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
————胡锦涛第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
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第一篇章 :理想探索篇——三民主义的背景
第二篇章:理想构建篇——三民主义的提出
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第五篇章 :理想感怀篇——传承中山精神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从这两组图片,你能分别得到哪些历史信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第一组:第二组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第一篇章 理想探索篇——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
第一篇章 理想探索篇——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
由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1、提出:1905年创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纲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第二篇章:理想构建篇——三民主义的提出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
史发展方向的是 D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前提补充和发展2、内容: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材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进步性: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进步性:“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3、对三民主义的评价:3、对三民主义的评价: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性质:积极性:局限性: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1、创建共和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 溥仪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1912年,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内容:
性质:
意义:主权在民、国民平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反对封建专制实质:用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1、创建共和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孙中山就任大元帅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结果:失败2、维护共和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民主义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走不通的。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一些列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三篇章:理想实践篇——三民主义的实践 伟大转变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国共合作时期的孙中山1、背景:A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的鼓舞
B 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客观主观A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B孙中山的爱国思想、救国救民崇高责任感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孙中山思想的一次飞跃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阅读材料,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改组了
★ 确立了
★重新解释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三民主义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大政策国民党
不反帝→反帝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维护农工利益推翻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对外反帝;
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第四篇章:理想发展篇—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心、政策原则纲领、奋斗目标方法、手段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学生活动革命目标一致:反帝反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阶级属性决定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1、进步意义: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新三民主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黄花岗72烈士墓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法运动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第五篇章 理想感怀篇——传承中山精神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个多世纪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剧烈,思想更新最迅速的时期,中国人民从中世纪走向了现代社会。 ——张岂之一个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化国家转变,奏响了中华大地最激昂的雄浑乐章第五篇章 理想感怀篇——传承中山精神1.融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
2.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
3.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是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第五篇章 理想感怀篇——传承中山精神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课堂小结:
世界潮流民族解放
民主化
工业化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第五篇章 理想感怀篇——传承中山精神2、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BD3、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DC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5.(2011重庆)100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除鞑虏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260年之膻腥,复4000年之祖国”A 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举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他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C7. (2014·海南·17)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C8.(2014·新课标Ⅱ·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C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10.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部分提出,主要是因为
A.清王朝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B.鉴于维新改良失败的教训
C.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经验 D.国内汉族与满族的矛盾尖锐DA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1)孙中山将材料一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答案】 (1)三民主义。核心内容:民权主义(或创立民国)。
(2)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主张民族平等、增加“节制资本”、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等。
(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4)与时俱进(或顺应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