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5 23:10:37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一
课前自主预习
1.越大
2.(1)促进 (2)越大 (3)促进 抑制 (4)促进
核心知识讲解
[问题思考] (1)提示:根据“越弱越水解”规律可知,同浓度时,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F-的水解程度,则pH大小关系为NaF(2)提示:NH4Cl溶液中存在平衡:N+H2ONH3·H2O+H+,滴加浓盐酸时,c(H+)增大,使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左移;滴加浓NaOH溶液时,OH-中和N水解产生的H+,使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右移。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C [解析] 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A项错误;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S-的浓度增大,S2-的浓度减小,所以HS-的浓度和S2-的浓度的比值增大,B项错误;通入H2S,H2S会结合水解出的OH-,使平衡正向移动,HS-的浓度增大,C项正确;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pH增大,D项错误。
例2 D [解析] 根据题意,溶液中有少量的Fe(OH)3时呈浅黄色,Fe2(SO4)3溶液中Fe3+会水解产生少量Fe(OH)3,水解吸热,加热促进Fe3+水解,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故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的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A正确;Fe3+的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增大氢离子浓度会使平衡逆向移动,即酸化会抑制Fe3+水解,而加热促进Fe3+水解,根据实验②的现象,酸化的Fe2(SO4)3溶液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即加热后Fe3+水解程度依然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故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B正确;根据题意,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存在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FeCl4(H2O)2]-为黄色,根据实验③的现象,加热后溶液黄色变深,说明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FeCl3溶液中同时存在Fe3++3H2OFe(OH)3+3H+和Fe3++4Cl-+2H2O[FeCl4(H2O)2]-,由选项C可知,加热可促进Fe3++4Cl-+2H2O[FeCl4(H2O)2]-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黄色变深,即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不一定是因为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
学习任务二
课前自主预习
1.(1)Al3++3H2OAl(OH)3+3H+
(2)促进 增强
(3)抑制S或Fe3+等的水解
(4)增大Fe3+的水解程度
[问题思考] (1)提示:NaHCO3溶液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可以用HC的水解常数(Kh)与H2CO3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a2)的相对大小进行比较。
(2)提示:HS+H2OH2SO3+OH- Kh====≈7.14×10-13,Kh知识迁移应用
例3 D [解析] ①NH4Cl与ZnCl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与水解有关;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水解分别呈碱性和酸性,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CO2气体,可作泡沫灭火剂,与水解有关;③草木灰水解呈碱性,铵态氮肥水解呈酸性,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混合施用,否则降低肥效,与水解有关;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因为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黏合性,和盐类水解有关;⑤CuCl2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盐酸,加热促进水解,盐酸易挥发,可得到Cu(OH)2固体,进而受热分解为CuO,与水解有关;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通入氧化剂Cl2,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Fe2++Cl22Fe3++2Cl-,与盐类水解无关,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均与盐类水解有关,故答案为D。
例4 B [解析] 0.01 mol·L-1 Na2S溶液中存在S2-+H2OHS-+OH-,Kh(S2-)====10-1.1,根据元素守恒,溶液中c(S)=10-2 mol·L-1,则c(HS-)<10-2 mol·L-1,=<,则<1,B正确。
【课堂评价】
1.(1)√ (2)× (3)√ (4)× (5)√ (6)×
[解析] (2)将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会增大,但是其c(OH-)减小。
(4)CH3COO-和N虽然相互促进水解,但水解程度很小,所以仍以CH3COONH4溶液为主。
(6)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与NaOH溶液混合,恰好中和得到弱酸强碱盐,溶液呈碱性。
2.B [解析] 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会促进碳酸钠的水解,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平衡HCH++C,加入Ca2+后,Ca2+和C反应生成沉淀,促进HC的电离,A正确。 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均存在Na+、C、HC、H2CO3、H+、OH-、H2O,故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B错误。 Al2(SO4)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硫酸铝的加入能促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解,C正确。Al2(SO4)3与Na2CO3、Na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都生成Al(OH)3和CO2,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降低;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导致C浓度减小,溶液pH降低;HC电离产生H+和C,Ca2+与C结合生成沉淀促进HC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pH降低,D正确。
3.(1)①与②、①与③
(2)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3)②③
(4)Al2O3
(5)AlCl3·6H2O加热发生反应AlCl3+3H2OAl(OH)3+3HCl,SO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SOCl2+H2OSO2↑+2HCl↑),产生的HCl抑制了AlCl3水解
(6)氯化铝溶于水,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3H+,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镉的难溶物而发生沉降,从而消除Cd2+污染
(7)2Fe2++Cl22Fe3++2Cl-,Fe3++3H2OFe(OH)3+3H+,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净化水;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解析]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铵态氮肥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磷肥Ca(H2PO4)2是磷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磷酸二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使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的化肥和溶液呈碱性的化肥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则不能混合施用的是①与②、①与③。
(2)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为防止氯化铁在溶液中水解,配制FeCl3溶液时应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3)①(NH4)2CO3可以用过量的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不符合题意;②铝离子和硫离子在溶液中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则Al2S3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取,符合题意;③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则Fe2(CO3)3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取,符合题意;④(CH3COO)2Ca可以用醋酸溶液与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制得,不符合题意。
(4)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在加热蒸干时,氯化氢受热挥发,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铝离子水解趋于完全生成氢氧化铝,灼烧时,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则最终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铝。
(5)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AlCl3·6H2O加热发生水解反应:AlCl3+3H2OAl(OH)3+3HCl,由题意可知,SO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抑制了氯化铝的水解,则将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
(6)氯化铝溶于水,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3H+,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镉的难溶物而发生沉降,从而消除Cd2+污染。
(7)Cl2与Fe2+反应生成Fe3+,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同时过量的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HClO可杀灭水中的病菌。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在反应Al3++3H2OAl(OH)3+3H+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热
B.通入HCl气体
C.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D.加入固体AlCl3
2.用棕黄色FeCl3溶液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根据实验现象和原理,下列对水解程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水解程度
A 加入FeCl3固体 溶液变成红褐色 变大
B 加热FeCl3溶液 溶液变成红褐色 不变
C 通入HCl气体 溶液颜色变浅 减小
D 加入NaCl溶液 溶液颜色变浅 不变
3.为使Na2S溶液中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
①适量的盐酸 ②适量的NaOH固体
③适量的KOH固体 ④适量的KHS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3分)[2024·重庆渝北区高二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3分)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
(2)(2分)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8分)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    、    (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
◆ 学习任务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
5.下列离子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K+、S2-、Al3+、[Al(OH)4]-
B.Mn、Na+、S、K+
C.S、Fe3+、S2-、K+
D.Fe2+、Cl-、H+、N
6.[2024·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二期中] 下列过程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 )
A.用饱和ZnCl2溶液去除铁锈
B.0.1 mol·L-1 NaHSO4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呈红色
C.以TiCl4为原料制备纳米TiO2
D.利用KAl(SO4)2·12H2O进行净水
7.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是 ( )
①实验室把NaH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混合可制取Al(OH)3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
⑤用加MgO的方法可以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
⑥实验室保存FeCl2需要加入适量Fe粉
⑦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8.(9分)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正反应吸热):FeCl3+3H2OFe(OH)3+3HCl。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加热FeCl3溶液,溶液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体中加入MgCl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
(2)(2分)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水分并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写化学式)。
(3)(2分)为防止配制FeCl3溶液时出现浑浊,应加入          。
(4)(3分)为了除去酸性MgCl2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固体,过滤后再加入足量盐酸。MgCO3固体能除去Fe3+的原因是           。
◆ 学习任务三 盐类水解平衡常数
9.[2024·广东深圳高二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C+H2OHC+OH-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稀释溶液,增大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NaOH固体,减小
10.(9分)常温下,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酸 HX HY HZ
Ka 9×10-7 9×10-6 1×10-2
回答下列问题:
(1)(3分)三种酸的强弱关系是        。
(2)(1分)反应HZ+Y-HY+Z-能否发生     。
(3)(1分)同浓度的NaX、NaY、NaZ溶液,pH最大的是    。
(4)(1分)同pH的NaX、NaY、NaZ溶液,浓度最大的是    。
(5)(3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X和NaX混合溶液显    性,原因是   。
11.(14分)化学上把外加少量酸、碱,而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Ⅰ.现有25 ℃时,浓度均为0.10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的缓冲溶液,其pH≈5,回答下列问题(Ka为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h为盐的水解常数):
(1)(2分)25 ℃时Ka≈    。
(2)(4分)25 ℃时Kh=            (写表达式),计算Kh≈      。
(3)(2分)向1.0 L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后溶液中c(H+)=    mol·L-1。
(4)(2分)改变下列条件,能使CH3COONa稀溶液中增大的是    (填字母)。
a.升温 b.加入NaOH固体
c.稀释 d.加入CH3COONa固体
Ⅱ.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和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维持pH稳定。已知正常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Ka1=10-6.1,≈20,lg 2≈0.3。
(5)(4分)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体血液的pH约为    (保留1位小数),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中] 常温下,Ka(HCOOH)=1.8×10-4,向20 mL 0.10 mol·L-1 NaOH溶液中缓慢滴入相同浓度的H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某两种离子的浓度随加入HCO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的电离程度:MB.M点溶液呈中性
C.a曲线代表OH-
D.N点:c(Na+)>c(HCOO-)>c(OH-)>c(H+)
13.对比观察如图所示实验:滴加CaCl2溶液前,两支试管中均呈红色,左侧试管中颜色更红;滴加CaCl2溶液后,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推理分析错误的是 ( )
A.HC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
B.C的水解能力强于HC
C.Ca2+能促进Na2CO3、NaHCO3的水解
D.滴入CaCl2溶液后,溶液颜色均变浅
14.现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HCO3、⑤(NH4)2CO3。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
A.c(HC)的大小关系为④>③>⑤>②>①
B.c(C)的大小关系为①<④<③<⑤<②
C.分别将③④⑤的溶液蒸干、灼烧后,只有④⑤不能得到对应的固体物质
D.②③④⑤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15.(6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NH4HCO3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NH3·H2O的Kb=1.8×10-5,H2CO3的Ka1=4.5×10-7,Ka2=4.7×10-11)。
(2)(2分)已知:常温下NH3·H2ON+OH- Kb=1.8×10-5
H2YH++HY- Ka1=5.4×10-2
HY-H++Y2- Ka2=5.4×10-5
则(NH4)2Y溶液的pH    (填“>”“<”或“=”)7。
(3)(2分)NO2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已知N的水解常数Kh=2×10-11,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混合溶液中c(N)和c(HNO2)的比值为   。
16.(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实验室在配制Cu(NO3)2的溶液时,常将Cu(NO3)2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其目的是       。
(2)(2分)FeCl3净水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2分)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温下测得0.1 mol·L-1 KHC2O4溶液的pH为4.8,则此KHC2O4溶液中c(C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H2C2O4)。
(4)(6分)泡沫灭火器内装有NaHCO3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灭火器内另一容器中装有Al2(SO4)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当意外失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摇动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大量的白色泡沫,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5)(2分)在室温下,0.175 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     [已知Ka(CH3COOH)=1.75×10-5]。 (共123张PPT)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学习任务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与盐的水解常数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1.内因
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是由盐的性质所决定的。对于强碱弱酸盐
来说,生成盐的弱酸酸性越弱,即越难电离(电离常数越小),该盐的水解
程度______;对于强酸弱碱盐来说,生成盐的弱碱碱性越弱,该盐的水
解程度越大。
越大
2.外界条件
(1)温度:升高温度能够______水解。
(2)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______。
(3)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______水解,加酸会
______水解,反之亦然。
(4)外加盐: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______盐的水解。
促进
越大
促进
抑制
促进
【核心知识讲解】
水解平衡移动分析
以 溶液的水解平衡为例, 。
改变条件 移动 方向 水解
程度
加热 右 减小 增大 增大 — — 增大
加水 右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加 左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改变条件 移动 方向 水解
程度
加 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加 左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加 右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续表
[问题思考]
(1)已知酸性:,则 溶液与
溶液的 大小关系如何?
提示:根据“越弱越水解”规律可知,同浓度时, 的水解程度大
于的水解程度,则大小关系为 。
(2)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或浓溶液,对 的水解平
衡起什么作用?
提示:溶液中存在平衡: ,滴加浓
盐酸时,增大,使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左移;滴加浓 溶液时,
中和水解产生的 ,使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右移。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重庆沙坪坝区高二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 溶液中
存在水解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程度减小 B.升高温度, 减小
C.通入,的浓度增大 D.加入固体,溶液 减小

[解析] 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A项错误;
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浓度增大,
的浓度减小,所以的浓度和的浓度的比值增大,B项错误;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重庆沙坪坝区高二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 溶液中
存在水解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程度减小 B.升高温度, 减小
C.通入,的浓度增大 D.加入固体,溶液 减小

通入, 会结合水解出的,使平衡正向移动, 的浓度增
大,C项正确;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 增大,D项错误。
例2 已知: 为黄色,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
的是( )
① ② ③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 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溶液中有少量的 时呈浅黄色;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实验①中,溶液显浅黄色的原因是 水解产生了少量
B.实验②中,酸化对 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
C.实验③中加热,可逆反应:
正向移动
D.实验④,可证明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一定是因为 水解平衡正
向移动

[解析] 根据题意,溶液中有少量的时呈浅黄色, 溶液中
会水解产生少量,水解吸热,加热促进 水解,根据实验
①的现象,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故溶液显浅
黄色的原因是水解产生了少量 ,A正确;
的水解方程式为 ,增大氢离子浓度会
使平衡逆向移动,即酸化会抑制 水解,而加热促进水解,根据实
验②的现象,酸化的 溶液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
无明显变化,即加热后 水解程度依然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故酸化
对 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B正确;
根据题意,向溶液中加入 固体,存在可逆反应:
, 为黄色,根据实验
③的现象,加热后溶液黄色变深,说明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
溶液中同时存在 和
,由选项C可知,加热可促进
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黄色变深,
即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不一定是因为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D错误。
[归纳总结]
若以水解为例,探究外界
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条件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 数目 现象
升温 向右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深
滴加浓硫酸 向左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浅
加水稀释 向右 增多 增大 颜色变浅
加 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
淀,放出气体
学习任务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与盐的水解常数
【课前自主预习】
1.盐类水解的应用
(1)作净水剂:可溶性的铝盐、铁盐水解生成胶体,胶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常用作净水剂。如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碱水去油污:纯碱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加热
______ 的水解,溶液碱性______,去污能力增强。
促进
增强
(3)盐溶液的配制和保存:配制、保存或 等易水解的盐溶液
时,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胶体:向沸水中滴加 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
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制备 胶体。
抑制或等的水解
增大的水解程度
(5)制备无机化合物:如用水解程度很大的制备 ,其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2.盐的水解常数
(1)盐的水解常数(以为例)

,只与温度有关。
(2)与对应弱酸电离常数的关系

所以,或 。
由此可看出,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小,其所生成的盐水解程度
越大。
(3)二元弱酸对应盐的水解常数
二元弱酸的两步电离常数分别为、,则 的水解
常数为,的水解常数为 。
推导:三元弱酸对应盐的水解常数






则 ;


[问题思考]
(1) 溶液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如何比较?
提示: 溶液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可以用
的水解常数与的第二步电离常数 的相对大小
进行比较。
(2)由数据分析,室温下,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已知,
提示:
,,因此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核心知识讲解】
1.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判断酸性强弱 相同浓度的、、溶液的 分别为8、9、10,则酸性:
制备无水盐 将挥发性酸的弱碱盐如、 溶液蒸干时,在通 的气流中加热蒸干
应用 举例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与、、、 、;与、、 ;与、 因相互促进水解强烈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中和反应至中性的试剂用量 如与 反应至中性时,过量,与 反应至中性时 过量
续表
2.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泡沫灭火器原理 泡沫灭火器中试剂成分为 与,发生的反应为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合施用
除锈剂 溶液与 溶液可作焊接时的除锈剂,原理为 、
3.盐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产物的判断
类型 举例
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 如蒸干得 ;
蒸干得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 如、 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
、,若灼烧则会生成 、
类型 举例
考虑盐受热时 是否分解 如、、、 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其盐溶液蒸干、灼烧后分别为 ;;
和;
续表
类型 举例
还原性盐溶液在蒸干时会被 氧化 如蒸干得
弱酸的铵盐溶液蒸干后无固体 如 ;
续表
4.分析盐类水解问题的基本思路
(1)找出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体系(即可逆反应),并写出水解反应
方程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2)然后依据水解反应方程式找出影响水解平衡的条件,并判断水解
平衡移动的方向。
(3)分析水解平衡移动的结果及移动结果与解答问题的联系。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下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与 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与 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主要成分 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中盛放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溶液并灼烧,可以得到 固体
⑥要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通入氧化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与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与
水解有关;
与 两种溶液水解分别呈碱性和酸性,可发生相互促进
的水解反应,生成 气体,可作泡沫灭火剂,与水解有关;
③草木灰水解呈碱性,铵态氮肥水解呈酸性,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不能混合施用,否则降低肥效,与水解有关;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因为碳酸钠水解呈碱
性,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黏合性,和盐类水解有关;
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盐酸,加热促进水解,盐酸易挥发,可得到
固体,进而受热分解为 ,与水解有关;
⑥要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可通入氧化剂 ,是因为发生了氧化
还原反应: ,与盐类水解无关,
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⑤均与盐类水解有关,故答案为D。
例4 已知时,, 。试着
计算出该条件下溶液中 的范围( )
A. B. C. D.无法确定
[解析] 溶液中存在 ,
,根据元素守恒,
溶液中,则 ,
,则 ,B正确。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好,是因为加热促进了水解, 增大
( )

(2)将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会增大,所以其 增大
( )
×
[解析] 将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会增大,但是其 减小。
(3)向溶液中通入气体,将抑制其水解,但 增大( )

(4)由于和相互促进水解,所以没有 溶液
( )
×
[解析] 和 虽然相互促进水解,但水解程度很小,所以
仍以 溶液为主。
(5)对于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 固体,均使
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6)等浓度等体积的与 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 )
×
[解析] 等浓度等体积的与 溶液混合,恰好中和得到
弱酸强碱盐,溶液呈碱性。
2.已知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不能促进、 水解
B.与 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不相同
C.能促进、 水解
D.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 均降低

[解析] 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会促进碳酸
钠的水解,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平衡 ,加入后,
和反应生成沉淀,促进 的电离,A正确。
溶液、溶液中均存在、、、 、、
、,故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B错误。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
硫酸铝的加入能促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解,C正确。
与、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都生成和
,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溶液降低;和反应生成 ,
导致浓度减小,溶液降低;电离产生和, 与
结合生成沉淀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 降低,D正确。
3.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的化肥有①草木灰、②铵态氮肥 、③磷肥
,其中不能混合施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与②、①与③
[解析]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
呈碱性;铵态氮肥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磷肥 是磷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磷酸二氢根离子的电离程
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使溶液呈酸性。溶液呈酸性的化肥和溶液呈碱性
的化肥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则不能混合施用的是①与②、
①与③。
(2)配制 溶液时经常会出现颜色变深甚至产生浑浊的现象,为防止
此现象发生,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解析] 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为
防止氯化铁在溶液中水解,配制 溶液时应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
盐酸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3)下列四种物质:、 、、 ,
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取的是______(填序号)。
②③
[解析] 可以用过量的氨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不符合题意;
②铝离子和硫离子在溶液中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
硫化氢气体,则 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取,符合题意;
③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发生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
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则 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取,符合题意;
可以用醋酸溶液与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制得,不符合题意。
(4)溶液蒸干、灼烧后不能得到 固体,得到的固体为______。
[解析] 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在
加热蒸干时,氯化氢受热挥发,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铝离子水
解趋于完全生成氢氧化铝,灼烧时,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
则最终得到的固体为氧化铝。
(5)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生成使品红溶液褪色的 ,另一种产
物可在水面形成白雾。将与 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
,用化学方程式及简单文字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 加热发生水解反应:
,由题意可知, 遇水发生剧烈水
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抑制了氯化铝的水
解,则将与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 。
加热发生反
应, 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
,产生的抑制了 水解
(6)某地治理河水镉污染时,先向河中投入沉淀剂将 转化为难
溶物,再投入氯化铝,试说明氯化铝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
字进行解释)。
氯化铝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胶体能吸附镉的难溶物而发生沉降,从而消除污染
[解析] 氯化铝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 ,
生成的胶体能吸附镉的难溶物而发生沉降,从而消除 污染。
(7)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自来水厂常用和 对水进
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简述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与反应生成,水解生成的 胶体吸附水
中悬浮杂质,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同时过量的与反应生成 ,
可杀灭水中的病菌。
, ,生
成的 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净化水;
,生成的 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可加入氨水调
B.配制 溶液时,将晶体溶于较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C.水解生成和,将与 混合加热,可得
到无水
D.发生水解反应可制取 ,加入少量氨水可以得到较多的

[解析] 加入氨水调会引入新的杂质铵根离子,A错误;
配制 溶液时,将晶体溶于较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B正确;
水解生成和,将 与混合加热,的存
在可以抑制 的水解,可得到无水,C正确;
发生水解反应可制取 ,加入少量氨水可以与反应,促
进水解以得到较多的 ,D正确。
2.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后,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
蒸发得到 晶体
B.加热蒸发饱和溶液可得到纯净的 晶体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 晶体
D.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
分灼烧沉淀得到

[解析] A项不恰当,因为 加热易分解;
B、C项也不恰当,因为与 在加热蒸发的情况下,分别发生
反应、 ,
易挥发,水解趋于完全,最终得到的是和 。
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今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用制备 时,加入大量水的同时加热
D.硫酸铜和石灰乳配制波尔多液杀虫剂

[解析] 柴草燃烧产生灰烬的主要成分是, 是强碱弱酸盐,水
解使溶液显碱性,衣服上的油脂能够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因
此可以用水淋洗草木灰的灰烬,得到的水溶液用来洗涤衣服上的油脂,与
盐的水解反应有关,A不符合题意;
明矾溶液中含有,水解产生 ,使溶液显酸性,铜镜表面的铜锈
主要成分是,与酸反应产生可溶性 、、
,因此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与盐的水解
反应有关,B不符合题意;
是强酸弱碱盐,在加入大量水、加热的条件下,水解得到
和 ,反应方程式为
,与盐类水解有关,C不符合题意;
用硫酸铜和石灰乳配制波尔多液杀虫剂, 能够使蛋白质变性,与盐的
水解无关,D符合题意。
4.微粒观和变化观是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下列式子属于水解
反应方程式的是( )
A.
B.
C.
D.

[解析] 是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不属于
水解反应,A错误;
是与 中和的反应方程式,不属
于水解反应,B错误;
是镁离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C正确;
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水解反
应,D错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利用水解制备
B.水溶液蒸发结晶能得到 固体
C.除去溶液中的可加入 后过滤
D.配制溶液时,先将 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

[解析] 水解生成,先加热 水溶液制备,
再灼烧制备,A正确;
易被氧化生成,水溶液蒸发结晶不能得到
固体,B不正确;
水解产生氢离子,不断消耗氢离子,促进 的水解生成氢氧化
铁沉淀,过滤除去,C正确;
盐酸可以抑制 水解,配制溶液时,将 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
中,然后加水稀释,D正确。
练习册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在反应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
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热 B.通入 气体
C.加入适量的溶液 D.加入固体

[解析] 盐类的水解存在一个平衡状态,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可
能发生移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在反应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
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热 B.通入 气体
C.加入适量的溶液 D.加入固体

A、C、D项都可促使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
B项抑制水解反应的进行。采取措施后,使溶液的 增大的是C项。
2.用棕黄色 溶液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根据实验现象和原理,
下列对水解程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水解程度
A 加入 固体 溶液变成红褐色 变大
B 加热 溶液 溶液变成红褐色 不变
C 通入 气体 溶液颜色变浅 减小
D 加入 溶液 溶液颜色变浅 不变

[解析] 加固体, 增大,水解平衡右移,溶液变成红褐色,但
水解程度减小,A错误;
加热,水解平衡右移,溶液变成红褐色,水解程度增大,B错误;
通入气体, 增大,水解平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水解程度减小,
C正确;
加入 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水解平衡右移,水解程度增大,溶液颜
色变浅,D错误。
3.为使溶液中 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适量的盐酸 适量的 固体
③适量的固体 适量的 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硫离子水解: ,加入盐酸,平衡正向移
动,减小,比值增大,①错误;
加入适量固体, 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但
增大得更多,比值增大,②错误;

3.为使溶液中 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适量的盐酸 适量的 固体
③适量的固体 适量的 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加入适量固体,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增大,
不变,比值减小,③正确;
加入适量的固体, 不变,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增大,
所以比值减小,④正确。

4.(13分)[2024·重庆渝北区高二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三个烧瓶中,
分别装入含酚酞的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
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
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3分)含酚酞的 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溶液显碱性
[解析] 中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使酚酞
显红色。
(2)(2分)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
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 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解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根据烧瓶①中溶液的红色变深,
判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烧瓶③中溶
液红色变浅,则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BD
(3)(8分)向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
固体、固体、固体,使 水解平衡移动的
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逆向”“正向”或“不
移动”)。
正向
逆向
逆向
正向
[解析] 酸促进的水解;
碱抑制的水解;
与水解相互抑制;
与 水解相互促进。
学习任务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
5.下列离子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与、 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C中的与和D中的、、 都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不能大量共存。

6.[2024·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下列过程与盐类的水解无关
的是( )
A.用饱和 溶液去除铁锈
B. 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溶液呈红色
C.以为原料制备纳米
D.利用 进行净水

[解析] 饱和 溶液由于锌离子水解而显酸性,可用来除铁锈,与水解
有关,A不符合题意;
电离出的 使甲基橙溶液呈红色,与盐类水解无关,B符合题意;
用制备 是根据的反应
以及 的焙烧,与水解有关,C不符合题意;
能净水是由于水解生成的 胶体具有强吸附
性,与水解有关,D不符合题意。
7.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实验室把溶液和溶液混合可制取
②用与 两种溶液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
⑤用加的方法可以除去溶液中的
⑥实验室保存需要加入适量 粉
⑦加热蒸干溶液得到 固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

[解析] 溶液和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与盐类水解无关,
①不符合题意;
和 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
所以可用来灭火,②符合题意;
草木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钾,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和 能
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使铵态氮肥失效,③符合题意;
碳酸钠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
导致瓶塞难以打开,④符合题意;
极易水解,加可以消耗 水解得到的氢离子,从而促使 转
化为氢氧化铁,过滤使之与镁离子分离,故⑤符合题意;
实验室保存需要加入适量 粉,这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⑥不符合题意;
氯化铝水解产生氢氧化铝和 ,蒸干过程中,氯化氢挥发,导致水解平衡
正向移动,得到氢氧化铝固体,⑦符合题意。
8.(9分)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正反应吸热)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加热 溶液,溶液颜色会不断加深,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
液体,向这种液体中加入 溶液,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出现红褐色沉淀
[解析] 加热溶液,得到的红褐色透明液体为 胶体,加入电
解质 使胶体聚沉而得到红褐色沉淀。
(2)(2分)不断加热 溶液,蒸干水分并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是
_______(写化学式)。
[解析] 加热可促进盐类水解,由于 易挥发,可使水解进行彻底,得到
沉淀,灼烧,最终得到的产物为 。
(3)(2分)为防止配制 溶液时出现浑浊,应加入____________。
少许浓盐酸
[解析] 为防止配制溶液时出现浑浊,应加入浓盐酸抑制 水解。
(4)(3分)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
入固体,过滤后再加入足量盐酸。固体能除去 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与反应,促进了的水解,使转化为沉淀而被除去
[解析] ,与 反应:
,使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生成沉淀,再过滤除去和未反应的 ,微溶的部
分与盐酸反应转化为 。
学习任务三 盐类水解平衡常数
9.[2024·广东深圳高二月考]在一定条件下, 溶液中存在
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 增大
B.通入,溶液 减小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加入固体, 减小

[解析] 温度不变,水解常数不变, 的水解常数
不变,故A错误;
通入生成 ,会使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减小,所以
溶液碱性减弱,即 减小,故B正确;
因水解是吸热反应,则升温可以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
增大,故C正确;
加入固体,抑制 水解,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所以 减小,故D正确。
10.(9分)常温下,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3分)三种酸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1分)反应 能否发生?____。
(3)(1分)同浓度的、、溶液, 最大的是_____。
(4)(1分)同的、、 溶液,浓度最大的是_____。

(5)(3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 混合溶液显____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离常数, 的水解常数,
的电离程度大于 的水解程度,则混合溶液显酸性

11.(14分)化学上把外加少量酸、碱,而 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
冲溶液。
Ⅰ.现有时,浓度均为 的和的缓
冲溶液,其,回答下列问题 为的电离平衡常数,
为盐的水解常数
(1)(2分)时 ______。
[解析] 时,该缓冲溶液中
, ,则 。
(2)(4分)时_ 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计算 ______。
[解析] 时,醋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浓度均为 的和的缓冲溶液,其

(3)(2分)向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 稀溶液(忽略溶液体积
的变化),反应后溶液中_________ 。
[解析] 缓冲溶液外加少量酸、碱后几乎不变,向 上述缓冲溶
液中滴加几滴 稀溶液(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后溶液中

(4)(2分)改变下列条件,能使 稀溶液中 增大的是
___(填字母)。
.升温 .加入 固体
.稀释 .加入 固体
[解析] 升温, 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增大,所以减小, 不符合;
加入固体,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减小, 不变,所以
减小,不符合;
稀释, 减小,不变,所以减小,
不符合;
加入固体, 增大,
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不变,所以增大, 符合。
Ⅱ.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和碳酸氢盐缓冲体系 维持
稳定。已知正常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 的一级电离常数
,, 。
(5)(4分)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体血液的 约为____
(保留1位小数),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
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4
变小
[解析] , ,
,则正常人体血液的 约为7.4;
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 不变,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
血液缓冲体系中 将变小。
12.[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期中]常温下,
,向 溶液中缓慢滴入相同浓度的
溶液,混合溶液中某
两种离子的浓度随加入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
B. 点溶液呈中性
C.曲线代表
D.点:

[解析] 点溶液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此时仅
存在的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 点时仍剩余未反应的
,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故水的电离程度: ,故A正确;
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 ,碱过量,溶液显碱性,
故B错误;
曲线代表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至几乎为0, 曲线代表离子的浓度由从0逐
渐增大至接近于,则代表,代表,故C正确;
点时加入溶液的体积为,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发生微弱水解,溶液显碱性,则
,故D正确。
13.对比观察如图所示实验:滴加 溶液前,两支试管中均呈红色,
左侧试管中颜色更红;滴加 溶液后,两支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
淀。下列推理分析错误的是( )
A. 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
B.的水解能力强于
C.能促进、 的水解
D.滴入 溶液后,溶液颜色均变浅

[解析] 在 溶液中既存在的水解平衡
又存在 的电离平衡 ,滴加 溶液前,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说明 溶液呈碱性,则 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A正确;
滴加 溶液前,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
溶液均呈红色,左侧试管中颜色更红,说明
溶液的碱性强于
溶液的碱性,则的水解能力强于 ,
B正确;
在溶液中存在 的水解平衡: 、 ,加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与形成 白色沉淀, 的浓度减小,上述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 的水解,在溶液中既存在 的
水解平衡 又存在
的电离平衡 ,加入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形成
白色沉淀, 的浓度减小,促进
的电离,C错误;
向 溶液中滴入溶液,与 形成白色沉淀, 的浓度减小,抑制 的水解,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 溶液中滴入溶液, 与电离出的 形成白色沉淀,促进 的电离,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D正确。
14.现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 、
、、、 。下列关系或
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大小关系为
B.的大小关系为
C.分别将③④⑤的溶液蒸干、灼烧后,只有④⑤不能得到对应的固
体物质
D.②③④⑤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溶液反应

[解析] ④与③相比,④中的促进了的水解, 的关系为
③,A错误。
②和⑤中的电解质都能完全电离产生 ,但由于⑤中的水解会促进
的水解,所以的关系为 ;③和④中,都能完全电离出,
但由于④中的水解会抑制 的电离,所以的关系为 ;
①中需要两步电离才能生成,所以最小,从而得出 的大小
关系为 ②,B正确。
将③④⑤的溶液蒸干、灼烧后,因发生分解反应,③④⑤均得不到对应的固
体物质,③中最终得到碳酸钠,C错误。
③④⑤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溶液反应,但②不能与碱反应,D错误。
15.(6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已知:的,的 ,

碱性
[解析]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其水解常数为
,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其水解常数为,所以
的水解程度大于 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
(2)(2分)已知:常温下
则溶液的___(填“ ”“ ”或“ ”)7。
[解析] ,
,水解程度: ,
且的浓度大于,则溶液呈酸性,溶液的 。
(3)(2分)尾气常用溶液吸收,生成和 。已知
的水解常数,常温下,某和 混合溶
液的为5,则混合溶液中和 的比值为____。
50
[解析] 常温下,某和混合溶液的 为5,该溶液中
,结合
可知,

16.(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实验室在配制的溶液时,常将 固体先溶
于较浓的硝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其目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
抑制的水解
[解析] 在配制溶液时, 会发生水解:
,故常将 固体先溶于较浓
的硝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此抑制 的水解。
(2)(2分) 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 水解产生 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
沉淀而除去,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其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为 。
(3)(2分)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温下测得 溶液
的为,则此溶液中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
大于
[解析] 溶液中既存在 的电离平衡
,又存在 的水解平衡
,由 溶液的
为4.8可知,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 溶液
中 大于 。
(4)(6分)泡沫灭火器内装有 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灭火器
内另一容器中装有 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当意外失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摇动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大
量的白色泡沫,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溶液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溶液中 水解使溶液中氢离子浓
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导致其溶液呈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在水溶液中
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

(5)(2分)在室温下,醋酸钠溶液的约为___ 已知

9
[解析] 醋酸根离子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则
,得, 约为9。
快速核答案
新课探究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1. 越大 2. (1)促进 (2)越大 (3)促进 抑制 (4)促进
【核心知识讲解】
[问题思考]
(1)提示:根据“越弱越水解”规律可知,同浓度时,的水解
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则大小关系为
(2)提示:溶液中存在平衡:,
滴加浓盐酸时,增大,使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左移;滴加浓
液时,中和水解产生的,使铵根离子水解平衡右移。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C 例2 D
学习任务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与盐的水解常数
【课前自主预习】
1. (1) (2)促进 增强
(3)抑制等的水解 (4)增大的水解程度
[问题思考]
(1)提示:溶液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可以
的水解常数的第二步电离常数的相对大小
进行比较。
(2)提示:

,,因此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D 例4 B
课堂评价
1. (1)√ (2)× (3)√ (4)× (5)√ (6)×
2.B 3. (1)①与②、①与③ (2)先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盐酸
中,再稀释至所需浓度 (3)②③ (4)
(5)加热发生反应,
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产生的
抑制了水解 (6)氯化铝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
,生成的胶体能吸附镉的难溶物
而发生沉降,从而消除污染 (7),
,生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
杂质而净化水; ,生成的具有强氧化
性,能杀菌消毒
练习册
1. C 2. C 3. C 4. (1)
使溶液显碱性 (2)BD (3)正向 逆向 逆向 正向
5. A 6. B 7. B 8. (1)出现红褐色沉淀 (2)
(3)少许浓盐酸 (4)反应,促进了的水解,使
转化为沉淀而被除去
9. A 10. (1) (2)能 (3) (4)
(5)酸 的电离常数的水解常数
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则混合溶液
显酸性 11. (1) (2)
(3) (4) (5)7.4 变小
12. B 13. C 14. B 15. (1)碱性 (2) (3)50
16.(1)抑制的水解 (2)
(3)大于 (4)
(5)9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1.C [解析] 盐类的水解存在一个平衡状态,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可能发生移动,状态发生改变。A、C、D项都可促使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B项抑制水解反应的进行。采取措施后,使溶液的pH增大的是C项。
2.C [解析] 加FeCl3固体,c(Fe3+)增大,水解平衡右移,溶液变成红褐色,但水解程度减小,A错误;加热,水解平衡右移,溶液变成红褐色,水解程度增大,B错误;通入HCl气体,c(H+)增大,水解平衡左移,溶液颜色变浅,水解程度减小,C正确;加入NaCl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水解平衡右移,水解程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D错误。
3.C [解析] 硫离子水解:S2-+H2OHS-+OH-,加入盐酸,平衡正向移动,c(S2-)减小,比值增大,①错误;加入适量NaOH固体,c(O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S2-)增大,但c(Na+)增大得更多,比值增大,②错误;加入适量KOH固体,c(O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S2-)增大,c(Na+)不变,比值减小,③正确;加入适量的KHS固体,c(Na+)不变,水解平衡逆向移动,S2-浓度增大,所以比值减小,④正确。
4.(1)CH3COO-+H2O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
(2)BD (3)正向 逆向 逆向 正向
[解析] (1)CH3COONa中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使酚酞显红色。(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根据烧瓶①中溶液的红色变深,判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水解平衡逆向移动,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酸促进CH3COO-的水解;碱抑制CH3COO-的水解;C与CH3COO-水解相互抑制;Fe2+与CH3COO-水解相互促进。
5.A [解析] A项,Al3+与S2-、[Al(OH)4]-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C中的Fe3+与S2-和D中的Fe2+、H+、N都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6.B [解析] 饱和ZnCl2溶液由于锌离子水解而显酸性,可用来除铁锈,与水解有关,A不符合题意;NaHSO4电离出的H+使甲基橙溶液呈红色,与盐类水解无关,B符合题意;用TiCl4制备TiO2是根据TiCl4+(x+2)H2OTiO2·xH2O↓+4HCl的反应以及TiO2·xH2O的焙烧,与水解有关,C不符合题意;KAl(SO4)2·12H2O能净水是由于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强吸附性,与水解有关,D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 NaHCO3溶液和Na[Al(OH)4]溶液混合发生反应:HC+[Al(OH)4]-Al(OH)3↓+C+H2O,与盐类水解无关,①不符合题意;HC和Al3+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所以可用来灭火,②符合题意;草木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钾,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C和N能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使铵态氮肥失效,③符合题意;碳酸钠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瓶塞难以打开,④符合题意;Fe3+极易水解,加MgO可以消耗Fe3+水解得到的氢离子,从而促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过滤使之与镁离子分离,故⑤符合题意;实验室保存FeCl2需要加入适量 Fe粉,这是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⑥不符合题意;氯化铝水解产生氢氧化铝和HCl,蒸干过程中,氯化氢挥发,导致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氢氧化铝固体,⑦符合题意。
8.(1)出现红褐色沉淀 (2)Fe2O3 
(3)少许浓盐酸
(4)MgCO3与H+反应,促进了Fe3+的水解,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被除去
[解析] (1)加热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透明液体为Fe(OH)3胶体,加入电解质MgCl2使胶体聚沉而得到红褐色沉淀。(2)加热可促进盐类水解,由于HCl易挥发,可使水解进行彻底,得到Fe(OH)3沉淀,灼烧Fe(OH)3,最终得到的产物为Fe2O3。(3)为防止配制FeCl3溶液时出现浑浊,应加入浓盐酸抑制FeCl3水解。(4)Fe3++3H2O
Fe(OH)3+3H+,MgCO3与H+反应:MgCO3+2H+Mg2++CO2↑+H2O,使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沉淀,再过滤除去Fe(OH)3和未反应的MgCO3,微溶的部分MgCO3与盐酸反应转化为MgCl2。
9.A [解析] 温度不变,水解常数不变,C的水解常数Kh=不变,故A错误;通入CO2生成HC,会使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OH-)减小,所以溶液碱性减弱,即pH减小,故B正确;因水解是吸热反应,则升温可以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C正确;加入NaOH固体,OH-抑制C水解,HC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所以减小,故D正确。
10.(1)HZ>HY>HX (2)能 (3)NaX (4)NaZ (5)酸 HX的电离常数Ka=9×10-7,NaX的水解常数Kh=11.(1)10-5 (2) 10-9
(3)1×10-5 (4)d (5)7.4 变小
[解析] (1)25 ℃时,该缓冲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0.10 mol·L-1,pH≈5,则Ka==c(H+)≈10-5。
(2)25 ℃时,醋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CH3COO-+H2OCH3COOH+OH-,Kh===≈=10-9。
(3)缓冲溶液外加少量酸、碱后pH几乎不变,向1.0 L上述缓冲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液(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后溶液中c(H+)=1×10-5 mol·L-1。
(4)升温,CH3COO-+H2OCH3COOH+OH-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减小、c(OH-)增大,所以减小,a不符合;加入NaOH固体,c(OH-)增大,CH3COO-+H2OCH3COOH+OH-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H)减小,不变,所以减小,b不符合;稀释,c(CH3COOH)减小,不变,所以减小,c不符合;加入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CH3COO-+H2OCH3COOH+OH-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增大,不变,所以增大,d符合。
(5)Ka1==10-6.1,≈20,c(H+)= mol·L-1,则正常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不变,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血液缓冲体系中将变小。
12.B [解析] N点HCOOH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COONa,此时仅存在HCOONa的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M点时仍剩余未反应的NaOH,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故水的电离程度:Mc(Na+)>c(HCOO-)>c(OH-)>c(H+),故D正确。
13.C [解析] 在NaHCO3溶液中既存在HC的水解平衡(HC+H2OH2CO3+OH-)又存在HC的电离平衡(HC H++C),滴加CaCl2溶液前,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说明1 mol·L-1 NaHCO3溶液呈碱性,则HC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A正确;滴加CaCl2溶液前,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左侧试管中颜色更红,说明1 mol·L-1 Na2CO3溶液的碱性强于1 mol·L-1 NaHCO3溶液的碱性,则C的水解能力强于HC,B正确;在Na2CO3溶液中存在C的水解平衡:C+H2OHC+OH-、HC+H2OH2CO3+OH-,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2+与C形成CaCO3白色沉淀,C的浓度减小,上述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C的水解,在NaHCO3溶液中既存在HC的水解平衡(HC+H2OH2CO3+OH-)又存在HC的电离平衡(HC H++C),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2+与C形成CaCO3白色沉淀,C的浓度减小,促进HC的电离,C错误;向Na2CO3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Ca2+与C形成CaCO3白色沉淀,C的浓度减小,抑制C的水解,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NaHCO3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Ca2+与HC电离出的C形成白色CaCO3沉淀,促进HC的电离,溶液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D正确。
14.B [解析] ④与③相比,④中的N促进了HC的水解,)的关系为④<③,A错误。②和⑤中的电解质都能完全电离产生C,但由于⑤中N的水解会促进C的水解,所以c(C)的关系为⑤<②;③和④中,都能完全电离出HC,但由于④中N的水解会抑制HC的电离,所以c(C)的关系为④<③;①中需要两步电离才能生成C,所以c(C)最小,从而得出c(C)的大小关系为①<④<③<⑤<②,B正确。将③④⑤的溶液蒸干、灼烧后,因发生分解反应,③④⑤均得不到对应的固体物质,③中最终得到碳酸钠,C错误。③④⑤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②不能与碱反应,D错误。
15.(1)碱性 (2)< (3)50
[解析] (1)N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其水解常数为Kh(N)==≈5.6×10-10,HC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其水解常数为Kh(HC)==≈2.2×10-8,所以HC的水解程度大于N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
(2)Kh(N)==≈5.6×10-10,Kh(Y2-)==≈1.9×10-10,水解程度:N>Y2-,且N的浓度大于Y2-,则(NH4)2Y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
(3)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该溶液中c(OH-)= mol·L-1=10-9 mol·L-1,结合
Kh(N)=可知,c(N)∶c(HNO2)=c(OH-)∶Kh(N)=10-9∶(2×10-11)=50。
16.(1)抑制Cu2+的水解
(2)Fe3++3H2OFe(OH)3+3H+ (3)大于
(4)HC+H2OH2CO3+OH- Al3++3H2O
Al(OH)3+3H+ 3HC+Al3+Al(OH)3↓+3CO2↑
(5)9
[解析] (1)在配制Cu(NO3)2溶液时,Cu2+会发生水解:Cu2++2H2OCu(OH)2+2H+,故常将Cu(NO3)2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此抑制Cu2+的水解。(2)Fe3+水解产生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沉淀而除去,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其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Fe3++3H2O
Fe(OH)3+3H+。(3)KHC2O4溶液中既存在HC2的电离平衡(HC2H++C2),又存在HC2的水解平衡(HC2+H2OOH-+H2C2O4),由0.1 mol·L-1 KHC2O4溶液的pH为4.8可知,HC2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KHC2O4溶液中c(C2)大于c(H2C2O4)。(4)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H2OH2CO3+OH-;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Al2(SO4)3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导致其溶液呈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碳酸氢根离子和铝离子在水溶液中能相互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3HC+Al3+Al(OH)3↓+3CO2↑。(5)醋酸根离子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CH3COO-)===,则≈,得c(OH-)≈10-5 mol·L-1,pH约为9。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 学习任务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课前自主预习】
1.内因
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是由盐的性质所决定的。对于强碱弱酸盐来说,生成盐的弱酸酸性越弱,即越难电离(电离常数越小),该盐的水解程度    ;对于强酸弱碱盐来说,生成盐的弱碱碱性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外界条件
(1)温度:升高温度能够    水解。
(2)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    。
(3)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   水解,加酸会    水解,反之亦然。
(4)外加盐: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    盐的水解。
【核心知识讲解】
水解平衡移动分析
以CH3COONa溶液的水解平衡为例,CH3COO-+H2OCH3COOH+OH-。
改变条件 移动方向 c(CH3COO-) c(CH3COOH) c(OH-) c(H+) pH 水解程度
加热 右 减小 增大 增大 — — 增大
加水 右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加CH3COOH 左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加CH3COONa 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加NaOH 左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加HCl 右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问题思考]
(1)已知酸性:HF>CH3COOH,则0.1 mol·L-1 NaF溶液与 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关系如何
(2)向NH4Cl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或浓NaOH溶液,对N的水解平衡起什么作用
【知识迁移应用】
例1 [2024·重庆沙坪坝区高二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溶液,水解程度减小
B.升高温度,减小
C.通入H2S,HS-的浓度增大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例2 已知:[FeCl4(H2O)2]-为黄色,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溶液中有少量的Fe(OH)3时呈浅黄色;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的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
B.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
C.实验③中加热,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正向移动
D.实验④,可证明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一定是因为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归纳总结]
若以Fe2(SO4)3水解为例[Fe3++3H2OFe(OH)3+3H+],探究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条件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 H+数目 pH 现象
升温 向右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深
滴加浓硫酸 向左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浅
加水稀释 向右 增多 增大 颜色变浅
加NaHCO3(s) 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
◆ 学习任务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与盐的水解常数
【课前自主预习】
1.盐类水解的应用
(1)作净水剂:可溶性的铝盐、铁盐水解生成胶体,胶体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作净水剂。如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热碱水去油污:纯碱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2OHC+OH-、HC+H2OH2CO3+OH-。加热   C的水解,溶液碱性       , 去污能力增强。
(3)盐溶液的配制和保存:配制、保存SnCl2或FeCl3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            。
(4)制备胶体: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以       ,
从而制备Fe(OH)3胶体。
(5)制备无机化合物:如用水解程度很大的TiCl4制备Ti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
2.盐的水解常数
(1)盐的水解常数(以CH3COONa为例)
CH3COO-+H2OCH3COOH+OH-
Kh=,只与温度有关。
(2)与对应弱酸电离常数的关系
CH3COOHCH3COO-+H+
Ka=。
所以,Kh·Ka=KW或Kh=。
由此可看出,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常数越小,其所生成的盐水解程度越大。
(3)二元弱酸对应盐的水解常数
二元弱酸H2CO3的两步电离常数分别为Ka1、Ka2,则Na2CO3的水解常数Kh1为,NaHCO3的水解常数Kh2为。
推导:三元弱酸对应盐的水解常数
H3PO4H2P+H+
Ka1=;
H2PHP+H+
Ka2=;
HPP+H+
Ka3=;
P+H2OHP+OH-
Kh1=;
HP+H2OH2P+OH-
Kh2=;
H2P+H2OH3PO4+OH-
Kh3=。
则Ka1·Kh3=c(H+)·c(OH-)=KW;
Ka2·Kh2=c(H+)·c(OH-)=KW;
Ka3·Kh1=c(H+)·c(OH-)=KW。
[问题思考]
(1)NaHCO3溶液中,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如何比较
(2)由数据分析,室温下,NaHSO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已知H2SO3:Ka1=1.4×10-2,Ka2=6.0×10-8)
【核心知识讲解】
1.盐类水解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FeCl3溶液显酸性,原因是Fe3++3H2OFe(OH)3+3H+
 判断酸性强弱  相同浓度的NaX、NaY、NaZ溶液的pH分别为8、9、10,则酸性:HX>HY>HZ
制备无水盐  将挥发性酸的弱碱盐如AlCl3、FeCl3溶液蒸干时,在通HCl的气流中加热蒸干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Al3+与C、[Al(OH)4]-、S2-、HS-、HC;Fe3+与HC、C、 [Al(OH)4]-;N与[Al(OH)4]-、Si因相互促进水解强烈而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中和反应至中性的试剂用量  如NH3·H2O与HCl反应至中性时,NH3·H2O过量,CH3COOH与NaOH反应至中性时CH3COOH过量
2.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泡沫灭火器原理  泡沫灭火器中试剂成分为NaHCO3与Al2(SO4)3,发生的反应为Al3++3HCAl(OH)3↓+3CO2↑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合施用
 除锈剂  NH4Cl溶液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时的除锈剂,原理为N+H2ONH3·H2O+H+、Zn2++2H2OZn(OH)2+2H+
3.盐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产物的判断
类型 举例
 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  如CuSO4(aq) 蒸干得CuSO4(s);Na2CO3(aq)蒸干得Na2CO3(s)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  如AlCl3、FeCl3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Al(OH)3、Fe(OH)3,若灼烧则会生成Al2O3、Fe2O3
 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如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其盐溶液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CO3(CaO); NaHCO3Na2CO3;KMnO4K2MnO4和MnO2;NH4ClNH3↑+HCl↑
 还原性盐溶液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如Na2SO3(aq)蒸干得Na2SO4(s)
 弱酸的铵盐溶液蒸干后无固体  如NH4HCO3NH3↑+CO2↑+H2O↑;(NH4)2CO3NH3↑+CO2↑+H2O↑
4.分析盐类水解问题的基本思路
(1)找出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体系(即可逆反应),并写出水解反应方程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2)然后依据水解反应方程式找出影响水解平衡的条件,并判断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3)分析水解平衡移动的结果及移动结果与解答问题的联系。
【知识迁移应用】
例3 下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中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CuCl2溶液并灼烧,可以得到CuO固体
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通入氧化剂Cl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例4 已知25 ℃时,Ka1(H2S)=10-6.97,Ka2(H2S)=10-12.90。试着计算出该条件下0.01 mol·L-1 Na2S溶液中的范围 ( )
A.>1 B.<1 C.=1 D.无法确定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好,是因为加热促进了水解,c(OH-)增大 ( )
(2)将碳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会增大,所以其c(OH-)增大 ( )
(3)向FeCl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将抑制其水解,但c(H+)增大 ( )
(4)由于CH3COO-和N相互促进水解,所以没有CH3COONH4溶液 ( )
(5)对于Na2CO3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Na2CO3固体,均使Na2CO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6)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H与NaOH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 ( )
2.已知下列实验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CaCl2不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
B.Na2CO3与NaHCO3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不相同
C.Al2(SO4)3能促进Na2CO3、NaHCO3水解
D.4个实验中,溶液滴入后,试管中溶液pH均降低
3.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的化肥有①草木灰、②铵态氮肥NH4NO3、③磷肥Ca(H2PO4)2,其中不能混合施用的是       (填序号)。
(2)配制FeCl3溶液时经常会出现颜色变深甚至产生浑浊的现象,为防止此现象发生,常采取的措施是                。
(3)下列四种物质:①(NH4)2CO3、②Al2S3、
③Fe2(CO3)3、④(CH3COO)2Ca,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取的是    (填序号)。
(4)AlCl3溶液蒸干、灼烧后不能得到AlCl3固体,得到的固体为      。
(5)SO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反应,生成使品红溶液褪色的SO2,另一种产物可在水面形成白雾。将SOCl2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用化学方程式及简单文字说明原因:
            。
(6)某地治理河水镉(Cd)污染时,先向河中投入沉淀剂将Cd2+转化为难溶物,再投入氯化铝,试说明氯化铝的作用:         (用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进行解释)。
(7)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自来水厂常用Cl2和FeSO4·7H2O对水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简述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