] 某小组研究了铜片与5.6 mol·L-1 HNO3溶液反应的速率,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 时间段 现象
① 0~15 min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15~25 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浅的蓝色
25~30 min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30~50 min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为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监测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所得曲线如图甲所示。
实验Ⅱ:②~④试管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相同体积、5.6 mol·L-1 HNO3溶液,结果显示:
Cu(NO3)2、NO对Cu和HNO3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NO2能明显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Ⅲ:在试管⑤中加入铜片和5.6 mol·L-1 HNO3溶液,当产生气泡较快时,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N。
(1)(3分)根据表格中的现象,描述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2)(2分)实验Ⅰ的结论:温度升高    (填“是”或“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3分)实验Ⅱ的目的:              。
(4)(4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测:该反应由于生成某中间产物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请结合实验Ⅱ、Ⅲ,补全图丙中的催化机理。①    ;②          。
(填相应的粒子符号)
(5)(4分)为验证(4)中猜想,还需补充一个实验:       (请写出操作和现象)。 (共109张PPT)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任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习任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1.内部因素(决定性因素)
反应物的组成、______和______等因素。
结构
性质
2.外部因素
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定性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
[实验1]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溶液分别与 溶液、
溶液反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在温度和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B试管中 的浓
度大,反应速率快,故先出现浑浊。
得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
快;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中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出现浑浊,但B试管中首先出现浑浊,分
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2]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浓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 溶液分别在
不同温度下与 溶液反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
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条件 热水浴 冷水浴
实验中观察到热水浴中出现浑浊快,冷水浴中出现浑浊慢,分析产
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解:在反应物浓度都相同的条件下,热水浴中反应液的温度高,反
应速率快,故出现浑浊快。
得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
越低,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条件 热水浴 冷水浴
[实验3]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的 溶液,向试管B中滴加
几滴 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A中无气泡产生,试管B
中产生大量气泡,试管A、B中产生不同
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解:对 的分解反应起催化作用。
得出的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定量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放入 锌粒,通过分液漏
斗加入溶液,测量并记录收集 所用
时间。
②用溶液代替 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将测定结果填入下表。
试剂 所用时间 反应速率
溶液
溶液
(ⅰ)上述实验探究中,你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
解:用到了变量控制的方法。
试剂 所用时间 反应速率
溶液
溶液
(ⅱ)该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并记录相同时
间内收集 的多少达到定量测定锌与稀
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的目的,请设计对
比实验和数据记录表格。
解:按实验装置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 大小相
同的锌粒,再分别加入和 的
溶液,测量并记录相同时间(如)内收集到 的体积,实
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剂 氢气的体积 反应速率
溶液
溶液
[问题思考]
(1)针对氮气和氢气生成氨的反应体系,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 ,
化学反应速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若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呢?
提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条件下,化
学反应速率降低。
(2)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加入高效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
【核心知识讲解】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其物质的量改变时不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
(2)固体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有关,固体颗粒越小,表面积越
大,反应速率越快。块状固体可以通过研细来增大表面积,从而加
快化学反应速率。
(3)若某物质的浓度变化改变了其性质,反应实质可能发生改变,要
具体分析反应速率的变化(如铁与稀硫酸反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反
应速率与浓度有关,但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恒温时: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2)恒温恒容时
①充入反应气体,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②充入“惰性气体”(如、、 等不参与本反应也不干扰本反应的气体),
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
速率减小。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任何反应,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
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都减小。
(2)大量实验证明,温度每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
倍。该结论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均适用,且不受反应物状
态的限制。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要大,也更容易控制。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合适的催化剂只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方向,也不
能改变反应热的大小。
(2)催化剂有选择性,不同的化学反应,催化剂不同。
(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活化温度,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最大限度
地发挥其催化作用。
(4)同一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辽宁大连滨城联盟高二期中] 用 锌粒与
硫酸溶液反应制氢气,下列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氢气产量的操作
有几项( )
①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 ②适当加热
③滴入少量 溶液
④用硫酸代替 的稀硫酸
⑤加入 盐酸 ⑥加入少量 固体
A.2 B.3 C.4 D.5

[解析] 的物质的量为, 硫酸溶液所含
的物质的量为 ,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二者的量决定生成氢气的量。
用等质量的锌粉代替锌粒,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而锌和酸的量
均未改变,即 的量不变,①符合题意;
适当加热,加快反应速率,而锌和酸的量均未改变,即 的量不变,②符
合题意;
滴入少量 溶液,虽然通过形成原电池反应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由
于部分锌置换铜,即锌的量减小,则生成 的量也减 小,③不符合题意;
用硫酸代替 的稀硫酸,锌与浓硫酸反应不
生成,而是生成 ,④不符合题意;
加入盐酸,溶液中 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⑤不
符合题意;
加入少量固体,由于结合 生成,降低了
的浓度,速度减慢,但产生 总量不变,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①②符合题意。
例2 对于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使反
应速率减小的是( )
A.缩小容积,使压强增大 B.容积不变,充入 使压强增大
C.容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D.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解析] 缩小容积,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
容积不变,充入, 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错误;
容积不变,充入氦气,各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容器容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
减小,D正确。
例3 溶液和 溶液为反应物,
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已知反
应: 。
实验 序号 温度/ 溶液/ 溶 液/ 出现沉淀所
需的时间/
Ⅰ 0 5 5 10 12
Ⅱ 0 5 10 5
Ⅲ 0 5 7 10
Ⅳ 30 5 5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Ⅱ中
B.实验Ⅲ中
C.对比实验Ⅰ、Ⅱ可得:温度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D.可以预测实验Ⅳ:

实验 序号 温度/ 溶液/ 溶 液/ 出现沉淀所
需的时间/
Ⅰ 0 5 5 10 12
Ⅱ 0 5 10 5
Ⅲ 0 5 7 10
Ⅳ 30 5 5 10
[解析] 实验Ⅱ硫酸的浓度大于实验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
以 ,故A错误;
根据变量控制法,需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相等,所以实验Ⅲ中 ,
故B错误;
实验 序号 温度/ 溶液/ 溶 液/ 出现沉淀所
需的时间/
Ⅰ 0 5 5 10 12
Ⅱ 0 5 10 5
Ⅲ 0 5 7 10
Ⅳ 30 5 5 10
对比实验Ⅰ、Ⅱ可得:温度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加快,故C错误;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Ⅰ、Ⅳ对照,可以预测实验Ⅳ: ,
故D正确。
实验 序号 温度/ 溶液/ 溶 液/ 出现沉淀所
需的时间/
Ⅰ 0 5 5 10 12
Ⅱ 0 5 10 5
Ⅲ 0 5 7 10
Ⅳ 30 5 5 10
[归纳总结] 利用“变量控制法”的解题策略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和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
和 ,增大压强能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

(2)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且反应前后化学性质、质量
不变( )

(3)向2支盛有不同浓度 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
溶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
率的影响( )
×
[解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这
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4)在锌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稀 溶液,对化学反应速率无
影响( )
×
[解析] 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本质是 ,加入稀
溶液,虽然不能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但稀溶液中的水能使
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过程中,再增加 固体的量,可以加快反
应速率( )
×
(6)对于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
应速率减小( )
×
[解析] 对于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2.[2024·天津河西区高二期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如下反应采取
的措施能增大相应反应速率的是( )
A. 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用量
B.常温下与稀硫酸反应制 时,改用浓硫酸
C.溶液与 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 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

[解析] 水为纯液体,增加水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
常温下 遇浓硫酸发生钝化,不生成氢气,B错误;
反应没有气体参加,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
3.[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二期中]某化学小组欲探究不同条件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
及以下,双氧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编号 酸性 溶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反应温 度/ 紫色褪去所用
的时间/
Ⅰ 20 20 0 20
Ⅱ 20 10 20
Ⅲ 20 0 30
Ⅳ 20 10 10 30
A.,
B.各组实验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均为 (标准状况下)
C.实验Ⅰ和Ⅲ、Ⅱ和Ⅳ均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说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需各组溶液混合后的总体积一定,则,
,A正确;
各组中, 物质的量均过量,而反应产生的会催化分解,
标准状况下,产生的 体积均大于 ,B错误;
编号 酸性 溶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反应温 度/ 紫色褪去所用
的时间/
Ⅰ 20 20 0 20
Ⅱ 20 10 20
Ⅲ 20 0 30
Ⅳ 20 10 10 30
Ⅰ和Ⅲ、Ⅱ和Ⅳ均只有温度不同,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正确;
,说明Ⅰ的反应速率更快,而Ⅰ的温度更低, 浓度则大一些,
说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更大,D正确。
编号 酸性 溶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反应温 度/ 紫色褪去所用
的时间/
Ⅰ 20 20 0 20
Ⅱ 20 10 20
Ⅲ 20 0 30
Ⅳ 20 10 10 30
4.[2025·广东三校高二联考]某校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测定相同体积的 的硫酸分别与
足量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如图装置:
(1)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与硫酸反应生成和 ,离子方程式为

(2)按照图中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
间均为 ,则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解析] 按照图中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 验时间均为 ,
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根据此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根据此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间
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二:利用溶液和酸性 溶液之间的反应,探究外界
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表:
序号 温度/ 酸性 溶 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溶液颜色褪
至无色时所
需时间/
A 293 2 5 3
B 293 3 5 8
C 313 2 3
(4) ___;通过实验A、B可探究______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
浓度
序号 温度/ 酸性 溶 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溶液颜色褪
至无色时所
需时间/
A 293 2 5 3
B 293 3 5 8
C 313 2 3
[解析] 利用溶液和酸性 溶液之间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
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各组溶液总体积
应相等, ;A和B实验中温度相同,反应物的
浓度不同,通过实验A、B可探究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序号 温度/ 酸性 溶 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溶液颜色褪
至无色时所
需时间/
A 293 2 5 3
B 293 3 5 8
C 313 2 3
(5)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温度/ 酸性 溶 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溶液颜色褪
至无色时所
需时间/
A 293 2 5 3
B 293 3 5 8
C 313 2 3
[解析] 高锰酸钾与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各组中,均过量,
则 均完全参与反应,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溶液混合后 的
起始浓度为,用 的浓度变化表
示的反应速率为 。
序号 温度/ 酸性 溶 液体积/ 溶液体积/ 水的体 积/ 溶液颜色褪
至无色时所
需时间/
B 293 3 5 8
(6)实验中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
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与 之间的反应有某种
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的催化作用
[解析] 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与 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
作用,则该作用是催化作用,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 。
1.[2025·重庆重点中学高二联考]在一个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
入和 ,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C点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
D.时,的产率:段大于 段

[解析] A点到C点,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则反应物浓度:
A点大于C点,A正确;
A点到C点,正反应速率增加,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
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反应
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错误;
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发生
变化,压强发生变化,C错误;
根据图示,正反应速率: 段小于段,时,的产率:段
小于 段,D错误。
2.[2024·浙江杭州高二期末]为探究反应
的速率影响因素,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锥形瓶编号 1 2 3 4
的溶液/ 10 10 10 10
蒸馏水/ 0 5 0 6
的溶液/ 10 10 4
反应温度/ 20 20 50 50
浑浊出现时间/ 10 16 5 8
备注 后浑浊不再增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一般不通过测 的体积变化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B.3号瓶中前内为
C.依据实验设计推测
D.由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可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 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通过测定 的体积变化来判断化学
反应速率的快慢,否则误差太大,A正确;
3号瓶 后浑浊不再增多,反应结束,消耗完,用 来表
示速率为 ,B错误;
锥形瓶编号 1 2 3 4
的溶液/ 10 10 10 10
蒸馏水/ 0 5 0 6
的溶液/ 10 10 4
反应温度/ 20 20 50 50
浑浊出现时间/ 10 16 5 8
备注 后浑浊不再增多
对比实验1、2,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总体积必须相同,
则,C正确;
锥形瓶编号 1 2 3 4
的溶液/ 10 10 10 10
蒸馏水/ 0 5 0 6
的溶液/ 10 10 4
反应温度/ 20 20 50 50
浑浊出现时间/ 10 16 5 8
备注 后浑浊不再增多
1号瓶中 浓度大,但温度低,4号瓶中 浓度小,但温度高,实验
结果是4号瓶实验反应速率大,说明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于浓度变化的影响,
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正确。
锥形瓶编号 1 2 3 4
的溶液/ 10 10 10 10
蒸馏水/ 0 5 0 6
的溶液/ 10 10 4
反应温度/ 20 20 50 50
浑浊出现时间/ 10 16 5 8
备注 后浑浊不再增多
3.反应经历两步:;。反应体系中、、
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随 的变化曲线
B.时,
C.时,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后,

[解析] 反应经历两步: ;,则的浓度逐渐减小,
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为随 的变化曲线,A项正确。
由图可知,时, ,B项正确。
由图可知,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增大阶段,
的消耗速率小于生成速率,减小阶段,的
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则时 的消耗速率
大于生成速率,C项正确。
由图可知,时刻 已经完全转化,若无反应②发生,则,由于
反应②的发生,时转化的 的浓度为,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
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的浓度的变化量为,这种关系在 后
仍成立,D项错误。
4.[2025·河南南阳高二期中]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室温下水溶液体系
中的化学反应 的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中的
初始浓度及初始速率间的关系,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 编号 的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初始速率/
1 1.00
2 1.00
3 2.00
4 1.00
已知表中初始反应速率与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可以表示为
(温度一定时, 为常数)。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实验2中,
B.设计实验2和实验4的目的是研究 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D.若实验编号4的其他浓度不变, 时,反应的
初始速率

[解析] 实验1和实验2中、初始浓度相同, ,则
,故 ,A正确;
实验2和实验4中其他条件相同, 的初始浓度不同,故设计实验2和实
验4的目的是研究 初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
实验 编号 的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初始速率/
1 1.00
2 1.00
3 2.00
4 1.00
将表中实验2、4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可得,将实验3、4数据代入速率
方程,可得 ,C错误;
实验4中 ,其他浓度不变,
时,因 ,则反应的初始速率变为 ,D正确。
实验 编号 的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初始浓度/ 初始速率/
1 1.00
2 1.00
3 2.00
4 1.00
5.[2024·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二期中]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
光催化染料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和时 的降解
百分率相等
B.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小
C.溶液酸性越强, 的降解速率越大
D.,时 的平均降解速率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 和时的降解百分率
都是 ,A项正确;
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的起始浓度越小,曲线的斜率
越小,即降解速率越小,B项正确;
由图可知, 越小,即溶液酸性越强,
尽管 初始浓度小,但 变化的
斜率越大,降解速率越大,C项正确;
,时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D项错误。
练习册
学习任务一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025·广东广州越秀区高二开学考]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
反应速率的是( )
A.加热分解时,添加少量
B. 与盐酸反应时,适当升高温度
C.进行合成 反应时,增大气体压强
D. 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几滴蒸馏水

[解析] 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加入的二氧化锰可作为反应的催
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适当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
进行合成 反应时,增大气体压强,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几滴蒸馏水,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D符合题意。
2.用一质量为的铝片与的稀硫酸反应制取 ,
若要增大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①再加入 硫酸;
②改用的稀硫酸;③改用 浓硫酸;
④改用铝粉代替 铝片;⑤适当升高温度;⑥在敞口容器中
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未增大,反应速率不变; 的浓硫酸
会使铝钝化;⑥在敞口容器中反应, 逸出并不影响反应速率。

3.对于放热反应: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
率加快的是(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降低体系温度
[解析] 由于A的状态未知,增加A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反应速率一
定加快,A错误;
升高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3.对于放热反应: ,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
率加快的是( )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降低体系温度
增大体系压强,不能确定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是否含有气体,反应速率
不一定加快,C错误;
降低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错误。

4.[2024·天津南开区高二期中]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
容器中进行反应 。下列条件的改变
(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C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降低温度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使压强增大

[解析] C为固体,其浓度视为常数,增加C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
响,A错误;
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化学反应速
率加快,B正确;
4.[2024·天津南开区高二期中]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
容器中进行反应 。下列条件的改变
(其他条件不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加C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降低温度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使压强增大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C错误;
保持容积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学习任务二 变量控制法在化学反应速率中的应用
5.[2024·天津河西区高二期中]某实验小组以 分解为例,研究
浓度、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如下表所示方案完
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溶液 无
② 无
③ 溶液 粉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和②对比研究的是 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②和③对比研究的是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 溶液
D.实验③的反应速率应比实验①的快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溶液 无
② 无
③ 溶液 粉末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研究浓度、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和③应该是探究催化剂的影响,
①和②则是探究 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合变量控制的要求,②的反应物应是 溶液,A、B正确,
C错误;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溶液 无
② 无
③ 溶液 粉末
实验③与实验①相比,使用了催化剂,反应物浓度也增大了,故反应速率
肯定比①的快,D正确。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溶液 无
② 无
③ 溶液 粉末
6.[2024·北京海淀区高二期中]室温下,用溶液、
溶液和蒸馏水进行如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
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浑浊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 1.5 3.5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2.5 3.5 9
③ 3.5 3.5
④ 3.5 2.5 9
⑤ 3.5 1.5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③中
B.实验①②③或③④⑤均可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
可增大该反应速率
C.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其
浑浊度曲线应为
D.降低溶液浓度比降低 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
率影响程度更大

[解析] 由变量控制法知总体积为 ,实验③中, ,
A正确;
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① 1.5 3.5 10
② 2.5 3.5 9
③ 3.5 3.5
④ 3.5 2.5 9
⑤ 3.5 1.5 10
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变化对
与 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③④⑤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
同时, 溶液浓度变化对与反应速率的影响, 正确;
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① 1.5 3.5 10
② 2.5 3.5 9
③ 3.5 3.5
④ 3.5 2.5 9
⑤ 3.5 1.5 10
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反应速率加
快,浑浊度增大需要时间更短,C错误;
达到相同浑浊度时,实验①②③所需时间的改变量大于实验③④⑤所需时
间的改变量, 溶液浓度的改变对速率影响更大,D正确。
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① 1.5 3.5 10
② 2.5 3.5 9
③ 3.5 3.5
④ 3.5 2.5 9
⑤ 3.5 1.5 10
7.[2024·北京东城区高二期末]某小组采用等质量的大理石和碳酸
钙粉末、足量的稀盐酸和 稀硫酸研究实验室
制备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中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硫酸钙会包裹在碳
酸钙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以说明酸的对生成 的速率有影响
B.比较实验1和实验4,可以说明生成 的速率和酸中阴离子的种类
有关
C.实验结论:生成的 对碳酸钙粉末比对大理石的包裹作用更强
D.综合以上四个实验推断
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反应
能用于制备

[解析] 实验1和实验2的均为,无法说明 浓度对生成
的速率有影响,A错误;
实验1和实验4中固体状态不同且所用酸的种类不同,实验变量为固体的状
态及阴离子种类,B错误;
对比实验1和实验2、实验3和实验4,硫酸钙对大理石的包裹作用更强,
C错误;
由图可知,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及大理石、硫酸与碳酸钙粉末均可以用于制
备,则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反应也能用于制备 ,D正确。
8.[2025·山东名校联盟高二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丙
酮碘化反应中,丙酮、、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数
据如下表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中,以丙酮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B.实验④中,
C.研究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①和③
D.若 ,则说明丙酮浓度越大,该反应的速率越快

编号 丙酮溶液 溶液 盐酸 蒸馏水/ 溶液褪色
时间/
① 2 2 2 0
② 1 2 2 1
③ 2 1 2 1
④ 2 2 1
[解析] 由反应结合表中数据知,实验①中丙酮过量,丙酮反应速率等于碘
单质反应速率,以丙酮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错误;
编号 丙酮溶液 溶液 盐酸 蒸馏水/ 溶液褪色
时间/
① 2 2 2 0
② 1 2 2 1
③ 2 1 2 1
④ 2 2 1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体积均为,则实验④中, ,B正确;
实验①与实验③的变量是浓度,故可以研究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正确;
编号 丙酮溶液 溶液 盐酸 蒸馏水/ 溶液褪色
时间/
① 2 2 2 0
② 1 2 2 1
③ 2 1 2 1
④ 2 2 1
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变量为丙酮浓度,溶液褪色时间 ,则说明丙酮浓
度越大,该反应的速率越快,D正确。
编号 丙酮溶液 溶液 盐酸 蒸馏水/ 溶液褪色
时间/
① 2 2 2 0
② 1 2 2 1
③ 2 1 2 1
④ 2 2 1
9.(16分)[2024·北京西城区育才学校高二月考] 某小组研究了铜片
与 溶液反应的速率,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 时间段 现象
___________①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
浅的蓝色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
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为探究影响该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监测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所得曲线如图甲所示。
实验Ⅱ:②~④试管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相同体积、
溶液,结果显示:
、对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 能明显
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Ⅲ:在试管⑤中加入铜片和 溶液,当产生气
泡较快时,取少量反应液于试管中,检验后发现其中含有 。
实验 时间段 现象
___________①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
浅的蓝色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
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1)(3分)根据表格中的现象,描述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率开始慢,之后先变快后变慢
实验 时间段 现象
___________① 铜片表面出现极少气泡
铜片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呈很
浅的蓝色
铜片表面均匀冒出大量气泡
铜片表面产生较少气泡,溶液蓝色
明显变深,液面上方呈浅棕色
[解析] 由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铜与 硝酸反应的速率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反应速率开始慢,之后先变快后变慢。
(2)(2分)实验Ⅰ的结论:温度升高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应速率加
快的主要原因。
不是
[解析] 由图甲可知, 时,反应温度不变,由表格中的实
验现象可知,铜与 硝酸反应的速率变快,说明温度升高
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3)(3分)实验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探究、、能否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
[解析] 由题意可知,实验Ⅱ的目的是探究硝酸铜、二氧化氮、一氧
化氮对铜与 硝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4)(4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测:该反应由于生成某中间产物而加
快了反应速率。请结合实验Ⅱ、Ⅲ,补全图丙中的催化机理。
①_____;②_____。(填相应的粒子符号)
[解析] 由实验Ⅱ、Ⅲ可知,铜与 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由图丙可知,二氧化氮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①
为二氧化氮、②为亚硝酸根离子。
(5)(4分)为验证(4)中猜想,还需补充一个实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操作和现象)。
在试管A、B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等体积硝酸,向B中再加入固体,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快
[解析] 若(4)中猜想正确,向铜与 硝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
亚硝酸钠,反应速率应会加快,则补充的实验为在试管A、B中加入
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等体积 硝酸,向B中再加入亚
硝酸钠固体,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快。
快速核答案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1. 结构 性质
2.(1)[实验1]
在温度和溶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B试管中的浓度大,
反应速率快,故先出现浑浊。
得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
快;反应物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2]在反应物浓度都相同的条件下,热水浴中反应液的温度高,
反应速率快,故出现浑浊快。
得出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
越低,反应速率越慢。
[实验3]
的分解反应起催化作用。
得出的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
应速率。
(2) (ⅰ)用到了变量控制的方法。
(ⅱ)按实验装置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大小
相同的锌粒,再分别加入
溶液,测量并记录相同时间(如)内收集到的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剂 氢气的体积 反应速率
溶液
溶液
[问题思考]
(1)提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条件下,
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2)提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
增大。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A 例2 D 例3 D
课堂评价
1. (1)√ (2)√ (3)× (4)× (5)× (6)×
2.D 3.B 4.(1) (2)收集到气体的体
积 (3)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5 浓度
(5) (6)的催化作用
练习册
1.D 2.B 3.B 4.B 5.C 6.C 7.D 8.A
9.(1)反应速率开始慢,之后先变快后变慢 (2)不是
(3)探究能否加快铜和硝酸反应的速率
(4) (5)在试管A、B中加入大小、形状相同的铜片和
等体积硝酸,向B中再加入固体,B中产生气泡的
速率比A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