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周测4 基础巩固:病句专练+语用综合练(教师版)语文必修上册-高中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周测4 基础巩固:病句专练+语用综合练(教师版)语文必修上册-高中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5 17: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周测4 基础巩固:病句专练+语用综合练
(时间:50分钟 分值:52分)
一、病句专练
1.(4分)下面文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近日,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入住”月球样品实验室。这标志着嫦娥六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①中国科学院表示,②他们将认真做好月球样品的存储、制备等,③以研究月球样品为契机,④汇聚科研广泛力量,⑤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修改为:他们将认真做好月球样品的存储、制备等工作。④,修改为:广泛汇聚科研力量。
解析 ②“做好月球样品的存储、制备等”成分残缺,“做好”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等”后面加“工作”。④“汇聚科研广泛力量”语序不当,“广泛”修饰的应是“汇聚”,应将“广泛”调到“汇聚”之前。
2.(4分)下面文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在中国古代,萱草花才是母亲之花。唐代诗人孟郊有这样一首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能开出美丽的金黄色的百合花形状的花朵的萱草,是一种既可以观赏,也可以用来入药和食用的低矮草木。①《本草纲目》记载,②萱草能治疗思郁忧愁的功效。③《博物志》也说,④经常食用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思,⑤因为称其为“忘忧草”。孟郊诗中写的正是古时游子远行前的常见情景,游子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种下萱草,希望母亲看到花朵,能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修改为:萱草有治疗思郁忧愁的功效。⑤,修改为:因此称其为“忘忧草”。
解析 ②“萱草能治疗思郁忧愁的功效”句式杂糅,可把“能”改为“有”。⑤“因为称其为‘忘忧草’”不合逻辑,前句“经常食用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思”是因,后句“称其为‘忘忧草’”是果,故应把“因为”改为“因此”。
3.(4分)下面文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①近年来,②花粉过敏持续增多,③过敏的表现也因人而异。④这些既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改变有关,⑤也与患者个人体质降低有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修改为:花粉过敏人数持续增多。⑤,修改为:也与患者个人体质下降有关。
解析 ②“花粉过敏持续增多”搭配不当,可改为“花粉过敏人数持续增多”。⑤“体质降低”搭配不当,可改为“体质下降”。
4.(4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不要事事包办。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典型鞭策,让劳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事事包办。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动宾搭配不当,“把握”与“技能”不搭配,应将“把握”改为“掌握”;二是“切忌不要事事包办”否定不当,“切忌”与“不要”都表示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语意就变成了“要事事包办”,可删掉“切忌”或“不要”。
5.(4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第一个世界上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大约100千克左右。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 000亿千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我国是第一个世界上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语序不当,“第一个”表数量,“世界上”表领属,表数量的定语应置于表领属的定语之后,因此应把“第一个”放在“世界上”之后;二是“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大约100千克左右”中“大约……左右”赘余,应删掉“大约”或“左右”。
6.(4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句式杂糅,可删去“发挥”;二是“精彩的更多故事”语序不当,“更多”是数量短语,应是“更多精彩的故事”;三是“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7.(4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野生稻的典型生活环境是湿地。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湿地要么被开垦成了农田,要么被开发成了建筑用地。野生稻的“家园”随之遭到破坏。但湿地的重要性正逐渐被我们认知,这些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净化水体,我们称其为“地球之肾”;还可以拦蓄洪水,发挥水资源稳定器的作用;更是无数动植物赖以为生的家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这些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拦蓄洪水,发挥水资源稳定器的作用;还可以净化水体,被称为“地球之肾”。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这些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还可以……”递进复句中分句语序不当,应先介绍拦蓄洪水的作用,再介绍净化水体的作用;二是“这些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净化水体,我们称其为‘地球之肾’”结构混乱,应将“我们称其为‘地球之肾’”改为“被称为‘地球之肾’”,使整个句子的主语一致。
8.(4分)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工匠精神”是一个古朴的词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用词不当,应把“丢失”改为“缺失”;二是“主要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
二、语用综合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事迹,相信我们都耳熟能详。袁隆平院士,是我们心目中(    )的模范科学家。在他身上,有着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爱国报国、无国界的学术精神;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的坚韧意志;淡泊名利、谦卑笃实的人格风范;对后辈谆谆教诲、对前辈不盲目崇拜的抱诚守真;等等。
袁隆平院士最大的成就是把“杂交水稻”从0变成1。在他之前,杂交水稻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有但是完全无法种植生产,正是他和他的团队彻底让这种粮食变成了实际的农作物。杂交水稻的伟大之处也不是口感,而是“可控”。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大的适应力与更高的产量,让粮食生产更具抵抗风险。风调雨顺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反之则可以增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这是对袁老的铭记,这是对袁老的缅怀,这是在告诫每一代学子,不要忘记今天的丰衣足食源自哪里。
9.(3分)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德高望重 B.躬耕不辍
C.功勋卓著 D.德才兼备
答案 B
解析 所填成语形容“模范科学家”,结合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以及后文对袁隆平院士的精神的表述分析可知,此处可填“德高望重”或“功勋卓著”“德才兼备”。A项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C项功勋卓著:形容人功劳、贡献很大。D项德才兼备:具备优秀的品德和较高的才能。B项躬耕不辍:不懈努力地亲自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永不停止。该成语更多的指人的行动不停止,不符合语境。
10.(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与更高的产量,让粮食生产更具抵抗风险的能力。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更大”与“适应力”搭配不当,应将“更大”改为“更强”;二是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中的“具”后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风险”后加上“的能力”。
11.(6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用了排比修辞。三个“这是”开头的句子节奏感强,增强了语势;突出了对袁老的铭记与缅怀,表达出对袁老的赞美和感恩。
解析 排比句可以让句子的句式结构整齐,富有形式美,还可以让句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语势。具体到本题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先通过“这是对袁老的铭记,这是对袁老的缅怀”来表达对袁老的赞美,然后再通过“这是在告诫每一代学子,不要忘记今天的丰衣足食源自哪里”这一表述,表达对袁老的感恩。这三个句子放在一起,因其句式相似,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也突出了对袁老的铭记与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古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古城光保护不利用不行,光利用不保护更不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城保护的难点。许多地方为了保护而保护:迁走古城原住居民,只给游客留下一座空城。人们来到古城游玩,不仅是为了观赏古城风貌、历史建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没有了居民惯常生活痕迹的古城,就没有了文化浸润的生活,看不到居民灯光烟火的古城,便说不上拥有多少生命力。要让古城富有生命力,除了保护,还需要活化利用古城的文化遗产。将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延伸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将民间文艺活态融入人们生活中,从而焕发出古城的勃勃生机。
12.(3分)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书画同源的造型观使大写意在“形似”的层面摆脱了具象刻画的束缚。
B.我们摩挲这本书时,或许思绪会接上“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老庄思想。
C.“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时间缩短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答案 B
解析 B项与文中的引号都表示引用。A项表示突出强调。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特殊含义。
13.(4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答案 (示例)①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②还希望了解古城的文化生活
解析 第①处,根据前文“古城光保护不利用不行,光利用不保护更不行”和后文“是古城保护的难点”可知,此处涉及保护和利用关系的内容,可填“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前文“不仅是为了观赏古城风貌、历史建筑”可知,句式应是“还希望……”;根据后文“没有了居民惯常生活痕迹的古城,就没有了文化浸润的生活,看不到居民灯光烟火的古城,便说不上拥有多少生命力”可知,此处与“古城风貌、历史建筑”相对的是“文化浸润的生活”,可填“还希望了解古城的文化生活”之类的句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