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练49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D [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项正确。]
2.D [由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可以看出,美国、联邦德国、日本三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例则有大幅增加,这说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各产业需求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有了不同于之前的新变化,故选D项。]
3.D [据材料“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并结合所学可知,两位领导人都在表达福利制度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故选D项;材料领导人论述的是福利制度,没有涉及自由放任制度,排除A项;据材料“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知,社会保障体系是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B项;据材料“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知,撒切尔夫人认为社会福利是必要的,排除C项。]
4.B [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68年美国国内反对越南战争的呼声愈来愈高,说明美国不断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社会危机有所加深,B项正确。]
5.C [根据材料可知,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有增长,但各阶层实际增长情况却不一样且差距很大,体现了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C项正确。]
6.B [据材料信息可知,1960—1995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来源中,政府所占比重越来越少,产业和大学占比越来越多,说明政府对科技研究发展的干预越来越少,故选B项;材料仅反映了美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来源的变化,且美国科技大国的地位犹在,排除A项;社会结构是一个宽泛的内容,仅通过材料反映的美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不能代表社会结构的剧变,“急剧”说法错误,排除C项;美国政府减少对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支持,会使财政压力有所缓解,排除D项。]
7.C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传统的“消极的福利政策”下,政府主要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服务,以缓解贫困和不平等。然而,这种模式可能导致部分人依赖社会福利,减少了他们参与劳动市场的动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丹麦政府转向了“积极的福利政策”,这种政策更注重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鼓励他们自救,减少对福利的长期依赖。综上,这些调整反映了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平衡的追求,故选C项。]
8.B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英国制造品占进口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某些制造业领域的产品需要依赖进口;英国制造品占出口总值的比例在前期保持较高水平,但到1983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英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或者国内产业结构正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等其他领域转变,故选B项。]
9.D [据“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图”及所学可知,从图片中的四波高峰情况来看,都是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高峰的出现,说明科学技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故选D项;图片中1929—1939年大萧条时期,电气化和化学品发展迅速,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所以经济危机阻碍科技进步与图片不符,排除A项;图片信息中没有主导世界秩序的主体,不能得出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社会矛盾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
10.D [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政府投资不断增加,且逐渐超过私人投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了一系列新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故选D项。材料论述的是美国对外投资,而不是恢复经济发展,排除A项;此时美国未放松对拉美的控制,B项与史实不符。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C项时空错位。]
11.D [机器人技术是比较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所以科技创新才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理论来源,故①错误;“1962年,工业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说明伴随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机器人实现产业化发展,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进步为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故②正确;机器人主要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故③错误;“《机器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法案》”说明机器人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担忧,促使国家不断完善关于机器人的立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2.C [根据材料“最初主要……是白人贫困家庭;20世纪60年代后接受救助的黑人贫困家庭大幅增加,1970年……黑人占了近一半”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推进,黑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权益得到一定保障,因此他们在社会福利项目中的占比提升,故C项正确;“接受救助的黑人贫困家庭大幅增加”说明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是减少,排除A项;经济危机通常会使整体社会福利支出减少,而非特定群体在援助项目中人数增加,B项错误;移民问题更多关注的是外来移民的权益和地位,与本土黑人关联不大,D项错误。]小题精炼49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分值:每小题3分,共36分)
A组 教材改编——固基础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下表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表,下列选项解读正确的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A.效率与公平趋于平衡
B.“中间阶层”人数趋于稳定
C.市场调节已初见成效
D.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3.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两位领导人所要表达的相似思想是( )
A.自由放任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B.社会保障体系不利于社会稳定
C.社会福利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
D.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
4.1968年,美国国内一些大报刊继《纽约时报》之后,从越南战争的支持者开始变成怀疑者或者反对者。一些主要杂志如《时代周刊》《生活周刊》《新闻周刊》都纷纷开始公开批评政府的越南政策。这反映出( )
A.国内舆论影响战争走向
B.美国社会危机有所加深
C.美国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D.民众开始反思战争政策
5.《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1979年到1997年间,(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富裕的1%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40%。最上层的1%家庭的收入在1979年是中等收入家庭的10倍,1997年达到23倍。”上述现象表明西方发达国家( )
A.经济在“滞胀”中倒退
B.中间阶层成为国家主导
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基本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B组 经典模拟——提能力
6.(2024·广西河池二模)下面是1960—1995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来源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美国( )
年份 1960 1970 1976 1977 1980 1983 1984 1985 1990 1993 1995
政府 64.6 56.9 51.0 50.5 47.1 45.8 45.1 45.8 40.6 36.3 35.5
产业 33.3 40.0 45.4 45.9 49.4 50.8 51.6 50.9 55.0 58.9 59.4
大学 1.1 1.8 2.1 2.1 2.1 2.2 2.1 2.1 2.9 3.1 3.2
A.失去科技大国地位 B.政府干预减少
C.社会结构急剧变化 D.财政压力增加
7.(2024·湖南A佳教育模拟)丹麦是福利国家的典型。20世纪70年代以后,丹麦政府从传统的“消极的福利政策”转变为“积极的福利政策”,即给予居民更多技能培训,帮助人们自救,并逐步缩减社会性福利开支,使享用社会服务的各种条件更加严格。这一调整旨在( )
A.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
B.减少社会性福利开支
C.平衡社会效率与公平
D.增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8.(2024·福建厦门四模)下表为二战后英国制造品占进、出口总值的比例。据此可推知英国( )
1948年 1953年 1963年 1973年 1983年
制造品占进口总值的比例(%) 17.4 18.5 32.5 56.2 68.0
制造品占出口总值的比例(%) 85.2 81.3 82.5 83.9 65.9
A.殖民地市场萎缩 B.产业结构调整
C.“滞胀”危机蔓延 D.国际收支失衡
9.(2024·辽宁大连二模)下图是学者依据《第六次浪潮》一书整理的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图。该图表明( )
A.经济危机阻碍科技进步
B.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C.能源危机引发社会矛盾
D.科学技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组 真题体验——冲高考
10.(2024·山东高考,14)如表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
类型 年份 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
1935 135 101
1940 122 221
1945 147 222
1950 190 354
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11.(2024·北京高考,15)1920年,有思维的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1962年,工业机器人实现商业化。2007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达650万台。近年,欧盟出台了《欧洲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机器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法案》等。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学创作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理论来源
②二战后科技进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③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关系的新变革
④人们对机器人发展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2024·广东高考,16)对抚养未成年人的家庭进行资助的项目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最初主要的救助对象是白人贫困家庭;20世纪60年代后接受救助的黑人贫困家庭大幅增加,1970年该项目的受益人中,黑人占了近一半。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家干预的减少 B.经济危机日趋严重
C.民权运动的高涨 D.移民问题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