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北京某中学生记录的2021年四个日期的升降国旗的时间:
日期 3月20日 6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1日
升旗时间 06:18 04:46 06:03 07:32
降旗时间 18:26 19:47 18:10 16:53
一年之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为何有所不同?
新课导入
(第2课时)
1.3 地球的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1.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示意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中心是什么?
太阳。
(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一年。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4)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有什么特点?
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地球的公转
参照以下步骤和图,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演示
(1)将房间光线调暗,选用合适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2)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围绕光源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要保持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N
N
分别在从北极、南极上空俯视图的短线处画出地球公转、自转运动的方向,并总结地球公转方向规律。
任务一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S
S
太阳
太阳
从南极上空俯视
从北极上空俯视
地球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N
N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S
S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公转方向规律
从南极上空俯视
从北极上空俯视
太阳
太阳
分别在从北极、南极上空俯视图的短线处画出地球公转、自转运动的方向,并总结地球公转方向规律。
任务一
地球公转方向
昼与夜
3.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换
太阳直射位置
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1)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差异
斜射 斜射 直射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辐射强。
太阳光直射与斜射示意
3.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换
(1)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差异
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北回归线时,从北回归线向其南、北两侧,太阳光照的强度逐渐降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也逐渐减少。
昼与夜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换
(1)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差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②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一年中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
一年中白昼长短
的变化
地面获得的
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换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3.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换
(1)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差异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
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地区,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
春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光直射赤道附近地区,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形成春季。
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光直射赤道附近地区,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形成秋季。
3.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换
(1)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差异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黄赤交角
66.5°
23.5°
地球绕太阳进行公转时,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有23. 5°的夹角,即黄赤交角,正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23. 5°N和23. 5°S之间来回移动。
23.5 N
23.5 S
0
夏至 6月21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春分
3月21日前后
次年春分
3月21日前后
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是南、北回归线上;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秋分
9月23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北
中国澳门
22.2°N ,113.5°E
中国长春
43°N ,124°E
新加坡
1°N ,103.5°E
中国北京
40°N ,116°E
1.观察下面四幅图片,思考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北半球秋分日正午时四地影子示意图
任务二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分别向南、北两侧逐渐变小。长春、北京、澳门、新加坡四地距离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短。
北
北
北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北纬40°某地一年中窗户朝南的房间内正午阳光照射的面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夏季正午
冬季正午
夏季正午入室光照面积小,冬季正午入室光照面积大。
任务二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太阳光照与昼夜长短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分)
北半球(甚至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太
阳
光
昼夜等长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南极圈及其以南地球出现极夜。
太阳光照与昼夜长短
6月21日前后
(北半球夏至)
太
阳
光
昼长
夜短
夜长
昼短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观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太阳光照与昼夜长短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至)
太
阳
光
昼长
夜短
夜长
昼短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渐长夜渐短
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昼渐长夜渐短
昼短夜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前后
6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
昼短夜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
昼夜平分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分)
太
阳
光
昼夜等长
6月21日前后
(北半球夏至)
太
阳
光
昼长
夜短
夜长
昼短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至)
太
阳
光
昼长
夜短
夜长
昼短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节气 日期 太阳 直射点位置 南、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情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其他
春分
夏至
3月21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等量
南、北半球 昼夜都等长
3、4、5月,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6月21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7、8月, 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任务三
地球公转运动
节气 日期 太阳 直射点位置 南、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情况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其他
秋分
冬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南、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等量
南、北半球 昼夜都等长
9、10、11月,北半球为秋季,南半球为春季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1、2月, 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1.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而言)。
任务三
地球公转运动
2.我国北方某地区的同学发现了以下现象,试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我国地处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比较早;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比较晚。
我国地处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而这时太阳高度小。
(1)夏天早晨上学时,天是亮的,而冬天早晨上学时,天是黑的。
(2)夏天正午的时候,教室里只有靠近南侧窗户的地方能被太阳光照射到,而冬天正午的时候,教室里距离南侧窗户较远的地方也能被太阳光照射到。
任务三
地球公转运动
季节变换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
春天来了
(4)季节变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的五带
(1)五带的纬度位置。
热带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
北温带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南温带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北寒带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南寒带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
23.5°N
23.5°S
23.5°N
66.5°N
23.5°S
66.5°S
66.5°N
90°N
66.5°S
90°S
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2)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__,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陆地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
任务四
热带
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
北温带
地球上的五带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 现象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天
一年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季节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自转与公转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