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突破(十九)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分值:60分)
1.(2024·江苏苏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时期西方学界的冷战研究形成三个学派。“传统派”认为,冷战作为一种“非战非和”的大国关系,是苏联“非理性”挑战与美国“理性”应对的结果。“修正派”认为,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及对抗的升级,应由美国承担主要责任。“后修正派”代表人物加迪斯认为,苏联的政策行为使得美国公众和国会在政策制定者决策之前就选择了支持对苏遏制。在《长和平:冷战史考察》中,他研究了为何美苏经历40多年冷战却未陷入正面战争,称之为“长和平”。
文安立是冷战结束后西方“冷战史新研究”的领军学者,《全球冷战:第三世界的干涉与我们时代的形成》一书,将冷战研究拓展到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认为“冷战是殖民主义以略微不同方式的继续”,“冷战既是美国史一部分,也是全球史一部分”。他的研究重视使用多国多语档案,《剑桥冷战史》由文安立等20国71位冷战学者共同完成,从高端政治话题到日常生活,从领导人的决策到市井小民的普通经历,都成了冷战研究的话题。
——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
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据材料,概括冷战时期西方学界冷战研究的特点。(6分)
(2)据材料,指出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冷战研究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2.(2024·广东广州毕业冲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际展览项目(部分)
时间 举办地 展览概况
1954年 印度新德里 “和平原子”主题展,宣传原子在工农业和医疗上的和平应用
1955年 德国 法兰克福 “美国家庭”主题展,展示5间精装修的摩登住房和300件美国普通家庭使用的生活物品,并邀请两位当地歌星现场献唱
1958年 比利时 布鲁塞尔 “无线的太空”“鹦鹉螺号”(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驱动的潜艇),美国种族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黑人在政治、艺术、教育、生活水平方面的境遇不断改善的状况
1959年 苏联 莫斯科 现代化的样板厨房,巨大的七屏显示器播放《美国一瞥》:不同地区的人们吃早餐、在摩天大楼里工作以及在现代化的厨房里遥控电器准备晚餐;25幅美国绘画名作;存储了4 000个问题以供苏联观众查询的大型计算机
1962年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展示美国通过增加食品和服装的生产来提高生活水平
1963年 柬埔寨金边 展示美国可立即用于促进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农业用具、工业设备
1965年 委内瑞拉 当地教师使用最新的美国视听教具和闭路教育电视系统进行小学、中学和成人夜校的模拟教学
1966年 埃塞俄比亚 展示可改善生活条件、扫盲、消除疾病和贫穷的现代技术与手段
——摘编自胡腾蛟《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际
展览项目探析》等
阅读材料,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际展览进行阐释。(要求:信息提取充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4分)
3.(2024·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宏观调控领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将国家调控和国际协调结合起来,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市场干预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科学技术领域,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引发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领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连锁反应,中间阶层人数增加,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现象。福利国家领域,政府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但是弊端明显;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公共开支,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社会运动领域,出现了黑人民权运动,妇女平权运动和学生反战运动,这些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概括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8分)
4.(2025·河北大数据联合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非洲国家纷纷独立,开启了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事业。进入70年代后,国际形势变化与国内不利因素积累相叠加,非洲国家不同程度上陷入经济危机。1960—1979年,19个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低于1%,而在1970—1979年,15个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负数。非洲国家的经济作物产品出口在60年代实现了约20%的增长,但在70年代却出现了大约同样比例的下降。非洲整体账户赤字从197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80亿美元,对外负债从1970年的60亿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320亿美元。
——摘编自刘伟才《非洲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危机》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一些国家内战相继平息,多数非洲国家政局总体稳定。非洲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整体年均增长率2000—2012年为5%,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达到5.6%。2005—2009年,东非发展最快,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1%,西非次之,为5.7%,最慢的中部非洲也有4.1%,非洲崛起一时间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速放缓,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并不低,仅次于亚洲,位居世界第二。
——摘编自张忠祥、陶陶《非洲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经济出现危机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7分)大题练(十九)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1)特点:重点关注冷战的起源;研究中心是美苏对抗(关系);派别(观点)分明,针锋相对。
(2)变化:拓宽冷战研究的领域(关注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影响);创新史学研究的范畴(全球视角下的冷战研究)。
原因: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的加强;史料内容的丰富,对多类型史料(档案)的综合运用;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示例 论题:举办国际展览是美国宣传其形象的重要手段。
阐述:冷战爆发后,获得国际舆论支持成为美国对苏竞争的主要目标,对外宣传与文化交流活动成为美国塑造形象、建立舆论优势的主要手段。20世50年代美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海外展览,如宣传原子在工农业和医疗上的和平应用、现代化的样板厨房等,展示了工业、科技与消费品等先进产品,通过诠释美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富足来渗透冷战思维;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新兴国家相继独立,为了争夺第三世界,美国大规模在第三世界国家开展展览项目,宣传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如在印尼、柬埔寨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展览的主题设计都紧扣这些国家发展面临的教育、工农业等问题,旨在展示美国如何成功克服类似的困难。
总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国际展览项目,是从属于美国冷战宣传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也是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遏制的重要工具。
3.(1)表现:宏观调控多样化/由加强干预到减少干预;科学技术信息化/由电气化到信息化;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由金字塔型到纺锤型;福利国家务实化/由加大开支到减少开支;社会运动多元化/由工人运动到特定社会群体运动。
(2)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它有利于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所以这种变化具有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只触及统治的方法和手段/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大;财政负担重;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比较严重。所以这种变化具有历史局限性。
4.(1)历史原因: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侵略;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经济结构。
现实原因:非洲国家内部政局不稳;非洲内部缺乏相应的合作机制;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2)特点:非洲整体经济稳步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国内政局的影响;呈现一定的阶段性;深受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