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精炼4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分值:每小题3分,共45分)
A组 教材改编——固基础
1.20世纪上半叶,广大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如表为一战后部分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简表。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
斗争 结果
中国 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印度 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印尼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大起义 遭到镇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
A.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B.表达了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理想
C.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D.摧毁了长期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
2.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甘地对“自治”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这表明( )
A.英帝国的瓦解具有必然性
B.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
C.暴力斗争思想具有渐进性
D.甘地的政治主张具有策略性
3.甘地认为: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
A.强调运动的特点是非暴力、不合作
B.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
C.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
D.实现印度的自治、独立
4.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反映了拉美地区( )
A.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B.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改良之路失败
5.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特点有( )
①地区上具有普遍性 ②参加者具有广泛性 ③运动具有不平衡性 ④“民族自决”成为普遍诉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组 经典模拟——提能力
6.(2024·黑龙江牡丹江一模)一战后,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从领导力量上看,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有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也有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领导的。由此可知,这些国家( )
A.反殖民统治斗争形式多样
B.彻底摆脱西方殖民统治
C.民族革命出现各阶层联合
D.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各异
7.(2024·山东泰安四模)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试图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使命。这些做法( )
A.揭开了印度抗英斗争的序幕
B.打击了本国的封建顽固势力
C.增强了印度的民族独立意识
D.消除了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
8.(2024·江苏南通模拟)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
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9.(2024·山东烟台模拟)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1920年,朝鲜劳动共济会作为第一个革命的工会组织在汉城成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上述民族革命运动反映了( )
A.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0.(2024·安徽皖江名校调研)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做、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 )
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
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
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结合
11.(2024·安徽黄山一模)19世纪,欧洲文化在拉美处于突出的领导地位;20世纪前半叶,拉美出现了将现代西方文化与拉美土生白人文化相结合的土著主义思想,抨击美国式文明的爱丽儿主义及马克思主义思潮。这反映了拉美( )
A.文化价值取向影响民族独立运动
B.意图探索独立的文明发展道路
C.文化植根于传统印第安社会之中
D.彻底摆脱西方文化影响的愿望
12.(2024·安徽合肥二模)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期间,成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修改了关税保护法,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相类似的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食品等)。上述改革措施旨在( )
A.发展民族经济 B.加强国家干预
C.保护本国贸易 D.抵制列强侵略
C组 真题体验——冲高考
13.(2024·广东高考,14)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随后几十年间,物美价廉的英国棉制品比伊朗的丝绸更受欢迎。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这反映伊朗( )
A.沦为英国独占的殖民地
B.封建统治得到巩固
C.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4.(2024·广东高考,15)1942年,围绕是否用非暴力方式保卫印度的问题,经过与尼赫鲁的多次争论,甘地表示不反对武装抵抗法西斯,支持尼赫鲁用武力保卫民族利益的立场。这( )
A.揭示了甘地宗教信条的改变
B.体现了国大党斗争的策略性
C.掀起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D.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5.(2024·浙江1月选考,1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狱中的尼赫鲁写道,抗议、祈求、武装起义这些方式在印度都行不通,“就在此时,甘地提出了不合作运动的指导思想。……非暴力抵抗尽管是非暴力的,但它……是一种发挥群众作用的有效方式,它似乎能展现印度人的特别才能。……这种不合作运动的指导思想加上甘地的卓越人格顺应了全国的诉求,使国家充满了希望”。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非暴力不合作是当时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唯一形式
B.甘地的人格是印度群众接受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方式的首要原因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时就明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主张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前景值得期待小题练4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道路不同,但都反对帝国主义压迫,B项正确。]
2.D [根据材料“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可知,印度国大党的新党章提出,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自治”方案,反映了其灵活的政治策略。故选D项。]
3.D [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故选D项;材料强调目的,而非特点,排除A项;材料强调通过“非暴力不合作”,实现印度的自治、独立,与“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无关,排除B项;“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是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而非目的,排除C项。]
4.A 5.A
6.D [一战后,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包括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往往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为充分的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则发生在既有封建势力又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国家;王公贵族或部落首领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通常发生在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由此可见,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各异,导致了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不同,故选D项。]
7.C [据题意可知,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试图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提拉克、甘地等人提出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使命,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印度的民族独立意识,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故选C项。]
8.B [据材料“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可知苏加诺通过宣传孙中山团结共产党的事迹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国内的民族力量,为争取印尼的独立而努力,故选B项。]
9.A [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尼、朝鲜和阿根廷的无产阶级建立政党和组织,领导本国民族民主运动,反映出当时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革命斗争,并非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得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各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并未体现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据材料“恢复国家主权……‘人人有工做、有活干’”可知,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尼加拉瓜民族独立后建立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桑地诺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不能说明其口号和政治纲领的世界意义,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桑地诺的政治动员,但并未体现军事斗争,排除D项。]
11.B [由“将现代西方文化与拉美土生白人文化相结合的土著主义思想”“抨击美国式文明的爱丽儿主义及马克思主义思潮”可得,拉美文化发展的意图是建立符合本地具体情况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反对欧美的主流思想文化,反映出拉美意图探索独立的文明发展道路,故选B项。]
12.A [据材料“对私人的(主要是外国人)的电力公司实行监督”“禁止进口与本国产品类似的商品”等信息可知,墨西哥政府采取措施打击外国资本并保护本国资本,目的在于减少外国资本冲击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加强国家干预是措施,而材料问的是加强干预的目的,排除B项;保护本国贸易只是其经济措施的其中一部分而非主要目的,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已经取得独立,材料主要针对其国内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
13.C [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棉布大量涌入伊朗,这种物美价廉的工业品使伊朗传统的丝织和棉纺织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伊朗不得不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初级原料生丝和原棉,反映了伊朗经济发展深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对外依附性加强,故C项正确;仅根据材料,无法得知伊朗是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19世纪20—90年代伊朗经济发展状况,不足以说明伊朗封建统治的情况,B项错误;材料强调英国对伊朗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与主旨不符,D项错误。]
14.B [据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与尼赫鲁围绕是否用非暴力方式保卫印度免遭法西斯侵略的问题发生多次争论,最终达成了用武装抵抗法西斯、保卫民族利益的共识,这与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时坚持的“非暴力”主张明显不同,说明印度面临的外部环境影响印度保卫民族利益的策略,体现了国大党斗争策略的现实性,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甘地的宗教信条,无法体现其是否发生转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斗争策略的转变,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D项错误。]
15.D [尼赫鲁认为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种发挥群众作用的有效方式,能展现印度人的特别才能。由此可知,尼赫鲁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实现印度独立的有效途径,且其逐渐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这使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前景值得期待,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非暴力不合作是当时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有效途径,但并非“唯一形式”,排除A项。印度群众接受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与印度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自身实力弱小的实际情况相关,B项说法不妥,排除。1920年,甘地对“自治”的解释是: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未明确提出“完全独立”,C项错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