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精炼42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分值:每小题3分,共42分)
A组 教材改编——固基础
1.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 000吨。此举( )
A.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
C.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D.促成了生产方式变革
2.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自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曾说:“我出入于只为我敞开的金库……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这一做法( )
A.是印度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B.体现了英国殖民者的忏悔
C.使列强掀起瓜分印度的狂潮
D.激发了印度人的爱国意识
3.19世纪末,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我的、都是我的》的漫画,图中描绘了英国开普殖民地议会议员塞西尔·罗得斯手拿电报线,脚踩大地的形象。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的、都是我的》
A.欧美主导下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B.美化形象掩盖英国侵略的本质
C.非洲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受阻
D.英国凭技术优势意图瓜分非洲
4.1884年签署的《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第三十五条规定: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根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材料中历史信息表明,议定书( )
A.参与者为欧洲殖民国家
B.划定各国在世界的势力范围
C.标志着非洲被瓜分完毕
D.原则上承认各自的既得利益
5.下表是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和工业产量名次的统计表,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国家 占有的殖 民地数(个) 殖民地 人口(人) 工业产量在世 界上所占名次
英国 55 3.9亿 3
法国 29 6 235万 4
德国 10 1 307万 2
A.占有的殖民地数量与其经济实力成正比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C.帝国主义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D.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6.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里有这样的论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述表明( )
A.马克思没有看清西方国家殖民主义的本质
B.马克思已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C.亚非拉国家应尽早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D.西方扩张推动世界近代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B组 经典模拟——提能力
7.(2024·福建泉州五模)1878—1910年,墨西哥咖啡、棉花、龙舌兰、甘蔗等出口农产品的年产量,分别增加了350%、60%、110%和50%,而谷物和大豆却分别下降了40%和22%。墨西哥不得不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的需要。这反映了墨西哥( )
A.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B.注重发展农副产业
C.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D.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8.(2024·辽宁大连二模)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非洲野生采集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合法贸易”兴起,同时还有内陆探险和传教活动的扩展,大批商人、猎人、旅行家、自然博物学家源源不断地深入非洲。这些活动( )
A.表明欧洲列强终止了奴隶贸易
B.使非洲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C.为列强深入侵略非洲做了准备
D.促进了非洲向近代化转变
9.(2024·云南昆明二模)19世纪后期,德国宰相俾斯麦在会见一位非洲问题专家时说:“您的非洲地图的确很美,可是我的非洲地图在欧洲。这里是俄国,这里是法国,而我们在中间,这就是我的非洲地图。”这表明当时德国( )
A.将欧洲作为殖民争夺重点
B.对外活动受国际力量压制
C.奉行积极扩张的世界政策
D.推动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
10.(2024·湖北荆门调研)1883—1907年,埃及棉花出口总值由800万英镑增加到3 000万英镑。正因如此,1882—1914年埃及的经济被称为“农业经济专业化”时期。英国驻埃及领事克罗默说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从英国进口棉织品。这反映( )
A.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发展
B.埃及农业经济的专业化
C.经济殖民的进一步强化
D.国际贸易持续不断发展
11.(2024·贵州贵阳二模)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资本大量投资建设印度铁路。到1914年在印度修建铁路总长度高达35 285英里。英国通过铁路将其制造的商品销售到印度内陆,回程时从内陆运回诸如煤和棉花等原材料。这( )
A.密切了英属殖民地间的联系
B.推进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
C.扩大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版图
D.构建了英印正常贸易通道
12.(2024·山东烟台二模)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这表明( )
A.印支社会进步受到殖民政策阻碍
B.资本主义制度与殖民地文化冲突加剧
C.法国殖民统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
D.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
C组 真题体验——冲高考
13.(2023·山东高考,12)如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 )
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
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
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
14.(2024·重庆高考,14)1916年,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宣布尊重传统统治者在各自族群中的神圣地位,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由此可见,英国( )
A.授予北尼日利亚自治权
B.利用土著政权进行间接统治
C.承认殖民地民族自决权
D.维持当地社会传统权力结构小题练42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A [根据材料“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 000吨”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金银大量涌入欧洲,助推了早期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A项正确;B项是新航路开辟对世界联系的影响,排除;材料与推动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工业革命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2.A
3.D [图片中英国开普殖民地议会议员手里拿着电报线,脚下踩着整个非洲的版图,殖民者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故选D项。]
4.D [依据材料“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及所学可知,列强通过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有效占领”的原则,协调了矛盾,以便对非洲进一步瓜分,D项正确。]
5.C [据材料可知,此时英国占据大量的殖民地,而后起的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但殖民地较少,这反映出帝国主义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即一战的爆发,故选C项。]
6.D [马克思意在表明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起到了双重作用,客观上促进了被殖民地区的近代化,D项正确。]
7.A [根据材料可知,墨西哥的咖啡、棉花、龙舌兰、甘蔗等出口农产品的年产量大幅增加,而谷物和大豆产量却大幅下降,墨西哥不得不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的需要,这说明墨西哥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故选A项;发展农副业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之相关的副业,排除B项;墨西哥在1878年之前已经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C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指的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口分布、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发展策略,排除D项。]
8.C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非洲野生采集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合法贸易”兴起,这里的“合法贸易”加了双引号,言外之意,对非洲人而言,并没有好处,本质上是对非洲的一种侵略,同时内陆探险和传教活动的扩展,大批商人、猎人、旅行家、自然博物学家源源不断地深入非洲,这些人深入非洲的活动为列强深入侵略非洲做了准备,故选C项。]
9.B [据材料“您的非洲地图的确很美,可是我的非洲地图在欧洲”“而我们在中间,这就是我的非洲地图”可以看出德国想进行殖民扩张,但是受到了俄国和法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压制,可以看出当时德国对外活动受国际力量压制,故选B项。]
10.C [据材料“英国驻埃及领事克罗默说英国对埃及的政策首先是要求埃及向英国出口棉花,然后再从英国进口棉织品”可知这属于典型的经济殖民主义,故选C项。]
11.B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资本大量投资建设印度铁路。通过铁路,英国能够更高效地将制造的商品运送到印度内陆,同时也方便了从印度内陆运回原材料,如煤和棉花等。这种运输方式不仅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还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增强了英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这一举措对于推进英国工业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选B项。]
12.D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在19世纪末,法国通过移植本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对印度支那进行殖民统治,但是却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即“‘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表明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故选D项。]
13.C [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在该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不仅有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英国、法国等,据此可知,该地图说明此时期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故选C项;地图展示的是拉丁美洲和非洲被殖民,而不是其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排除A项;大西洋三角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但是在地图中并没有显示欧洲的情况,排除B项;地图仅是展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并没有述及其手段,排除D项。]
14.B [据材料信息,材料中英国保留了北尼日利亚的传统统治者和政权机构,但将其置于英国的统治之下,这明显是一种间接统治的方式。英国通过这种方式,既利用了当地的统治基础,又实现了对殖民地的有效控制,故选B项;材料中虽然提到了尊重传统统治者和维持既有官员、政权机构,但明确指出了政权性质是“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说明北尼日利亚并未获得真正的自治权,A项错误,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英国承认北尼日利亚或任何其他殖民地的民族自决权,相反,它明确指出了政权性质是英国治下的殖民地,排除C项;虽然材料中提到尊重传统统治者和维持既有官员、政权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仅仅是在维持当地的社会传统权力结构。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权力结构被置于英国的统治之下,成为其间接统治的工具,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