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小题精炼20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含解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小题精炼20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含解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32:11

文档简介

小题精炼20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分值:每小题3分,共45分)
A组 教材改编——固基础
1.下图是1919年5月5日上海《新申报》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表明当时(  )
A.学生运动的中心在上海
B.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C.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变化
D.学生运动声势浩大
2.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表明,中共一大(  )
A.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
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探索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3.中共二大确定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共二大(  )
A.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C.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D.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决策
4.“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以这次“合作”为基础的革命运动(  )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D.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5.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重大作用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组 经典模拟——提能力
6.(2025·河南开封开学考)有学者研究称:五四时期,中国是“主义”满天飞。用时人的话来说:“什么主义都有人谈”,以致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大声疾呼“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欲为“主义热”降温醒脑。这反映了当时(  )
A.人们对国家前途和社会变革的探索
B.民众的政治意识与觉悟得到提高
C.知识分子在革命手段方面存在分歧
D.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思潮的主流
7.(2025·广东清远开学摸底)1920年4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上,陈独秀发表名为《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称赞“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这表明陈独秀(  )
A.找到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B.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社会问题
C.倡导学习西方科学精神
D.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劳苦大众的利益
8.(2025·广西南宁摸底测试)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并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11月,党中央要求各地党组织“必须有直接管理的工会一个以上”。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工人补习学校和产业工会组织相继建立。这些活动(  )
A.体现出党对宣传工作的重视
B.探索出领导革命的成功道路
C.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为共产党的壮大创造了条件
9.(2025·吉林普通中学高三模拟)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该决议指出:“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该决议(  )
A.为国民革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B.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的基本要求
C.包含着党对革命道路的深入思考
D.表明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党的发展
10.(2024·河北保定三模)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共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  )
A.助长了国民革命中的右倾错误
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
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11.(2025·山东潍坊开学考试)1925年,中共四大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反对进行党内合作 B.独立领导国民革命
C.主张建立工农联盟 D.重视革命领导权问题
C组 真题体验——冲高考
12.(2024·安徽高考,7)1921年4月,《新青年》刊文指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是近世科学的社会主义之始祖”,有许多独具慧眼的见解,但“我们对于古人的学说,当参照现在的情形,加以考虑,断不可一味盲从,做出那‘孔趋亦趋,孔步亦步’的样子”。由此可见,当时知识界已关注到(  )
A.革命理论传播的广泛性
B.儒家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C.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
D.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性
13.(2024·北京高考,8)1920年,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与此同时,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也发文指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竟被资本家压迫了!真是可恼!我们此时应当要去抵抗他,我们此时就应该要有团体”。这说明(  )
A.发动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斗争形式
B.成立工人组织符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劳工神圣”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共识
D.建立工会是开展国民革命的重要内容
14.(2024·江苏高考,7)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
A.策应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B.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
C.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
15.(2024·山东高考,6)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
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
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小题练20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D [材料体现了上海的《新申报》专门印发“号外”报道五四运动,说明学生运动声势浩大,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学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主主义成为主流,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C [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明确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奋斗目标,故选C项。]
3.A [材料“消除内乱,打倒军阀”体现了反封建;材料“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体现了反帝。中共二大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正确。]
4.B [据材料“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可知,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出现了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选B项。]
5.B [由地图中信息北伐军进军路线、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广州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A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变革的需求。各种西方的思潮和主义,如民主主义、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纷纷传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索。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对于国家前途和社会变革的迫切需求和积极探索,故选A项。]
7.B [在演说中,陈独秀称赞工人阶级为“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这体现了对工人阶级在社会中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革命力量的观点相吻合,故选B项;从演说内容来看,陈独秀主要是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的地位,并未直接提出新的革命道路,排除A项;演说内容并未涉及学习西方科学精神的内容,而是专注于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排除C项;演说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且陈独秀在演说中并未直接提及中国共产党或强调其代表劳苦大众的利益,排除D项。]
8.D [据所学可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以及《劳动周刊》的创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各地工人补习学校和产业工会组织相继建立说明了党在工人阶级中积极开展工作和争取工人阶级斗争的力量,这壮大了党的队伍,使得党的基础更为稳固,故选D项。]
9.A [据材料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认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利,这表明中共已经初步认识到加强与资产阶级合作的重要性,这为1924年开展的国民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故选A项。]
10.C [据材料“1925年10月……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为了联合更多的力量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共对中小地主和农民等土地政策做出调整,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故选C项;国民革命中的右倾主要指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排除B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题干1925—1926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D项。]
11.D [由“应该知道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可得,中国共产党四大提出的主张体现出对革命领导权的重视,反对完全听从于资产阶级的领导,故选D项;题干提到的是无产阶级参加民族革命的目的和地位是独立的,而不是依附于资产阶级,并未提到其参加的方式,因而与党内合作不是同一范畴,所以由题干信息并不能得出中国共产党反对进行党内合作,排除A项;由“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而参加”可得,中国共产党要求重视自己的领导权,但并未提出是否独立领导,且独立领导国民革命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到农民阶级,所以也就没法得出主张建立工农联盟的结论,排除C项。]
12.D [材料“马克思、恩格斯……有许多独具慧眼的见解”“当参照现在的情形,加以考虑,断不可一味盲从”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不能照抄照搬,要实事求是,与国情相结合,说明当时知识界已关注到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性,故选D项。材料强调革命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传播的广泛性指其范围大、涉及面广,革命的阶段性表示其持续但又分阶段的特点,其说法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而非儒家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排除B项。]
13.B [据材料可知,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成立工会,发动工人运动,与资本家进行斗争。这符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故选B项;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且发动工人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斗争形式,工人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且形式多样,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引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这样的表述,但并未说明“劳工神圣”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共识,且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国民革命主要发生在1924年至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A [据材料信息“1924年2月”“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结合所学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可得出此时周恩来等人将刊物改名,显然是为了策应和支持国内的革命形势,故选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其目的是支持国内的国民革命,并非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5.D [根据题干时间“1926年1月”可知,此时处于国民革命时期。吴玉章强调“拿百年前的旧方法(法国式的革命),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说明国民革命不能仅局限于政治革命,而应该继续推进到社会革命,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工农群众不是革命主力军,排除A项;当时国民革命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指导,吴玉章也并未提及要“创新革命理论”,排除B项;“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太过表面化,吴玉章强调的是要创造新的方法来适应新的环境和解决新的问题,排除C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