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复习课件(20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复习课件(20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6 10:2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章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流程:
提出问题
建立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不支持假设,
修改或提出新假设
探究方法:
观察
实验
1.滴管:
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中。
2.酒精灯
加热液体时:
1、加热前要擦干试管外壁,防止水滴流下炸裂试管
2、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要先均匀预热防止炸裂
3、加热时不要使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防止炸裂
4、试管夹要夹在离试管口 1/3处
5、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6、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于桌面约成45度角,试管口
不要朝向自己或别人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实验
观察
控制变量法:
对照组
实验组
①探究型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型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或者多次重复实验的原因:
多个参与/多次实验原则: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观察
实验
测量
长度:
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定义:
进率:
m→dm→cm→mm 每一级都是十进位
km→m→mm→μm →nm每一级都是千进位
刻度尺的使用:
1. 观察测量范围量程、最小刻度值、单位;
2. 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待测物体一端对齐;
3. 读数(带单位);
读数=准确值+估读值
最小刻度
最小刻度下一位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实验
测量
长度:
观察
体积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定义:
进率:
m3 →dm3→cm3 换算的进率是1000
L →mL 换算的进率是1000
1mL=1cm3
排水法:
1.先量出适量的水;(浸没物体,但不超过量程)
2.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测出体积;
3.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
量杯:上密下疏;量筒刻度均匀
未知:仰小俯大
复习知识
探索自然科学
探究方法:
探究流程:
实验
测量
长度
体积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不超量程
充分接触
稳定读数
视线相平
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
体温计
量程
最小刻度
构造
1℃
0.1℃
0-110℃
35℃-42℃
细小弯管
无细小弯管、
三棱柱
不甩,只升不降
观察
课堂练习
(1)900毫升=__________升
(2)200 cm3=__________mL
(3)0.5立方米=__________升
(4)0.0085立方分米=_____毫升=______立方厘米=_______升
(5)5 mm=_________dm=_________m
(6)20米=_________分米=_________厘米
(7)5.295 m=________cm。
(8)712 μm= m。
(9)34.8 m= nm。
0.9
200
500
8.5
8.5
0.0085
0.05
0.005
200
2000
3.48×1010
529.5
7.12×10-4
单位换算
课堂练习
1.当你感冒了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哆嗽、鼻塞,然后给你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 )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或假设
C获取事实或证据 D.表达交流
C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体小且绿色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生长 B体小且绿色
C.能繁殖 D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B
课堂练习
3.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实验、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C
课堂练习
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置水平桌面上,仰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mL。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2mL B.小于12mL C.大于12mL D.无法判断
C
5.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C
课堂练习
6.小科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总是存在的,所以测量结果都正确
C.数据“12.36cm”中的“3”和“6”都是估读的
D.该书宽度是12.35cm
D
课堂练习
7.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1)酒精灯被点燃后,其火焰一般有三层,其中a层称为 b层称为 ,c层称为 。
(2)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酒精灯后,可用嘴吹灭
B.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D.要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导致酒精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布扑盖
焰心
外焰
内焰
C
D
课堂练习
8.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根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值将偏___;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空隙,则测量值将偏___。
9.某同学要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一层纸带厚度是 (用相关字母表示)。

0.75

(D2-D1) /2n
课堂练习
10.测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请据图填写正确的测量结果。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   。
(2)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结果   (填“准确”或“不准确”)。
准确
1.85厘米
热胀冷缩
37.8
课堂练习
(2)若该测温装置上A点所对应的温度为15℃,则B点对应的温度应
   (填“大于”或”小于”)15℃。
(3)若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改进措施有   。
11.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小海查找了有关伽利略温度计的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h。小海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高度h。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
塑料瓶体积大一些
气体
大于
吸管换用更细的
课堂练习
1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课堂练习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选择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该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20cm3
课堂练习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多选)。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________ (填“a”“b”或“c”)。
c
A、B、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