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5 19: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邵阳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4~5章选择性必修Ⅰ、1~3章选择性必修Ⅲ(教科版)。
4.难度系数:0.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双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黑磷是重要的芯片原料,其原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呈片状结构,电子在同一片状平层内容易移动,在不同片状平层间移动时受到较大阻碍,则黑磷(  )
A.属于单晶体 B.没有固定的熔点
C.导电性能呈各向同性 D.没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外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A.太阳光斜射到玻璃、水面时,反射光是自然光,折射光是偏振光
B.金属具有确定的熔点但没有规则的形状,因此金属不属于晶体
C.雨后荷叶上的露珠呈近似球体的形状,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且液体不浸润荷叶
D.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直增大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是由光的衍射形成的
B.将托马斯 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进水中,条纹间距会变大
C.用一个偏振片来观察某光源发出的光,在垂直光的传播方向上旋转偏振片时,发现光的强度发生变化,说明该光是偏振光
D.为增加透射光的强度,在眼镜、相机等镜片表面涂有一层“薄膜”,使光学系统成像更清晰,这是利用了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相互干涉的原理
4.激光雷达是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它是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下列关于激光和雷达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利用激光技术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误差精确到厘米级,这里用到了激光平行度好的特性
B.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只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两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会变窄
C.激光雷达信号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的液体,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
D.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全反射来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的
5.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实际表现出的作用力是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图甲是分子引力、分子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图像,图乙是实际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图像(斥力以正值表示,引力以负值表示)。将两分子从相距r=r2处由静止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r=r2到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B.从r=r2到r=r1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从r=r2到r=r0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从r=r2到r=r1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 A 时压强为 p0,经历从状态A→B→C→A 的过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在状态C 时压强为 3p0
B.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减小
C.从状态C到状态 A的过程中,气体可能放出热量
D.从状态 C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分子撞击次数减少
7.图甲为张老师设计的测液体折射率装置,示意图如图乙,装有液体的厚长方体透明容器放在支架上可绕水平轴转动。激光笔固定在量角器上且与边重合。过中心O悬挂一重锤,其所指位置为B。现让激光垂直容器壁射入液体并在液面处出现光线1和2,支架转动到光线1恰好消失时,读出并记为,即可求出液体的折射率并标在量角器上。已知容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B.该液体的折射率为
C.越靠近A端标注的折射率值越大且刻度均匀
D.若为薄壁容器,激光也必须垂直容器壁入射
8.每一种宝石都有其色散值,这个数值通过对太阳光谱中B线(红区686.7nm)和G线(紫区430.8nm)的光所测得的折射率的差值来表示。水晶无论如何切割它看起来都是无色的。经精心设计的钻石玩型,钻石冠部会射出耀眼夺目的“火彩”,以冷艳的蓝光为主的彩光。无色的金红石,它不需要切割,看起来就呈现“俗不可耐”的黄褐色。以上三种宝石相比,正确的有(  )
A.水晶的色散值最大 B.钻石的色散值最大
C.金红石的色散值最大 D.加工好的钻石,表面某一位置“火彩”颜色是一定的
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的是一种无规则运动
B.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
C.小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
D.单晶体有固定熔点而多晶体没有
10.黑龙江的冬季,在特定温度下冰晶会形成规则的六边形结构,这种自然形成的完美六方晶体不仅是大气的艺术品,更为新型人工晶体制备提供了启示,比如在半导体晶圆生长工艺中,借鉴冰晶的稳态控制方法可将缺陷密度降低40%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晶的规则排列表明分子间作用力具有方向性
B.冰晶融化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C.温度升高时,冰晶内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增大
D.冰晶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11.如图甲所示为“水下世界国际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摄影师在水下对水上的景物进行拍摄,获得了美轮美奂、令人赞叹的美学效果。忽略镜头尺寸的影响,假设摄影师由水下竖直向上拍摄,光的传播路径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折射率为,空气中光速c=3.0×108m/s,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频率不变
B.摄影师看到的水上景物比实际位置偏低
C.光进入水中速度变为2.25×108m/s
D.进入镜头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37°
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四段状态变化过程,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da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为0K,bc和cd分别平行于横轴和纵轴,、、三个状态的体积关系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到,单位时间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B.、两状态的体积之比为
C.从到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从到的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D.从到,气体的体积不变
第Ⅱ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3.(7分)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A.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再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计算出油酸的体积
B.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C.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D.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E.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酸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油酸膜的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2)该实验体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实验中我们的理想假设有_______。
A.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 B.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C.油酸分子是紧挨着的没有空隙 D.油酸不溶于水
(3)实验中,体积为的所用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用注射器和量筒测得滴上述溶液的体积为,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撒有痱子粉的浅盘中,待水面稳定后,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则油酸薄膜的面积_______;可求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用、、、、表示)。
(4)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油酸分子直径数据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_。
A.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B.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C.用注射器和量筒测体积溶液滴数时多记录了几滴
D.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计算值低于实际值
14.(8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以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双缝间的距离或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双缝到屏间的距离。
(2)在某次测量绿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条纹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记为第1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的示数为_____。若双缝间距,双缝到屏的距离,则所测绿光的波长为_____nm。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1分)光纤通信具有诸多优点。一根粗细均匀的光导纤维束置于空气中,AB段为半圆形,光导纤维束的横截面直径为d。一束激光在光导纤维内的传播过程中到达半圆直径上A点,方向与内表面夹角θ=30°,之后在半圆形光导纤维内发生5次全反射(不含A、B位置),从半圆直径上B点射出半圆形部分。已知光在光导纤维半圆的外圆表面均恰好发生全反射,过光导纤维中轴线的剖面及光路如图所示。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求:
(1)该光导纤维的折射率;
(2)该光束在半圆形光导纤维中传播的时间。
16.(12分)如图是横截面为圆的柱状玻璃棱镜AOB,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OA面射入,从AB的中点C射出时,恰好发生全反射。现将入射光线垂直于OA面从F点入射,光线经过AB的三等分点D,在AB面折射后与OB延长线相交于P点,已知OA=R,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计算结果可带根号。求:
(1)单色光在玻璃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2)光线从F点到P点的传播时间。
17.(14分)如图所示,开口向右的绝热汽缸水平放置,由厚度均不计的绝热活塞A和导热活塞B封闭相同质量的理想气体Ⅰ、Ⅱ,气体的体积均为V0,压强均为1.2p0,热力学温度与外界相同,均为T0,活塞A可以在汽缸内无摩擦地自由移动,活塞B与汽缸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已知两部分气体均密封良好,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现通过电加热丝对区域Ⅰ内的气体缓慢加热。
(1)求当活塞B恰好要滑动时,活塞A移动的距离;
(2)当活塞B恰好要滑动时,电加热丝停止加热,同时将活塞B固定,然后打开区域Ⅱ内的阀门K,气体缓慢漏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区域Ⅱ内剩余气体的质量是原来质量的,求区域Ⅰ内气体最终的热力学温度。
2025-2026学年邵阳市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双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B B D D D C AB BC AC 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3.(2)ABC(2分) (3) 70a2(1分) (2分) (4)AB(2分)
14.(1)增大(2分) 减小(2分) (2) 13.870(2分) 540(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1分)
【答案】(1)2(2)
【解析】(1)光在光导纤维半圆的外圆内表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于可知,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30°,根据公式(2分)
可得光导纤维的折射率(1分)
(2)设OA长为r,则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2分)
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速度(2分)
光在光导纤维中的路程(1分)
则该光束在半圆形光导纤维中运动的时间为(2分)
解得:(1分)
16.(12分)
【答案】(1)(2)
【解析】(1)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45°(1分)
根据(1分)
得(1分)
根据(1分)
得(1分)
(2)光路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可得(1分)
解得θ=45°(1分)
在△ODP中,由正弦定理得(1分)
(1分)
时间(1分)
解得(2分)
17.(14分)【答案】(1)(2)
【解析】(1)当活塞B恰好要滑动时,对其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2分)
又(1分)
解得(1分)
区域Ⅱ内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2分)
当活塞B恰好要滑动时,活塞A移动的距离为(1分)
联立可得(1分)
(2)打开区域Ⅱ内的阀门K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气体Ⅱ的压强为,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2分)
由题意可知(2分)
解得
对气体Ⅰ,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分)
解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