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高中地理同步周测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高中地理同步周测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如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读图完成1~2题。
1.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2.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A.20时3分56秒 B.20时56分4秒
C.19时3分56秒 D.19时56分4秒
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3~4题。
3.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为23°26′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5~6题。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场 发射时间
中国长征5号B 海南文昌(19°19′N,109°48′E) 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欧洲织女星 库鲁(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美国猎鹰9号 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
5.发射场所在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海南文昌、库鲁、卡纳维拉尔角
B.库鲁、海南文昌、卡纳维拉尔角
C.卡纳维拉尔角、海南文昌、库鲁
D.卡纳维拉尔角、库鲁、海南文昌
6.从三枚火箭发射到2021年10月1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一直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月球在巡天过程中会有背景行星(或恒星)被它遮挡住,这一现象叫作“月掩星”。2024年发生了多次“月掩土星”,我国境内可见两次,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上演。如图为“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2024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上演“月掩土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图中的
A.乙段和甲段 B.甲段和乙段
C.乙段和丙段 D.丙段和丁段
8.2024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月掩土星”发生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A.先变慢再变快 B.先变快再变慢
C.越来越慢 D.越来越快
备受瞩目的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当地夏令时间(手表拨快1小时)19时30分(国际标准时间26日17时30分)在法国巴黎(49°N,2°E)开幕,于8月11日闭幕。第3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8年7月14日至30日在美国洛杉矶(34°N,118°W)举办。完成9~10题。
9.法国巴黎以哪个时间为标准时间
A.中时区区时 B.2°E的地方时
C.东一区区时 D.东二区区时
10.与巴黎相比,洛杉矶
A.自转线速度更快 B.看北极星仰角更大
C.地转偏向力更大 D.自转角速度更快
航天发射中心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因素。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继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和四川西昌后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也是首个滨海卫星发射基地。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5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示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我国其他三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A.降水较少,受天气影响小
B.靠近铁路,便于大型设备运输
C.深居内陆,安全保密性高
D.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
12.长征5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日
A.文昌日出东南 B.南极中山站为极昼
C.海口昼夜等长 D.成都昼长大于夜长
如图为“全球不同日期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完成13~14题。
13.①②③④四地中,处于日落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地球自转的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的线速度小于③地 B.①②两地的线速度相同
C.②④两地的角速度相同 D.④地的角速度大于③地
2024年11月25日7:39,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9°N,100°E)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5~16题。
15.本次发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16.2024年英国的夏令时从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开始,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结束,进入冬令时期间,回到国际标准时间。若某一网络平台对此次发射进行直播,位于英国伦敦的华人华侨观看直播发射的当地时间为
A.11月25日4:39 B.11月25日0:39
C.11月24日23:39 D.11月24日23:21
下左图为“二分二至日中某日以极点为中心的昼夜分布图”,其中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MON为晨昏线。下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2025年元旦假期期间,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图中的
A.a→b区间 B.b→c区间
C.c→d区间 D.d→a区间
18.根据材料可知,左图
A.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 B.该日应为夏至日
C.ON曲线段为昏线 D.该半球为南半球
某区域计划对某河流河心岛进行开发。该河段河床比较平直,无明显河曲发育,且堆积作用较为稳定。下面左图为“该河河心岛的位置图”,右图为“河流AB剖面示意图”,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向视为左岸(北岸),右手方向视为右岸(南岸)。完成19~20题。
19.图示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0.有关该河心岛未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心岛向北岸发展 B.河心岛向南岸发展
C.河心岛两侧堆积明显 D.河心岛两侧侵蚀严重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画出图中的夜半球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____(填“晨线”或“昏线”)。
(2)图中A、B、C三地,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3)若图中最左侧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8时,则图中A点所在经线是____________。
(4)从A地向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做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不发生偏转的是向____________运动的物体。
22.如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A、C两个位置,属于北半球冬至日位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因。
(2)B、D两个位置,属于北半球秋分日位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因。
(3)地球经过C位置后的7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绘制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回归年内的移动轨迹,并据图归纳太阳直射点的年内回归运动规律。
答案精析
1.A 2.D [第1题,由所学可知,北极星在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上,从北半球看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而北极星周围的其他恒星在绕北极星转动,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视运动现象,也是地球自转的真实反映,A正确。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流星运动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的现象;恒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它们在短期内相对位置几乎是固定的,因此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不能反映地球公转、流星运动、恒星运动,B、C、D错误。故选A。第2题,由所学可知,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与第一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19时56分4秒,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D 4.B [第3题,现实中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因此演示过程中应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正确;在演示过程中,为了演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必须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④正确;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66°34′,而不是23°26′,①错误;现实中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因此演示过程中应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②错误。故选D。第4题,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26′,极圈纬度数为66°34′。若黄赤交角变为20°,则回归线纬度数为20°,极圈纬度数为70°,回归线纬度数减小,极圈纬度数增大,A错误;黄赤交角变小,回归线纬度数变小,极圈纬度数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B正确,C错误;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缩小,则大连正午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的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D错误。故选B。]
5.B 6.D [第5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三个发射场所在地的纬度从低到高是库鲁、海南文昌、卡纳维拉尔角,则发射场所在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库鲁、海南文昌、卡纳维拉尔角。第6题,地球公转的速度在7月初的远日点最慢,1月初的近日点最快,所以从三枚火箭发射到10月1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减慢后加快。]
7.B 8.D [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段到甲段中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甲段到乙段中间太阳直射赤道,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乙段到丙段中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丙段到丁段中间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2024年我国境内可见两次“月掩土星”,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7月25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中的甲段,10月15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中的乙段。故选B。第8题,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7月25日至10月15日期间,地球逐渐向近日点靠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选D。]
9.C 10.A [第9题,据材料“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4年7月26日当地夏令时间(手表拨快1小时)”可知,巴黎当地的实际区时为26日19时30分-1小时=26日18时30分,与国际标准时间(即中时区区时)26日17时30分相比早1个小时,所以巴黎是以东一区区时为标准时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0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洛杉矶(34°N)比巴黎(49°N)纬度更低,因此洛杉矶自转线速度更快,A正确;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纬度,巴黎纬度更高,看北极星的仰角更大,B错误;地转偏向力与纬度呈正相关,巴黎的纬度更高,所以地转偏向力更大,C错误;自转角速度在地球上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方都相等,D错误。故选A。]
11.D 12.D [第11题,与我国其他三个卫星发射中心相比,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海南岛,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D正确。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远远比其他三个地方多,A错误。靠近海洋,便于大型设备运输,B错误。地处沿海,C错误。第12题,长征5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日是2020年5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文昌日出东北,A错误。是南极的冬半年,南极中山站无极昼现象,B错误。是北半球夏半年,海口昼长夜短,C错误。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D正确。]
13.B 14.C [第13题,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叫作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叫作昏线。处于日落的地方应位于昏线。结合图示可知,①地西侧为黑夜,则自西向东越过①地所在分界线,由夜入昼,该分界线为晨线,即①地位于晨线上,①地处于日出,A错;②地所在示意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顺时针自转,沿顺时针方向,②地将由白天进入黑夜,即②地位于昏线上,②地处于日落,B对;③地西侧为黑夜,则沿地球自转方向越过③地,由夜入昼,③地位于晨线上,③地处于日出,C错;④地所在示意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逆时针自转,沿地球自转方向越过④地,由夜入昼,则④地位于晨线上,④地处于日出,D错。故选B。第14题,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因此线速度①地大于②③两地,A、B错;除两极点外,地球表面所有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均为15°/h,C对,D错。故选C。]
15.D 16.C [第15题,本次发射时间位于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故本次发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D正确。第16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发射时间处于英国冬令时期间,英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时间(即中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比中时区的区时早8小时,当北京时间为11月25日7:39时,中时区的区时=7:39-8+24=23:39,故位于英国伦敦的华人华侨观看直播发射的当地时间为11月24日23:39。故选C。]
17.D 18.B [第17题,根据图中标注的东经度数值变化方向判断可知,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应为北半球俯视图,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应为夏至日,再结合右图中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判断可知,a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2025年元旦为1月1日,假期期间处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即图中d→a区间,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第1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日期应为北半球夏至日,B正确,D错误;图中显示,135°E穿过昏线与赤道的交点,135°E的地方时应为18时,经计算可知,此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7时,A错误;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ON曲线上各点顺着自转方向即将进入白昼,因此ON曲线段为晨线,C错误。故选B。]
19.B 20.B [第19题,由图示横剖面可以看出,该河左岸更陡,反映出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据此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属于南半球,B正确。第20题,由材料可知,北岸(左岸)为侵蚀岸,受水流及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会越来越严重,而南岸(右岸)是堆积岸,有大量泥沙堆积,因此河心岛会向南岸发展,B正确。]
21.(1)
昏线
(2)A=B=C A>C>B
(3)60°E
(4)正东、正西
解析 (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同一时刻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背向太阳的一面即为夜半球。关于晨昏线的判读应掌握以下原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夜半球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晨昏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应为昏线。(2)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图中A、B、C三地都不位于极点,自转角速度相等,即A=B=C;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A、B、C三地纬度位置由低到高依次为A、C、B,自转线速度A>C>B。(3)根据题意可知,图中最左侧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8时,可判读图中最左侧的经线为30°E,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故A点所在经线是60°E。(4)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方向会发生偏转,其规律是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A地正好位于赤道,因而从A地向正东、正西两个方向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22.(1)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2)D 太阳直射点处在南移过程中,且直射赤道。
(3)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4)见下图: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