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0课 梨园春秋(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0课 梨园春秋(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5 11: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程标准: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导入新课你知道为什么把戏曲称为“梨园”吗?
唐代华清宫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国粹片头什么是戏曲?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剧的源头在哪里?探究学习一、戏曲的起源
1.原始社会——傩(萌芽)
(1)是什么:原始宗教歌舞,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
(2)为什么:上古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生存环境恶劣。人们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和狩猎胜利。
(3)怎么样:蕴含着戏曲的萌芽。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更恰当一些。 探究学习一、戏曲的起源
1.原始社会——傩(萌芽)
2.战国——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戏曲元素
3.唐代——“梨园”、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由此可知梨园为唐代玄宗时宫廷所设的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南戏——赤桑镇探究学习一、戏曲的起源
4.宋代——初步形成
(1)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吸取前代优秀成果。
(2)形成: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
(3)特点及成就:浙江一带流行“南戏”。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材料: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于是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以广其事,在舆论压力下,官府被迫将恶霸和尚治罪。
思考: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哪个阶层?有何社会功能?
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者也。——王国维观察:元朝的娱乐场所 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个等级。四个等级的划分 是粗线条的,元政府又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级。
探究学习二、戏曲的发展——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戏曲成熟
(1)背景:
①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
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他出路,文人地位低下(八娼九儒十丐),仕途碰壁的文人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 。
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2)特点及成就: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3)影响:
①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②其中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的手法,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元杂剧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资料介绍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梧桐雨》)
王实甫:《西厢记》
关汉卿,元杂剧代表作家,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元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他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我是蒸不烂、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此语反映了他的个性。被誉为“元曲的第一家”、曲圣、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窦娥冤》作品赏析探究学习二、戏曲的发展——元杂剧与昆曲
2.昆曲——百戏之祖
(1)演变:兴起于元末明初,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
(2)特点:文辞典雅华美,予以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屋子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
(3)影响:明代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对多剧种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作品赏析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电影《梅兰芳》发行方中影集团宣布该片已在2008年12月5日上映。剧中人物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11岁登台,20岁已闻名于京沪。你知道她表演的是什么戏曲种类吗?在其中他最擅长扮演什么角色?课程过渡探究学习三、戏曲的鼎盛——“国粹”京剧(新高峰)
1.背景:
(1)外因(社会):北京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满足各阶层文化娱乐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
(2)内因: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2.形成及发展:道光年间,几代艺术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兼收并徽班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吸取湖北汉调一级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熏陶浸染,更加规范考究。同光时期,出现第一个繁荣时期。
3.特点:
四大行当: 艺术手段:(综合性)
气氛渲染: 艺术特色:(写意性) 发展道路:
4.影响:
新的高峰,“国粹”;京剧的四大行当赏析赏析京剧的艺术手段唱念打做京剧的气氛渲染赏析京剧的艺术特色赏析阅读材料思考: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材料一:“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具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有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
材料二:同光十三绝
参考答案: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即京剧艺术的大众化。经过亟待艺术家的努力,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第一个繁盛期。赏析京剧的发展道路说唱脸谱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喳喳哇……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咙个哩个三大件 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 吸引当代小青年 …… 老爷爷你别生气 允许我分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革新要发展 哇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课后设计:
思考京剧如何革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请你在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京剧革新的措施和办法。梅蘭芳在《貴妃醉酒》See you next time!作品赏析脸谱颜色的含义A.红:忠勇正直;
B.紫:刚正威严;
C. 白:一种是用于童颜鹤发的英雄、将官,一种是奸凶武人;再一种刚愎成性;
D.黑:铁面无私,性情猛直;
E.金银或杂色:显示神仙面现金光,鬼怪的青面獠牙。
F.黄:人物之骁勇暴躁;
G.蓝:人物之刚强阴险;
H.绿:人物之勇猛、莽撞京剧名段欣赏《铡美案》选段梅兰芳17岁在女起解中演苏三《女起解》 欣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zNjE0NTQw.html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开言我心好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到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艺术特征——综合性唱念做打艺术特征——写意性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艺术特征——写意性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艺术特征——写意性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艺术特征——写意性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做』功的基本表達形式——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特点:不用實物而要用虛擬動作手法:開窗、關窗 的動作眼法:撲蝶的動作身法:騎馬的動作步法:走俏步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宋德珠张君秋毛世来李世芳
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同光十三绝》:描绘了同治、光绪年间的13位昆曲、京剧名家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训子》康氏);张胜奎(《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桑园会》罗敷);杨鸣玉(《思志诚》闵天亮);卢胜奎(《战北原》诸葛亮);朱莲芬(《玉簪记》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四郎探母》杨延辉)。1、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2、之所以流行这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落后
B、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C、人们思想愚昧
D、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反馈训练3、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4、徽班进京的直接原因是:
A、谋求艺术发展
B、满足皇室文化娱乐需要
C、庆祝康熙寿辰
D、与昆曲进行竞争5、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D、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返 回 7.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A、产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B、融合并吸收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得到朝廷统治者的推崇
D、其他剧种的衰落返 回 8.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9. 先秦时期天子或诸侯重视“傩”的主要原因是
A、避邪消灾,驱逐恶魔
B、奢侈享乐,声色犬马
C、确保社稷兴衰存亡
D、受民间风俗的影响返 回 10.下列关于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傩从一出现就有娱神和娱人色彩
B、先秦时傩仪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C、汉唐时期傩舞失去了宗教色彩,成为普通的娱乐形式
D、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