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共张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件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共张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25 12:4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蒙娜丽莎》中世纪神像中世纪的圣母像《西斯廷圣母》神圣的光环;面部比例失调
表情僵硬;毫无生气;充满神性面部线条柔和;表情温柔
美丽的母亲;充满人性思考两幅圣母像有什么不同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 是指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中欧洲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基督教会开始了对西方世界的思想统治,即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第12课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人性的呼唤----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请阅读课本前两个自然段,结合补充材料自主归纳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原因一、人性的呼唤----探寻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补充资料
材料一: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基督教神学:提倡禁欲主义,否定人生,否定现实,追求天堂的幸福,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生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的罪孽就只有求助于教会,用忏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从罪恶中拯救出来,死后才能进入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毫无价值的,是上帝的奴仆,是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
材料二:意大利更直接、更系统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意大利各城市与拜占廷和阿拉伯人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的首都)之后,大批学者携带着古典书籍和手稿来到比较开明的意大利避难。因此意大利人更熟悉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
(1)经济: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阶级:资产阶级的形成和逐渐发展 。
(3)思想: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4)文化优势:意大利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才荟萃。
(5)催化剂:14世纪中期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使人们反省。人性的复苏--------感受文艺复兴的人文风采材料一: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
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
东西。 ——人文主义者皮柯
材料二:在教父们的著作中有不少表面上的矛盾甚至
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该使自己追求
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读这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
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接受的义务。
——人文主义者阿贝
思考:材料中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含义?3.人文主义的含义:
提倡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把人从宗教的束
缚中解放出来;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的愚昧思想。14世纪,意大利,前三杰
15世纪后期,意大利,艺术三杰
16世纪,西欧,莎士比亚2.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和思想解放运动二、含义和实质: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反对禁欲; 提倡自然个性,反对迷信盲从。三、核心: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四、特点:1、早期:
2、全盛:
3、扩展:五、分期: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思维拓展:为什么要“复兴古典”?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现世的享受理性和科学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的
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的愚昧思想。
合作探究:文艺复兴为何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1、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
正面冲突。
2、当时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3、封建神学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成果为依据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到:“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真理”的含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欧洲短篇小说之父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二、人性的复苏①文艺复兴前三杰 《十日谈》之“绿鹅”的故事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至山中修行,以杜绝人欲
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进城,儿子见到了皇宫、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头一次见
到女性的儿子问:“这是什么?”父亲怕儿子起邪念,要他赶紧低
下头,说到:“它们叫绿鹅,是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看在主的份上,让我
带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请为这则故事补充最后一句话:
老头儿这才明白——二、人性的复苏①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歌颂人性,歌颂现实,肯定人的价值,提倡自由平等。反对禁欲,反对神学束缚,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人文主义思想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二、人性的复苏①文艺复兴前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艺坛三杰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达·芬奇《自画像》拉斐尔《自画像》米开朗琪罗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艺坛三杰达·芬奇
Da Vinci,Leonardo1、 达·芬奇
(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哲学家、诗人、发明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确全面描述人体骨骼以及摹画了人体全部肌肉组织的科学家。
达·芬奇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多才多艺的达 · 芬奇艺术特点:(1)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2)突破“圣象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蒙娜丽莎》???《蒙娜丽莎》(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体现崇尚人性、重视人的感情,表现和歌颂了人的美《最后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探究一:你能从画面中找出犹大吗?尝试赏析该画作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艺术 ——《最后的晚餐》焦点透视明暗转移484×880cm,米兰圣玛利亚·格拉契修道院藏——揭示人性的善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世纪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一个口号: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二个技法:解剖学、透视法、明暗转移法;
突破“圣像图”画法,写实
二个作品: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赏心一刻 2、米开朗琪罗 《大卫》《摩西》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官宦家庭。童年在一个采石场边长大。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艺术特点:
表现人体的美,体现人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米开朗琪罗《自画像》 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等。艺术特点:(1)创作专注人体,认为人的美在于具有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在于人的觉醒,在于有期待、有追求,在于自尊和不可屈辱。
(2)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3、拉斐尔 圣母圣子图 拉斐尔(1483~1520 )是佛罗伦萨一位宫廷画师的儿子。他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小小年龄就进入画室当助手,三十七岁就离开人间。《西斯廷圣母》温柔美丽, 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拉斐尔笔下的圣母中世纪圣母表情凝固、动作呆板比较下列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中世纪作品文艺复兴作品《西斯廷圣母》PK以优雅、和谐、高度完美享誉于世,被誉为古典美术
精神的典范。拉斐尔《自画像》(局部)艺术特点:①以擅长画圣母像著称,被称为“画圣”。
②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 享誉于世,被誉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西斯廷圣母》 合作探究二讨论:结合教材讨论文艺复兴中艺坛三杰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的?
达·芬奇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最后
的晚餐》就是典型的例证。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摩西》等作品,反映出
一种震撼人心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人的伟大。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作品则表现出圣
母的温柔美丽、慈爱幸福,充满了人情味。二、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的扩展:16世纪的英国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悲剧喜剧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优秀的悲剧作品之一。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从上述台词中你感受了什么?人的价值、尊严和伟大,即人文主义精神。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文学艺术
科学雕刻绘画戏剧《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大卫
摩西《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
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
思想感情;将解剖学、透视学和明暗
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创造专注人体;雕像体现人物的 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擅长画圣母;绘画优雅、和谐、高度
完美,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戏剧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
映他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欧洲文
艺复兴的最高成就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目盲信的愚昧思想。揭露、歌颂
肯定、提倡人学对抗神学抨击教会腐败写实绘画揭示人性善恶体现人的意志和精神气质真实的母性塑造丰富的人物个性人文主义人性的光芒------回望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思考:以上两则材料,对文艺复兴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哪一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独立思考材料一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二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材料二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文艺复兴只是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里对文艺复兴时代“巨人”的论述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他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2、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打击了封建统治;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思想障碍)1、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封建反教会,是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历史意义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本课小结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实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1、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指的是:
A、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跟踪训练2.名画《蒙娜丽莎》以主人公亲切、自然、永恒的微笑万古流芳,被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据说路易十三曾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而拿破仑则将此画挂于卧室,早晚欣赏多次。这幅作品主要体现了当时(  )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答案】 B
【解析】 “亲切、自然、永恒的微笑”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15世纪西欧一些地区成立了新式寄宿学校,课程设计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  )
A.人文主义思潮 B.理性主义思潮
C.功利主义思潮 D.现实主义思潮
【答案】 A
【解析】 “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健康地生活”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潮。4.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
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
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莎士比亚对印度的发展繁荣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
【答案】 D
【解析】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人文主义代表,作品阐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于英国的思想解放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答案选D项。5.“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6、《蒙娜丽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 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 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 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
性解放,主要是因为 (??? )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8.《十日谈》的一则故事说:“有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这才生平第一次看到了一群女人。父亲是个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不许儿子看一眼女人,吓唬说:它们叫“绿鹅”,它们都是祸水。谁知儿子却说道:“亲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道理是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 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与上题薄伽丘的故事相比,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肯定方面有何变化 A.赞颂了人的自然属性 B.歌颂了人的理性价值 C.提出了人神平等思想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10.阅读下列图片:注: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题材取自圣经故事,表现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圣母被刻画成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年轻秀丽,温文尔雅。她所体现出的青春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图二是中国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请回答:
(1)说明米开朗琪罗创作出该作品的经济和社会思想背景。
(2)明清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就文学艺术的产生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2)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变化,追求荣华富贵、张扬个性。
(3)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它的产生受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艺术发展与社会状况的关系。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艺术反映,因此应注意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