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长征胜利万岁》《百合花》《荷花淀》联读
预习交流
预习交流
“红色文化”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奋斗经验和精神价值,其核心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情怀、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当代红色文化赏读》
——穿越烽火·薪火永传
领悟精神内核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思考当代意义
促进红色基因与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教学目标
品味语言之美
感受文学感染力,使崇高的精神品质浸润心灵。
文学与历史的交汇(1925—1949)
大革命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5
《沁园春·长沙》
1935
《长征胜利万岁》
1945
《荷花淀》
1949
《百合花》
革命豪情与理想
战争中的温情与崇高
诗意抗战与人性美
长征胜利会师
寻味:信仰的硬度
精读课文毛主席发言的内容,对“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相关段落进行赏析。
排比
使用“播种机”“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生活化比喻,让抽象的革命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贴近民众。
比喻
“长征是……长征是……长征是……” 的排比结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层层递进,强调整体性与多重意义,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气势。
排比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著名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长征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课文从“微小个体”和“宏大集体”展现了怎样的共同信仰?
毛泽东的这段话,将“微小个体”和“宏大集体”完美地融合在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一共同信仰之下。
触心:人性人情的温度
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我认为新媳妇是这样的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著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家书创作:我是水生嫂(人物代入)
安心杀敌,勿念家。我等你平安回来
激越:成长、行动的力度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925
2025
长征是青春的回答
硬度为纵轴,箭头指向为高硬度;
温度为横轴,箭头指向为高温度;
力度为斜向轴,箭头指向为强力度。
三维精神图谱
红色精神过时了吗??
一粒星火
不是所有的火,
都需要燎原的声势。
我选择做一粒星火,
蛰(zhé)伏在黝(yǒu)黑的历史岩层。
当春风路过于山巅,
我便与万千蛰伏的兄弟,
一同醒来,
将整片东方的天空,
焊接成——
一片破晓的赤色。
请全体起立,大声朗诵短诗《一粒星火》。
红色精神
微芒虽小,可成寰宇;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这就是我们民族血脉中永不熄灭、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
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内容,小组合作制定一则《项目任务书》。
要求:围绕本课所学篇目,完成一个多元化的创意项目,选择制作一种或两种现代媒体形式(如视频、播客、网页等)来呈现你们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