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5 20:3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练习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 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
3. 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1. 工业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人口由农村潮水一般地流向了城市。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了城乡差距 B.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2.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拓展殖民地。其中“向下”的驱动得益于(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富尔顿发明汽船
C.凯伊发明飞梭 D.爱迪生发明发电机
3.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前半叶,河轮、铁路和电报及时的出现防止了美国分崩离析,美国成了第一个具有新型的现代运输工具的国家,其疆域之大、国力之强及其自觉的统一感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以前从没见过的”。该学者旨在强调( )
A.工业革命巩固了美国统一 B.联邦制度适合美国国情
C.铁路修建拓展了美国疆域 D.南北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4. 阅读下图,导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三角贸易的进行
5. 《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
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强调阶级斗争重要性
C.积极领导革命运动 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6. 下图中的三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列最符合的是( )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A.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C.欧洲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7. “许多西方著名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依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了西方所有国家的一致认可
B.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发展潮流
D.是站在时代前沿的科学理论
8. 《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句话中的“幽灵”指( )
A.社会主义思潮 B.工人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运动
9.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其中两句歌词如下,对歌曲和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歌词“旧世界”指封建社会 B.歌词“我们”指农民阶级
C.歌曲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D.歌曲号召走资本主义道路
10.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谱曲后定名为《国际歌》。下面这段歌词中“我们自己”的奋斗目标是( )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A.消灭神学宗教
B.实现耕者有其田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1.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多年来,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各自的语言、激越的旋律共同歌唱。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建立第一国际
B.发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C.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失败
12. 5月20日,国防政府进行进攻。最顽强的抵抗发生在东部的工人阶级区,战斗一直持续,直到流血周最后的巷战。到了当年5月27日,只有极少数的抵抗仍在持续,特别是最贫困的东部地区,如Belleville和Ménilmontant。当年战斗到5月28日下午或晚间全部结束。此段描写反映的是( )
A.巴黎公社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4题,共52分)
13. 有人说,革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力冲击,它可能是刀光剑影、硝烟弥漫;也可能是冲破思想的枷锁或者是对人们生产方式的创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4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众多的思想巨人,请写出其中的两位及其代表作品。(注:每一组的人物——作品必须吻合)
(2)“生产方式的创新”而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在18世纪的欧洲被称作什么?从此以后,什么成为了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在这次变革中哪一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18世纪后期“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北美大陆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文献,它既是一份慷慨激昂的战斗宣言,又是一份资产阶级批判陈旧思想的檄文。请问这部文献是什么?它的起草者是谁?
14. 中国的独立之路历经战乱和苦难,新中国的成长之路,也是一个曲折而坚韧的历程,但精神信仰却坚不可摧。某校同学以“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据见证兴衰
国力兴衰的因素
——摘编自王元庆《文明的融合——近代科技简史》
材料二 1978—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连度达到了1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了25%以上……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无论出口商品结构还是进口商品结构都经历了一个由初级产品向制成品快速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李坤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标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促进英国A阶段“兴”的两个主要因素;说出B阶段英国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并分析对中国的“衰”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说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得益于怎样的世界局势?
(3).材料三标尺中“伟大转折”和“百年圆梦”分别指的是什么?
(4).完成本次探究学习后,你有何感悟?
15. 在音乐中诉说历史波澜,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欣赏音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与《马赛曲》《国际歌》创作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马赛曲》歌词体现了当时人们有何追求?《国际歌》歌词认为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歌词中“寄生虫”“毒蛇猛兽”指的是哪一阶级?
(2).结合两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16.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史上的三件
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中的文艺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当时哪一个阶级的愿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哪个国家?这场运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共同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曾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平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成立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C A B D D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C D D A
2、 非选择题
13. 答案:
(1)但丁——《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或《罗密欧与朱丽叶》
(注:任意写出其中2组,一组的“人物——作品”必须吻合,否则不得分)
(2)工业革命;蒸汽机;英国
(3)《独立宣言》;杰斐逊
14. 答案:
(1). 主要因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战争与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国民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等。(答出1点即可)
局势: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等。(意思对即可)
(3).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
百年圆梦:建成小康社会
(4). 感悟:国家发展需要正确的政策引领;顺应时代潮流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是成功的保障。
15.答案:
(1). 历史事件:《马赛曲》-法国大革命,《国际歌》-巴黎公社;
追求:为自由民主而战;创造者:劳动人民;阶级:资产阶级
(2). 论点:歌曲鼓舞斗志
歌曲的创作来源于现实,音乐诉说着历史。《马赛曲》创作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反映出人们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呐喊,鼓舞着人们为民主自由决战;《国际歌》创作于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鼓舞无产者继续战斗喊出了劳动大众的心声:消灭剥削,翻身做主人。在这些革命歌曲的鼓舞下,人民群众为了既定目标勇往直前不懈战斗。
16.答案:
(1)人文主义:新兴资产阶级:意大利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人人平等: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平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