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大题突破(二十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高中历史--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大题突破(二十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高中历史--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32:04

文档简介

大题突破(二十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值:60分)
1.(2025·江西南昌摸底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一般被认为是《宋朝科举考试图》,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
材料二 (宋)凡策士,即殿两庑张帟,列几席,标姓名其上。先一日表其次序,揭示阙外……试之日,奏名进士和特奏名进士依号进入殿门,一失其号,则不得入……专门设监门、巡铺等官吏,进行搜索、巡查;一旦查获,即严加处罚。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初)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编排官阅其同异,未同者再考之;如复不同,即以相附近者为定。始取乡贯状字号合之,即第其姓名,差次,并试卷以闻。
——摘编自脱脱《宋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图是否是《宋朝科举考试图》进行辨析和考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史料实证应该遵循的原则。(6分)
2.(2024·山东青岛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仪式,进入阶级社会后改造成体现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西周初,实行礼制,礼成为国家运转的大法。按照儒家思想,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必须以道德规范为基础,并按照伦理道德原则来评价立法、司法和执法的优劣。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者以经义注释和施用法律之后,儒法会通合流加速,礼与法的关系形成“本”与“用”的关系。所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礼有治国、理家、律己的功能,礼刑结合、儒法会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治久安、国家治理的关键。
——摘编自冯玉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的思想,注重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汉代“礼”的功能的变化,并简析汉代礼法关系变化的时代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积极意义。(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和教化关系的认识。(6分)
3.(2024·山东烟台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年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4年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挂钩,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作出合理解释。(12分)
4.(2024·山东烟台二模)改革开放以后,电影在引领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影里的农村
电影名称 影片情节或梗概
《喜盈门》 (1981) 通过大嫂强英抢大衣柜、分家、老人赡养分配等事件,衬托出水莲的正直善良、谦和、无私、孝顺,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立体的人物
《布谷催春》 (1982) 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赵东升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岭西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成立了采石、纺织、承包鱼塘等各种专业组。冷西村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
《赵钱孙李》 (1982) 当生产队要进行选举时,社员们聚在一起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年我们穷够了……要想摘掉穷帽子。过上富裕生活,就要选个好队长”
《生财有道》 (1983) 对于因劳动力归属问题造成女儿不能顺利结婚,任老乐想到两家合买台手扶拖拉机来解决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矛盾。他觉得,农村人想要致富,光靠手创肩挑行不通,还得走现代化的路子
——据《中国电影年鉴》
结合材料,以“光影里的农村”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2分)大题练(二十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1)示例 材料一图不是《宋朝科举考试图》。
理由如下:从殿试流程和考场秩序看,再结合材料二中的文献史料可知,宋代殿试非常重视流程,重视天子和举子之间的森严等级,对考场布置、座位次序、试卷收发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图中的“举子们”并没有按照规定,依次对号在宫殿东西两廊的小帐幕中端坐应试,而是在庭院中站着考试,随意下位,相互作揖,轻松散漫,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这既不符合严肃的殿试氛围,又不符合程序烦琐的殿试流程。
从门禁制度看,据材料二的相关记载可知,宋代为防止考生夹带书本进入考场,实行森严的门禁制度。但在图中,殿门大开,门口还有人在作揖、交谈,并不需要“依号进入殿门”,这与宋代实行森严的门禁制度有着较大反差。
从阅卷要求看,据材料二可知,宋代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殿试现场有专门的官员做好糊名和誊录的前期准备工作,以防错乱。交卷是最紧张的时候,应该严防死守、绝不容许出半点差错。但从图看,“举子们”完成答卷后轻松随意地直接提交,根本没有专门的监考官按照考场规则收卷,这与严密繁苛的糊名和誊录制度相去甚远。
综上,通过材料一图像史料与材料二文献史料的互证,可证明该图像不是《宋朝科举考试图》。
(2)原则:论从史出;孤证不立;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全面运用史料的能力;注意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含义和特定的微观情境,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2.(1)变化:礼源于我国古代宗教仪式,夏商周时期形成礼制,以规范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兴起,孔子、孟子尊崇礼制、主张德治,按照伦理道德评价法律;秦朝崇尚法治,严刑峻法;汉武帝时期,以礼入法、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背景:汉武帝由“无为”转向“有为”;采纳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内容: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与制衡;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注重程序公正和民众参与。
作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产阶级统治;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
(3)认识: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
3.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导致其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实力空前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但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反映了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4.示例 光影里的农村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改革在不同领域展开。
电影中孝顺善良的妇女形象、勤劳致富的农民形象弘扬了优秀传统美德,无私奉献的党员形象宣传了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承包鱼塘”“各种专业组”“手扶拖拉机”“现代化”等信息,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社队企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对宣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选个好队长”等选举信息,反映了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宣传引领作用。
这些影片的创作,深刻反映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社会的变迁,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对于我们了解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的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