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本章复习与测试
【学霸笔记】高中数学同步周测10《单元检测卷(二)》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高中数学同步周测10《单元检测卷(二)》人教A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55:53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周测10 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直线l1经过A(-3,4),B(-8,-1)两点,直线l2的倾斜角为135°,那么l1与l2(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确定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1,=tan 135°=-1,所以·=-1,所以l1⊥l2.
2.直线5x+12y+4=0与10x+24y-18=0的距离为( )
A. B. C. D.1
答案 D
解析 直线10x+24y-18=0即5x+12y-9=0,
所以5x+12y+4=0与5x+12y-9=0的距离为=1.
3.若直线l:(a-2)y=(3a-1)x-1不过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a<2 B.-2≤a≤3
C.a≥2 D.a≥4
答案 C
解析 若a-2=0,可得a=2,直线l的方程为x=,该直线不过第二象限,符合题意;
若a-2≠0,可得a≠2,直线l的斜截式方程为y=x-,
若直线l不过第二象限,则解得a>2.
综上所述,a≥2.
4.如图,|AC|=2|BC|,CD⊥AB,点D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上,以AC的中点O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在第一象限),则直线BD的斜率为( )
A.- B.-
C.-1 D.-2
答案 A
解析 设|AC|=4,则A(-2,0),C(2,0),B(4,0),则AB的中点为(1,0),且|AB|=6,
则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的方程为(x-1)2+y2=9(y≥0),令x=2,得y2=9-(2-1)2=8,又y≥0,故y=2,即D(2,2),则kBD==-.
5.若函数f(x)=asin x-bcos x(ab≠0)对任意的实数x都满足f=f,则直线2ax-by+c=0的斜率是( )
A.-2 B.2 C. D.-
答案 A
解析 ∵函数f(x)=asin x-bcos x(ab≠0)对任意的实数x都满足f =f ,
即x=为函数f(x)的对称轴,
∴f(0)=f ,
即-b=a,∴-=1,
∴直线2ax-by+c=0的斜率为=-2.
6.若直线l:kx-y+4+2k=0与曲线y=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方程可化为k(x+2)-y+4=0,所以直线l恒过定点A(-2,4),y=可化为x2+y2=4(y≥0),其表示以(0,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上半部分,
如图,当直线l与该曲线相切时,点(0,0)到直线l的距离d==2,解得k=-.
设B(2,0),则kAB==-1.由图可得,若要使直线l与曲线y=有两个交点,
则-1≤k<-.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B(-2,a),C(4,3),若点P是以AB为直径的圆上的动点,且点P关于点C的对称点的轨迹满足方程x2+y2-18x-12y+113=0,则a等于(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在方程x2+y2-18x-12y+113=0中,(-18)2+(-12)2-4×113=16>0,记该方程表示的圆为圆E,圆心E(9,6).
记以AB为直径的圆为圆D,由A(0,),B(-2,a),得圆D的方程为(x-0)(x+2)+(y-)(y-a)=0,整理得x2+y2+2x-(a+)y+a=0.
依题意可知,圆D与圆E关于点C中心对称,因为E(9,6)关于C(4,3)对称的点为(-1,0),
所以圆D的圆心为D(-1,0),所以=0,得a=-.
8.已知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满足以下关系式:a2sin θ+acos θ-=0,b2sin θ+bcos θ-=0,则连接A(a2,a),B(b2,b)两点的直线与圆心在原点的单位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答案 C
解析 因为实数a满足关系式a2sin θ+acos θ-=0,实数b满足关系式b2sin θ+bcos θ-=0,且实数a,b不相等,
所以点A(a2,a),B(b2,b)为直线sin θ·x+cos θ·y-=0上的两点,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sin θ·x+cos θ·y-=0,
因为圆心(0,0)到直线AB的距离d==>1,
所以直线AB与圆心在原点的单位圆的位置关系为相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A(2,2),B(1,0),C(3,-2),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 )
A.直线AD的方程为x+y-4=0
B.v=(1,2)是直线CD的一个方向向量
C.|BC|=4
D.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
答案 ABD
解析 设D(x,y),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即(1-2,0-2)=(3-x,-2-y),解得x=4,y=0,所以D(4,0),kAD==-1,直线AD的方程为y=-1×(x-4)=-x+4,即x+y-4=0,故A正确;kCD==2,所以v=(1,2)是直线CD的一个方向向量,故B正确;|BC|==2,故C错误;B到直线AD的距离h===,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D|·h=|BC|·h=×2×=3,故D正确.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直线(3+m)x+4y-3+3m=0(m∈R)恒过定点(-3,3)
B.已知圆C1:x2+y2=4与圆C2:x2+y2-2x-2y+1=0相交于A,B两点,则直线AB的方程为2x+2y+5=0
C.若圆(x+1)2+y2=1与圆(x-2)2+(y-4)2=20-m恰有三条公切线,则m=4
D.已知点P,Q分别为圆(x-1)2+(y+2)2=1与直线3x+4y-5=0上的动点,则|PQ|的最小值为3
答案 AC
解析 对于A,直线(3+m)x+4y-3+3m=0(m∈R)可化为m(x+3)+3x+4y-3=0,
令解得所以直线(3+m)x+4y-3+3m=0(m∈R)恒过定点(-3,3),故A正确;
对于B,两圆的方程相减得2x+2y-1=4,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2x+2y-5=0,故B错误;
对于C,因为圆(x+1)2+y2=1与圆(x-2)2+(y-4)2=20-m 恰有三条公切线,所以两圆外切,
所以圆心距=1+,解得m=4,故C正确;
对于D,已知点P,Q分别为圆(x-1)2+(y+2)2=1与直线3x+4y-5=0上的动点,则|PQ|的最小值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去圆的半径,圆心(1,-2)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2,所以|PQ|的最小值为2-1=1,故D错误.
11.过直线x+y=4(0
A.直线OP为线段AB的中垂线
B.四边形PAOB面积的最小值为2
C.|OM|+|ON|的最小值为4
D.|AB|的最小值为2
答案 ACD
解析 对于A,由题意得|PA|=|PB|,|OA|=|OB|,所以直线OP为线段AB的中垂线,故A正确;
对于B,S四边形PAOB=|OA|·|AP|=2,所以当|OP|最小时,四边形PAOB的面积最小,因为当OP与直线x+y-4=0垂直时,|OP|最小,为d==2,所以S四边形PAOB=2=4,故B错误;
对于C,设P(a,b),则a+b=4(0
对于D,因为直线AB的方程为ax+by=4,且a+b=4(0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所示,“海宝”从圆心T出发,先沿北偏西θ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圆T上,则在以线段BC的中点为坐标原点O,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T的标准方程为 .
答案 x2+(y-9)2=225
解析 |TB|2=|TA|2+|AB|2-2|TA|·|AB|cos A=169+196-2×13×14×=225,|OT|=14-13×cos θ=9,∴圆T的标准方程为x2+(y-9)2=225.
13.若实数x,y满足x2+y2+2x=0,则的最大值是 .
答案
解析 圆x2+y2+2x=0的圆心坐标为(-1,0),半径r=1,令=k,则y=k(x-1),则直线y=k(x-1)与圆x2+y2+2x=0有公共点,则≤1,解得-≤k≤,则的最大值是.
14.已知定点B(3,0),点A在圆x2+y2=1上运动,∠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M,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
答案 +y2=
解析 如图,由角平分线定理可得==,则=4,
设M(x,y),A(x0,y0),则(3-x0,-y0)=4(x-x0,y-y0),
故解得
代入圆的方程x2+y2=1得+y2=,即为点M的轨迹方程.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1)已知A(-2,3),B(-3,0)两点,求线段AB的中垂线所在的直线方程;(6分)
(2)已知直线l1与直线l2:3x+4y-5=0平行,直线l1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求直线l1的方程.(7分)
解 (1)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
线段AB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
所以线段AB的中垂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线段AB的中垂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即y=-x+.
(2)设l1的方程为3x+4y+c=0,c≠0,
则直线l1过点,
所以××=12,解得c=±12,
所以直线l1的方程为3x+4y+12=0或3x+4y-12=0.
16.(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中,△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4,2),AB边上的高线CM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y-2=0,∠B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x-y+1=0.
(1)求点B的坐标;(7分)
(2)求直线BC的方程.(8分)
解 (1)由2x+y-2=0,得y=-2x+2,
所以直线CM的斜率为kCM=-2,
因为AB⊥CM,所以kAB·kCM=-1,
即kAB=-=,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2=(x+4),
即x-2y+8=0,
由解得
所以点B的坐标为(6,7).
(2)由内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关于直线x-y+1=0的对称点A'在直线BC上.
设A'(a,b),则由直线AA'和x-y+1=0垂直,且线段AA'的中点在x-y+1=0上,
可得
解得所以A'(1,-3),
所以直线BC的方程为=,
即2x-y-5=0.
17.(15分)已知点M与点N关于直线l:y=2x+对称,圆M:x2+(y-4)2=r2(0
(1)求r的取值范围;(7分)
(2)当r=3时,求△MNA的面积.(8分)
解 (1)设点M(0,4)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N(a,b),
则解得
故圆N为(x-2)2+(y-3)2=(6-r)2,
因为圆M与圆N交于A,B两点,
所以|6-2r|<|MN|=
解得
(2)当r=3时,圆M:x2+(y-4)2=9,
圆N:(x-2)2+(y-3)2=9,
故△MNA是以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由(1)可知|MN|=,|AM|=|AN|=3,
所以MN边上的高为=,
所以△MNA的面积为××=.
18.(17分)VEX亚洲机器人比赛是全球两大机器人赛事之一.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主办方设计了一个矩形坐标场地(包含边界和内部,A为坐标原点),AB长12米,AD长5米.在A处有一只电子狗,在AB边上距离A点6米的E点处放置机器人,电子狗的运动速度是机器人运动速度的两倍.若电子狗和机器人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在场地内沿直线方向同时到达某点P,那么电子狗被机器人捕获,称点P为成功点.
(1)求成功点P的轨迹方程;(7分)
(2)为了记录比赛情况,摄影机从AD边上某点F处沿直线方向往C点运动,要求直线FC与点P的轨迹没有公共点,求点F纵坐标y0的取值范围.(10分)
解 (1)设P(x,y),0≤x≤12,0≤y≤5,机器人运动速度为v,
由题意可得=,
化简得(x-8)2+y2=16.
由于点P在矩形场地内,则0≤y≤4.
所以成功点P的轨迹方程为(x-8)2+y2=16(0≤y≤4).
(2)由题意可知直线FC的斜率存在,不妨设直线FC:y=k(x-12)+5,
直线FC与点P的轨迹没有公共点,
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d=>4,解得k<.
则点F的纵坐标y0=-12k+5>,
又因为y0∈[0,5],所以y0∈.
19.(17分)已知圆C1与圆C2:(x-1)2+(y+2)2=6关于直线2x-y+1=0对称.
(1)求圆C1的方程并判断圆C1与圆C2的位置关系;(8分)
(2)设直线l:y=kx+3与圆C1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9分)
解 (1)由题知,圆C2:(x-1)2+(y+2)2=6,圆心为C2(1,-2),半径r2=,
设C1(a,b),r1=,
因为圆C1与圆C2关于直线2x-y+1=0对称,
所以
解得a=-3,b=0,
所以C1(-3,0),
所以圆C1:(x+3)2+y2=6,
因为|C1C2|==2,
所以|r1-r2|<|C1C2|
所以圆C1与圆C2相交.
(2)由(1)得圆C1:(x+3)2+y2=6,
因为直线l:y=kx+3与圆C1交于A,B两点,设A(x1,y1),B(x2,y2),则=(x1,y1),=(x2,y2),
联立方程消去y得
(1+k2)x2+(6+6k)x+12=0,
所以x1+x2=-,x1x2=,
所以·=x1x2+y1y2=x1x2+(kx1+3)(kx2+3)=x1x2+k2x1x2+3k(x1+x2)+9
=++3k·+9
=21-=-,即k2-5k+6=0,解得k=2或k=3,
当k=2或k=3时,都有Δ=(6+6k)2-48(1+k2)>0,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2x+3或y=3x+3.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2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1.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
1.4 空间向量的应用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2 直线的方程
2.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2.4 圆的方程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3.1 椭圆
3.2 双曲线
3.3 抛物线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