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同步周测(教师版)13《电解原理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同步周测(教师版)13《电解原理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3 电解原理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B
解析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形成铁锌原电池,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选B。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2H2O-4e-===4H++O2↑
B.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Cu2+浓度不变
C.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D.制取金属镁时,Z是熔融的氯化镁
答案 D
解析 氯碱工业中阳极Cl-放电生成Cl2,A错误;电解精炼铜时阳极粗铜溶解,阴极C放电析出Cu,溶液中Cu2+浓度变小,B错误;铁片上镀铜时,阴极应该是铁片,阳极是纯铜,C错误;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式制取金属镁,D正确。
3.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家用消毒液发生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通电时Cl-发生氧化反应
C.通电时电子从阳极经食盐溶液流向阴极
D.该装置的优点是随制随用
答案 C
解析 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故选C。
4.点蚀又称为孔蚀,是一种集中于金属表面很小的范围并深入到金属内部的腐蚀形态。某铁合金钝化膜破损后的孔蚀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外接电源正极与金属相连
B.反应时每吸收2.24 L O2,则此时HCl可以氧化0.2 mol Fe
C.在腐蚀的过程中钝化膜作为负极
D.孔隙中局部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答案 D
解析 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加快金属的腐蚀,故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外接电源负极与金属相连,A错误;未告知O2所处的状态,无法计算2.24 L O2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此时HCl可以氧化Fe的物质的量,B错误;由图示可知,在腐蚀的过程中钝化膜作为正极,O2在钝化膜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由图可知孔隙中局部可能存在酸性环境,则可能发生析氢腐蚀,D正确。
5.一种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装置工作时,a极周围溶液pH降低
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脱除率一定越大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是2N-2e-===N2↑+3O2↑
答案 B
解析 该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a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N+2H2O-6e-===N+8H+或N+3H2O-8e-===N+10H+,所以a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故B正确;该装置是在细菌生物作用下进行的,所以温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N脱除率会减小,故C错误;b极上反应之一为2N+12H++10e-===N2↑+6H2O,故D错误。
6.氯碱工业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负极
B.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
C.出口c收集的物质是氯气
D.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降低
答案 C
解析 A错,饱和食盐水从a口进入,在出口变为稀食盐水,则可以推出Cl-在左侧电极放电,则该电极为阳极,所以M为电源的正极;B错,氯化钠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电离,不需要通电;C对,Cl-在左侧放电,所以在出口c收集的物质是Cl2;D错,右侧电极为阴极,该处产生OH-,则通电一段时间后,OH-浓度增大,pH增大。
7.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洁净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出现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片腐蚀过程发生的总反应为4Fe+6H2O+3O2===4Fe(OH)3
B.液滴之下氧气含量少,铁片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Fe-2e-===Fe2+
C.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不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答案 B
解析 铁片发生吸氧腐蚀,腐蚀过程发生的总反应为4Fe+6H2O+3O2===4Fe(OH)3,A正确;铁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B错误;O2在液滴边缘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正确;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不是生锈最多的区域,而是液滴中心区,D正确。
8.工业上采用电化学法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减少硫排放。脱硫原理:将Mn2+氧化成Mn3+,Mn3+再将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是FeS2)氧化为Fe3+和S:FeS2+15Mn3++8H2O===Fe3++15Mn2++2S+16H+。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a为负极
B.石墨1上的反应式为Mn3++e-===Mn2+
C.电子流向:a→b,b→石墨2
D.电路上转移1.5 mol电子理论上处理12.0 g FeS2
答案 D
解析 分析可知,电极a为正极,石墨1为电解池的阳极,Mn2+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Mn3+,电极反应式为Mn2+-e-===Mn3+,故A、B错误;电子由电源的负极b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石墨2,由电解池阳极石墨1流向电源正极a,电池内电路和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中无电子流动,故C错误;1 mol FeS2被氧化为Fe3+和S时,失去(1+7×2) mol=15 mol电子,则电路上转移1.5 mol电子理论上处理FeS2的质量为0.1 mol×120 g·mol-1=12.0 g,故D正确。
9.采用电渗析法可以从含NH4H2PO4和(NH4)2HPO4的废水中回收NH3·H2O和H3PO4,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电极应连电源的正极
B.M口处回收产生的浓氨水
C.隔膜ab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cd为阴离子交换膜
D.电解一段时间后,产生的NH3·H2O和H3PO4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可知,左侧电极室通入稀氨水,说明左侧电极室的产品为NH3·H2O,则废水中的N通过隔膜ab进入左侧电极室,故ab为阳离子交换膜,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则X电极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A、B错误;右侧电极室的产品为H3PO4,即废水中的H2P、HP经过隔膜cd进入右侧电极室,即cd为阴离子交换膜,C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阴极产生的OH-和阳极产生的H+的数目相等,但由于N+OH-===NH3·H2O、H2P+H+===H3PO4、HP+2H+===H3PO4,故电解一段时间后,产生的NH3·H2O和H3PO4物质的量不相等,D错误。
10.硝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采用“成对间接电氧化”法合成。电解槽中水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惰性电极2为阳极
B.反应前后W、W数量不变
C.消耗1 mol氧气,可得到1 mol硝酮
D.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可得到1 mol水
答案 C
解析 在惰性电极2上Br-被氧化为Br2,为阳极,故A正确;W、W循环反应,反应前后W、W数量不变,故B正确;总反应为氧气把二丁基 N 羟基胺氧化为硝酮,1 mol二丁基 N 羟基胺失去2 mol H原子生成1 mol硝酮,氧气最终生成水,根据氧原子守恒,消耗1 mol氧气,可得到2 mol硝酮,故C错误;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生成0.5 mol H2O2,H2O2最终生成水,根据氧原子守恒,可得到1 mol水,故D正确。
11.电解液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新型酸碱混合锌铁液流电池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电流由B经导线流向A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4]2-
C.离子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每转移2 mol电子,参与反应的铁元素质量为56 g
答案 D
解析 放电时,A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Zn-2e-+4OH-===[Zn(OH)4]2-,B为正极,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由B经导线流向A,A、B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钠离子可以通过交换膜a进入中间室,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C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2+-e-===Fe3+,每转移2 mol电子,参与反应的铁元素质量为112 g,D错误。
12.一种电解法制备Ca(H2PO4)2并得到NaOH等副产物的示意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a、b相连的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NaOH溶液中石墨电极上的反应为2H2O+2e-===H2↑+2OH-
C.A膜、C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产品室中的C和原料室的Na+物质的量浓度同等程度增大
答案 D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左侧石墨作阳极,氯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阳极室的C透过A膜进入产品室,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原料室的H2P透过B膜进入产品室与C结合生成Ca(H2PO4)2,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右侧石墨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Na+透过C膜进入阴极室,C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左侧电极为阳极,应连接电源正极,即a、b相连的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A正确;阳极室的C透过A膜进入产品室,产品室中的C浓度增大,原料室的Na+透过C膜进入阴极室,原料室的Na+浓度减小,D错误。
13.如图为通过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融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C.通电后,O2-、Cl-均向阴极移动
D.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电解池的阳极上O2-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A错误;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TiO2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B正确;电解池中,电解质里的阴离子O2-、Cl-均移向阳极,C错误;石墨电极会和阳极上产生的O2发生反应,产生CO、CO2气体,电极本身被消耗,质量减小,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14.(11分,每空1分)电化学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
(1)根据图示电化学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池通入乙烷(C2H6)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乙池中,若X、Y都是石墨,A是Na2SO4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附近溶液中各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一段时间后,在Y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乙池中,若X、Y都是石墨,A是足量AgNO3溶液,体积为0.2 L,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消耗112 mL O2(标准状况下),则乙池溶液的pH为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2)若要用(1)中装置在铁质钥匙表面镀一层金属铜,CuSO4溶液作电解液,则乙池中:
①X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②Y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
(3)工业上通过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 (1)①C2H6+18OH--14e-===2C+12H2O ②2H2O-4e-===4H++O2↑ 电极表面产生气泡,附近溶液变蓝 ③Ag++e-===Ag 1 (2)①铜 Cu-2e-===C ②铁质钥匙 C+2e-===Cu (3)Fe+8OH--6e-===Fe+4H2O 2H2O+2e-===2OH-+H2↑
解析 (1)①甲池中乙烷(C2H6)通入左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左侧Pt电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故负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12H2O。②乙池中,若X、Y都是石墨,A是Na2SO4溶液,则X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Y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则一段时间后,Y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极表面产生气泡,附近溶液变蓝。③甲池中右侧Pt电极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mL O2(即0.005 mol)时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4=0.02 mol,乙池中,若X、Y都是石墨,A是足量AgNO3溶液,Y极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X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电路中转移0.02 mol电子时,X极生成0.02 mol H+,则乙池溶液中c(H+)==0.1 mol·L-1,溶液pH=1。(2)①在铁质钥匙表面镀一层金属铜,X极是阳极,镀层金属铜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②Y极是阴极,待镀件——铁质钥匙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2e-===Cu。(3)由图可知,Fe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Fe被氧化生成Fe,故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8OH--6e-===Fe+4H2O;Cu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15.(11分)目前,液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优点是储能容量大、使用寿命长,一种简单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存储在储液罐中,放电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时,导线中电流方向为    (填“从A到B”或“从B到A”,下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方向为    。
(2)用该电池作为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若欲利用电解所得产物制取含149 kg NaClO的消毒液用于环境消毒,理论上电解过程中至少需通过    mol电子。
(3)(3分)若将该电池电极连接电源充电,则A极连接电源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答案  (1)从A到B 从B到A (2)2NaCl+2H2O2NaOH+Cl2↑+H2↑ 4×103 (3)正 VO2+-e-+H2O===V+2H+
解析  题图为钒液流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由题图可知,A极上V转化为VO2+,V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则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V+2H++e-===VO2++H2O,B极为负极,V2+失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为V2+-e-===V3+。
(1)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方向为从B到A。(2)149 kg NaClO的物质的量为=2 000 mol,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 000 mol,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则理论上电解过程中至少需通过2 000 mol×2=4×103 mol电子。(3)若将该电池电极连接电源充电,该装置为电解装置,则A极由正极变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正极时电极反应的逆过程,则电极反应为VO2+-e-+H2O===V+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