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精炼3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分值:每小题3分,共42分)
A组 教材改编——固基础
1.柏拉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结合下图可知,古希腊人在殖民扩张后( )
A.直接将被征服地区变成统治地
B.设置直属中央统辖的行省
C.建立了众多独立于母国的城邦
D.构建起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2.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据此可知波斯帝国( )
A.否定国王的权力是来自于神
B.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强大的帝国
C.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D.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3.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记载:“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了当时罗马帝国( )
A.生产技术的先进
B.与东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区域内文明交融
D.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发达
4.如图中,左边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右边是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塑。两者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下列古代文明现象与这幅图在主旨上不一致的是( )
A.罗马帝国的商人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
B.从腓尼基字母演化出拉丁字母的过程
C.希腊神话的洪水传说源于苏美尔神话
D.古埃及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B组 经典模拟——提能力
5.(2024·湖南名校联盟测试)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农业的先进性使产品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农业文明( )
A.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
B.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
C.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D.具有一定的迁徙性
6.(2024·广东江门高三调研)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修建了苏伊士运河,记载此事的铭文写道:“我(大流士一世)命令在流经埃及的尼罗河至通往波斯的大海之间修建这条运河,这条运河后来完全按照我的命令挖成了。船只经由这条运河可以由埃及到达波斯,一如我原来所想。”据此可推知,大流士一世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B.强化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推动不同习俗的交融
D.实现对埃及的和平征服
7.(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模拟)对于统治一个在语言上或文化上几乎毫无共同性的巨大领土而言,建立基础组织和纪律是必要的。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认识到,他不再仅仅是一位马其顿国王,只有学习像波斯那样的统治模式才适合他的巨大帝国。为此,亚历山大( )
A.有意戴上传统的法老王冠
B.使波斯人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
C.推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D.建立首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8.(2025·广东广州调研)罗马帝国晚期,先后有二十余位皇室女性曾经高度活跃于国家的宫廷政治、政府事务、军事外交等公共领域,且无一例外拥有“奥古斯塔”这一象征皇室尊荣和参政权的头衔。这一现象( )
A.说明女性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B.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C.冲击了传统的权力网络边界
D.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9.(2024·辽宁大连二模)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修建过大规模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有迁移居民的做法;印加人在创建帝国过程中,没有文字却采用了和亚欧大陆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强化统治的措施。这体现了( )
A.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B.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C.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D.历史发展的同源性
C组 真题体验——冲高考
10.(2024·新课标卷,30)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 )
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
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
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
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11.(2023·江苏高考,11)如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 )
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
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
12.(2024·湖北高考,11)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 )
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
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
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
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
13.(2024·甘肃高考,11)古罗马时期,家长在家庭中权力极大,子女所获一切财产均属于家长。但独揽大权的屋大维上台后,军队听命于皇帝,法律规定,子女在军队服役期间所获财物,即军功财产,可由子女自由处置。军功财产的特殊性体现出( )
A.军队是皇帝的独裁工具
B.家长制不利于帝国统治
C.帝国法律尊重个人财产
D.军功财产获取极为不易
14.(2023·山东高考,10)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小题练3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1.C [依据材料“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并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古希腊在殖民扩张后建立了众多独立于母国的城邦,C项正确;“直接”表述错误,排除A项;古希腊未设置行省,排除B项;古希腊并没有构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2.D
3.D [根据材料“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都在这里汇合……”可知,世界上各种货物在罗马帝国集聚,说明其商业繁荣以及对外贸易的发达,D项正确。]
4.D [古希腊雕塑和古埃及雕塑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说明古希腊雕塑对古代埃及雕塑有借鉴,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古埃及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只是表明两者时间上起源早的共性,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5.B [材料中提到,农业文明的发展导致文明区内人口增多,当人口激增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可能会离开文明中心向四周迁徙。这体现了农业文明的一种“扩张性”。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产品的剩余,这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脱离农业,转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的本质是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这进一步体现了农业文明具有“外向性”。综上所述,材料说明了古代农业文明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故选B项。]
6.B [据材料“埃及……通往波斯”可知,被波斯征服后的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大流士一世修建运河的主要目的是让船只可以从埃及到达波斯,主要目的是对埃及进行有效的控制,故选B项。]
7.C [据材料“只有学习像波斯那样的统治模式才适合他的巨大帝国”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故选C项;戴上法老王冠是亚历山大在埃及的统治措施,排除A项;亚历山大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排除B项;“首次统一”说法错误,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排除D项。]
8.C [在罗马帝国晚期,皇室女性以“奥古斯塔”的身份参与国家的多个公共领域事务,这明显打破了传统上由男性主导的权力网络。她们的存在和活动无疑对传统的权力结构和分配产生了冲击,使得权力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和复杂,故选C项;材料中只提到了皇室女性的活跃和参与,并没有说明普通女性的权利状况。皇室女性的地位和权力并不能代表整个女性群体的权利状况,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皇室女性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活跃,并未提及这如何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排除B项;罗马帝国并未建立民主政治,排除D项。]
9.B [据材料可知,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亚述帝国、印加帝国在历史发展中都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如修建道路、迁移居民、强化统治等,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故选B项。]
10.B [波斯商人承租国王的资源,并以土地收成(即实物)支付租费;他们还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实物。这都说明当时波斯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B项正确;材料中的波斯商人承租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等,并未提及其经营借贷业务,A项错误;仅由材料不能说明波斯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波斯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不是强调国王对生产资料的占有,D项偏离主旨,错误。]
11.D [根据饼状图可知,“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三个区域的缴税比例加起来超过总数的一半,结合所学可知,这三个区域农业经济发达,可见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时期的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故选D项。统治中心已转移到印度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波斯帝国的缴税比例,B项结论无从得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大流士一世时期波斯帝国内各地的缴税比例,未涉及各地区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排除C项。]
12.A [禁卫军因特殊待遇和不断增加的赏金而权力膨胀,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出军人集团的势力过大会威胁政权稳定,A项正确;罗马皇帝是为了巩固统治才给予禁卫军特殊待遇,所以材料中军人待遇的提升并不是经济繁荣的结果,B项误读材料,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皇帝的赏赐导致禁卫军权力膨胀,未涉及军队战力的变化,C项无中生有,排除;材料未提及边境压力和军费支出的关系,D项脱离材料,排除。]
13.A [屋大维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军功财产可由子女自由处置,打破了家庭中一切财产均属于家长的惯例,屋大维之所以制定该项法律,是因为军队听命于皇帝,此举可以用来笼络人心,这是为其个人统治服务的,军功财产的特殊性体现出“军队是皇帝的独裁工具”,故A项正确。该项法律并非是要改革家长制,“家长制不利于帝国统治”(如果是事实,那屋大维改革的应该是家长制)的说法明显太过绝对,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法律对军人军功财产的保护,军功财产并不能等同于个人财产,排除C项;屋大维通过法律明确军功财产的所有权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并非因为军功财产难以获取而对其进行保护,排除D项。]
14.A [据图可知,罗马凯旋门与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有着相似的拱门形制,体现了人类文明交往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故A项正确。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文明交往推动了区域文化的交流而非统一,故B项错误;据图无法得知文化中心分布情况或民族文化的内核,故排除C、D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