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同步周测(教师版)10《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同步周测(教师版)10《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0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B.AgCl溶解度增大
C.溶液中c(Ag+)增大
D.溶液中c(Cl-)增大
答案 D
解析 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则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c(Cl-)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Ag+)变小。
2.已知:常温下,Ksp(BaSO4)=a。取过量BaSO4溶于蒸馏水,过滤得到滤液R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R溶液中c(Ba2+)= mol·L-1
B.常温下,向R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O4固体,产生白色沉淀
C.常温下,向R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Ksp(BaSO4)增大
D.向R溶液中加水,c(Ba2+)、c(S)均减小
答案 C
解析 加入少量Na2SO4固体,平衡BaSO4(s)Ba2+(aq)+S(aq)向左移动,产生白色沉淀,B项正确;温度不变,溶度积不变,C项错误。
3.工业上可通过如图所示流程回收铅酸蓄电池中的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bSO4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PbSO4(s)P(aq)+S(aq)
B.生成PbCO3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s)+C(aq)PbCO3(s)+S(aq)
C.滤液中不存在Pb2+
D.pH:滤液<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 C
解析 PbSO4难溶于水,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PbSO4(s)Pb2+(aq)+S(aq),A正确;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s)+C(aq)PbCO3(s)+S(aq),B正确;PbSO4、PbCO3都难溶于水,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滤液中仍存在Pb2+,C错误;滤液中溶质主要为Na2SO4,含有少量C,其中c(C)小于饱和Na2CO3溶液中的c(C),则滤液中C水解产生的c(OH-)小于饱和Na2CO3溶液中C水解产生的c(OH-),故pH:滤液<饱和Na2CO3溶液,D正确。
4.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MnS的Ksp小于CuS的Ksp
C.达到平衡时c(Mn2+)=c(Cu2+)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溶液中c(Cu2+)、c(Mn2+)保持不变
答案 A
解析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A正确;对于同类型物质,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则MnS的Ksp比CuS的Ksp大,故B错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5.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8×10-10 1.4×10-5 6.3×10-50 5.4×10-13 8.5×10-16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AgCl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
C.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D.常温下,AgCl、AgBr和AgI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答案 D
解析 由溶度积常数可以计算得出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A项正确;由AgCl、Ag2S的溶度积常数可得出Ag2S更难溶,所以将AgCl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B项正确;AgCl、AgBr、AgI溶度积常数逐渐减小,所以AgCl、AgBr、AgI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逐渐减小,D项错误。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传感器测量一定温度下溶液的电导率(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各物质的电导率数据如下:
序号 物质 电导率
① CaCO3(固体) 0
② H2O 7
③ CaCO3饱和溶液 37
④ CaSO4饱和溶液 389
⑤ 0.001 mol·L-1 NaCl溶液 1 989
⑥ 0.001 mol·L-1 AgNO3溶液 1 138
⑦ AgCl饱和溶液 1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依据数据,CaCO3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B.与②对比,说明⑦中存在:AgCl(s)Ag+(aq)+Cl-(aq)
C.将Na2CO3固体加入④中,可以生成CaSO4沉淀
D.⑤⑥等体积混合后过滤,推测滤液的电导率大于13
答案 C
解析 由题表可得,碳酸钙固体的电导率为0,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A正确;与②对比,⑦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为13,说明⑦中存在:AgCl(s)Ag+(aq)+Cl-(aq),故B正确;CaCO3饱和溶液的电导率比CaSO4饱和溶液的小,说明CaCO3的溶解度比CaSO4小,应生成CaCO3沉淀,故C错误;⑤⑥等体积混合后过滤得到硝酸钠、氯化银的混合溶液,电导率大于13,故D正确。
7.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Na2SO4固体可使溶液状态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状态由d点变到c点
C.d点对应的溶液中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答案 C
解析 一定温度下,a点对应的溶液已处于饱和状态,加入Na2SO4固体,S的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Ba2+的浓度减小,而从a点到b点,Ba2+的浓度不变,A项错误;蒸发d点对应的溶液,S和Ba2+的浓度均增大,可使溶液达到饱和,而d点到c点,Ba2+的浓度增大,S的浓度不变,B项错误;d点对应的溶液中,Q(BaSO4)8.分别进行下列操作,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硫酸和Na2S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AgNO3与AgCl组成的悬浊液中 出现黑色沉淀 Ksp(AgCl)>Ksp(Ag2S)
B 向盛有2 mL 0.1 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 mL 0.1 mol·L-1 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4~5滴0.1 mol·L-1 KI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向AgI悬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 固体变黑 Ksp(Ag2S)>Ksp(AgI)
D 将H2S气体通入浓度均为0.01 mol·L-1的ZnSO4和CuSO4溶液中 先出现CuS黑色沉淀 Ksp(CuS)答案 D
解析 生成的硫化氢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没有沉淀的转化,无法判断Ksp(AgCl)与Ksp(Ag2S)的大小,A错误;AgNO3溶液过量,KI直接与AgNO3反应,无法判断Ksp(AgCl)与Ksp(AgI)的大小,B错误;溶解度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向AgI悬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固体变黑,说明Ksp(Ag2S)9.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M表示Cu或M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Ksp大于b点对应的Ksp
B.该温度下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后,Ksp(MnS)不变
C.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c(Cu2+)∶c(Mn2+)=(2×10-23)∶1
D.该温度下,Ksp(CuS)小于Ksp(MnS)
答案 A
解析 温度不变,溶度积不变,a、b两点对应的Ksp(CuS)相等,A错误、B正确;由图可知,Ksp(CuS)=0.01×6×10-34=6×10-36,Ksp(MnS)=0.01×3×10-11=3×10-13,D正确;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2×10-23,C正确。
10.常温下,将AgNO3溶液分别滴加到浓度均为0.01 mol·L-1的NaBr、Na2SeO3溶液中,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Br-、Se用Xn-表示,不考虑Se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sp(Ag2SeO3)的数量级为10-14
B.d点对应的AgBr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若向0.01 mol·L-1 NaCl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AgNO3溶液,所得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在AgBr曲线上方
D.反应Ag2SeO3(s)+2Br-(aq)2AgBr(s)+Se(aq)的平衡常数K=1×109.6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lg c(Se)=5时,-lg c(Ag+)=5,则Ksp(Ag2SeO3)=c2(Ag+)·c(Se)=(10-5)2×10-5=1×10-15,数量级为10-15,A错误;Q(AgBr)=c(Br-)·c(Ag+)=10-7.3×10-3>Ksp(AgBr)=c(Br-)·c(Ag+)=10-7.3×10-5=1×10-12.3,则d点对应的溶液为过饱和溶液,B错误;Ksp(AgCl)>Ksp(AgBr),则c(Cl-)与c(Br-)相同且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生成AgCl的溶液中c(Ag+)大于生成AgBr的溶液中c(Ag+),故所得曲线在AgBr曲线下方,C错误;Ag2SeO3(s)+2Br-(aq)2AgBr(s)+Se(aq)的平衡常数K===109.6,D正确。
11.已知:298 K时,Ksp[Mn(OH)2]>Ksp[Cu(OH)2]。Mn(OH)2和Cu(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X2+表示Mn2+或C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Mn(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Ksp[Cu(OH)2]=10-21
C.N点为Mn(OH)2的不饱和溶液
D.向P点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组成由P点向M点移动
答案 B
解析 -lg c越大,c越小,结合常温下Ksp[Mn(OH)2]>Ksp[Cu(OH)2]可知,a表示Cu(OH)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错误;R点坐标为(6,15),则c(Cu2+)=10-15 mol·L-1,c2(OH-)=10-6 mol2·L-2,Ksp[Cu(OH)2]=c(Cu2+)·c2(OH-)=10-21,B正确;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N点为Mn(OH)2的过饱和溶液,C错误;向P点溶液中加入NaOH,c(OH-)增大,Mn(OH)2(s)Mn2+(aq)+2OH-(aq)平衡逆向移动,c(Mn2+)减小,溶液组成由P点沿MP线向左上方移动,D错误。
12.已知:pNi=-lg c(Ni2+);常温下,Ksp(NiCO3)=1.4×10-7,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3×10-7,Ka2=7.1×10-15。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i(NO3)2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pNi与Na2S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F、G三点中,F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
B.常温下,Ksp(NiS)=1×10-21
C.在NiS和NiCO3的浊液中K=1.4×1014
D.Na2S溶液中,S2-第一步水解常数Kh1=
答案 D
解析 A项,Ni(NO3)2是强酸弱碱盐,Na2S是强碱弱酸盐,它们都能促进水的电离,F点Ni(NO3)2和Na2S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NaNO3,水的电离程度最小,正确;B项,F点Ni(NO3)2和Na2S恰好完全反应,c(Ni2+)=c(S2-)=10-10.5 mol·L-1,Ksp(NiS)=c(Ni2+)·c(S2-)=1×10-21,正确;C项,NiCO3(s)+S2-(aq)NiS(s)+C(aq),K===1.4×1014,正确;D项,S2-+H2OHS-+OH-,Kh1==,错误。
13.已知氧化锌和氢氧化锌分别为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坐标系中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lg c(Zn2+)或lg c,25 ℃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4OH-===[Zn(OH)4]2-
B.若要从某含Zn2+的工业废液中完全沉淀Zn2+,可以调控该溶液的pH在8.0~12.0之间
C.pH=8.0与pH=12.0的两种废液中,c(Zn2+)之比为108
D.25 ℃时,Zn(OH)2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10
答案 D
解析 往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溶液,由于NaOH过量,Zn2+直接转化为[Zn(OH)4]2-,离子方程式为Zn2++4OH-===[Zn(OH)4]2-,A正确;根据图像,pH在8.0~12.0之间时Zn2+浓度小于10-5 mol·L-1,Zn2+沉淀完全,所以若要从某含Zn2+的工业废液中完全沉淀Zn2+,可以调节溶液pH在8.0~12.0之间,B正确;根据图像中a点可以计算Ksp[Zn(OH)2]=c(Zn2+)·c2(OH-)=10-3×(10-7)2=10-17,pH=8.0的废液中,c(Zn2+)==10-5 mol·L-1,pH=12.0的废液中,c(Zn2+)==10-13 mol·L-1,所以两种废液中,c(Zn2+)比值为108,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14.(9分)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某滤液中c(Mg2+)=0.02 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 mol·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列式计算)
(2)(1分)25 ℃下,已知Ksp[Cu(OH)2]=2.2×10-20。某CuSO4溶液中c(Cu2+)=0.022 mol·L-1,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加入碱来调节pH,使溶液的pH大于    。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作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 mol·L-1)时,溶液中c(Ag+)为    mol·L-1,此时溶液中c(Cr)等于    mol·L-1(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1.9×10-12和1.8×10-10)。
(4)已知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表所示,25 ℃时,Ksp[Mg(OH)2]=5.6×10-12。
pH <8.0 8.0~9.6 >9.6
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5 ℃时,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    。
答案  (1)否,当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P)=mol·L-1=1.3×10-17 mol·L-1,此时溶液中c3(Mg2+)·c2(P)=×(1.3×10-17)2=1.69×10-40解析  (2)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则Q[Cu(OH)2]=c(Cu2+)·c2(OH-)>Ksp[Cu(OH)2]=2.2×10-20,所以c2(OH-)> mol2·L-2,c(OH-)>10-9 mol·L-1,故应调节pH大于5。
(3)Cl-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Ag+)== mol·L-1=1.8×10-5 mol·L-1;此时c(Cr)==mol·L-1≈5.9×10-3 mol·L-1。
(4)设Mg(OH)2的饱和溶液中c(Mg2+)为x mol·L-1,c(OH-)为2x mol·L-1,则x×(2x)2=5.6×10-12,解得x≈1.12×10-4,c(OH-)=2.24×10-4 mol·L-1,所以溶液的pH≈10.4,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蓝色。
15.(13分)钴及其化合物在制造合金、磁性材料、催化剂及陶瓷釉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一种从湿法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Co、Zn、Pb、Fe的单质或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锰高钴成品的工艺如下:
已知溶液中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c≤1.0×10-5 mol·L-1)时的pH:
Fe3+ Fe2+ Co3+ Co2+ Zn2+
开始沉淀的pH 1.5 6.9 — 7.4 6.2
沉淀完全的pH 2.8 8.4 1.1 9.4 8.2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酸浸”前废渣需粉碎处理,目的是                     ;“滤渣1”中金属元素主要为       。
(2)(3分)“过滤1”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化学试剂       检验       ,若出现蓝色沉淀,需补加MnO2。
(3)“氧化沉钴”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除钴液”中主要的盐有       (写化学式),残留的Co3+浓度为        mol·L-1。
答案 (1)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提高浸取效率 Pb (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以便在后续调pH时除去Fe元素 K3[Fe(CN)6]溶液 Fe2+ (3)3Co2+++7H2O===3Co(OH)3↓+MnO2↓+5H+ 3Mn2++2Mn+2H2O===5MnO2↓+4H+ (4)ZnSO4、K2SO4 10-16.7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用硫酸处理含有Co、Zn、Pb、Fe的单质或氧化物的废渣,得到含有Co2+、Zn2+、Fe2+、Fe3+、等离子的溶液,Pb的单质或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难溶的PbSO4,则“滤渣1”为PbSO4;向滤液中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MnO2被还原为Mn2+,加入ZnO调节pH=4,Fe3+完全转化为Fe(OH)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Fe(OH)3,滤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o2+、Zn2+和Mn2+;最后“氧化沉钴”,加入强氧化剂KMnO4,将溶液中Co2+氧化为Co3+,在pH=5时Co3+形成Co(OH)3沉淀,而KMnO4则被还原为MnO2,KMnO4还会与溶液中的Mn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2,得到Co(OH)3和MnO2的混合物,“除钴液”主要含有ZnSO4、K2SO4,据此解答。
(2)酸浸液中含有Co2+、Zn2+、Fe2+、Fe3+、等离子。由题表中数据可知,当Fe3+完全沉淀时,Co2+未开始沉淀,而当Fe2+完全沉淀时,有一部分Co2+沉淀,为了除去溶液中的Fe元素且Co2+不沉淀,应先将Fe2+氧化为Fe3+,然后调节溶液的pH使Fe3+全部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所以Mn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在后续调pH时除去Fe元素。常用K3[Fe(CN)6]溶液检验Fe2+,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仍存在Fe2+,需补加MnO2。(4)整个过程中,Zn2+未除,加入KMnO4“氧化沉钴”时引入了K+,而阴离子是在酸浸时引入的,因此除钴液中主要的盐有ZnSO4和K2SO4。当溶液pH=1.1时,c(H+)=10 -1.1 mol·L-1,Co3+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中c(Co3+)=1.0×10-5 mol·L-1,则c(OH-)==10-12.9 mol·L-1,则Ksp[Co(OH)3]=1.0×10-5×=10-43.7。“除钴液”的pH=5,即c(H+)=10-5 mol·L-1,则c(OH-)=10-9mol·L-1,此时溶液中c(Co3+)== mol·L-1=10-16.7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