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考试结束前
【考试时间:2024年7月10日,下午14:00一15:30,共90分钟】
云南省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奥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64分)
金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图1中的“X天体”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它在固定轨道绕行星运行,
其本身不发光,但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
1.“X天体”应属于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X天体”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流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图2为4种化石图片,据此完成34题。
图1
①始祖鸟化石
②三叶虫化石
③恐龙化石
④煤炭化石
图2
章3.下列关于四种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①形成的时代被子植物繁荣
B.化石②反映的古地理环境为宽广大陆
C.化石③形成的时代为中生代
D.化石④形成于寒武纪
4.下列对地球演化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低级到高级
B.从简单到复杂
C.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D.从植物向动物演化
图3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4示意了某市2023年12月8日与9日的天气情况。据此完成56题。
大气上界
12月08日
12川09T
羹
$
4-14℃:
0-15:
多云
晴
球
南风微风
西北风微风
图3
图4
5.据图3可知,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受热过程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81
6.图4中,9日与8日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有
(
A.①减弱,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①增强,④减弱
图5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密度!(kgnm〕
盐度州,福度口
1027
1026
37
1025
36
20
1024
1023
1022
35
10
121
34
1020
0
560
40
20
020
40:
60N
图5
7.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影响曲线②出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性质
B.太阳辐射
C.陆地径流
D.海域形状
图6为“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草原巨人”纺锤树
黄山迎客松
热带季雨林“独木成林”
骆驼刺根系
图6
9.图中的“独木成林”景观最可能分布在
A.云南
B.山东
C.宁夏
D.黑龙江
10.图中植被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纺锤树一寒冷
B.迎客松—湿热
C.独木成林—干热
D.骆驼刺一干旱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如图7所示的地貌景观照片及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甲
丙
图7
11.图中因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乙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A.土壤肥沃,适合发展耕作业
B.岩石坚硬,适合做建筑材料
C.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D.地质结构稳定,适合建设大型的水利工程
图8为“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横剖面及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一14题。
陆地
海洋
①
②
③
图8
82参考答案·地理
模拟卷(一)
1.B2.D3.A4.A5.B6.D7.A8.B9.D10.C11.C12.A13.B
14.C15.D16.C17.A18.B19.B20.A21.A22.D23.B24.B25.A
26.B27.C28.C29.A30.B31.A32.A
33.(7分)
(1)太阳BD
(2)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
中,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适量
34.(5分)
(1)ADBC
(2)海陆间大循环
(3)甲慢小
【分析】本题以云南丽江古域三眼井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该区域河流主
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与三眼井的水体特征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水循环的能量与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使表层
海水升温,水汽蒸发进入到大气层内,由于大气层内水平方向上的风的作用,使水汽
被揄送到陆地上空,从而形成降水,当降水达到地表后,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另一
部分降水停留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由于地形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
流流入海洋,所以按照水循环过程发生的逻辑顺序排序为ADBC。(2)根据图中信
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外流河,所以最终陆地上的河流会
注入海洋,因此该区城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3)“三眼井”
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饮用水、淘米洗莱和洗衣等对水质要求依次逆减,从图中可看
出三眼井的位置是逐渐降低的,推测淘米洗莱用水取自甲潭。与河水比较,“三眼井”
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漫与水位变化较小。
35.(7分)
(1)海拔(地势)少逆辐射(2)地形平坦取水洪水
(3)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且集中:植被覆盖较
差人类活动频繁,地表结构(植被)破坏大(任答两点即可)
36.(9分)
(1)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
(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位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
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捷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两点即可)
(4)城市内芳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
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可灼情给分)
37.(8分)
(1)④(2)①
(3)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城区,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
(4)C地处郊区,广阔的土地资源或土地价格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利于果树生长:
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模拟卷(二)
1.B2.C3.D4.C5.D6.B7.A8.B9.B10.B11.C12.C13.B
14.B15.A16.B17.C18.A19.B20.D21.B22.C23.C24.D25.B
26.A27.A28.C29.A30.D31.D32.B
33.(6分)
(1)①太阳辐射⑥地面辐射
(2)地面/地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④小
34.(6分)
(1)③①④②
石林石钟乳石笋
(2)B沉淀或沉积
35.(9分)
(1)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
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
(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
区)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人,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任答两点
即可)
(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产生交通压
力,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任答两点即可)
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
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能会出现土
地撂荒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