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培优卷)第1~3单元 阶段全真模拟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月考培优卷)第1~3单元 阶段全真模拟培优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21: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阶段全真模拟培优卷
第1~3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加工400个零件,师傅单独加工要8小时完成,徒弟单独加工要10小时。如果列式为“1÷(+),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师徒合作加工400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B.师徒合作1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C.师徒合作1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D.师徒合作1小时后,还剩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2.一架飞机从甲地出发,沿北偏西方向飞行到达乙地。从乙地原路返回到甲地时,飞机应沿( )方向飞行。
A.西偏北 B.南偏东 C.南偏东
3.养鸡场养公鸡500只,养的母鸡比公鸡的只数多。母鸡比公鸡多( )只。
A.500×(1-) B.500× C.500×(1+)
4.学校在加油站的东偏南,那么加油站在学校的( )方向上。
A.东偏南 B.西偏北 C.北偏西
5.如果,那么a、b、c这3个数中,最大的是( )。
A.a B.b C.c
6.甲、乙两堆煤同样重,甲堆运走,乙堆运走吨,甲、乙两堆剩下的煤的重量相比较(  )。
A.甲堆重 B.乙堆重 C.一样重 D.无法判断
7.为了美化校园,前进小学种柳树和银杏树一共60棵,其中柳树的棵数是银杏树的。柳树有( )棵。
A.20 B.24 C.36 D.40
8.乐乐和佳佳进行打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乐乐比佳佳多打了180个字,佳佳比乐乐少打了,乐乐打了( )个字。
A.135 B.144 C.240 D.720
二、填空题
9.的倒数是( );0.2的倒数是( )。
10.在( )里填上“”“”或“”。
( ) ( ) ( ) ( )
11.一袋面粉,吃去它的后,还剩下28千克。这袋面粉原来有( )千克,吃去了( )千克。
12.书法班有60名学生,绘画班的学生人数是书法班的,音乐班的学生人数是绘画班的,音乐班有( )名学生。
13.在献爱心活动中,笑笑捐了自己零花钱的,淘气捐了自己零花钱的,淘气捐的钱比笑笑( ).
14.先观察图形,再填空.
灯塔2在轮船的( )方向,灯塔1在轮船的( )方向,灯塔3在轮船的( )方向,灯塔4在轮船的( )方向.
15.两杯果汁各有,小明每次喝它的,( )次喝完;小军每次喝,( )次喝完。
16.小明用分的时间写了10个字,平均写一个字用( )分,平均每分钟写( )个字。
17.已知,其中a、b、c都大于0,把a、b、c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18.聪聪家仓库储存的马铃薯需要售卖前包装,妈妈单独包装需要15小时,爸爸单独包装需要12小时,两人合作一起包装,需要( )小时才能完成。
三、判断题
19.,已知(m,n都大于0),则n<m。( )
20.若小明家在小华家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200m,则小华家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方向上,距离200m。( )
21.体操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 )
22.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是430千米/时,普通列车比它慢。普通列车的运行速度是310千米/时。( )
23.一个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假分数大。( )
24.一个自然数(0除外)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
四、计算题
25.直接写得数
÷= ÷20= 1÷= ÷= - =
5÷= ÷21= ÷= ÷= ×=
26.解方程。
x= -2x= x-x=1
27.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0× 24×+19× ×15×(×)
28.看图列式计算。
五、作图题
29.在图中画阴影表示出×的含义。
30.一辆货车,从甲地向东偏北30°方向行驶48千米,又向南偏东45°方向行驶36千米到达乙地。把货车的行驶路线图画完整(用1厘米表示12千米)。
六、解答题
31.植树节那天,金星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计划全天植树240棵,结果上午完成了计划的,下午也完成了计划的。他们一共植树多少棵?
32.中心医院急需一批消毒液,如果甲、乙两个车间合作,需要10天加工完成。已知甲车间单独加工,需要15天完成,那么乙车间单独加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3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当甲车行完全程的时与乙相遇,相遇后乙车继续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行完余下的路程,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4.光明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93人,选出女同学的和3名男同学参加歌唱比赛,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六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35.一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作,恰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甲效率提高,只需用规定时间的即可完成;如果乙效率降低,就要推迟75分钟才能完成。规定时间是多少小时?
36.甲、乙两站相距610千米,两站之间有丙站。快车从甲站开往丙站,已经行驶了90千米,慢车从乙站开往丙站,已行驶了全部路程的。这时丙站正好处在快、慢两车之间中点的位置上,求甲站到丙站的距离。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A
【分析】把这批零件的总数看作单位“1”,则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徒弟的工作效率是,根据算式1÷(+),可以解决师徒合作加工400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解析】加工400个零件,师傅单独加工要8小时完成,徒弟单独加工要10小时。如果列式为“1÷(+),要解决的问题是师徒合作加工400个零件需要几小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利用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求出完成的时间。
2.C
【分析】一个事物在另一个事物的某个方向一定度数的位置,那么另一个事物在这个事物相对的方向相同度数的位置,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80km,原路返回时要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80km。
故答案为: C
【点评】确定位置时,方向和角度一定要对应。
3.B
【分析】把公鸡的只数看成单位“1”,用公鸡的只数乘,就是母鸡比公鸡多的只数。
【解析】500×=50(只)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4.C
【分析】我们可根据题意先画出示意图(如下图),学校在加油站的东偏南30°方向上,即以加油站为参照点建立方向标,东偏南30°是以正东方向为角的始边,向南转30°时的射线方向。加油站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上,是以学校为参照点建立方向标,观察下图发现:加油站在以正西方向为角的始边,向北转30°时的射线方向上,即西偏北30°(或北偏西60°)。
【解析】通过观察上图发现:与东相反的方向是西,与南相反的方向是北,与东偏南30°相反的方向是西偏北30°,西偏北30°也就是北偏西60°。所以学校在加油站的东偏南,那么加油站在学校的西偏北30°(或北偏西60°)方向上。
故答案为:C
【点评】通过本题,我们不难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A在B的东偏南30°方向上,那么B在A的西偏北30°方向上,这里只是将东换成西,南换成北,度数没有变化。
5.A
【分析】假设=1,分别计算出a、b、c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假设a×=b×=c×=1
即a=,b=,c=
因为>>,所以a>b>c。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采用了假设法,使题目具体化,进而求出a、b、c的值,再进行比较。
6.D
【分析】由于不知道这两堆煤的具体重量,所以无法确定哪个剩下的分率多或者哪个剩下的吨数多。
【解析】由于不知道这两堆煤的具体重量,所以无法判断哪个剩下的多。
故答案为:D
【点评】需要确定它们各自剩下的分率或者重量才能比较。
7.B
【分析】将银杏树棵数看作单位“1”,柳树和银杏树的总棵数是银杏树的(1+),柳树和银杏树的总棵数÷对应分率=银杏树棵数,总棵数-银杏树棵数=柳树棵数,据此列式计算。
【解析】60-60÷(1+)
=60-60÷
=60-60×
=60-36
=24(棵)
柳树有24棵。
故答案为:B
8.D
【分析】乐乐比佳佳多打了180个字,也就是佳佳比乐乐少打了180个字,将乐乐打字字数看作单位“1”,佳佳比乐乐少打了,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具体数值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可求出单位“1”的量,即乐乐打字的字数。
【解析】180÷
=180×4
=720(个)
则乐乐打了720个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找准单位“1”,并且已知一个具体数值和其对应的分率,可以求出单位“1”。
9. 5
【分析】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或者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解析】1÷
=1÷
=1×

1÷0.2=5
所以,的倒数是,0.2的倒数是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认识,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 < > <
【分析】(1)把右边的分数除法换成分数乘法,两个乘法式子中,其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越大,积就越大;
(2)两个乘法式子中,其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越大,积就越大;
(3)把两边的分数除法换成分数乘法,两个乘法式子中,其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越大,积就越大;
(4)把两边的分数除法换成分数乘法再计算,最后比较即可。
【解析】(1),因为,所以<;
(2)因为,所以<;
(3),,因为,所以>;
(4)




所以<。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关系。
11.56 28
【分析】把这袋面粉的质量看作单位“1”,吃了还剩下28千克,由此可知,28千克占这袋面粉质量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这袋面粉的质量;用这袋面粉的质量减剩下的,即可得吃去的千克数。
【解析】28÷(1)
=28÷0.5
=56(千克)
56-28=28(千克)
这袋面粉原来有56千克,吃去了28千克。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除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2.9
【分析】绘画班的学生人数是书法班的,用书法班的学生人数乘即可求出绘画班的人数;音乐班的学生人数是绘画班的,则用绘画班的人数乘即可求出音乐班的人数。
【解析】60××
=36×
=9(名)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连乘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3.无法比较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题目没有告诉笑笑有多少钱,淘气有多少钱.也就是单位“1”不一样,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解: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无法比较.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单位“1”的确定,以及判断能力.
14.北偏西55° 北偏东30° 南偏西45° 南偏东55°
15.5 10
【分析】根据题意,把小明喝的2L果汁看作单位“1”,小明每次喝它的,(1÷)次喝完,2L果汁,小军每次喝,(2÷)次喝完。
【解析】1÷
=1×5
=5(次)

=2×5
=10(次)
所以,两杯果汁各有,小明每次喝它的,5次喝完;小军每次喝,10次喝完。
16. 12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用时间除以字数即得平均写一个字用几分钟;用字数除以时间即得平均每分钟写多少个字。
【解析】÷10=(分钟)
10÷=12(个)
即平均写一个字用分,平均每分钟写12个字。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个问题的不同,不要将算式列反了。
17.b c a
18.
【分析】把聪聪家仓库储存的马铃薯的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用1÷15,求出妈妈的工作效率;用1÷12,求出爸爸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1除以妈妈和爸爸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
【解析】1÷(+)
=1÷(+)
=1÷
=1×
=(小时)
聪聪家仓库储存的马铃薯需要售卖前包装,妈妈单独包装需要15小时,爸爸单独包装需要12小时,两人合作一起包装,需要小时才能完成。
19.√
【分析】根据题意,,可假设m=4,利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n的值,再与m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假设m=4,代入到中,
3.6<4
所以n<m。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赋值法,灵活运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从而解决问题。
20.√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分析,小明家和小华家在相对位置上,若小明家在小华家北偏东30°方向,那么与北偏东30°相反的方向是南偏西30°,所以小华家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方向上。
【解析】若小明家在小华家北偏东30°方向上,距离200m,则小华家在小明家的南偏西30°方向上,距离200m。原题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找准相反方向是解题关键。
21.×
22.×
【分析】把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看作单位“1”,则普通列车的运行速度是磁悬浮列车的(1-),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解析】430×(1-)
=430×
=120(千米/时)
则普通列车的运行速度是120千米/时。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23.×
【分析】假分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分子和分母相同,它的倒数还是分子分母相同,所以这种假分数的倒数和这个假分数一样大;另一种情况分子大于分母,它的倒数分子小于分母,则这个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假分数大。据此判断。
【解析】当分子和分母相同时,这种假分数的倒数和这个假分数一样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一个非0自然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自然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非0自然数乘1积等于这个数;由此解答。
【解析】因为真分数小于1,一个非0自然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因此,一个自然数(0除外)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被乘数。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要靠平时知识的积累,总结规律。
25.3
26.x=1;x=;x=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进行解方程即可。
【解析】x=
解:x=÷
x=1
-2x=
解:2x=
x=÷2
x=
x-x=1
解:x=1
x=1÷
x=
27.2; ;19;
【解析】(1)60×
=60×+60×﹣60×
=12+20﹣30
=2
(2)
=×()
=×1

(3)24×+19×
=24×+29×
=(24+29)×
=53×
=19
(4)×15×(×)
=(×)×(15×)
=×

28.6000元
【分析】已知妈妈的工资4800元,比爸爸的工资少,求爸爸的工资,由此可列等量关系式:妈妈的工资=爸爸的工资×(1-),即妈妈的每月工资占爸爸的每月工资(1-),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800÷(1-)
=4800÷
=4800×
=6000(元)
爸爸的工资是6000元。
29.见详解
【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4份就是,再把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就是的,也就是大长方形的。
【解析】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红色部分)所示:
【点评】本题先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
30.见解析
【分析】先确定1厘米表示12千米,从甲地向东偏北30方向行驶48千米,这一段线段要画48÷12=4厘米,又向南偏东45°方向行驶36千米到达乙地,这一段线段要画36÷12=3厘米,到达乙地,再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角度,即可画出货车的行驶路线图。
【解析】由分析可知:
路线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1.288棵
【分析】把上午、下午完成的占计划的分率求和,求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完成计划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计划全天植树的数量乘上午和下午一共完成的占计划的分率,求出他们一共植树多少棵即可。
【解析】一共植:
(棵)
答:他们一共植树288棵。
32.30天
【分析】把加工一批消毒液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和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甲、乙两个车间合作的工作效率和,再求出甲车间单独加工的工作效率,再相减,即可求出乙车间单独加工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解析】1÷()
=1÷()
=1÷
=1×30
=30(天)
答:需要30天完成。
33.300千米
【分析】把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求出乙车行驶2.5小时的路程,乙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等于甲车行完全程的,也就是乙车行驶了全程的,对应的2.5小时行驶的路程,求单位“1”,用乙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可解答。
【解析】50×2.5÷
=125÷
=125×
=300(千米)
答:两地相距300千米。
34.女生:100人;男生:93人
【分析】设女同学有x人,则男同学有(193-x),选出女同学的,即选出女同学x人,还剩下(x-x)人;男同学选出3名,男同学还剩下(193-x-3)人,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剩下的女同学人数=剩下的男同学人数,列方程:x-x=193-x-3,解方程,即可解答。
【解析】解:设女同学有x人,则男同学有(193-x)人。
x-x=193-x-3
x=190-x
x+x=190
x=190
x=190÷
x=190×
x=100
男同学:193-100=93(人)
答:女同学有100人,男同学有93人。
35.小时
【分析】甲效率提高后,而两人工作时间变成原来,那么两人工作效率之和是原来的。把两人原来工作效率看作单位“1”,假设两人原来工作效率之和是5份,那么工作效率和增加了1份,则甲效率增加了1份,因此甲原来的工作效率是(份),乙原来的工作效率是(份)。乙的效率降低变为(份),这时两人工作效率之和是原来的,所用时间是规定时间的,两人要推迟75分钟完成任务,即比规定时间多75分钟,其对应的分率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75除以其对应分率,再把得数单位转化为小时即可。
【解析】
假设两人原来工作效率之和是5份,则甲效率提高后,两人工作效率为6份。
(分)
(小时)
答:规定时间是小时。
【点评】此题三个分数的单位“1”都不相同,关键是把三个分数转换为以规定时间为单位“1”,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找出唯一一个具体数75分钟对应的分率,即可得解。
36.290千米
【分析】由“慢车从乙站开往丙站,已行驶了全部路程的”,是把乙站到丙站的距离看作单位“1”,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由于此时丙站正好在快、慢两车之间的中点,因此快车离丙站的距离也占乙站到丙站的,那么总路程610千米减去90千米后的路程占乙、丙之间距离的,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乙、丙两站之间的距离。
因为快车先行驶90千米后,离丙站的距离占乙站到丙站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乙、丙两站之间的距离乘,求出快车此时距丙站的距离,再加上90千米,即是甲站到丙站的距离。
【解析】
乙、丙之间距离:
(千米)
甲、丙之间距离:
(千米)
答:甲站到丙站的距离为290千米。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分析出千米占乙、丙两站距离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先求出乙站到丙站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